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65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65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年和桑羽一直在监视凤凰堡,大部队北上三天后堡里的建奴终于忍不住,他们派出来一队哨马进行探查。

    可惜在建奴七手八脚搬运堵北门的材料之时躲在山上亲自瞭望的桑羽就瞧得真真切切,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十一个建奴哨马没能够回去。

    凤凰堡里的牛录额真等得花儿都谢了也没有在约定时间里见到带队的拔什库巴牙喇回家,貌似这十一人无声无息消失在北方,恐怖的气氛在堡内蔓延。

    明军大张旗鼓围城许多建奴还不觉得可怕,反而是凤凰堡周围没有鸡鸣狗叫死一样的寂静令人毛骨悚然。

    现在又有十一位勇士出城后无端消失了,接下来怎么办?还往外派人吗?派多少合适?恐怕所有的青壮年全部出动也未必凑效。

    因为明军骑兵有几千所有的建奴都亲眼瞧见过,如果明军要围歼凤凰堡出去的人马,他们根本无法逃脱。

    建奴没辙了,只能选择在恐惧中等待,明明城外瞧不见明军,也不敢出来一探究竟。

    八月九日下午虎穴城接到快船送回的捷报,复州已然夺取,斩获不会少于三千,具体数字正在统计之中,解救的汉民超过三万,这个数字与日俱增。

    留守主将秦姡⒖膛汕残攀骨巴窕媳ā案粗荽蠼荨保蛭榔礁苯ナ粲谒程煅哺Э技ǎ辛巳绱私荼ㄓ诠谒蕉加Ω蒙媳踔冢伤虺⒈ń荩菜炒湃盟秩蟮皆顺镏Α

    刘之纶接到捷报立刻坐不住了,他亲自带领家丁队疾驰抚宁卫,现在的刘之纶早就不是前年冬天的那个四处碰壁,潦倒得只能在风雪中挺拔骄傲脊梁骨的兵部右侍郎。

    他现在是封疆大吏有权力、有银子、有人。

    离上一次塞外突袭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年,他听两个家将详详细细讲了草原奇袭战,更加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

    刘之纶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一直在动用巡抚大人的优越性网罗弓马娴熟的骑兵,他现在拥有铁甲家丁人数高达三百六十,每一个家丁都有两匹健马。

    刘之纶点齐家丁疾驰来到抚宁卫之时已经是八月十三日晌午,几十艘战船、运输船正好在昨天送缴获、斩获回了虎穴城。

    见到留守主将秦姡踔谝裁挥泄说蒙峡推图鼻醒时ń菽谌莸恼媸敌浴

    毕竟捷报上的斩首数太多了,居然超过了三千级,“红旗军”成军才几天?总兵力能有多少?可以出战的老兵达到三千吗?怎么就取得了如此战果?有些令人费解。

    刘之纶很务实,即便无比信任黄汉也要亲自核实过才能够放心,这时他才会给朝廷陈奏捷报。

    秦姡幕断参薮π鼓兀搅朔蚓纳纤炯嫱杲涣踔诹⒖倘缡艺浒憬樯苣切┑阊楣难疲父雠B级钫妗⒍嗌侔准妆⒍嗌俾怼⒉郊滓约岸嗌俳ㄅ媳秃⒆颖

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阳钟声() 
刘之纶亲眼看过建奴的腰牌后已经被震撼到了,接下来他又全然不顾恶臭中人欲呕亲自验看真奴首级。

    终于能够肯定战功乃是十足真金之时,他激动不已。

    辽事以来第一大功又是顺天巡抚属下获得,事不宜迟他决定亲自往京师奔驰报捷。

    他要争取让圣天子和京师军民、官宦在中秋节享受一把胜利的喜悦。

    “大捷,复州大捷,明军破敌数万……”在几百家丁一路吆喝声中,两天疾驰五百余里,刘之纶终于在八月十五中午到达京师。

    刘之纶的家丁一路上高呼“复州大捷”我军破敌两万,斩首数一万,得到真奴首级三千余,沿途州府的军民官宦都得知了明军大胜的喜讯。

    刘之纶带着几百衣甲鲜明的骑士来到京师郊外之时已经涌来了上万军民围观。

    他们耀武扬威小跑着进了广渠门顿时赢得了阵阵欢呼,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如此场景毫不为过。

    为了能够确保畅通,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倾巢出动维持秩序。

    在数万人的欢呼声中,刘之纶只觉得恍如隔世,他还记得崇祯二年的那个寒冬,他带着两三万如同花子般的人马出京城,满朝文武都冷眼瞧着他这个连升七八级的幸进小人,人人都认为他必死无疑。

    时过境迁,弹指一挥间,接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刘之纶不辱使命屡建战功,再次出现在京师街头之时居然是如此风光无限。男儿当如是也!

    此时享受殊荣的刘之纶眼眶不由得湿了,他们穿过外城进入内城城来到兵部衙门之时又被里三层外三层瞧热闹的军民官宦围得水泄不通。

    刘之纶的水平越来越高了,他挤上兵部衙门大门前的几级台阶,命令家丁往外挤压人群弄出一块空地,然后他就请几个兵部胥吏来当众清点验看留着金钱鼠尾的建奴首级。

    三千多脑袋不算少了,围观群众见用首级堆起的京观越来越高,叫好、喝彩声不绝于耳。

    刘之纶不失时机振臂高呼道:“圣天子高瞻远瞩,下达密旨命令本官和黄汉将军适时出击,如今我军不辱使命不仅仅斩获丰厚,还救回了几万去年春天被建奴掳掠走的大明子民。”

    刘全和刘合两个家将由于参战取得“青城大捷”有一二百级斩首功,如今已经有了正四品签事虚衘,他们立刻带头呐喊道:“大明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军民被感染他们都应声高呼:“明军万胜!圣天子万岁!”

    今日早朝已经散了,下午没有朝会,京官应该是各自回家过中秋节。

    皇帝有可能在紫禁城探望皇嫂,给万历、泰昌两位先帝的妃嫔们送上一份温暖后陪着家人团圆。

    可是今年恐怕不一样喽!崇祯得到急匆匆赶来的曹化淳禀告了“复州大捷”的消息,兴奋莫名。

    他一刻也等不及,急于和衮衮诸公在节日分享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不浪费时间派遣宦官分头通知文官武将来朝会,皇帝命令曹化淳去敲响了景阳钟。

    因为景阳钟一旦敲响,乃是天子急召,在京的官员都得赶来紫禁城金銮殿朝会。

    因此这钟轻易不会敲响,是担心制造紧张引起不必要的骚动,今天皇帝很放心让曹化淳去敲钟,因为今天有正能量,京城里街谈巷议都是“复州大捷”。

    此时悠扬的景阳钟声在京城上空回荡,军民们一定知道这是喜敲钟,不会引发混乱,只会渲染了中秋佳节的喜庆气氛。

    京官们听见了钟声都急匆匆去上朝,许多人根本就没在家里,而是在街上瞧热闹,不少京官亲眼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建奴首级,一个个捻须大笑不已。

    毫无疑问,哪怕是贪墨辽饷的士大夫,他们也打心底里憎恶建奴,他们从来不认为因为有建奴才有辽饷、才有如此庞大的银子可以漂没。

    当官的总会有贪墨的机会,没有辽饷自然会有其他财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还是有立场的,他们都一致公认建奴是反贼,不可与之妥协,一定跟他们战斗到底。

    京官们从四面八方往皇城方向涌,他们心中都已经预知现在天子急召应该是有关于“复州大捷”,骑马、坐轿的文武百官人人精神抖擞,他们发现今日的景阳钟声听在耳中是那么悦耳。

    果不其然,年轻的皇帝掩饰不住喜悦之情,等群臣礼毕,他立刻发现了出现在群臣中的刘之纶,道:

    “朕知道刘爱卿疾驰进京就是想送上捷报让满朝文武和京师军民高高兴兴过中秋,爱卿快把捷报念给朕和大家听听吧!”

    离别两年再次见到皇帝,刘之纶不免真情流露,他立刻出班来到金銮殿中央跪下磕头哽咽道:“陛下,臣自从前年离京已近两年未睹天顏,臣今日见陛下龙精虎猛心里高兴一时间不知礼数。”

    刘之纶的确忠于大明、忠于皇帝,历史上他带着人马在遵化城外娘娘山被代善带领人马围困,面对劝降无动于衷就可见一斑。

    在刘之纶心里一直根深蒂固认为崇祯皇帝乃是赏识他、提拔他、给予他舞台施展抱负的一代英主,久别重逢之时难免情绪有些失控。

    见自己一手提拔的封疆大吏再次见面之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崇祯也有些感动,他柔声道:“爱卿为国操劳,辛苦了,此次回京不妨多留几日。”

    刘之纶擦了擦眼泪朗声道:“陛下,臣不辛苦,臣愿为国分忧死而后已,臣这就给陛下奏报复州大捷战果。”

    他掏出奏疏大声宣读,锦绣文章吹捧天子恰到好处,宣扬军威点到而止,抬高自己很是隐晦,刘之纶的水平见长,再也不是一个热血愤青,成熟了许多,有了政治智慧,果然是时位之移人也。

    听完刘之纶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奏疏,皇帝满脸笑容,他问兵部尚书熊明遇道:“熊爱卿,斩获是否查验?属实否?”

    熊明遇出班道:“‘红旗军’上报的斩获从来都是经得起点验,三千余级个个是真奴,七百余旗丁首级个个是青壮。”

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 
崇祯骄傲道:“想不到朕布置一手闲琪,派出神枢营和锦衣卫几百人由方正化、李若琏带领赶去旅顺口。

    并且下旨让黄副将伺机而动在适当时候剑指南四卫,他们居然不负朕所望获得辽事以来第一大功。”

    皇帝在自吹群臣也只能听着,而且要有所动作,他们立刻跪下山呼道:“陛下深谋远虑乃一代明君,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取得空前大胜‘红旗军’当为首功,诸卿议一议相关封赏好让前线将士们受到鼓舞接下来争取全歼金州敌军取得更大的战果。”

    文武百官明白了,辽南的战斗刚刚开了头,在皇帝派出的使者方正化协调下,“红旗军”跟东江镇携手围了金州卫。

    据说里面有建奴军民一万五千,其中绝大多数是真奴。

    一手妙棋啊!建奴在金州的被困人数都跟大凌河城里被奴酋围进去的明军数量差不离了。

    由此可见哪怕大凌河城之战大明输了,只要“红旗军”、东江镇人马在金州城下打得好,足以弥补损失。

    可惜朝廷刚刚凑齐了四万人马出了山海关赶赴辽东救援大凌河城,目前辽南方面无兵可派,只能让“红旗军”和东江镇为数不多的人马去肯硬骨头。

    他们即将强攻金州卫夺下城池还得坚守住,获得为大明复土二百里的大功。

    兵力不足,仗不好打!此时把“红旗军”的军功赏下发得越及时越能够激励士气。

    这跟临战给赏银买麾下去拼命是一个道理,善于玩人的士大夫都心知肚明。

    许多文官武将都在担心万一“红旗军”在辽南损失惨重,金州卫城久攻不下打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届时又倒逼得朝廷挤出兵马钱粮前去救援。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达成共识,激励“红旗军”奋勇向前,争取一举拿下金州卫。于是乎在兵额和军饷的变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一大堆虚衘出现了。

    副将黄汉连升两级成为正一品薊镇总兵官,皇帝还给了右都督荣勋,黄汉的嫡母张氏得到了正一品诰命,成为了太夫人,父亲得到了正二品都督佥事虚衔,正妻郑秀娥成为正二品诰命夫人。

    皇帝一时间忘了黄汉是个另类,他家里还有一个平妻秦姡彩敲荆虼嗣挥刑嵘貖|怡的诰命品级。

    后来王承恩提醒,皇帝才知道遗漏了黄汉的平妻,他及时补救在给“红旗军”将佐提拔虚衘之时把秦姡拿旨恿私ィ⑶掖蟠蠓椒礁烁谓j。

    这是个实实在在的虚衘,因为抚宁是永平参将下辖,连游兵营都没有设,最大的武官应该是抚宁守备,这还得是朝廷设守备营的情况下。

    “红旗军”将士们都得到了提拔,憨子接任永平副将,宋鹏飞改任永平参将。

    王展鹏、黄勇、赵坤、杨大年、杨国恩、袁思明等等十几人都得到了从二品或者正三品虚衘,有游击将军、有参将、也有都司将军。

    文武百官这一次反对之人基本上没有,因为除给了虚衘,“红旗军”一切照旧,要实实在在享受到加官进爵后的利益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红旗军”必须打下金州卫留着命回来!那时候士大夫才会继续讨论兵额和辽饷分配比例的问题,现在没到扯皮的时候,因此一切顺利。

    八月十九日晌午,只在京师家中住了三天的刘之纶陪同宣旨天使出了京城往抚宁卫疾驰,来的传旨太监是老熟人成全。

    刘之纶勇于任事,他主动要求再跑一趟抚宁卫,还在天子单独召见之时阐述加强边军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任由不听调遣的辽镇人马逍遥。

    他竭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