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95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95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看到的人马军容整齐,看到的军营井然有序,看到的训练场热火朝天。

    他发现虽然“红旗军”中十几岁的孩子有一大半,但是显得稚嫩的脸上充满坚定,意识到随着时光流逝,这些孩子在战火中成长,几年后“红旗军”的战斗力更加不可估量。

    黄汉知道王承恩不是贪婪恶毒之人,但是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了。

    他送给王承恩一千两银子的汇票加上价值三百两银子的一盒东珠、二百两银子的十支极品高丽参、一副黄金甲、一支纯银镀金的千里镜。

    礼多人不怪,即便王承恩不贪,见黄汉如此客气也是乐不可支。

    这就是中国官场,我不贪不表示你就可以不送,我要不要是原则问题,你送不送是个态度问题,你不送厚礼说明你心里看不起我。

    黄汉如此厚礼足以证明了态度,跟黄汉年纪差不离的王承恩笑得好开心。

    他尖着嗓子道:“黄将军太客气了,如此大礼咱家怎么好意思笑纳。”

    黄汉道:“本官一直仰慕王公公,以前没有过多来往乃是没有机会,今日得以在金州相见哪能怠慢。”

    “黄将军一直对咱们这些人礼敬有加,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官武将,咱家心里有数,不是咱家在将军面前表功,每当天子提起将军,咱家都是把将军的功绩实话实说。”

    “本官多谢公公仗义执言!”

    “唉!这一次天子真的为难了,也是由于将军手段狠辣了些,舆情汹汹实在难以收场,故而委屈将军了。”

    “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少了些许虚名么!不影响为国杀敌!”

    “如此,咱家就放心了,圣天子就是担心将军心里不痛快才派咱家渡海而来,咱家认为不虚此行,可以把所见所闻如实回禀,想必圣天子得知金州一线在将军经营下固若金汤一定会龙颜大悦。”

    送走了王承恩,已经四月上旬,黄勇按照约定带着船队来到金州港。

    黄汉准备亲自去倭国贸易,准备出发的战船十八艘,一大半都是今年下水的新战船。

    这两年坑蒙拐骗外加强取豪夺的大型商船有一百几十艘,其中达到二号福船级别的有一半,所有的船舶都要精心保养,几十艘被认为太过老旧的被淘汰即将拆解重新利用。

    黄氏自己建造的老闸船型的商船简单实用、造价低、船速快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现在已经下水了几十艘,排水量在三百到五百吨之间。

    这一次跑倭国精选了三十艘二号福船级商船,带上了二十艘五百吨级老闸船式商船,已经装载了瓷器、铁器、丝绸、松江布、茶叶等等货物成本价五十余万两白银。

    为了这一次备货,黄汉不仅仅用光了现银还收取了江南商家采购钢铁原材料的十余万两银子预付款,还通过高家做保借贷了白银三十万两。

    有官方背景有高家做保,黄汉要付出的利息还达到二分,也就是用十个月要付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息。

    怪不得大明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开当铺放高利贷,钱生钱的买卖获利丰厚,黄汉已经琢磨着开设钱庄把借贷利息降下来,使得小商家能够得到资金支持。

    黄汉借如此高利息的银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到处要花银子。

    京师的投入已经完全展开,动用了泥水匠一千余,动用了壮劳力五六千,前期投入的五万两银子已经所剩无几,因为工地上每个月的工钱、伙食钱就达到一万两白银。

    黄家在京城大兴土木使得五城兵马司轻松了不少,因为五六千壮劳力被雇佣,其中有八成是流落到京师讨生活的难民。

    黄家乃是军人世家,连管理劳工都采取军事化,京城几千壮汉得到了工作机会,导致闲杂人等的数量直线下降,治安状况直线上升。

    估摸着完成京师场所的投资需要白银二十万两到二十五万两之间,虽然明知道稳赚不赔,但是前期投入也成为了黄汉的沉重负担。

    因此这一次跑倭国必须赚钱,否则黄氏有可能资金链断裂导致信用危机,倒闭、破产那还不至于,黄汉是有军队捏在手里的官商,暂时没银子给要求欠几个月哪个敢用强?

    去时十八艘战船没有载货,如果回程之时可以大量购买倭国铜锭、硫磺、硝石、铅和大米,那么每一艘战船上也可以装大米三四千石,吨位不超过三百五十吨就行。

    准备远航的商船都是二号福船和五百吨以上级的老闸船,战船有一半是加了轮桨的七八百吨级的老闸船改良型,总平均一艘船载重不会低于三百五十吨,运回来的货物少不了。

    黄汉从来没有担心倭国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闭关锁国,因为远来贸易的船队带着装备了大炮几十门的战船十八艘,不开门贸易,咱们把他们的国门轰开直接上岸抢。

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赚钱() 
德川幕府选择老老实实贸易,黄汉也没准备过度欺负人,只不过要定价权而已,不能由倭人决定卖什么东西,卖多少东西,卖什么价钱。

    黄汉早就想好了如何交易,不可能买奢饰品和工艺品,尽可能买资源和粮食。

    这次以买铜和大米为主,买硫磺、硝石和铅为辅,如果还有吨位,还可以买其他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鱼干也可以买一些。

    私自跑去日本海贸,第一次做生意,人生地不熟来回恐怕要两三个月,如果朝廷有事找不着“红旗军”主将该当如何?

    没关系,主将是可以出海的!历史上袁崇焕就出海跑到双岛骗毛文龙见面。

    黄汉出海巡视海防有何不妥?况且“红旗军”也有水营。

    只要出海谁能保证不会遇上点意外,万一碰巧此时朝廷找黄汉,宋鹏飞、杨大年、王展鹏等等大可以说船队遇上风浪有可能迷航了。

    以前经常跑日本航线的资深船长沈宪宜多次被黄汉召见,相谈得最多的就是日本海贸。

    沈宪宜现在是一艘排水量八百吨新式战船的船长,正六品武官,由于水师基本上没什么战功,因此给予的官职不高。

    一艘排水量八百余吨的新式大战船上水手、炮手就达到三百人左右,船长少说也应该实授把总,品级应该最少应该是正五品。

    沈宪宜只不过在抓捕辽海商船之时出谋划策,甚至亲自劝说商船的水手、炮手向“红旗军”投降,基本上没有付诸武力,得到了正六品官职已经很满足。

    他以前去倭国每次同行的武装商船不会超过十艘,清一色二号福船,每艘船上都装备五六门青铜六磅炮。

    倭国对外贸易的地点在长崎,这里是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特许的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大明、吕宋、荷兰、葡萄牙等等国家的商船都在此交易。

    沈宪宜担心没有事先联络,黄汉亲自出马带上几十船的货物短时间未必能够及时脱手,需要的货物中铜锭已经是德川幕府严令禁止外流的资源要搞太多恐怕有难度。

    他建言道:“将军,下官以为此次贸易您最好不要亲力亲为。因为我们携带的货物颇多,要买的东西也不容易筹措,保不准在长崎逗留两三个月也未可知。下官这一次会联络好了货源和买主,下一次将军可与下官同行。”

    黄汉笑道:“德川家光闭关锁国控制商贸那是对于别国,他又不是倭王,只不过是个征夷大将军,我大明平辽将军去和他贸易是瞧得起他,况且他这些年不外销铜锭,手上应该有不少货源,卖给我们正合适。”

    沈宪宜以为黄汉不懂倭国内政,苦笑道:“将军,那征夷大将军在倭国等同于国王,德川幕府管理整个倭国,咱们以前去倭国贸易至多找个大名作为中间人,哪有本事直接跟人家征夷大将军直接贸易。”

    黄汉傲然道:“你此次跟着本官去跑一趟倭国就知道了一切皆有可能,届时本官会安排你去跟德川家光谈判,这一次谈好了相关事宜,以后本官就不会为了生意亲自跑去那么远。”

    沈宪宜哭笑不得,想再说什么又觉得不合适,心里认为黄汉未免太自信。

    他只能抱拳道:“下官对长崎比较熟悉,届时会找经常合作的大名试图联络德川幕府,争取能够得到德川家光的接见。”

    黄汉笑了,他神秘兮兮道:“这件事用不着你操心,德川幕府自然会请你去谈判,本官知道你懂倭国话,也收留了几个精通倭文的帐房。

    届时你们只需要狠狠地压价就行,总而言之我们携带的货物卖出的价格跟以往相同,但是采买的货物必须比以往低三成。”

    沈宪宜满脸无奈,这位将军打仗很行根本不会做生意,人家都不肯卖的东西会降价三成卖给你?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吧!

    黄汉深知小鬼子的德性,也知道嘉靖年闹得气势汹汹倭寇其实都是汉人的雇佣军,根本就不是倭国胆大包天来入侵大明。

    此时的大明在倭国人眼里是天朝上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大明的货物是他们的最爱,拥有大明的书籍是倭国人显示身份、学识的手段。

    开着先进的战船去江户湾耀武扬威,抢几十艘船玩玩,干掉几个炮台,单看看德川家光还敢不跟大明交易吗?大明要他手里控制的铜锭给还是不给?

    在大明铜就是钱,在黄汉眼里铜又是钱又是资源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造船原材料。

    海船的水线以下部分和底部需要大量的镀锡铜板来防腐,如果没有这样的保护,海船的寿命会缩短一倍,保养的周期也相应的缩短,减少了使用周期,增加了成本。

    由于出手整顿了宁远兵马,也相当于吞了宁远三四万军民,黄汉触动了太多文官武将的神经,如今简直是众矢之的。

    在此时不能过于招摇,黄汉决定蛰伏利用这段时间出海做生意占时淡出文官武将的视线。

    崇祯五年大明的情况不是太糟,这是因为建奴消停了许多,山陕剿寇貌似颇有建树,接下来关宁军五千骑进入山东参战,登莱叛军势如破竹之势得到遏制。

    黄汉分析后金军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有可能是奴酋腾出手对付莽古尔泰解决内部问题,也是因为崇祯四年的恶战使得师老兵疲需要修整的缘故。

    “红旗军”走的是先进成军理念,重视纪律和每一个士兵的训练,士兵手册规范了许多战斗条例,这些规章制度会指引军官和战士们进行战斗,镇抚官会以此为标准记录将士们在战斗中的得失。

    如此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名将的,这跟戚家军威名赫赫,戚继光大名鼎鼎,可有人对戚继光麾下的将领耳熟能详?

    黄汉就是走的这样的带兵路子,提倡集体力量,忽视将领的个人才能,因为黄汉坚信所有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个渣。

第三百九十九章:封锁() 
所谓的用计谋取得胜利只不过是一次战术冒险侥幸取得成功,早晚会因为再次使用计谋而作茧自缚

    打仗时最好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平推、碾压,一力降十会。

    跟大明军队和建奴、鞑子的军队截然不同,“红旗军”一年四季无论寒暑除几个传统节日外每天都会完成定量的军事训练,每个月还会有几天加练,而且是风雨无阻。

    反而在战时不需要完成训练定额,这导致许多老兵喜欢战时状态,最是厌烦平时日复一日的训练。

    因此“红旗军”出战,绝大多数战士都如同过节般兴奋,因为这就意味着伙食标准提高、训练定量取消、升官发财的机会来到。

    几次增兵,算上父亲麾下的人马,“红旗军”在宁远有正兵人马一万三千。

    其中骑兵五千,骑兵火枪手占比一半,战斗力的形成不会立竿见影,不仅仅需要训练,各兵种之间还要有个磨合期,还要让分工不同、危险性不同、分润功劳各不相同形成共识。

    毕竟人的私心不能忽视,充分调动每一个战士的积极性是指挥官必须研究并且及时掌握的本领。

    冷兵器骑兵负责截住敌军骑兵面对面生死相搏为热兵器骑兵赢得装填自生铳的时间,这条规定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可不简单。

    冷兵器骑兵必须有存亡与共的激情才能够办得到,骑兵火枪手装填完成之时必须立刻反身杀回争取击毙敌骑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此配合和默契相当重要。

    驻防宁远的有两个千总冷兵器步兵,还有不足六千余人马分别是炮兵、工兵、自生铳手、抬枪手、鸟铳手。

    最使得敌军丧胆的米尼枪手总数达到四个把总四百四十八人。宁远布防了两个百总,还有一个百总留在金州,一个百总跟随黄汉出海。

    宁远的卫所军更加多现在已经过万,原本山海关到宁远有好几个卫所,现在黄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