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01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01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胆敢违背郑氏建立的海洋新秩序就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海上没地儿说理,只有生死较量,郑芝龙跟其余海盗没有分别一样的杀人如麻,甚至于更加狠辣。

    津川家有了郑家的旗号再有五艘武装商船组队航行,按理说应该是安全无虞。

    可是这个世道从来不讲理,出现了七艘大战船呈现包抄之势乘风破浪而来,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就让人胆寒。

    双方的船接近了,倭国船上都在挥舞一面旗帜,这旗帜价值两千两白银,就是郑芝龙集团拿了保护费给予的获得郑家战船保护的证明。

    黄汉乃是挂平辽将军印的总兵官,郑芝龙乃是小小海防游击将军,他的旗帜算个屁啊!“红旗军”不认得郑家旗号,只认得五艘海船连船带货恐怕价值不低于十几万两白银。

    更加近了,“红旗军”战船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没有人喊话劝降,因为喊了对方武装商船上的水手炮手也不可能听得见,也无法打旗语,现在又没有规范的统一旗语。

    “红旗军”使用的是旗语也仅仅是内部约定,只能是“红旗军”体系才能够瞧得明白。

    其他营伍包括海盗也用旗号传达消息,明军旗号还是很规范的,基本上只要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都能看懂,质量差一些的队伍,最起码基层武官能够瞧懂旗号。

    海盗的旗语完全是自己人的约定,哪有什么规范,在“红旗军”眼里就是乱摇旗帜,神仙也难猜。

    因此准备炮击的“红旗军”根本不可能用旗语和对方沟通,准备直到打得对方打出白旗后再说。

    白旗意味着投降地球人都知道,明朝的交战各方也默认白旗就是宣告投降,宣告放弃武力。

第四百一十章:首战告捷() 
没多久黄汉率领七艘老闸船式战船追上了倭国武装商船,旗舰令旗挥舞传达了停止人力驱动,保持六节左右航速贴上敌船同向航行的命令。

    很明显敌船满帆全速航行意图摆脱追击,他们的航速应该是五节多,“红旗军”战船以八九节速度接近后停止了人力驱动还保持一定的惯性。

    很快七艘老闸船就贴近了朱印船、二号福船相向而行,此时两船左舷对右舷之间相距不过一百余步,倭国船这一侧布置有三门火炮完全可以打得着老闸船。

    可是倭国船上的水手、炮手都怂了,他们清清楚楚看到了敌船上黑通通的炮口有二十几门对准了他们,口径恐怕超过己方火炮一倍以上。

    没有倭人敢首先开炮挑起战争,他们还心存侥幸。

    因为他们发现来船也是悬挂大明旗号,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大明水师就是郑芝龙的队伍,因为倭人没听说还有哪一支大明水师能够进行远洋作战。

    按理说这些装备了可怖火炮的大战船就应该是大明海防游击将军郑芝龙的才合乎情理。

    倭人虽然装填了火炮但是都在犹豫不敢打放,依旧有水手在摇旗试图联络。

    打鬼子黄汉最来劲,他才不理会是不是公然挑衅,更加不在意是不是打响第一炮,先发制人何乐不为?

    黄汉毫不犹豫下达全军攻击的命令,其余六艘战船早就准备好了,见到了旗舰打出的旗语,所有的佛郎机炮纷纷开火。

    “轰、轰、轰……”一轮炮火覆盖,全部是散弹袭击,每艘船二十发左右的散弹足打出超过六千三四钱重的铁弹丸,真的如同狂风骤雨般袭击了倭国船。

    用不着打第二轮了,因为倭国船上满是鬼哭狼嚎,只要是在甲板上的的水手、炮手基本上没有谁能够幸存,武力悬殊,“红旗军”的第一次抢劫基本上没有遭遇有效反击。

    接下来就是接近敌船射出床弩,这也是“红旗军”战船特有的武器。

    改进的床弩大量使用了钢材,使得尺寸小了许多威力更加大,有效射程达到二百步,射出的钢矛能够携带着绳索深深地钉入敌船。

    只要有了几支带倒刺的钢矛射中,水手就可以轻而易举拉住敌船,接下来就能够让敌船靠近己方战船,给跳帮接舷战的水师陆战队提供方便。

    采取这种方法钉住敌船有个好处,因为我军的炮火散弹加上自生铳、米尼枪的射击使得敌人无处藏身,因此敌船水手无法斩断在船舶外的绳索。

    这就意味着被钉上了的武装商船再也无法脱离“红旗军”掌控,如果己方准备暂时放弃让夺取的敌船接近,放松绳索不拉即可。

    轻轻松松打掉了倭国船的防御力,在米尼枪手和自生铳手戒备下,刀盾手和水师陆战队从容登上敌船,这时整齐划一的喊话声才响起:“大明水师缉捕海盗投降着免死!”

    被打掉精气神的倭国船上幸存者还有一大半,这些人都是因为没有出现在甲板上得以活命,人数大概一百五六十人,基本上没有人胆敢抵抗,一个个举着手来到甲板投降。

    首战告捷而且是零伤亡,这完全归功于战船不仅仅是相差了等级,简直是隔了年代。

    “红旗军”战船已经采取了十六、十七世纪西方完全拼比火力的模式以战列线作战,原本这种战法乃是十几年后英国人首创。

    亚洲战船还停留在肉搏战的阶层哪堪一击。还是一句话可以囊括一切,落后就得挨打!

    不过一个时辰而已,就缴获了五艘武装商船,每艘船连同装载的货物价值应该接近三万两白银。

    这时所有的战船都把船速降了下来,一是等后面的商船队跟上把缴获加入编队,二是缴获的武装商船速度堪忧,在王玉琪派出人手紧急抢修下跑出五节航速都勉为其难。

    谁知航行了半个时辰不到从倭国方向来了一支船队,船头郑字大旗迎风招展。

    很明显那支拥有十几艘战船的船队发现了七艘战船裹挟着五艘商船的队伍,他们全速逼近,在接近到了一海里左右之时对方打出旗号要求对话。

    这些旗语很规范,是大明水师简单的联络约定,沈宪宜和许多前明军水手炮手都识得。

    沈宪宜船长做事不莽撞,他不准备去和十八芝船队交涉,因为平辽将军在这艘船上,万万不能出现意外。

    他打出旗语指示黄春生船长,让他驾驶战船前出和郑家水师对话。

    黄春生是永平府九里台村人,是黄家第一批家丁战士,也是黄汉的本家侄子,虽然黄春生的年纪大了黄汉五六岁。

    前期黄汉都是率领骑兵作战,黄春生属于赶鸭子上架的骑兵,后来骑术好的家丁越来越多,滥竽充数的黄春生就变成了拖后腿的。

    当时已经被提拔成为试百户实授总旗官的黄春生哪能甘于人后,又改任重步兵刀盾手的总旗官,可是由于他练习骑马之时摔断过腿,纵然他从小跟着黄沂州习枪棒有武艺在身也感到体力不济。

    黄勇组建水师之时,黄汉为了加强海上力量的控制,派出了几个起家的兄弟担任军官班底,其中就有黄春生。

    顶盔掼甲的重步兵刀盾手负重七八十斤,黄春生腿上有旧伤难以坚持,改行加入水师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轮不到船长参与接舷战进行肉搏。

    黄春生有战功因此拥有从四品虚衔,但是他管带的战船战斗序列编号在沈宪宜的战船之后,按照作战条例,“红旗军”战船组队之时,编号靠前的担任旗舰,如果有战损以此类推。

    因此正六品衔的船长沈宪宜可以给从四品衔的黄春生船长下达命令。

    黄汉让沈宪宜打出旗语通知黄春生命令郑氏船队接受平辽将军派遣家丁登船检查,因为平辽将军耳闻游击将军郑芝龙知法犯法公然使用朝廷水师进行走私贸易。

    听到了这个命令沈宪宜不由得额头渗汗,很明显平辽将军是准备跟郑芝龙的舰队开战。

第四百一十一章:气馁了() 
已经有了打五艘倭国武装商船如同摧枯拉朽般顺利的前车之鉴,沈宪宜不担心己方打不了郑家十三艘战船组建的船队。

    十八芝的这些战船其实跟倭国的武装商船差不离,只不过水手、炮手统一着装瞧上去整齐一些而已。

    他了解郑芝龙的实力,知道郑家拥有战船、商船上千艘,拥有兵力几万,“红旗军”初建不久的水师一上来就给海上老大颜色看,恐怕操之过急。

    可是黄汉的权威已经深入人心,他发布了命令尚且属于初来乍到的沈宪宜哪敢违背,立刻跟黄春生联络。

    读懂了旗语,黄春生哈哈大笑,他才不鸟什么海防游击将军郑芝龙,他的眼里只有平辽将军,他直接指挥战船靠近了十八芝派来联络的一艘武装商船。

    黄春生要说的内容比较多,自认为旗语表达能力有限,还不如用吼干脆一些,他嗓门大大明官话说得挺溜,此时扯开嗓子大吼道:

    “本官奉平辽将军之命告诉尔等,乖乖地停船接受检查。如果敢违背平辽将军命令,‘红旗军’战船立刻会发动炮击,大家同是明军最好莫要发生流血冲突,本官劝你们老老实实放下武器来前甲板集中……”

    来沟通的郑军船长叫做施大璟乃是施大瑄的同宗兄弟,他答复道:

    “莫要误会,我军也是在稽查走私,不知那五艘倭国商船为何被贵军扣留。能不能看在都是为朝廷效力的面子上通融一二?”

    黄春生怒道:“岂有此理,平辽将军扣下谁的船,小小海防游击管得着吗?休得放肆快快接受检查,负责后果自负。”

    此时黄汉打出旗语,命令所有的战船准备战斗,现在已经在集结之中。

    这些战船将要首尾相接相隔不到一二十步,这就是排成战列线炮轰敌船的战术。

    战时战船排成一队插入敌战船群中,左右舷二百步内的敌船都会承受猛烈的弹雨。

    郑芝龙船队的主将叫做施大瑄,是十八芝之一。

    他们不仅仅是进行贸易,还有维护航道安全的职责。

    毕竟郑家相当于收取了海商的保护费,如果缴了银子领了郑家旗号被谁打了会直接影响郑家声誉。

    施大瑄拥有西洋人制造的千里镜,他得到发现一支船队的报告后,亲自用千里镜观察,发现了被打得满目疮痍的五艘武装商船,也看见了被战火撕扯得支离破碎还能分辨的郑家旗号。

    很明显那五艘武装商船是被其余七艘大战船俘虏了,施大瑄的头皮发麻。

    因为这个时代文人记载的海战,就是大船打小船,坚船打弱船,那七艘战船比己方战船还要大看上去就不好惹,自己前去交涉人家会给面子吗?

    施大瑄虽然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还不得不去交涉,因为郑芝龙之所以作为海上霸主也不是浪得虚名,他的手段毒辣,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自己的麾下。

    海上五艘打郑氏旗号的武装商船被劫,郑家船队遇上了不闻不问,主将会以临阵脱逃处斩。

    施大瑄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派兄弟施大璟前去交涉更加惹麻烦了,人家根本不给郑家水师面子,更加瞧不上区区正三品海防游击将军。

    人家太牛掰了,是挂平辽将军印的实授总兵官,理论上比郑芝龙大了超过五级。

    很快前出交涉的施大璟驾驶二号福船灰溜溜回归本阵,这艘战船干脆紧靠施大瑄的战船用喊话的方式汇报刚才交涉的结果。

    这样做使得两艘船上接近三百水手、炮手和战兵都知道那七艘战船乃是属于大明水师,主将是赫赫有名的平辽将军黄汉。

    现在平辽将军命令郑家船只接受检查,所有的乘员放下武器去甲板集中待命。

    施大瑄傻眼了,按照惯例挂将军印的总兵官足以命令一个小小游击将军,可这是在海上,查走私、查夹带是个什么意思?

    海上有不走私夹带的武装商船吗?哪一艘明军战船不夹带一些私货换酒钱?

    平辽将军要我方乘员放下武器集中到甲板接受检查,岂不是命令我们解除武装向他投降?

    娘的!欺人太甚!老子又不是受蓟镇总兵官节制,再说老子也不是正经八百的朝廷水师,打官军旗号是为了更方便的抢劫,老子干嘛要鸟什么平辽将军?

    施大瑄传达命令,旗舰的令旗一阵挥舞,其余十几艘郑家战船、武装商船都明白了,纷纷各就各位准备迎战。

    这时就显出了两军的差距,十八芝的海盗军见对方七艘装备了几十门大口径火炮的战船来者不善,已经胆怯了几分。

    十八芝海盗都知道他们已经披上了大明官军的外衣,攻击大明挂平辽将军印总兵官的队伍属于犯上作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避免冲突,跟同样是明军的平辽将军麾下没有必要玩儿命。

    而“红旗军”上上下下以黄汉马首是瞻,当年把关宁军当建奴打的时候黄汉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