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17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17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认为已经跟黄汉有了默契,此时当然会顺势而为,他道:

    “陛下,鞑虏屡犯边境实在可恶,我大明早应该予以颜色,臣恭请陛下传旨平辽将军即刻出击!”

    几个阁老也纷纷表态,人人支持主动攻击鞑虏,那帮御史、给事中更是满口高调如同喊口号。

    刚刚有方正化和李若琏主动请战为国分忧,紧接着又有两个守边的总兵官要带领麾下杀入大草原为大明扬威,皇帝当然高兴。

    这一次还跟以往大不相同,群臣几乎是众口一词支持“红旗军”将要发动的西征。

    朝廷是否会扯皮黄汉不太在意,有没有圣旨下达,“红旗军”都需要这一次的秋季攻势来实战练兵。

    演习也需要成本,打一盘散沙的鞑子同样会达到练兵效果何乐不为?况且获得斩首功会有赏银、会得到加官进爵的机会。

    即便朝廷由于财政危机经常耍赖皮不好好兑现斩首银,但是讨价还价后一颗成年鞑子首级赏打七八折也不可能少于十五两银子。

    打进草原一次,会获得战马若干,“红旗军”之所以不缺战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前年灭了喀喇沁青城得到了成千上万大牲口的缘故。

    虽然圣旨没有接到,但是发动攻击已经提上了日程,“红旗军”体系动员令已经下达,军民们都在谈论西征,人人争先恐后报名。

    秋收过后进入农闲,太多壮汉不甘心去水泥厂、钢铁厂找卖死力气的短工做,想着作为劳役跟着大军去大草原看看,说不定因为表现好被选上正兵日后就有了搏前程的机会。

    此次将要率领一万五千正兵出战,由于下半年太多辅兵转正,随军劳役和卫所军、学兵数量急剧下降,有了几万人主动报名参加劳役选拔当然是好事。

    这足以说明体系内几十万老百姓已经对“红旗军”有了信任度有了依赖,绝大多数壮劳力愿意为这个集体效力。

    登莱兵荒马乱,每个月都会有山东老百姓迫不得已咬咬牙携家带口渡海投奔宁远、金州。

    往京城逃亡的流民也不断被四方快运指引,来到虎穴城做工。

    “红旗军”体系的人口增长势头真的很猛,七月份就有六万余人净增加,其中男子壮劳力有一万大几千。

    秋收后有了粮食,经过测算在足够保障现有的军民粮食供应的情况下还能够结余五十万石以上。

    再有明年五月份能够购买回来三十万石以上倭国精米的预期,大量接纳流民、战争难民已经不成问题,相信明年底体系内人口会翻一番,超过过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口不在话下。

    明年“红旗军”体系不会出现土地不够给新屯户分配的问题,但是按照这个势头增长人口,后年就会出现这个问题。

    立足辽西走廊展望燕山东麓,把实际控制区往西拓宽三五百里势在必行。

    山区的盆地也有许多地肥水美的沃土已经山民被开垦,只不过由于明末兵灾不断,太多田亩撂荒了。

    拿下这广袤的区域,当年搞出百万亩良田轻而易举,后世这八万余平方公里的山地开垦出耕地不下于千万亩。

    孙元化被送入山海关日子就好过了,最起码用不着扛着枷锁,来到宁远就跟自由人无疑。

    他还真的想来参与布置宁远布防火炮,谁知登上城头一看,这里已经今非昔比,炮火总数增加了一倍,十二磅炮足有三十六门,还有八门二十四磅重炮连孙元化都没有铸造经验。

    这些炮一个个都是新家伙,哪里用得着他来维修?

    有两个人见到孙元化后又是激动又是焦急,他们是拂朗亚兰达、方斯谷是被黄汉借用的四个西夷火炮教官中的两位,额弘略、恭撒彔这俩人在金州驻防。

    拂朗亚兰达、方斯谷都知道登州被叛军夺取的消息,都在关心同伴是否还活着。

    见到了这两位葡萄牙雇佣军,孙元化羞得无地自容,他实在愧对这些人,在登州保卫战中,明军基本上是一击即溃,而葡萄牙雇佣军却尽忠职守跟叛军激战,伤亡过半。

    拂朗亚兰达本来就有心理预期,现在证实了同胞死伤一半,一半人被叛军俘获的消息后面对天空划着十字长叹道:

    “天啊!登州有那么多守军和那么多火炮,城池还是那么坚固,叛军即便来十倍人马也打不下来,孙大人,你们难道都是猪吗?”

    方斯谷感叹道:“怪不得黄将军经常说抓五万头猪很困难,抓五万被打掉胆气的兵丁比抓猪容易多了。孙大人你不适合做一位将军,你只能做做科学研究。”

    孙元化本来就羞愧不已,现在被两个不懂汉人礼仪的西夷实话实说更是觉得被当面羞辱了,简直是生无可恋,他气得哆哆嗦嗦,走到城墙边就准备跳下去一了百了。

    这时一个声音冷冷的响起:“死真的可以一了百了?拂朗亚兰达、方斯谷的话是难听,但是他们说错了吗?登州城陷落,十数万军民罹难,皇上要杀你没有任何不妥。”

    说话的是刘在旗,他领到了说服孙元化忘了士大夫身份踏踏实实从一个基层炮兵指挥官做起的任务。

    孙元化面如死灰,他长叹一声道:“我本来就没有推卸责任,菜市口挨一刀我认了,实在用不着你家将军费心劳力来救我。”

    刘在旗反问道:“你是不是发现宁远城防无懈可击,你根本帮不上忙觉得自己没有用处?”

    孙元化满嘴苦涩,他怒道:“‘红旗军’的火炮已经超过了我的水平,不知道你家将军为何还让我来此,是为了羞辱我吗?”

    “我家将军是为了不让你窝窝囊囊死在菜市口,更加不愿意看到你自杀在宁远,他希望你死在对抗建奴、鞑子的战场上。

    没几天‘红旗军’就会主动出兵进入草原剿杀鞑子,要杀得鞑子谈汉色变,从今往后远遁漠北再也不敢窥视燕山,将军的意思是破格让你带一个总旗炮兵参战。”

第四百四十三章:战死沙场() 
得知“红旗军”即将出征,孙元化眼睛有了光泽,都是一死,与其被押送菜市口问斩何不如战死沙场?

    他道:“死在战场上我所愿也,我愿意带领一个总旗炮兵上战场。只不过进入草原作战机动力相当重要,炮兵参与剿杀鞑子的骑兵,这样的可能性存在吗?”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建奴还有城池需要守卫,大草原上的鞑子满世界跑,他们逐草而居无定所,拉着沉重的大炮去轰他们确实很可笑。

    刘在旗介绍道:“你的这个总旗拥有五门一磅弗朗机炮,机动力能够保持和步兵同步,本官建议你立刻进行适应性训练,别到时候麾下五十六人都不拖后腿,唯有你这个指挥官跟不上队伍。”

    不可置信,什么样的炮队能够保持和步兵同步的机动力,孙元化被吸引了,特别想看看交予自己指挥的五门炮是什么样子。

    这时一个衣甲鲜明的汉子大踏步来到孙元化面前敬单手礼道:“报告孙总旗,炮兵拭总旗官程犷勇报到,下官以下五十六人齐装满员等待孙总旗接管。”

    程犷勇一脸激动,他认识孙元化,但是孙元化不认识他,当年程犷勇是明军炮兵一小卒,孙元化是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文官,是兵部派遣来宁锦防线布防火炮的官员。

    想不到投降建奴后由于在金州得到了反戈一击的机会被“红旗军”破格接收,由于他有军功、有技术当上了炮兵小旗官指挥一门佛郎机一磅炮。

    这一次又被委任为从七品拭总旗官协助孙元化管理五门佛郎机小炮。

    总旗官居然是曾经做过登莱巡抚的孙元化大人,程犷勇早就知道孙元化是大明的火炮专家,具备权威性,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想不到时过境迁自己能够做这位士大夫的副手,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此时心中满是参加学习时家主黄汉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程犷勇心里已经决定利用这个大好机会鞍前马后伺候好了孙元化,竭尽所能跟着他学文化、学技术,日后争取当上将军。

    孙元化得知没几天就上战场不想一死了之了,他跟着刘在旗和程犷勇来看看交于他指挥的五十六人和五门弗朗机一磅炮。

    “敬礼!”五十炮兵战士在五个小旗官带领下站得笔直目光炯炯注视这这位新官上任的总旗官。

    刘在旗早就给炮兵战士们讲清楚了孙元化的身份,还要求大家要给予这位士大夫尊重和照顾,毕竟人家年满五十岁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红旗军”的马匹很多,步兵、炮兵、工兵等等到了小旗官这个级别都配备战马,总旗官的马匹等级还要高一点,只要孙元化意志坚定,体力不会影响他当好炮兵总旗官。

    因为他其实已经得到了照顾,这个总旗的炮兵整体战斗力排名一直保持领先。

    没有他来担任总旗官,程犷勇一样的可以指挥这个总旗,况且还有第一、第二小旗的小旗官兼职正、负镇抚官指导战士们习文练武、端正思想。

    孙元化总旗的炮兵只有七八个是二三十岁的原明军炮兵,其他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人人都能写会算掌握了一些实用知识,得知是大明有名的火炮专家出任自己的总旗官,所有人都充满期待。

    看到了自己精神饱满的麾下,见到了乌黑铮亮的弗朗机炮,孙元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本来他认为自己亲自操心,由弗朗机教官训练的登莱炮兵就已经首屈一指了,见到了这个总旗的炮兵,终于明白天外有天。

    他总是觉得这些年轻人有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更加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孙元化曾经统帅过千军万马不可能怯场,他也没有认为被委任为一个小小炮兵总旗官参与即将开始的战斗是对他的侮辱。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他真的跟随炮兵把总进行拉练,爬山涉水之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牵着战马步行,晚上宿营之时都会给麾下少年炮兵讲半个时辰几何原理。

    黄汉准备通过此次秋季攻势把“红旗军”的实际控制区越过燕山,杀光这几万平方公里内的鞑子有些不现实,但是要杀得他们北逃、西遁最少五百里。

    选择投降的小部落可以留下性命,从此以后会得到“红旗军”庇佑和管理,届时会以公道的价钱卖给他们盐巴、茶叶和粮食,收购他们的牛羊马匹,也会招募一部分青壮年加入冷兵器骑兵。

    黄汉来管理草原民族水平跟后金不在一个层次,况且落后的建奴除了能够给鞑子女人那话儿还能够给什么?

    投靠“红旗军”体系的蒙古人会被编户籍记录档案,遇上极度严寒的天气能够得到粮食和饲料保障牲口安然过冬。

    有青壮年加入“红旗军”成为骑兵战士的蒙古家庭享受军属待遇,他们会成为管理二三十户的基层小头目,跟汉人的保长差不离。

    相信有奶便是娘的鞑子瞧见了投靠“红旗军”的人家能够得到许多好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一定会争相效仿。

    要国家长治久安,把北方游牧民族揍得谈汉色变尤其重要,由于燕山一带的鞑子比较分散也比较弱,因此黄汉预备出击的一万五千正兵分为五营齐头并进。

    组建的西征队伍一营三千人马左右,拥有骑兵两个把总七百六十骑,两个把总六个百总骑兵有一半人是火器轻骑兵,他们只穿戴御寒的棉甲,端着自生铳打仗。

    四个步兵把总其中一个是使用冷兵器的刀盾手、长枪兵把总,三个是火枪手把总,最起码人人一支自生铳,小旗官以上级都拥有米尼枪。

    西征营还拥有一个炮兵把总、一个工兵把总、一个医务兵总旗。

    每一营拥有一个千总随军劳役,他们以卫所军标准接受管理,头目也是卫所军官佐,除了正兵标配的独轮车,劳役也是一伍携带一辆独轮车。

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 
劳役大多数是刚刚招募不久,仅仅训练他们使用白蜡杆长枪突刺。

    但是劳役伍长和小旗官都是没有够到转正资格的卫所军,他们都拥有火绳枪也就是鸟铳。

    因为大草原上不需要攻坚,炮兵把总携带的都是轻便一磅炮,一个把总拥有六个总旗拥有三十门佛郎机小炮。

    九月初八,圣旨下达,“红旗军”西征名正言顺。

    五营人马加上随军劳役超过两万人马气势汹汹杀往燕山腹地,一路上势如破竹,黄汉亲自率领的一营人马和憨子指挥的一营第一目标就是离宁远四百里左右的喀喇沁左翼。

    此时的路况拿后世不可比,修建道路的技术力量更加不可同日而语,后世修路打通穿山隧道基本上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