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23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23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大多数是选择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留下的几十小部落,实力最强的都不超过二百控弦,他们想要欺负或者统治其他小部落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酋长们实力相差无几,就不能完成兼并,也就不能完成大发展,就不可能拥有控弦成千上万导致尾大不掉成为汉民族的心腹大患。

    当然,要得大草原长治久安还需接纳一部分愿意为大明效力的蒙古人,让“亲明派”头领获得好处,让阳奉阴违的酋长失去权力。

    有了“亲明派”通风报信,使得“红旗军”能够及时把握动态,再有对于铁器、粮食、贸易的控制,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住燕山不成问题。

    在燕山横行足一百天,秋季攻势宣告落幕,“红旗军”伤亡将士不到三百人。

    这个数量跟行军之时翻山越岭发生事故出现的伤亡数量差不多,由于衣服厚实,短兵相接的战士都顶盔掼甲,因此死亡率不高,目前损失不超过二百人。

    大军回师之时带上了许多前来服役的各部落控弦人,这些人情绪还不错,因为黄汉不让他们白忙,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待遇,并且预发了半年粮饷让这些人留给了家小。

    这些来服役的鞑子从十二月开始计算月饷,每个月给六钱银子五斗杂粮,现在三两六钱银子和三石杂粮已经预付。

    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

    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

    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

    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

    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

    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

    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

    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

    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

    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

    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

第四百五十五章 燕北大捷() 
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

    “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

    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

    “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

    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

    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

    “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

    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

    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

    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

    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

    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

    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

    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

    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

    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

    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

    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

    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

    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

    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

    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

    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

    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

    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

    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哪儿得了。

    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

    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

    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

    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

    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

    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

    那种惬意无以言表,太多人迷上了在数九寒冬出一身大汗的快感,洗浴完毕披上棉质浴袍泡上一杯香茗,听一段小曲,这滋味真是人间天堂。

    达官贵人终于知道了还有不一样的生活,他们顿时爱上了不夜城的环境和服务,乐不思蜀者不知凡几。

    郑家大公子郑孝谦如今可得瑟了,难得父亲准许他呼朋唤友去不夜城逍遥。

    他还有一个天大的面子,只要是他郑公子带来的公子王孙,最后结账之时都会享受会员待遇,要少花两成银子呢。

    如今的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无一例外恨上了远在关外的始作俑者黄汉。

    因为有了不夜城,原来还认为自家有钱什么都玩得起的贵人们发现,他们的钱貌似不太多,眼睁睁不够去不夜城潇洒。

    如果在不夜城之时也很嚣张的如同吩咐其他场所的小厮、鸨儿、店小二那样吼一句:“给小爷安排最好的房间,上最贵的席面……”

    麻烦了,这位小爷恐怕会真的要一掷千金。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成功() 
不夜城最贵的房间名字很古怪叫做“总统套房”。

    总统是个什么玩意儿,大明人都不知道,猜测有可能是总兵官、都统的简称吧?

    但是那在严冬也春意盎然的房间住着太舒服了,什么也不干一个晚上三百两银子的价格也比较坑爹。

    随随便便请几个玩伴去洗一次那个桑拿浴也得花费几十两银子,再来个全身放松技师按摩又是百十两,肚子饿了,不夜城内八大酒楼随便点,保证第一时间送入客人的房间,只不过价格不菲……

    以前经常叫嚣爷不差钱的,现在不敢说大话了,为了打八折省些银子,太多人愿意缴纳五百两银子押金换取叫做会员卡这样的东西,当然,五百两银子是属于定金,可以退还。

    一个多月时间,郑秀娥和楚楚就傻了眼,总投资花光的六十万两银子,如今基本上回来了,虽然不是赚了这么多银子,也让她们接受不了。

    “夫君的脑子怎么长得呀?”算账后的郑秀娥乐滋滋问楚楚:“当时他说收定金发会员卡,我还认为是异想天开,五百两银子,足可以在外城购买七八个小院了。

    谁知才一个多月居然发出去了一千余张,这不,咱们不夜城的投资都回本得差不多了。”

    楚楚遥望窗外华灯万盏,只觉得不夜城夜景美不胜收,她拉过郑秀娥指着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道:

    “姐姐,我只知道不管做什么生意,人气最重要。咱们耗费猛火油点亮了不夜城,每天晚上来这里玩耍的人已经过万,最多的时候超过了五六万。咱们这里的新奇玩意多着呢,大把赚银子在情理之中。”

    明军用来守城的一种大杀器叫做猛火油柜,这东西是用人力增压的方式使得油柜拥有一定的压力,跟救火的水龙差不离,这样猛火油就能够喷射而出。

    攻城的敌军和接近的盾车、冲车被猛火油浇了一头再遭遇火把袭击,顿时会燃起熊熊大火,有一点点后世火焰喷射器的影子。

    猛火油不是植物油,而是石油制品,早在宋朝汉人就开始使用石油,这个时代已经知道通过简单熬制制作容易点燃的猛火油。

    石油这个名词乃是宋朝科学家沈括在其着作《梦溪笔谈》中写下的,那时宋人就发现了石油并且知道这东西易于燃烧。

    黄汉研究过猛火油,也知道有些石油原油通过自然沉淀就能够得到接近后世的柴油和煤油,明军使用的猛火油就类似于柴油和煤油。

    再采取常压蒸馏的方法去掉杂质就会得到比较纯净的煤油,完全可以用来点灯。

    这个初加工技术不值一提,类似于蒸馏白酒,工匠们掌握了温度和油品的关系后大量得到跟后世差不多品质的煤油成为了可能。

    猛火油灯当然不是如同大明现在使用灯芯草的菜油灯,而是用特制棉质灯芯的玻璃底座、玻璃灯罩的油灯。

    这东西的技术不值一提,关键所在是要有合适的灯油,但是为了赚达官贵人的银子,这样的油灯做得很精致,灯头部分用黄金、白银比用铁皮的使用使命长了好多。

    不夜城的路灯就是这样的油灯,只不过灯头不是金银而是铜质,亮度和性价比跟点燃蜡烛相差太多。

    大剧院和场所都是使用猛火油灯,而且为了避免有些人受不了燃烧猛火油的气味,也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油灯都在墙壁上,有玻璃罩隔绝,墙壁外有专门负责灯火的小厮、女工换灯油,保持灯罩的清洁。

    运作不夜城的成本高,使用的工人很多,单两班倒负责灯火的就有二三百人,九成都是妇女。

    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