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32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32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慢悠悠道“小高,登州已然拿下,本监军滔天大功到手了,只要是跟咱家一条心的人,届时天子的厚赐一个也不会少。你好自为之吧!”

    “爹,儿子明白!儿子一定会孝敬您!”

    被震慑住的高起潜接下来跟着方正化亦步亦趋,小心伺候,真的像个孝子贤孙,哪里还敢生出对付方正化的心思?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的海上大撤退蓄谋已久,家眷早就在水城居住,守卫水城的无一例外是前东江兵。

    正月里该收拾的金银细软就打包好了,要带走的大炮都是以换装战船火炮为由头弄上了船。

    从二月初十开始,东江兵就开始清理已经开始融化的冰层,在这期间将佐们的家眷干脆就上船生活,免得到了大撤退之时影响兵丁们的登船速度。

    两千余东江兵花了三天时间清理冰层,使得水城里的战船都能够开动,二月十三二更天,一万三千多人趁着月色开始登船、没多久接近一百艘战船、商船扬帆陆续出了水城。

    抛弃了超过一半叛军的队伍不仅仅不会影响战斗力,有可能还得到加强。

    因为除了水手炮手外剩下的六七千兵丁都是辽人,一大半都是打过建奴的东江镇老兵,孔有德对接下来夺取镇江堡立足颇有信心。

    叛军出海的接近一百艘大海船的队伍航行速度很慢,因为这些船都是满载甚至于超载,而且船型比较杂乱。

    孔有德和耿仲明使用的二十几艘二号福船型号的战船能够达到五节航速,可是装载了红夷大炮和一些战马的十几艘中型马船速度只能保持在三节左右。

    缴获自天津水师的五艘三桅炮船个头大于二号福船,但是速度只能达到四节,这五艘船应该是整个船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存在。

    孔有德刻意委派王子登、李应元、陈光福、苏有功、高志祥五位自封的总兵官各自率领一艘,每艘船上除了水手炮手都安排有二三百战兵。

    很明显船队的主战船就是这五艘三桅炮船,要是他们打不过围追堵截的大明船队,其他战船更加没有了获胜的可能性,唯有扬帆逃之夭夭。

    叛军船队出了水城没有敢满帆航行,是担心近海的浮冰会撞伤己方船舶,毕竟月光下的能见度不足,好不容易逃出来了人人都懂得安全第一。

    方正化和李若琏夺下登州斩获真的不少,因为除了腿快逃入水城为了争夺为大型马船和小船自相残杀的四五千,城里还有叛军超过一万。

    这些人中大凡是投降的明军眼看着登州城破立刻又选择投降回去,剩下的就是些青皮、混混和暴民,他们的战斗力不值一提,被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杀了三四千。

    本来就不是良民的这些渣渣加入叛军就是为了抢劫和强奸,被剿杀之时人人怀中鼓鼓囊囊,甚至于不少混混还背着包裹。

    晌午之时除了有十几艘小船由于有少量懂得航行的叛军操帆、划桨、掌舵得以逃出水城,其他小船基本上都是在原地打转,许多旱鸭子兵丁把胆水都吐了出来。

    笨重的大型马船没有专业水手升帆根本无法挪窝,挤上船的叛军最后放弃了逃窜,选择跪地投降,中午之时基本上结束了战斗

    接下来是锦衣卫监督缴获归公,期间三百余投降的叛军被砍了脑袋,因为这些人居然私藏了不少财物。

    血腥和暴力很是适合无政府状态下的形势,在锦衣卫大刀挥舞人头滚滚制造出的恐怖气氛下,金银财宝被不断发现收缴集中。

    一整天时间,锦衣卫和宣传的京营代表统计到了价银不低于二百万两的贵金属,还有丝绸、布匹、铠甲、兵器和一百余门大小不等的火炮。

    去年春天崇祯帝特遣中使送来登莱前线助战的六门重炮中的四门被发现了。

    那一次从京师运来红夷大炮是为了配合明军打胜仗,谁知事与愿违,明军在沙河被李九成率领骑兵突击打得溃不成军,六门大炮一弹未发全部成为了叛军缴获。

    缴获的其他火炮都不算什么,唯有这四门重炮意义非凡,因为这关系到皇帝的脸面。

    。

第四百六十九章:断子绝孙() 
去年皇帝得知他亲自下旨安排入手、牛马费心劳力送达前线的红夷大炮寸功未立全部被叛军缴获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下旨逮拿兵部侍郎都督刘宇烈进京问罪。

    如今方正化夺回了其中四门红夷大炮,完全可以上奏天子夸功,内臣露脸了皇帝当然脸上有光。

    登州城里的居民没有被叛军吃光,还有三四万面黄肌瘦的老百姓被解救,方正化和李若琏不仅仅是为了捞名声,也是可怜那些饥寒交迫的登州老百姓,他们立刻用黄汉支援的倭国精米熬粥赈济饥民。

    都快饿死的登州老百姓喝了两碗稀粥后一个个感激涕零,人人感激朝廷兵马解民之倒悬,都在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谢监军大人给活路!”

    二月十三凌晨,接到快马送来的消息,当天晚上住在莱州的山东巡抚朱大典吓得面如土色,眼看着登州城将要不攻自破,此时监军发动夜袭遭受失败乱了部署岂不是前功尽弃?

    朱大典带着十几个家丁立刻往登州赶,谁知被锦衣卫挡在了城下,任凭这位巡抚暴跳如雷,锦衣卫根本无动于衷。

    见此情形,陈洪范、刘良佐、邓玘、金国奇等等总兵官和关宁诸将都气炸了肺。

    他们几路人马最短的跟叛军打了小一年,时间最长的打了一年多,唯有锦衣卫和京营人马在十月底才赶到登州,如今却捡了桃子,当然导致众将不服。

    这时大家都想起了出战的那一夜,一个个都悔不当初。人人都在暗地里骂娘,骂监军断子绝孙。

    冷静下来的朱大典此时反而心如止水,不管怎么说,登莱平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是不争的事实,他作为统兵的最高文官到手大功理所当然。

    至于谁得到了大量缴获,哪一路人马得到了大量斩获,对于朱大典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反正肉烂在锅里。

    其实朱大典对方正化的感觉不坏,相处几个月,他发现这个太监根本不索要无度,还利用他跟平辽将军的关系搞来不少粮食,使得严重缺粮的大军少了许多负担。

    想必锦衣卫和京营不肯其他军队入城就是为了多得缴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毕竟攻破登州就是他们血战的结果,毕竟他们肯定欠下了平辽将军不少粮草银子需要归还,朱大典干脆不闻不问战后争利的琐事。

    方正化何尝不知群情激愤,他才不在乎呢,他掌握一条原则,对皇帝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嫡系负责,他太监一个又不怕被人诅咒断子绝孙。

    把登州城里搜刮一空后,京营人马锦衣卫才撤出去城外驻扎,把这个烂摊子交给朱大典和一帮文官接管,捷报和请旨回京的奏疏已经在攻破登州的次日就由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估摸着皇帝的圣旨没几日就会下达,平叛军队各回原驻地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运气不好的将领会被调入山陕参与剿杀流寇。

    方正化分析刚刚立下大功的京营不会被远调,有一支能打且贴心的军队在京师驻扎,皇帝应该会觉得安心许多。

    通过登州平叛,证明了训练京营人马卓有成效,接下来怎么办?

    自然应该是再次选拔京营将士们加强训练,减少影子兵、样子货,增加敢战、能战之人。

    确实如此,其实崇祯皇帝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只不过他的眼力实在够呛。

    历史上从破格用一介布衣申甫为副将带着七千人马送死,到把一个从来没有带兵经验的翰林院庶吉士连升八级委以重任带领几万人马肉包子打狗,以及委以袁崇焕这个大忽悠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权力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充分说明崇祯肯用人、渴望得到人才,可惜他实在不是一个知人善用的英主,一句话,崇祯资质有限,他太平庸了,根本驾驭不了内忧外患的末代大明。

    现在有了被证明知兵的家奴方正化,崇祯一定会大用特用,天子亲军锦衣卫也会获得比历史上好太多的权力。

    孔有德断臂求生抛下一大半人马扬帆出海目标镇江堡,这一片海域东江镇人马无比熟悉,自认为到达目的地夺取立足点再联络后金争取到一个好的投降条件不在话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得花儿都谢了的黄汉终于在二月十四日晌午得到了登莱叛军的船队出海的消息。

    有二十几艘“红旗军”哨船会一直尾随监视,不会跟丟这比较庞大的船队,知道事关重大,水营还有几艘新式战船在接应。

    沈宪宜主抓这一次的跟踪任务,他会不间断派遣哨船报告叛军船队已经到达的位置,以及按照他们的船速和航向大致判断五个时辰后,叛军船队应该在什么位置。

    在旅顺口集结的战船倾巢出动,最大的三艘战船排水量已经在一千五百吨左右,跟缴获的荷兰甲板大战船乌德沃特号个头差不离。

    早就完成修缮焕然一新的乌德沃特号已经服役,现在的见习船长是沈明。

    “红旗军”水营已经拥有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的战船足二十七艘,除了两艘缴获的荷兰战船其余全是硬帆、软帆混搭中西合璧的老闸船式轮桨新战船。

    水营已经把原有的二号福船和朱印船等等,全部淘汰成为了“日月海运”的运输船不配备火炮。

    去年在建造三艘排水量一千五百余吨的战列舰之时加大了建造小船的力度,水营现在拥有排水量在一百吨到三十吨的哨船和小型战船达到七十二艘。

    排水量三十吨的哨船只装备两门一磅弗朗机炮,排水量六七十吨的小型战船装备两门三磅弗朗机炮,排水量一百吨的装备六磅弗朗机炮两门。

    发展小型快船装备火炮是为了巡航海域,也是为了下一步进入长江甚至于内河作战做装备。

    这个时代海运是最有效率的存在,从山海关发兵赶到湖广旷日持久累死三军,但是乘船经过南通州进入长江赶到江夏、武昌府一个月时间足矣,将士们还是一路看风景如同集体旅游般惬意。

第四百七十章:围猎() 
黄汉亲自上了“狼窝号”,这是一艘排水量一千五百吨的新战船,不是旗舰。

    旗舰是水营主将黄勇使用的“虎穴号”船长杨大成,还有一艘大战船叫做“鹰巢号”船长是黄春生。

    “狼窝号”的船长是沈宪宜,他此时不在由兼职水师陆战队把总的大副安小乐接替指挥,俞飞在这艘船上担任二副。

    沈宪宜传来的最新情报预测叛军船队的航行方向是东江镇诸岛,大体估计我军水师在旅顺口东北一百五十余里处可以布置伏击圈,完全可以截住叛军船队。

    在部署截住叛军船队的同时,宣传队也在刘在旗亲自带领下来到了旅顺口,以何守歆为首的几十人分别上了哨船开始在海上宣传。

    积极性高涨的刘在旗知道哨船都必须以跟踪监视叛军船队为首要任务,只能顺路进行宣传,他干脆寻了几艘车轮舸专程赶去渔场喊话。

    几十艘小船上的宣传员和水兵只要发现有渔船和加工海产品的工作船都会提醒他们戒备,发现不是打无字红旗的战船一定要赶紧避开。

    如此宣传是让渔民提高警惕,渔船和海上的工作船只要不被诱骗落帆停船,叛军战船都是严重超载,当然不具备追杀渔船和工作船的速度。

    海上的渔民和罐头作坊的伙计都识得“红旗军”标致,也认识水营特有的大战船,况且“红旗军”水兵统一的衣着,严格的纪律性别家水营根本冒充不来。

    渔民们听从了哨船喊话劝告后,纷纷表态,他们不仅仅见到叛军船只晓得逃跑,还会把叛军逃跑的方向报告“红旗军”。

    刘在旗宣传之时鼓励渔民利用渔船小而且灵活的优势监视发现的可疑战船,“红旗军”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会给予厚赏。

    “红旗军”言而有信从来不欺骗升斗小民,太多渔民由于“红旗军”基本上控制了辽海并且进行大采购日子天天向上。

    他们都笑着表态,用不着给赏赐,他们愿意为平辽将军效劳,只要发现叛军船舶一定会派几艘渔船盯梢,然后立刻寻找“红旗军”报告敌情。

    海上有哨船全面盯梢,还会有上千艘被通知的渔船保持警惕,叛军想要逃过成千上万双群众的眼睛恐怕难于上青天。

    崇祯六年二月十五日,“红旗军”战船等待在叛军即将通过的航线上准备围猎,不担心等不来敌船。

    因为所有的小型战船和哨船都出动了,接近一百艘大海船的队伍太庞大,绝对逃不过利用千里镜观察的水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