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36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36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立刻召见了耿仲明准备亲自询问来龙去脉判断真伪。

    铁了心做汉奸卖国贼的耿仲明见到红歹是老远就跪下磕头爬行,然后他老老实实把这一年多祸乱登莱的情况一一介绍,并且哭诉他们足带了一万三千余人下海,原本意图是取镇江堡献给大汗。

    可惜被黄汉那厮算计了,“红旗军”在海上布置了几十艘装备大量火炮的战船伏击了准备投奔大金国的船队,最后他们损失了一万余人和所有的船舶,只有三千人不足得以进入大金国。

    红歹是得知投诚的主要将领如孔有德、耿仲明都是携家带口,又觉得耿仲明的解释可信。

    因为耿仲明口口声声是老天保佑,被“红旗军”水营伏击之时恰逢大雾弥漫,才使得他们得以侥幸逃出,否则他们有可能葬身海底。

    接下来的情况就简单了,红歹是收下了孔有德这些大明叛徒。

    只不过没有如历史上那般给予高官厚禄,只给了孔有德一等参将给了耿仲明二等参将,余者也给了官职,有意思的是这支汉奸军的名字还是叫做“天佑军”。

    那是红歹是认为老天爷下大雾保佑孔有德这帮人得到了归顺大金国的机会,也是保佑大金国增强实力,因此金口玉言赐名“天佑军”。

    海上黑吃黑玩得不太完美,跑了几千人,黄汉追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通过提审抓捕的几千叛军终于大体知道是跑了哪些叛将后黄汉不由得哑然失笑。

    要改变明末历史上牛人级别的命运看来不是太容易,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角色都是属于小强的级别,不太容易被搞死。

    一群汉奸没死黄汉根本不放在心上,截下了所有的船舶、诸多火炮和炮手、水手以及几千杀人如麻的老兵会直接导致孔、耿等等汉奸去投了建奴也无伤大雅。

    最起码汉奸们没有了兵力,没有水师和大炮,想干点啥也难做到,毕竟此时的金州防线非同小可,东江镇的实力也远大于历史。

第四百七十七章:维稳东江镇() 
历史上崇祯六年六月份,由于在投奔后金的路上吃了黄龙的大亏。

    孔有德投降建奴后没几天就带着本部人马和八旗骑兵报复,不仅仅夺了旅顺口还打死了黄龙以下几千东江镇将士。

    现在这个可能性应该被排除,以孔、耿等等叛将的实力,去打毛承禄驻防的镇江堡都应该不是对手。

    况且哨船已经用不着紧紧的盯着登州水城,黄汉接下来会改变重点侦察地点。

    镇江堡和义州沿海每天都会有哨船巡查两次,如果东江镇遭遇攻击,“红旗军”水营在两天内就能够赶到战场,战船会在海上炮击敌军给予东江镇支援。

    哪怕在海上开炮打后金军仅仅有着象征性意义,起到的杀伤效果有可能为零。

    但是给坚守的东江兵带来的精神鼓舞非同小可,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爆发出的战斗热情会使得战斗力飙升太多,打退来犯之敌应该不在话下。

    登莱乱局东江镇没有参与搅和也是有原因的,崇祯皇帝曾经问计于方正化和李若琏,得知黄龙这个总兵官去东江镇时日尚短,金声这个兵备道也属于初来乍到。

    纵然这两位文官武将对朝廷忠心耿耿也需要防备其余东江镇将领有二心,万万不可安排东江兵去打同样是东江镇出身的叛军。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孙元化当时命令张可大、张焘率领队伍出击李九成的造反人马适得其反,当场临阵倒戈了超过八成辽东籍兵丁,其中有一半出自东江镇。

    结果很悲催,登州城内又有耿仲明、陈光福率领前东江兵倒戈,在内应外合之下,坚城、大城登州瞬间被叛军夺取。

    崇祯皇帝学乖了,他决定防范于未然,特意下旨命令黄龙和金声安抚东江镇辖区诸岛,严令他们严防死守要确保杜绝东江镇将领带领部下投奔叛军。

    登莱形势严峻也使得黄龙和金声如坐针毡,毕竟那里的判将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东江镇,得到消息的毛文龙时期东江镇旧将难免不想入非非。

    东江兵在吴桥造反席卷小半个山东跟黄龙、金声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些人已经不属于东江镇,属于登莱巡抚直辖。

    但是他们确实担心在职的东江镇将领跟着李九成、孔有德去造反。由于统领东江镇时间太短,对麾下诸将了解不多,也自认为谈不上建立了信任度。

    如果在皇帝下达圣旨后东江镇还反了谁,他们俩人罪莫大焉!

    因此他们自始至终都在高度戒备,害怕出乱子,这段时间他们竭尽所能给各岛送去了不少粮食和军饷,这些钱粮都是用木材、药材、山货、兽皮等等跟“红旗军”贸易而来。

    原本历史上旅顺口副将陈有时和广鹿岛副将毛承禄带着人马参与登莱叛乱,急了眼的黄龙一直不遗余力打击叛军的情况没有出现。

    现如今的东江镇以维稳为主,黄龙和金声集中了东江镇的船舶不断巡视诸岛施恩诸将,并且不许任何将领私自带领麾下下海,目的就是防备有人趁机去投奔叛军。

    瓜田李下,东江镇旧将也比较理解,选择了配合,在这段微妙的时刻尽可能不出军营。

    其实皇帝和黄龙、金声纯粹多虑,毛文龙被平反昭雪,毛承禄心里的疙瘩早就解开。

    他在几万军民面前大肆屠戮建奴战俘获得“百人斩”恶名的故事被传得家喻户晓,使得后金军欲擒拿他挫骨扬灰。

    在这种情况下,毛承禄根本没有动过造反投降建奴的念头。

    叛乱积极分子陈有时早在前年就已经为国捐躯,尚可喜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参与登莱叛乱,而是在黄龙战死后才投降了后金,因此东江镇其实目前是安定团结的。

    没有了黄龙带着东江镇水营出现,“红旗军”水营乐滋滋吃了独食,在哨船、小型战船搜寻盯梢下,在渔民自发跟踪下,跑散的叛军船只无一漏网,算计登莱叛军圆满收官。

    这一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又使得黄汉发了一笔横财,还使得“日月海运”多出八九十艘商船,多出五艘可以在辽海服役的三桅炮船。

    缴获的战船、商船都要维修,特别是那些冲滩和触礁的二号福船。

    还好中国船拥有抗沉的多密封舱设计,触礁的二号福船上的一部分叛军跳海逃生,再把一部分举手投降的兵丁撤离后,福船立刻空了不少。

    沈宪宜安排水手和俘虏登船把火炮和财物搬空,再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触礁的船基本上能够驶入不太远的青泥洼船坞修理。

    以后青泥洼会发展成为船舶建造基地,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起码东江镇搞来的木材运输距离少了九成,这会节约太多成本和劳动力。

    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虎穴城毕竟在山海关内,闹得动静太大上上下下不好交代,朝廷已经在猜忌,如果某些人出坏点子由朝廷来接管虎穴城船坞怎么办?

    翻脸?抗旨?这就意味着是要造反的前奏,虎穴城会引得诸多大明军队来完成包围,就如同包围登州那般。

    这对于大发展中的“红旗军”体系肯定会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

    损失难以估计,首先京师不夜城的投入肯定会被充公,接下来是滦州的煤矿、工厂、作坊,紧接着就是永平府和抚宁卫的二百余万亩屯田……

    还有今年几十万以后会发展到上百万两的辽饷份额,虽然辽饷不够养军,但是也能够达到一小半的水平,跟朝廷翻脸就会失去这个每年唾手可得的大笔收入。

    这样的损失太大了,因此如果朝廷真的要强行接管虎穴城船坞,黄汉只能采取拖字决,然后偷偷的赶紧转移设备搬家,最后留给朝廷一个一般般的船坞交差。

    金州和旅顺口之间一两千平方公里的半岛会被经营成为商贾云集的独立王国,把青泥洼建设成为一个大明最大的军港,在岸上建立水手学校,建立水师的大本营。

第四百七十八章:杀光() 
旅顺口、金州卫是前线,还需要渡海,朝廷只要派来了不利于黄汉的官员,他们无一例外会由于海上天气恶劣死于海难。

    不用担心会被谁钻了空子,旗卫的发展势头太生猛,京师的大事小情都打探的明明白白,发现不利于“红旗军”的消息,都会有专人负责深挖。

    黄汉很自信,“红旗军”已经发展壮大,而且每年都在大发展,在绝对是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个渣。

    金州防线建奴这辈子都不可能逾越,他们动手越晚,在这里丢掉的人马越多。

    先养寇自重三五年,等到“红旗军”具备了压倒性优势兵力的那一天会兵分几路完成对建奴的围歼,这样就能够做到避免打个半吊子,导致太多建奴主力骑兵跑得满草原都是的窘境。

    黄汉的理想是:要么不动手采取守势韬光养晦,一旦动手就必须确保建奴亡国灭种!添油战术绝对要不得!

    冲滩的二号福船总体来说要好于触礁的船舶,卸载一空后乘着涨潮用三艘带轮桨的战船全驱动拖拽,再有几十水手站在没过腰的海水里推一把,搁浅的船十有八九就能够自己航行。

    这次算计叛军完全是得了先知的大便宜,得到的好处是这几年之最!

    洗劫了万户千家的叛军真的抢了有几百万两白银计的贵金属,一大半被送上了船。

    减去逃掉的两三千叛军随身携带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财宝,在船上和投降的叛军身上收缴了接近三百万两银子的财货。

    还有战船、商船的价值和几百门火炮的价值,连那些兵丁身上的铁甲都值三五十两银子一副。

    叛军基本上不具备海战经验,在发现遭受二十几艘从来没见过的大战船攻击之时,大部分叛军都纷纷脱下铁甲,因为他们担心船被击沉需要跳海逃生。

    人人都明白无论拥有多好的水性,身穿几十斤的铁甲肯定会直接沉入海底。

    后来叛军发现“红旗军”散弹太厉害,貌似专门打人对船只的损伤及其有限,船一时半会儿沉不了,他们又七手八脚穿上铁甲增加防御力。

    叛军无法还手,唯有自己躲在船舱里折腾,“红旗军”几轮炮火过后他们的胆气就被打掉了。

    接下来的喊话效果杠杠的,“红旗军”明确告知叛军之所以没有发射实心弹就是为了缴获战船、俘获水兵,胆敢负隅顽抗,接下来就会用实弹射击。

    届时躲入底舱也是无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强大的炮火威胁下,陆战队交替掩护登船之时,绝大多数叛军选择了举手投降,包括许多火绳枪手和炮手。

    叛军在山东攻破了十几座城池,打垮了几万明军,缴获的武器、铠甲、良驹多不胜数,直接使得能够得到上船逃跑资格的叛军拥有铁甲,拥有高档山文甲、鱼鳞凯的都有好几百人。

    叛军缺粮,成千上万匹战马、挽马以及其他大牲口被吃掉了超过九成,缴获的中、小型马船上一共只有不到四百匹战马。

    这些战马无一例外属于叛军将领和地位高的少数家丁所有,其中肯定有孔有德、耿仲明、陈光福等等的坐骑。

    这些都是叛军破了十几座城池抢劫而来的阿拉伯战马一匹匹都很健硕,判将宁可忍饥挨饿也没舍得杀了吃肉就可见一斑。

    “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

    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

    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

    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

    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

    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

    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

    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

    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