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52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52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扬率领骑兵回来的时候几百架马车都要满载粮食送到侯家庄这个堡垒囤积,达到一万石屯粮之时才会告一段落。

    这几天,附近出现小股拖家带口的流民都被引入小侯庄安置,还是采取超过两千人派一个百总“红旗军”一趟的送办法分流。

    侯家庄的父老乡亲和白杆兵同生共死得到了东平侯嘉奖,不仅仅上奏天子请求给予老族长封赏,还又一个算一个得到了三斗精米三两银子的奖励。

    战死的侯家庄老百姓也没有被遗忘,他们都得到六斗精米六两银子抚恤,由直系亲属代领。

    东平侯豪爽、大气,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公开使得侯家庄上上下下感激涕零,直接导致太多青壮年男子异口同声要参加“红旗军”,劝都劝不住。

    侯家庄的青壮年已经不足四百人,黄汉怎么能够把这些人都收入麾下,况且侯家族长和族老根本没有迁徙整个宗族去辽西屯垦的意图。

    这不能怪他们不识时务,毕竟他们是方圆二十几里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哪能放着中原大地的寨子、住房不要,抛弃几万亩良田带着两三千族人背井离乡去关外那个兵凶战危之地?

    最后也不是一个没收,张扬挑选了以侯本斋、侯本林为首的九个弓马娴熟的壮汉补充到冷兵器骑兵行列见习,在六个月的实习期里,他们如果不掉链子就可以转正。

    附近被流寇席卷,太多老百姓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不少通过甄别的汉子仇恨满腔发誓要为父母、妻儿报仇雪恨,太多青壮年跪求“红旗军”收下他们从军,大多数人得到了满足,先从随军劳役做起。

    经过宣传队、镇抚官再次深入了解,几百具备骑术的青壮年获得了参加竞选一显身手的机会,最后三百六十人被选上专门负责照料战马参与军事训练,他们是骑兵扩充时的备选。

    张凤仪麾下还有不到七百白杆兵幸存,他们每人得到了黄汉打赏的十两白银,还有三百左右伤患必须留在营地修养,估摸着一两个月内能够有一半人痊愈,剩下的肯定会留下残疾,不可能继续从军。

    剿杀流寇根本不是只争朝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汉根本不着急。

    大军驻扎侯家庄后以这里为中心扫荡五十里范围的蝇营狗苟,效果杠杠的,秩序在恢复之中,法制重新建立。

    由于用不着担心被流寇、流民祸害,侯家庄的老百姓和不少附近的村民都下田劳作争取降低损失,还有不少逃出去躲避兵灾的老百姓陆陆续续重返家园。

    工兵营每天都在忙碌,他们的任务是为侯家庄的父老乡亲尽可能多的打灌井,当然,新收留的随军劳役会承担绝大多数重体力活儿。

    侯家庄真的因祸得福,他们的麦田如果不遭遇这一次兵灾也有可能因为旱灾颗粒无收。

    在麦苗快要干死之时,“红旗军”劳役推着独轮车去十几里外没有断流的漳河运水保苗,又以二三十亩地拥有一口的标准不间断打灌井。

    古人早就知道打井抗旱,可是一口灌井需要的劳动力和材料费根本不是食不果腹的农民能够承担。

    况且明末乱世,社会及其不安定,谁会傻兮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花钱、花力气打出灌井大有可能便宜了别人。

    黄汉看中了侯家庄乡亲们和白杆兵同生共死的豪情,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好办事,他决定把这里经营成为永不放弃的堡垒。

    不仅仅会把方圆五十里范围的无主田亩收为己用,还会收留一部分不愿意出海去辽东的河南老百姓在这里屯田,烧制水泥、砖瓦。

    以后以侯家庄为中心五十里范围只有侯家庄人有属于侯家几个大地主的私人田地,其他田地除了还有人在坚持耕种的予以承认,其余都是“红旗军”拥有。

    逃出去避难的地主发现地方安定了一定会回来索要被“红旗军”侵占的土地,没门儿。

    留守的宣传队员和镇抚官会率领军队跟地主老财友好协商,对于能够提供田皮、田契等等合法证明的予以承认。

    但是原则上采取不归还一亩田的规定进行谈判,可以跟地主老财签订一亩良田每年不超过一斗麦子的租金由“红旗军”牵头统一租种。

    出现给脸不要脸自认为朝中有后台的地主老财,“红旗军”不介意让他们遭遇流寇洗劫丢了性命。

    浑水好摸鱼,数万流寇已经打到过这里,肯定会有余孽躲入西边的太行山余脉中伺机而动,发生了流寇劫掠的血案官府也只能徒呼奈何!

    经过实地调查和侯家庄的族老们确认,这里最大的地主应该是谁也惹不起的大人物,此人太牛掰,恐怕见了当今皇帝都用不着下跪。

    这位就是潞王,隆庆皇帝的孙子朱常淓,当今皇帝的表叔,黄汉当然不可能为了跟这位爷争田亩而得罪整个皇室宗亲。

    为了能够做到黑白通吃,这段时间旗卫一直在积极布局。

    除了派遣旗卫随着商贾进入内地大城开设鸭血粉丝店、开设大车店、摆摊卖烤红薯等等潜伏下来。

    还派遣了裴大能、赵十三这两个因伤转入旗卫的军官专门跟随剿寇主力进入河南伺机而动。

    裴、赵二人如今是黄四方麾下大头目,他们准备执行打入流寇核心层的大计划。

    。

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 
裴大能、赵十三的团队人数几十,其中有长期跟着李三娘子参与发展旗卫下线以韩满枝、盛玉花为首的精干妇女十几人。

    他们在侯家庄歼灭战过后,立刻从被判斩立决的流寇中甄选了五十几人进行观察,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长相端正瞧上去比较强悍。

    被观察的都是犯下血案超过三条人命家庭相对完整的存在,旗卫没有惊动他们,只是把这些人行刑的时间安排到最后关头。

    连续几天跪在地上眼睁睁瞧着一千余由于犯下奸杀、刻意放火烧死妇孺、滥杀无辜导致三人以上枉死等等罪行的流寇被一一砍下脑袋,相当考验心理承受能力。

    处决罪犯接连花了几个中午时间,不仅仅是被判处劳动改造的流寇跪在地上赔斩,还有他们的家小和上万流民。

    血淋淋的人头滚滚场面蔚为壮观,笑看众生百态,伤心欲绝者有之、咬牙切齿者不少、大声叫好者比比皆是……

    被列入观察名单的五十几个流寇中有一半人怂了,一个个大小便失禁涕泪横流,哀嚎求饶者比比皆是,由此可见这些瞧上去孔武有力一脸凶悍的都是外强中干的窝囊废。

    这些人是最卑劣的人渣,凌辱、杀戮弱者时哈哈大笑,轮到他们被清算一个个瘫软如泥,这些废物犯不着留着——杀无赦。

    有一个叫做靳明虎的流寇长得膀大腰圆,赔斩之时两个人按着他还不老实,他大喊大叫要求先给他一刀,他承认手上最少有十几条血案,最多根本记不得,他死有余辜,只求速死不想受辱。

    这小子一直觉得悲催,他有个诨号叫做“插翅虎”晓骑善射,是造反教父王嘉胤胞弟王嘉允手下唯一的一个河南籍老营大头目。

    王嘉允的人马被张扬等等率领骑兵突击之时,靳明虎完全可以选择逃之夭夭。

    但是这家伙是个孝子,不肯丢下父母和一大家子独自逃生。

    去年春天靳明虎的家乡被流寇祸害,他家被破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他也是因为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不至于被流寇祸害致死才主动追随王嘉允。

    因此原本富裕的靳家被裹挟变成了流民,家里的粮食当然被贼兵共产,靳明虎不得已变成了流寇。

    这小子“插翅虎”的诨号不是流贼起的,在家乡就是因为武艺出众弓马娴熟爱替乡亲们出头打出的名声,王嘉允见他生猛又见他拖家带口直接给了他老营小头目待遇。

    从贼后为了给一大家子多挣些粮食,靳明虎着实杀了不少良善,小头目自然变成了大头目,但是女这样的恶事他不会也不下于去做。

    有可能是由于他的家境殷实有娇妻美妾的缘故,不是那些卑贱之人见到曾经被仰视的人被打倒在地都冲上来踏上一脚,能够玩到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一个个乐此不疲。

    靳明虎的双亲和兄弟姐妹虽然活了下来但是都不领情,因为他家世代耕读知道礼义廉耻,又亲眼见到贼兵罪恶滔天,做下的坏事罄竹难书更加深恶痛绝。

    他们发现靳明虎从贼后如鱼得水,几个月就成为了流寇大头目之一,人人痛心疾首。

    其实靳明虎真不适合做个良民,他打起仗来勇猛顽强,杀起人来都不带眨眼,成为流寇后混得风生水起,可是见到父母和家人就焉儿了。

    父亲成天唉声叹气,母亲终日泪流满面,两个姨娘和七个兄妹都不搭理他,连几个家生子都因为看到了太多流寇光天化日之下奸杀妇女、吃人渐渐地瞧不起以前具备游侠气的二公子。

    靳明虎心里苦闷,他就是因为跟着流寇打仗之时勇往直前功劳不小,参与打劫之时夺下的粮食才能够带回来维持一家子的生存,不至于让亲人们沦落到吃人肉。

    王嘉允喜欢靳明虎的勇武才另眼相看,默许他把抢劫的粮食留下。

    贼头认为只要靳明虎的一大家子在营地里,这个猛人就一定会忠心耿耿。

    二王联军有了靳明虎这样的头领率领老营马队冲锋陷阵,往往都能够打得内地官军狼奔豕突。

    可惜大明还有边军,还有战功赫赫的“红旗军”,自以为是的王嘉允和王自用俩兄弟本来意淫全歼张凤仪的白杆兵,震慑官军拔高自己在三十六营中的威望化为泡影。

    “红旗军”骑士奔袭,贼兵瞬间崩溃之时,靳明虎不肯独自逃跑,坚决要带上一大家子。

    他自己单人匹马都未必能够冲出去,带上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有机会吗?

    答案不言而喻,他准备反抗之时被父亲和兄弟们死死地抱住了,一大家子把他围在中间。

    父亲和亲人们再也受不了从贼的生涯,希望明军能够大获全胜,一大家子都不肯靳明虎跟官军厮杀助纣为虐。

    等到“红旗军”少年兵来集中流民之时活捉了被一家人脱掉盔甲、扔掉了武器,在父亲眼光注视下不反抗的靳明虎。

    这小子是个大头目,指认他滥杀无辜的贼兵超过一百,被确认抢劫时杀了超过十人后,审讯的少年们根本没有必要深挖,因为掌握的罪证足以判处靳明虎死罪。

    靳家除了靳明虎血债累累,其余人没有劣迹,他们还有立功表现没有被祸及,得知靳明虎被判了死罪之时靳父老泪纵横。

    他仰天长叹:“杀人偿命天公地道,况且二小恐怕杀了几十人都不止被判杀头已经算得了痛快。”

    靳家老大靳明广安慰哭得呼天抢地的母亲和弟媳道:“二弟其实是牺牲了他一人,救了靳家二十七口,他没被朝廷千刀万剐或者腰斩、车裂已经是万幸,东平侯没有搞株连九族我们靳家都应该感恩戴德。”

    老三靳明峑道:“二哥也是逼不得已,要是他不杀人、抢粮食咱们一大家子肯定会饿死,咱们根本不可能为了苟延残喘吃人肉。”

    靳老爷子道:“老二被作为流寇大头目被朝廷处斩为父早就有预感,从贼就是走上了不归路,早晚死路一条。

    还好东平侯仁义不搞株连,咱家也没脸回乡了,为父决定服从‘红旗军’安排去关外屯田。”

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 
靳家老爷子其实不仅仅是没脸回乡,重要的原因是二儿子抢粮食之时杀了几十人被“红旗军”追究罪责,根本没算上他跟朝廷人马交战之时阵斩了一个明军千户官、打死最少十几位明军。

    东平侯又不能代表大明法度,“红旗军”走了,靳家回乡后极有可能会被人举报,届时官府完全可能大搞株连,靳家不死也得脱层皮,还不如去关外重新开始。

    靳明虎是进入旗卫视线的第一人,接下来的观察中,裴大能、赵十三等等旗卫发现此人神经粗大,曾经的同伙在被杀头的前一刻哀求哭嚎之时他还破口大骂道:

    “没出息的东西,嚎个求啊!你们从陕西祸害到山西、河南杀了多少人?轮到自己被杀就装孙子,早干什么去了?

    老子好好一个富家子就是被你们这帮畜生逼得跟着打家劫舍都没抱怨,头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行刑的刽子手有意吓唬靳明虎,他手起刀落,嚎哭之人的脑袋直接滚落靳明虎面前,躯干直对着靳明虎倒下,狂喷的热血喷了靳明虎一头一脸。

    这下子毫不在意高声叫好道:“好快刀!痛快!痛快!赶明儿个请这位兄弟也给某来个这样的痛快。”

    最后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