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53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53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想要痛快挨一刀的活了下来,告饶乞命的挨了刀。

    以靳明虎、戚于国、张守中、邓林乔等等为首二十几个死刑犯没有被吓得尿裤子、没有犯下奸杀罪并且有不少家小的流贼被法外开恩,他们必须将功赎罪。

    为什么黄汉指示但凡犯下奸杀罪的流寇都不可饶恕?

    那是黄汉认为为了活下去抢劫粮食杀人还情有可原,奸杀妇女跟活命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做出这种事就不是人而是畜生,岂能给他们活路?

    一般情况下孝子出忠臣,混迹于流寇之中还能够维持家庭完整的流贼肯定有能力且具备超越一般人的武力。

    在强者生存狼多肉少的流寇队伍里讨生活,还能够挣到粮食让父母妻儿活下来的汉子秉性应该不会太差。

    在少年兵协助下,赵十三、裴大能等等从三万左右流民、流贼,七八千青壮年中选出几百面临有罪判决的流贼进行重点甄选。

    初步锁定了五十七个被判杀头,家中人口超过十人的流贼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最后靳明虎、戚于国、张守中、邓林乔等等二十八人过关。

    这完全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的测试,旗卫们仔细观察他们在生死关头的表现,基本上能够确定掌握了他们的真性情。

    “红旗军”体系不搞株连九族,但是必要的处罚还是存在的,被重新判罚戴罪立功的二十几人的家小都必须写下保证书为他们作保。

    这就意味着以靳明虎为首的这些人一旦叛变他们一家老小会被判刑,父母作为主要担保人甚至于会被问斩。

    靳明虎的父亲是个老乡绅,曾经过了童生试、府试也是读书人,得知儿子被“红旗军”看上留下性命给予立功赎罪的机会有了绝处逢生的狂喜。

    他主动写下担保文书让家里所有人按上手印,如果儿子背叛“红旗军”他愿意带上一大家子领死。

    老爷子高兴得夜里根本睡不着,他何尝不知儿子是为了自己为了一大家子不得不从贼。

    他当然愿意为儿子作保,况且他相信儿子,知道儿子得到了这个救赎的好机会一定会把握住,背叛、投降根本不可能。

    其他二十七个备选人的家庭也无一例外原意用全家性命作保,感情是互通的,戚于国、张守中、邓林乔等等原意为了让亲人们活下去不惜从贼参与抢劫和杀戮。

    亲人们为了他们能够争取到活命的机会都压上了自己的性命。

    靳明虎得知自己的任务是带着二十几个跟他经历相仿的流贼继续干占山为王的买卖,但是要走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路子,尽可能不杀良善,坚决禁止女。

    “红旗军”会派遣几个人以军师身份暗中指挥,共同把这支队伍发展壮大,以后要争取机会加入陕西那些造反大头目中去。

    最终目的是打入流寇核心层向“红旗军”提供流寇大头目的行踪,便于把积年老匪一网打尽。

    这样的工作具备不确定性、危险性和挑战性,很是符合靳明虎的胃口。

    况且他已经算作死过一次的人根本无所畏惧,牵肠挂肚的双亲和一大家子能够得到“红旗军”庇佑去旅顺口安家落户,他已经了无牵挂。

    一家人会得到田亩耕种,他攒下的几百两银子私产也会被发还,家中兄弟们有了做生意的本钱,想必将来的日子不会差了。

    他该得的粮饷是按照“红旗军”骑兵待遇发放,每个月二两四钱银子五斗麦子,妻儿到了旅顺口可以按月领取,凭借这份收入不劳作都足以能够安生过日子。

    万一他运气不好战死了,无论是死于跟流寇交战还是跟剿寇的官军作战,他的家小都会得到烈属待遇,会领到抚恤。

    如此好事靳明虎怎么可能不答应,他跪下当着双亲和妻儿、兄弟的面发誓效忠“红旗军”,信心满满表态一定会博得滔天大功争取洗脱从贼罪名得到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红旗军”他不仅仅听说过,如今还见识过了,拥有如此战斗力的强军是后盾,何愁不能够成大事?

    况且他们会得到旗卫暗中帮助,不会因为需要抢劫大量粮食维持生存而大开杀戒。

    又会有“红旗军”故意网开一面,还会得到其他官军调度的可靠情报,相信打出“插翅虎”的“替天行道”大旗,一年半载就会拉起数千人马。

    许多脏事“红旗军”不屑于也不能做,坏了名声很不好!

    在太行山中活跃着一支由旗卫指挥的山贼武装,发现对“红旗军”有恶意的达官贵人完全可以让“插翅虎”来“替天行道”。

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 
发现有宗族盘踞的山寨对抗“红旗军”,这些冥顽不灵的武装就会被“插翅虎”消灭。

    只要这支人马掌握不奸女、不搞大屠杀这两条基本原则,其余罪恶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

    抢劫粮食和金银财宝是山贼的主要工作,“替天行道”也得先活下去才有机会,这完全可以听之任之,只要这彪人马掌握不杀手无寸铁之人这个基本原则即可。

    “插翅虎”的人马被明军围剿之时也得杀出血路,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如此,在其他明军面前放下武器,十之会丢了性命。

    其实绝大多数明军比流寇好不了多少,用不着对他们心慈手软,把他们打怕了龟缩进城池是个不错的选择,免得他们从来祸害老百姓骚扰地方。

    在发展期,“插翅虎”这彪人马尽可能不离开太行山地区,防止来到大平原被官军团团包围走不脱,以后投了大流寇之时会事先得到旗卫送来的情报。

    能够比较准确的获知明军围剿的消息和部署漏洞,“插翅虎”完全可以采取死贫道不死道友的方式率先抛弃大头目逃跑保存实力。

    裴大能和盛玉花等等十几人的团队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专门负责跟这一路人马联络,并且要保障他们能够得到赖以生存的粮食和武器。

    由于在战斗中伤到了肺叶,导致裴大能一旦开始咳嗽根本控制不住,因此他不能跟着“插翅虎”起家人马打游击转战在密林山岗。

    他的主要据点就在离太行山脉不远群众基础好的侯家庄,他会随军或者化妆成商贾和山里的人马定期联络,在紧要关头还可以调动附近留守的“红旗军”虚晃一枪。

    赵十三和已经成为他的妻子,如今是旗卫小组长的韩满枝带着十几个旗卫跟着靳明虎进入太行山谋发展,这些人会成为这彪人马的中流砥柱。

    旗卫跟正规军的编制略有不同,五人为一伍,三伍为一组设正负两个小组长,三个小组为一大组设组长、副组长、教员、类似于政治监督员的镇抚官各一人。

    三组旗卫为一队,加上小组长以上级头目总人数达到一百七十余人,三队为一个军情处编制达到六百人。

    现在黄四方手里有编制的旗卫达到十三队,还有超过旗卫人数的帮闲,活动范围覆盖半个大明北方,有李三娘子全权负责的京畿军情处。

    还有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军情处,现在又被黄汉要求发展南直隶、中都凤阳、湖广、四川、江西等等地区。

    “插翅虎”有了旗卫扶持得到粮食和武器的资助,有了太行山作为根据地,有几十上百万活不下去的流民成为兵源,以后人马过万都大有可能。

    窜入太行山的流寇何其多也,出现了“插翅虎”招降纳叛,相信没多久就会有一支与众不同山贼队伍活跃在太行山上,他们的纪律跟崇祯十三年后的闯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机成熟之时可以在闯贼之前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提前叫嚣出“不纳粮”的谎言,然后再故意自相矛盾自毁诺言,单看看如果闯贼依旧命大能够活到崇祯十三年后该怎么玩?

    他总不至于把“插翅虎”玩儿剩下的,甚至于已经玩砸了的捡起来继续玩。

    这就是黄汉带着上帝视角来到末世大明的优越性,出手刻意毁了以后闯贼能够一呼百应的根基,让天下人明白“不纳粮”的欺骗性。

    往西挺进太行山的靳明虎一行四十几人牵着二十几匹驮马带上了五十石粮食。

    “红旗军”的制式武器不能给他们装备,只有赵十三和他的娘子携带了四支自生短铳和火药、铅弹。

    赵十三现在是山西军情处副处长,这个职务的待遇相当于“红旗军”实授副千总。

    他是负伤后留下了后遗症,一支胳膊使不上力气导致无法骑射才不得已转行当上了旗卫,但是使用自生短铳能够得心应手。

    韩满枝身体好但是没有武艺,苦练射击后能够熟练使用火绳枪、自生铳,使用米尼枪射击二百余步的目标能够打出八环以上的好成绩。

    可惜这支小小队伍不能携带米尼枪,甚至于“红旗军”特有的自生铳都不能带上,万一在山区转战之时被谁缴获麻烦不小。

    现在韩满枝使用的是一支鲁密铳,腰上插着两支被布包裹的自生短铳,这支队伍携带了质量过得去的鲁密铳十几支。

    由于担心太过刻意露出破绽,明明有好马也没有给他们带上。

    “插翅虎”的小小队伍里只有七匹战马,还是中下等,给他们带上的盔甲都是原本属于流寇的装备,靳明虎身上的盔甲就是他原来的装备,据说是杀了一个明军千户官得到的缴获。

    没有大量携带“红旗军”标配武器不表示他们战斗力不行,四十几人中有十八人箭术不错,他们从缴获的弓箭中挑选了明军制式强弓三十六张携带,带了羽箭不下于一千支。

    靳明虎也是一个力量型的猛人,武器是一口重量达到十八斤的九环大砍刀,他能够左右开弓,谈不上箭无虚发也不远矣!

    他们往西走了一天后就收罗到了一些流民,其实沿途发现的流民成百上千,赵十三大部分瞧不上眼,因为这些人要不就是骨瘦如柴没有几两力气,要不就是拖家带口有十几人负担太重。

    有二十几家子八十几人成为了“插翅虎”山贼武装开张的第一批喽啰,这些太行山里的山西人很明显饿得不久还算强壮,基本上没有老人跟随,太小的孩子也没几个。

    给三十几个青壮年发了一把刀,给五六个强壮的猎户配发了明军制式步弓,再让他们用一块红布裹上头部,这类似于后世洪秀全太平军的打扮,就成为了“插翅虎”部的标准形象。

    他们一路上也打劫所有遇到的人,发现山村、人家也冲进去搜刮粮食和金银,做法和流寇别无二致,只不过不太凶残,基本上是要粮要钱不要命。

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 
这股山贼还到处标榜“插翅虎”的人马类似于“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目的是杀官造反混诏安。

    只要老百姓不反抗,他们就不杀人,更加不会坏了女人的清白。

    渐渐地就有山民、猎户愿意追随仁义的“插翅虎”,没几天拥有青壮年山贼达到三百、总人口已经超过一千的这彪人马打起了旗号。

    大旗上面是韩满枝带着妇女们绣的一只肋下生了双翅的斑斓猛虎,还有一面大旗当然是说书人口中梁山好汉的旗帜,上书“替天行道”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侯家庄离彰德府七八十里,西边是层峦逶迤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余脉,流寇就是窜入太行山中积累了力量后往东杀出祸害了不少县城州府。

    “红旗军”在塞外、在辽东声名赫赫,建奴、鞑子都被震慑,来到内地反而不如曹文昭、曹变蛟出名,也比不上洪承畴的威风,岂有此理?

    以上这三人仅仅能够打内战,只不过对付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造反的暴民而已,哪里算得上能打恶仗的好汉。

    这不是黄汉夜郎自大,因为曹文昭叔侄打得流寇闻听“大小曹”的人马来了都望风而逃,听说洪承畴“洪剃头”在陕西主政纷纷往山西、河南逃窜。

    而“大小曹”崇祯七年跟建奴偏师在宣大干了一仗一败涂地,龟缩进城池再也不敢战,洪承畴带领十几万大军在松山被建奴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投降建奴做了一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红旗军”在内地没有威望怎么可以,要打出威名让流寇闻风而逃、让官军仰视、让老百姓如同见到了大救星!

    黄汉准备在侯家庄驻扎一段时间,争取再寻找几个出名的流寇大头目的人马来一次聚而歼之,杀得流寇丧胆。

    让流寇两三年内绕着侯家庄走,再也不敢来捋“红旗军”虎须。

    有屯兵几百的侯家庄,再花时间建立乡勇自卫武装一两千人,山里还活跃着逐渐发展起来的“插翅虎”山贼,控制住这片广袤区域十拿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