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87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87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功夫十几队信使纷纷奔出营地往四面八方而去,那是奴酋开始通知各旗收拢人马,把大军编为三路。

    每一路都有八旗正兵一万两千以上,加上余丁和蒙古人、包衣奴才,人马不低于三万。

    这样布置的目的不言而喻,严防惯于发动奇袭战的黄汉,让“红旗军”面对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大金军无从下手。

    各旗军事贵族接到军令后都不敢大意,他们行动迅速,不仅仅是建奴军令如山,也因为黄汉凶名远播后金早就家喻户晓。

    强盗们是为了发财而来,不是来跟明军拼命的,保安州出现了一彪“红旗军”人马数量一两万,谁还敢再以甲喇和牛录为单位分散劫掠?

    黄汉出其不意击溃后金军一部便宜一把后没有自大得认为老子天下无敌,在保安州修整一天后,第二天继续采取集中运动的模式杀奔宣府镇。

    此时后金军已经在收缩兵力,黄汉率领一万余骑兵没有捞到大鱼头,只有几百无组织无纪律的鞑子被斩杀。

    有可能这些鞑子根本就没有得到命令,又或许他们都是私自入关来捞好处的小部落。

    这些自己溜进关内趁火打劫的鞑子,或许后金军将领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当然无法及时向他们通报军情。

    保安州离宣府七十余里,过了宣府再往北七十里就是张家口,黄汉没有要求进入宣府城,而是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在下午之时赶到张家口。

    黄汉是拥有尚方宝剑的挂印将军,队伍里有司礼监大太监之一的方正化,有六七百锦衣卫,张家口文官武将如果不肯放这彪人马入城视同谋反。

    没有人敢倒行逆施,减去阵亡将士和留在保安州养伤的人马,明军一万一千余骑顺利入城驻扎。

    大军在张家口修整几天,这段时间黄汉表现得很友善,山西商人来宴请、行贿基本上来者不拒。

    现在才是崇祯七年,黄汉没有翻脸动手擒拿八大皇商的意图,而是刻意来此驻防几天跟给这些人拍马屁的机会,麻痹这些卖国商人。

    黄汉准备让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等等再发几年国难财后出手宰肥羊。

    下一次再得到提兵进入山西的机会之时,出动的“红旗军”人马和随军杂役要多多益善,最好能够达到五六万人马。

    为了做到一网打尽,尽可能提高打击汉奸商贾获得的收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大同、太原、张家口和“八大皇商”的老家所在地同时收网捞大鱼。

    这样才能够保证吃独食,又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估摸着一次性榨干卖国晋商有可能收入金银财宝、田产、房产、铺面以白银计超过两千万两。

    黄汉坏得很,满脸微笑面对所有的山西商人,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做生意的态度,还在闲聊中让诸位商家在“四方钱庄”走流水,推荐大家使用“四方钱庄”开出的银票。

    这不是黄汉刻意扮猪吃虎,而是他本来就对这些商贾没有过多憎恨。

    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乃是本性,大明政府失去了管控当然使得这些晋商跟敌国疯狂走私,因为犯罪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利益却能够翻倍。

    况且这些晋商整日打交道的都是边关将领和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这些代表朝廷的文官武将吃拿卡要把大明的形象践踏得连里子都丢了,何谈面子?

    商人更加能够感觉到这个帝国已经腐朽得发臭,指望他们爱国有可能吗?

    山西商贾这几年跟“四方快运”合作愉快,货运占比已经超过交易物资总量的一半。

    由于“四方快运”严守诚信,从来只做分内之事,不掺和跟客户的交往,晋商心理防线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诸多商贾见到了“四方快运”的实际东家东平侯,见这位拥有天子剑的挂印将军如此谦和主动为“四方钱庄”造声势、拉生意,一个个乐不可支。

    大明的商贾低贱,往往士大夫口袋里装着大把商贾贿赂的银票依旧不拿正眼瞧这些人。

    商贾交好士大夫纯粹为了利益,根本没有一丝感情,说不定背后还把那些贪婪的达官贵人恨到了骨子里,他们当然同样会为了利益坑死士大夫。

    东平侯回请在张家口的山西商人吃酒,在商言商不摆东平侯的谱,跟所有的商贾平等交流,使得晋商认为多了一个有钱有势有猛兵数万的同道中人。

第五百八十四章:败北() 
后金军进入山西一个月打下大同左卫、浑源州、代州、灵丘县、繁峙县、崞县等等州县十几座。

    八月初,德格类、尼堪、德克西克等等将领率领正蓝旗一个甲喇人马和两三千蒙古轻骑兵杀到竹帛口。

    “插翅虎”的人马不具备急行军的能力,有这个能力也做不到,因为他们是山贼、流寇见不得光,不可能大摇大摆在官道行军。

    靳明虎、赵十三精选了一半人马翻山越岭潜行到了离竹帛口不远的群山之中,赵十三派遣手下旗卫跟谷如山取得了联系。

    谷如山建议“插翅虎”部不可以轻举妄动,不管后金军来多少人马,都可以放他们来竹帛口啃一啃关城,如果敌人在关城下败北“插翅虎”部可以见机行事,争取扩大战果。

    赵十三知道谷如山的步兵大多数使用热兵器,守卫一个敌人无法展开千军万马的关城无惊无险。

    他跟靳明虎等等大头目一起查看大同方向通往竹帛口的这条弯弯曲曲的山道,在中间位置发现了可以藏兵两三千的山头后大喜过望。

    靳明虎和戚于国等等头领亲自带领有武艺的喽啰攀悬崖、上大树布置潜伏哨,目的就是率先发现后金军人马能够提前安排小两千人埋伏。

    竹帛口地形险要,有谷如山率领的一千步兵协助千总张修身的三百余人马驻防,这期间又发动民壮一千余备战,后金军来正规军一两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攻破。

    最主要原因乃是受到地形限制,无论来多少人马也施展不开,唯有以数百人规模轮番攻打,守关的明军哪怕只有石头可以砸,也够敌军喝一壶。

    由于内三关封闭,后金军再也得不到隐藏在商贾、难民中汉奸提供的情报,当然不知道竹帛口已经增兵。

    德克西克带着父亲派给他的几十个亲兵,率领一个牛录人马和一蒙古千人队带着旗丁、包衣奴才四五百队驱使一两千汉人欲夺取竹帛口关城。

    加上亲兵,德克西克的队伍里一共有八旗正兵、余丁三百三十余人,蒙古千人队不满员只有六七成。

    后金军以这样的实力攻打明军关隘,获得成功的战例多不胜数,有些明军关隘根本用不着打,守军早就望风而逃。

    德克西克没有摊上这样的好事情,来到竹帛口关城之时发现城门紧闭,城头有好几百明军和民夫在严阵以待。

    看来不打不行啊!准备了两个时辰,后金军驱使赶制了几十架云梯的汉民开始蚁附攻城。

    谷如山的步兵有足五个百总火枪手,米尼枪射手有八十余人,在后金军发动攻击之时故意示弱。

    “红旗军”偃旗息鼓在关城内隐蔽。张修身率领麾下明军和一小半民壮用箭矢、石头、滚木进行抵抗。

    半个时辰后,张修身佯装城头发生了混乱,带着在关城抵抗的几百人跑了。

    眼看着竹帛口就要被夺下,许多建奴和鞑子争先恐后爬上城墙,就在他们准备沿着马道下去打开城门之时,红旗飘飘呐喊声阵阵,“红旗军”刀盾手在火枪手的掩护下杀出。

    原本以为竹帛口关城又是一鼓而下的后金军此时正狞笑着幻想抢金银财宝美娇娘,谁知等待他们的是复仇的弹雨倾泻。

    噼里啪啦的枪声混合着建奴、鞑子的惨叫声,不少肝胆俱裂的后金军直接从城墙上跳下去妄图逃命,摔死了十几个。

    张修身的武器是一柄十八斤重的厚背九环刀,此时被挥舞得发出“铛啷啷!”脆响,他大笑着跑得比兔子还迅速,差一点被排枪击毙当场。

    一个罗圈腿的鞑子百夫长被张修身赶上一刀劈为两截,一个已经吓傻了的鞑子又被张修身横刀一挥,一颗大好头颅掉落顺着马道滚了有二十几步……

    “哈哈哈……,痛快、痛快,狗鞑子你们也有今日。”被敌人的鲜血飚了一脸的张修身笑得地动山摇。

    丢了二三百正兵的建奴和鞑子仓皇逃遁,人人心有余悸,因为那可恶的红旗出现在竹帛口,不再有后金军认为他们具备夺取关城的可能性,唯有迅速退出山道才能够确保自身安全。

    可惜怕什么来什么,德克西克的败兵才跑出十几里之时又被利用地形伏击的“插翅虎”部便宜一把。

    虽然靳明虎和赵十三精选了一半人马,数量接近两千,又利用地形事先埋伏,但是在战斗中还是折损了远超过斩首数的人手。

    这一次战斗使得旗卫头子赵十三认识到了流寇跟建奴之间的战斗力不是一个等级,存在的差距巨大,以后必须加强训练。

    正蓝旗最后共计在竹帛口丢了一百六十余八旗正兵和余丁,有三百多蒙古人被打死,裹挟的汉人全部被截下,四五百汉奸只有一百余人逃了回来。

    竹帛口守将张修身得到了几十级后金军斩获,其中有真奴十几个、鞑子和旗丁三十多乐得合不拢嘴。

    他知道这些军功意味着什么,已经在憧憬朝廷论功行赏之时能够官升一级。

    谁知好事不断,谷如山居然把“红旗军”得到的斩获也交给他一起报功。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张修身认为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有一部叫做“插翅虎”的山贼送来二百余级后金军脑袋。

    靳明虎是个山大王,后金军的战马和装备他很喜欢,人头对于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派人送去了竹帛于张修身和谷如山处理。

    以军师身份为掩护的赵十三告诉靳明虎,他会如实向总部汇报这一次战果,袭杀后金军斩首二百余的大功劳不会被遗忘,斩首赏会给他们的家小。

    靳明虎以能够杀建奴和鞑子为荣,根本不介意什么赏赐,但是赵十三如此说还是让他极度兴奋。

    见到了“插翅虎”部堆在关门外的首级,一向大喇喇的张修身被感动了,连山贼都主动攻击建奴、鞑子,我大明大有希望!

    他记住了“插翅虎”这个匪号,想着自己升官后有了权力,能不能尝试招安这些义匪为国效力。

第五百八十五章:干瞪眼() 
又在竹帛口关城瞧见了红旗飘飘,受伤败逃出山道的德克西克立刻把这个新情况汇报给接替莽古尔泰成为正蓝旗主的父亲德格类。

    第二天红歹是就得知在保定府竹帛口方向也发现了“红旗军”,正蓝旗一部损失不小,却没有发生骑兵追逐战,判断应该是步兵参与守关。

    在山道袭击后金军的明明是土匪武装,但是德克西克没有如实汇报,他一口咬定是“红旗军”利用地形优势和火器犀利打败了他的人马。

    德格类虽然从亲兵口中得知真实情况,为了保护儿子他吩咐所有人闭嘴,强调打败德克西克率领的人马的就是如假包换的“红旗军”。

    后金军跟明军对阵少有败绩,但是这几年被黄汉坑习惯了,败在“红旗军”手里已经不以为耻,因此德格类也言辞凿凿儿子中了“红旗军”埋伏才大败亏输。

    果然,得到正蓝旗也被忽然出现的“红旗军”战败丢了几百人的消息后,奴酋没有追究主将的责任。

    红歹是认为入关时间太久了,突袭起到的奇效慢慢地失去,明队应该往山西集中而来,又有“红旗军”被发现在意料之中。

    大举调动明军来山西北部使得流寇能够得到喘息之机,大金军做到了,再抢些好东西火速回家才是上上策。

    黄汉率领骑兵进入宣大杀敌、迷惑晋商都完成得不错,大军经过七天修整吃得好睡得香,此时战意盎然。

    “红旗军”体系在张家口有“四方快运”、“四方钱庄”、还有以卖酒、海鱼罐头、棉布、瓷器、玻璃器、毛巾、帆布帐篷等等产品为主的商行。

    这些商行的货物有一大半由几十上百家山西商人批发往关外售卖,有些甚至于几番倒手贩运到了俄罗斯境内的诸多公国,每年获取的利润超过百万两白银。

    草原名族需要食盐,商贾长途贩运至此自然价格不菲,一个咸度恰到好处的海鱼罐头不仅仅能够当做菜肴,还能够减少食盐的需要,还多出一个容器,如此性价比高的好东西牧民们当然喜欢。

    商贾在大明内地销售海鱼罐头、白酒系列都采取回收陶瓷罐、酒瓶的方式进行,目的就是减轻购买者的花费。

    在茫茫大草原上不可能进行包装物回收,因为这样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