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88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88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茫茫大草原上不可能进行包装物回收,因为这样做不现实,长达数千里的运输成本远远超过一个陶瓷罐的价值。

    现在大草原上最受欢迎的货物除了传统商品茶叶、丝绸、布帛等等又多了“醉不死”系列白酒和海鱼罐头,贵族们还能够买到价格昂贵的“春相随”系列化妆品。

    建奴暗地里也有他们直接控制的张家口商行,如今红歹是的后宫都以使用“春相随”雪花膏、香皂、头油、腮红、香粉等等化妆品为时尚。

    建奴跟张家口大部分商贾都有贸易往来,他们何尝不知这里是一个北贸商品集中地,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

    但是历史上的后金军多次入寇都绕过此地从来没有攻打,这是何故?

    有可能是晋商跟建奴之间的默契,也是因为建奴太需要市场进行贸易。

    他们抢来的金银财宝必须在市场上才能够体现出价值,才能够换回粮食、铁器、丝绸、布帛,因此留下这个大明最繁荣的边贸城池。

    黄汉率领一万余骑兵进驻张家口三天后建奴就得到了准确情报。

    奴酋根本不予理会,他何尝不知张家口堡坚固,囤积的粮食太多,原本就有几千明军驻守,再加上黄汉的人马,集中所有的人马前去攻打也不可能得手。

    后金军人马根本没有往张家口逼近,他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在大同、朔州、太原之间打草谷。

    建奴尽可能争取时间多搞破坏、多抢钱粮、多多创造出衣食无着的大明老百姓,让大量山西良民变成流民最后发展成为流寇。

    为了不被黄汉暗算了,红歹是增加了人手探报黄汉的动向,甚至于派出一百余葛布什贤超哈主导张家口方向的侦察。

    算计别人的人总是担心自己被算计,黄汉也是小心翼翼,派遣桑羽、刘奋勇、张扬以百总为单位探查后金军动向,期间多次发生小规模遭遇战。

    幸好“红旗军”科技领先,正规军达到小旗官这个级别就拥有千里镜装备,专业斥候的标配中就有千里镜和自生短铳。

    装备精良能够料敌于先的“红旗军”骑兵侦查队跟建奴探马接火之时基本上都不会吃亏,总能够得到斩获几级。

    后金军的纪律严明,探马没有死战到底的要求,他们大可以在发现势头不对时全力逃窜。

    况且“红旗军”多多少少在建奴心中留下了阴影,连白甲兵都忌惮,在军纪允许不战而逃的前提下,遭遇“红旗军”哨马袭杀之时,肯留下拼命的建奴斥候当然少之甚少。

    这几天“红旗军”斥候和旗卫不断送来后金军的情报,黄汉获悉如今敌人的左、中、右三路人马,都离张家口超过三百里。

    后金军联合行动,抢劫之时能够做到及时呼应,某个牛录如果遭遇攻击,半个时辰内就能够得到救援,一个时辰就能够对来犯之敌形成包围圈。

    娘的!无从下手啊!后金军如此搞法,黄汉只能选择干瞪眼。

    因为貌似哪一路后金军都不是自己目前能够吃得下,大规模遭遇战不能打,万一跟哪一路接战被缠上了麻烦不小。

    手上难得有一万余骑兵总不能闲着啊!黄汉思前想后决定给红歹是一个惊喜。

    建奴、鞑子联军已经在山西烧杀抢掠一个月有余,不知多少人口和财物被送出关外,关内的后金军已经抱团无法突袭,为何不可以出边墙寻找鞑子和建奴的运输队厮杀?

    已知离张家口最近的一路后金军在大同,骑兵奔袭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有了这个时间差完全可以搞风搞雨。

    干嘛非得如同教条般守土抗战?黄汉是个穿越者,明明知道后金军打入宣大不是为了占领大明国土而是为了劫掠,还守个屁。

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 
由于击溃硕托、萨哈廉的人马后明军缴获了四千余匹战马。

    现在不仅仅是红旗军能够拥有三匹战马换乘,京营、锦衣卫、居庸关、高家人马都拥有双乘。

    黄汉跟方正化协商,把自己酝酿的计划和盘托出。

    得知黄汉发现建奴集中兵力后我军没有可乘之机,准备出关追击押运物资、人口回辽东的建奴和鞑子,方正化笑得直打跌。

    “东平侯,你真敢想啊!咱家也是苦于无法下手正烦着呢,出关追杀建奴貌似危险重重,其实是一部妙琪。

    纵然大明关隘形同虚设,建奴要走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花点时间破关。

    我军也拥有双乘奔袭速度不亚于后金军,而且完全做到说走就走。

    建奴得到我军出关追杀他们运送物资回辽东队伍的消息最起码过去了一两天,他们即便反应迅速立刻追击,跟我军也拉开了足有四天的路程,如何追得上?

    大不了咱们绕去大安口、古北口入关。”

    黄汉见一向胆大包天的方正化支持自己的决定,根本不跟自己大谈什么我辈守土有责这样的废话。

    笑道:“建奴提兵来追咱们,人马带少了他们敢吗?还能留下多少人马继续抢劫?还能够往关外从容运送物资和人口吗?

    咱们不攻击他们也能够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况且我军追入草原和燕山,斩获不会少,伤亡还不可能大。”

    方正化头点得如同小鸡啄食,道:“对对对,山西建奴太多现在又学乖了不肯分兵,咱们干嘛非得跟建奴在关内硬撼?

    反正是杀建奴、砍鞑子在哪儿干都一样,咱们这就去追那些已经出关的后金军,他们的兵力不可能多,咱们追着屁股狠狠地杀,只要再杀他们三五千人就足以教训那些兽类。”

    黄汉道:“你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建奴人口少,多杀一个就会使得他们弱一分,咱们出关去就是为了抢劫杀人。

    如果建奴敢依旧留在关内抢劫,咱们就敢一直追杀到辽东,届时方公公调锦州人马,本爵调宁远人马再来一次大会战。”

    方正化满眼放光,赞同道:“饶是如此,只不过咱家认为只要建奴得知我们出关的消息一定会如同火烧屁股一样坐不住,他们必然发动追击,一直打到辽东恐怕不现实。”

    黄汉何尝不知奴酋不可能放任一万余明军骑兵在后金军势力范围横冲直撞,他开始完善自己的计划,继续道:

    “方公公,你即刻派遣心腹疾驰居庸关通知李大人,叮嘱他不要声张,火速率领留在居庸关的人马赶去古北口,届时咱们绕一圈由古北口回京师。”

    古北口属于顺天巡抚刘之伦辖区,这些年早就被修复,驻守的两千余人马就是原属于刘之伦八营叫花子军中的一部,参将也是跟黄汉一起奇袭遵化的老相识。

    方正化应承道:“妙、妙不可言,咱们出关了,居庸关用不着李大人坐镇,有高大人足以,建奴此时断然没有心情攻打如此雄关。咱家立刻派人前去联络,有锦衣卫守住咱们的退路可保万无一失。”

    本来驻守将领就是刘之伦的人,跟“红旗军”关系融洽,再有李若琏率领一个把总锦衣卫协防,退路已然无忧。

    红歹是集中了兵力后打劫效率直线下降,在竹帛口方向又发现了一彪“红旗军”数量不详,他有些兴趣索然,已经不想继续玩,萌生了退意。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没有安全感的滋味不好受,很明显黄汉率领一万几千敢打敢拼的骑兵在时时刻刻盯着大金军,但凡出现任何疏漏,明军都有可能扑上来厮杀。

    出现在竹帛口的人马在没有准确情报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人数,但是黄汉善于隐藏兵力,更加善于发动突然袭击。

    红歹是判断那彪“红旗军”有可能是先头部队人数不多,故而放过了全歼正蓝旗一个牛录人马的大好机会,选择了击退就收手。

    如果再拖延时日,到达内三关的“红旗军”肯定会越来越多,当步兵都可以依托城堡跳跃式推进之时,大金军保不准会被拖在关内打消耗战。

    中秋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山西烽火连天,建奴横行无忌,鞑子杀人放火,黄汉率领一万一千余明军骑兵出关进行报复性屠杀足两天。

    这彪人马运气不错,出关的当天下午就发现了几百建奴和上千旗丁、包衣奴才以及几百鞑子押着三四万在山西裹挟的汉民往北跋涉。

    鞑子、建奴想破脑壳都想不到明军不在关内守土跟主力交战,却出关来截杀运输队。

    十比一的兵力,力量悬殊,黄汉布置的战术是运动合围,鞑子、建奴、汉奸被斩杀殆尽,缴获了战马一千余,解救了全部汉民。

    由于没时间甄别俘虏,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导致前方运输队里的建奴、鞑子闻风而逃又不能放炮一人,因此只要是留着金钱鼠尾的汉奸全部斩杀不留活口。

    明军抓紧时间收集了金银财宝,命令所有的汉人拿上布帛、粮食牵着耕牛离开大路结伙往南往大山深处逃,许多青壮年还得到了建奴、鞑子的武器用以自卫。

    本来诸多明军还认为主将疯了,放弃利用城池可以驻防的便利出关追击后金军简直是异想天开。

    经过此战,看见缴获到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和丝绸等等好东西,明军立刻喜笑颜开,士气顿时又恢复到了刚刚击溃保安州城下的后金军之时。

    当夜,明军利用马背上携带的帆布帐篷就地宿营,混战中被打伤、打死的驴子、骡子和耕牛太多,一万多人根本吃不了。

    第二天,信心满满的明军又撒开大网兜住了一支运输队,由于“红旗军”刻意严密封锁战场袭杀有可能跑出包围圈的鞑子和建奴,真做到了把不足二百真奴、三百鞑子斩杀一空。

    一万一千正规军骑兵打才五百骑兵的运输队简直是一蹴而就,再次解救的两万余汉民又竭尽所能扛着粮食、牵着大牲口上山往南而且。

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报复() 
明军骑兵再接再厉,沿着后金军运输队一路上留下的踪迹追击几乎天天有多少不同的斩获和缴获。

    大量被后金军裹挟的汉民得到解救翻山越岭南逃,这些老百姓真是绝处逢生,如果不是明军来得及时一两成人有可能死在长达两千余里的漫漫长路上。

    沿途还有不少鞑子的部落被发现,他们当然被肆意报复的明军屠杀一空,成为奴隶的汉民全部获得了自由。

    许许多多鞑子的部落都是刻意往这片区域集中,原因很简单,他们部落中的青壮绝大多数跟着建奴入关抢大明去了。

    鞑子家小们为了早一刻遇上抢到许多好东西回家的亲人们,尽可能接近大军即将回归的路线。

    往往鞑子部落里的妇孺、老人听见隆隆的马蹄声想响起都急匆匆跑出蒙古包,他们还以为是亲人们满载而归呢。

    谁知是杀气腾腾的明军骑兵袭来,由于基本上没有青壮年,蒙古部落失去了抵抗力,为了报复而来的明军一个鞑子男女都不肯放过,统统杀光!

    时间紧急,连蒙古包都来不及拆解全部被付之一炬。

    杀戮、破坏、震慑是这一次出关的主题,明军不仅仅杀人还沿途防火,最后草原上烧红了半边天。

    这不是夸大其词,今年本来就干旱,又是八月底百草枯黄之时,迎风防火很快就会燎原,后金军追来之时看到的只有一片焦土。

    鞑子抢大明之时应该笑得狰狞,看到老家成为黑乎乎的焦土不知做何感想?

    一连干了七天没有一天两手空空,由于力量悬殊,明军出关的人马损失不大。

    运输队太容易打,每一次袭击最少能够得到战马一千匹和大量金银财宝,使得明军这几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明军都是让汉民牵走拉大车的驴子、耕牛等等大牲口,留下拉车的挽马驮运缴获的好东西,如今一人最少拥有三匹战马、挽马,“红旗军”已经拥有四匹以上。

    少年火枪手骑兵还在百忙之中甄选了两千余会骑马懂得伺候牲口青壮年征用为随军劳役,有了两千多人协助“红旗军”喂马管理备用马,使得更多骑兵能够放手厮杀。

    蓟镇副将杨大年的责任最重,他没有参与袭杀运输队,而是率领三百骑术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集中了九百匹阿拉伯战马,跟主力拉开二百余里的距离探报追兵是否接近。

    这彪人马都是士官,勇士、猛士这个级别的兵王有好几十,顾奎和雷鸣纯这两个黄汉身边的猛士亲卫也在其中。

    态度决定一切,留在大部队后面探报追兵动向的三百“红旗军”士官见到顾奎、雷鸣春前来担任联络官,人人都能够感觉到责任重大,都万分小心。

    士官都有最少两支自生短铳、一支千里镜作为标配。

    杨大年这支少而精的队伍里有足三百支千里镜用于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