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91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291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带上更多汉民,戈大本和顾吉祥干脆带上“戈二本”、“戈六本”这两条军犬搜索指引汉民跟南归大军汇合,效果不错找到了不少汉民。

    老百姓参与行军,又是走山道,达不到每天走五十里的速度,现在保持四十里一天都狠勉强。

    还好断后的人马暂时没有传来后金军已经往南追击的消息,

    否则老百姓跑三五天也经不起骑兵放开马速追击一天。

    杨大年布置了多出暗哨监控后金军,他和憨子等等将领还在想好事,看看能不能在干掉千儿八百追兵。

    谁知眼看着两百旗进入三座山营地后就不走了,他们在清理屠杀现场掩埋后金军尸体。

    杨大年和憨子等等不死心,也是为了给汉民争取更多撤退时间,他们还在三座山南不远处的山包后餐风露宿。

    等了一天,发现追兵就地扎营不再跟着往南,貌似打算不追了。

    他们又耐心观察三天,直到亲眼瞧见一直跟在明军身后的这一万几千人马往东而去。

    小心谨慎的杨大年这才派人回来禀告家主,跟得最紧的后金军应该是走上了回辽东的路,现在没有追兵,他们还会再观察两天,然后缓缓南归跟上主力。

    得到已经没有追兵的消息,黄汉干脆派遣大量骑兵小分队搜索周边地区,向山林喊话,尽可能多找到前几天跑进大山的汉民,争取多带一些人口回归大明。

    就在黄汉忙着追击出关的后金军抢回人口物资之时,鸭绿江下游的朝鲜义州燃起战火。

    七月初,留守盛京的代善被孔有德、耿仲明等等不断送达的奏疏搞得不厌其烦。

    他只得给御驾亲征如今在山西大同的红歹是转去了阿济格和孔有德、耿仲明、张存仁、祖泽润等等在朝鲜拓土将领的上百封奏疏。

    所有的奏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朝鲜已经大体安定,不服者绝大多数变成了尸体,是时候夺取东江镇盘踞的义州地区,把所有的东江兵赶下大海。

    接到这些奏疏之时正是七月中下旬,后金军在山西所向无敌抢了太多好东西,红歹是心情大好。

    此时发动夺取义州的大战更加使得明国顾此失彼,红歹是立刻给予答复派遣信使疾驰朝鲜。

第五百九十二章:守望相助() 
基本上完成了灭亡朝鲜任务的阿济格、孔有德接到主子的命令后立刻付诸行动。

    阿济格的八旗军、蒙古军依旧为中军,前锋还是“都元帅”孔有德率领。

    八月初,汉奸将领耿仲明、马光远、石廷柱、祖泽润、张存仁等等驱使高丽仆从军向东江镇盘踞的义州地盘发动了攻击。

    毛大帅含冤而死,东江镇分崩离析,两年后发生了波及半个山东的吴桥兵变,简直是祸不单行。

    得到了“红旗军”的援助,刚刚从陷入混乱中慢慢恢复的东江镇在黄龙、金声领导下这两年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

    建奴把朝鲜打得一败涂地,朝鲜国主李倧多次派遣使臣来求告东江镇提供支持,甚至于有朝鲜文官武将冲出建奴防区千里迢迢来义州求援。

    沈世魁、毛承禄、尚可义三兄弟、李惟鸾、项祚临等等将领都知道后金军拿下朝鲜就会对付东江镇,只不过他们对首鼠两端的朝鲜国主无比厌恶根本没想过跟他们守望相助。

    黄龙、金声见麾下根本不热衷予以朝鲜援手,当然不会赶鸭子上架,他们选择固守义州经营屯田,开挖了不少壕堑。

    挖纵横交错的战壕用来守土的好法子如今东江镇将领人人领悟,因为东平侯掘壕围金州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跟东江镇贸易是“日月海运”的任务,哪怕利润不高甚至于无利可图也必须做。

    去年底在皮岛港口封冻前,“日月海运”商船在乌德沃特号和芬洛号护航下运来两万石倭国精米和茶叶、棉布置换貂皮、高丽参、木材、东珠等等货物。

    黄可造和沈明多次来往于东江镇,每一次都会跟黄龙等等主要将领把酒言欢。

    东江镇将领都知道黄可造和沈明乃是东平侯的心腹,手中握有实权,根本不因为年轻、官位低而轻视他俩。

    况且大明人都知道,“红旗军”将佐的平均年龄也就是二十几岁,正兵的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岁,是一支朝气蓬勃的新军。

    黄可造原本是白养粹的书童,不仅仅识字,四书五经其实也读了、听了不少,跟着黄汉五六年,又学了不少新知识,他还经常远渡重洋见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沈明是黄汉第一批四个亲兵弟子中成绩最好的,也是比较知心的,他意识到恩师拥有鸿鹄之志,他日定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黄可造和沈明不但跟黄龙、尚可义等等武将聊得来,跟金声等等几个文官也能谈到一起。

    喝酒聊天免不了谈到朝鲜局势,沈明、黄可造在貌似无意中流露出让建奴打得高丽人亡国灭种最好不过。

    以后“红旗军”东江兵联手,说不定能够打下一半原朝鲜国土,哪怕以汉江划江而治,也比在义州占领几十万亩土地小打小闹来得痛快。

    金声乃是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熟知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历史,更加知道朝鲜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之一。

    “红旗军”和东江镇联手有拿下朝鲜一半领土屯垦的实力,但是这样做不仅仅名不正言不顺,还会获得擅起边事的罪名。

    可是在朝鲜被建奴亡了国的情况下,就另当别论了。

    “红旗军”和东江镇征伐朝鲜就变成了打建奴,在师出有名情况下,完全可以请旨高调入朝打击后金军抢地盘。

    后金军在朝鲜杀得血流漂杵,这片土地上人口损失已经超过一半,明军打败后金军夺下领土自然不会归还给高丽人。

    届时可以把抓捕的流寇全部流放到朝鲜屯田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黄汉对于建奴征伐朝鲜是什么态度金声心里有数了,他也知道东江镇不具备发动大战的实力,唯有选择跟友好的“红旗军”同进退。

    黄龙和一干武将对朝鲜君臣没有好感,见这几个月建奴打得朝鲜国主又逃到了觉华岛人人幸灾乐祸。

    金声和东江镇诸将得知黄汉觊觎朝鲜国土人人兴奋莫名,他们采取尽可能收获储存一些粮食应对以后错综复杂的战局。

    在这期间黄龙和金声接纳了一部分不肯投降建奴的朝鲜文官武将流亡义州或者皮岛,把他们带来的败兵组织起来训练,成立了一支朝鲜义勇军。

    与此同时义州和镇江堡积极备战,准备应对征服朝鲜后建奴必然发起的大举进攻。

    东江镇这两年得到的辽饷比例相对多了一些,朝廷核准的人马达到两万三千,再加上木材、山货生意好做、义州屯田有几十万石麦子收获,如今已经有军民十八万,其中高丽棒子达到四成。

    这些朝鲜人无一例外都是被建奴和后金军破了家而亡命天涯,他们跟后金军有血海深仇。

    其中有不少是朝鲜幸存的文官武将和贵族,这些人应该是这个国家的精英,是一群不肯随波逐流,选择以死抗争的民族英雄。

    由于东江镇军民都有心理准备,也加强了防线的建设,后金军在崇祯七年八月中下旬往义州开进不太顺利。

    那是东江镇不肯立刻放弃已经开始收获的屯田,两万东江兵和两万朝鲜义勇军跟建奴、鞑子、汉奸、高丽仆从军利用已经完成的壕堑防御体系层层抗击。

    黄龙和金声不是没有计划乱战一气,也没有盲目到认为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守住义州。

    他们早就得到东平侯书信,发现敌军大举进攻之时立刻往各海岛撤退,此时得到消息的黄勇已经率领浩大的船队来到鸭绿江口接应东江兵。

    “红旗军”水营可以进入鸭绿江的中小型战船都没有坐山观虎斗,他们沿江而上炮击射程里出现的后金军。

    虽然在战船上打炮给敌军造成的伤亡有限,但是炮声隆隆振奋了东江兵和朝鲜义勇军的军心,严重挫伤了后金军的士气。

    东江兵、朝鲜义勇军死战不退是因为前几年饿肚子饿怕了,眼看着可以收获的四五十万石麦子已经成熟根本舍不得放弃。

    四万将士们在跟后金军和高丽仆从军一条条战壕反复争夺,战场上硝烟弥漫,双方居然都是以热兵器火绳枪为主相互对射。

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 
朝鲜义勇军跟高丽仆从军厮杀乃是同室操戈,但是双方都在下死手毫不容情。

    跟五几年代表阵营的金家对阵代表资本主义阵营的李家那一场自相残杀如出一辙,壕堑里倒下了一两万怒目圆睁的尸体,绝大多数是思密达。

    激战十三天,黄龙、金声在前沿指挥所聚将做最后一次动员令,匆匆赶来开会的将领都是满身尘土满脸硝烟。

    担任兵备道两三年,只要是开战状态,金声都出现在前沿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已经被东江镇诸将认同,得到了尊重。

    他看了看东江镇将领和朝鲜文官武将,大声鼓舞道:

    “东江镇不是孤立无援,鸭绿江上有‘红旗军’战船在不间断袭击后金军,海上有几十艘二号福船在帮助我军抢运刚刚收获的几十万石麦子,将士们再加把劲,争取让建奴夺不走一粒麦子。”

    黄龙站起身在大帐中踱步,他来到尚可义身边替他整理了一下盔甲,又拍拍尚可喜的肩头,转身对诸将道:

    “本官知道大家打得艰苦,但是此时还不能撤退,我军还要坚守防线至少三天。

    因为还有十几万石麦子就在离防线不远处收割装运,没有三天时间会功亏一篑,最后使得突破的后金军轻而易举夺了东江镇军民辛辛苦苦屯垦并且收割完成的粮食。”

    东江镇前几年真的饿怕了,毛文龙时代就曾经因为袁崇焕故意不给粮草导致军民吃树皮草根,几千扛不住的人饿死,为了保卫收成,将士们都豁出去了。

    尚可喜高调表态道:“请大帅放心,我军都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人人不惜死战,后金军纵然有三倍于我军的人马,要在三四天内突破防线也难以做到。”

    从镇江堡提兵赶来参战足十天的毛承禄大喇喇道:“我东江兵即便放弃义州也要打出军威,区区孔有德、耿仲明、马光远等等鼠辈要拿下义州也得让他们脱一层皮。”

    毛承禄这个对旧主毛文龙恋恋不忘至今没有改回原姓的将军早就没有了心结,如今对大明忠心耿耿。

    他根本瞧不起以前跟在他身边做小弟的孔有德、耿仲明等等东江镇旧将。

    他认为即便兵力只有后金军的三分之一,再守上四五天不在话下。

    毕竟后金军中真奴和鞑子比例只有一成多,如今打的是壕堑战,建奴和鞑子发挥不出骑兵优势,基本上没有参与壕堑争夺。

    跟东江镇接战的都是后金军和高丽仆从军,这些人碰到硬茬子攻击意愿根本不坚决。

    金声很严肃告诫大家道:“为了杜绝大撤退之时演变成为大溃败导致损失无法估计,因此今天召集各位将佐来此议事就是为了完善撤退预案。

    哪一位将佐在没有到达预订撤退时间擅自放弃阵地以临阵脱逃处置,斩立决!

    届时本官和黄总兵会率领军民数万在义州东南四十里建立第二道阻击阵地,我军按照预案交替掩护退入第二道防线。

    不用担心被敌军缠住无法登船撤退,因为‘红旗军’水营已经在码头配合我军建立滩头阵地,‘红旗军’战船的火炮可以打四五里,届时有超过二百门进行炮击阻断追兵。”

    最是佩服黄汉的毛承禄大声赞道:“东平侯够意思,对咱东江兵真没说的!有了‘红旗军’的接应咱们退回皮岛、深弥岛、广鹿岛肯定有惊无险。”

    尚可喜恶狠狠道:“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俩混蛋欺人太甚,居然一点点也不顾及昔日袍泽之情,就数他俩的人马打得最凶。

    老子想逮着机会发动一次反击,狠狠地教训这两个卖国贼,让他们知道尚家兄弟不是浪得虚名。”

    尚家大哥尚可义赞同道:“饶是如此,即便即将撤退也不能消极防御,狠狠地进行反击更加安全。”

    毛承禄位列毛文龙诸养子之首,当时装备最好最能打的家丁队就是他率领,是名副其实的毛老大。

    他道:“哥儿几个,反击时别忘了我这个大哥,想当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算什么东西,现在居然敢狐假虎威跟老子动刀动枪,我呸!”

    黄龙道:“在能够坚守阵地三天的前提下,具体怎么打,诸位将领可以便宜行事,但是本官提醒诸位注意保全实力,以后东平侯得到圣命领兵反攻朝鲜之时,本官还希望跟诸位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