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02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02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是春荒青黄不接,流民们的粮食被献贼抢了,家被烧了,方圆几十里都寻不到粮食,不知多少不肯吃人的人会被吃了。

    河南、山陕、湖广人吃人,连让剿寇官军吃上粮食都困难重重的大明朝廷爱莫能助,许多文官武将又开始举荐东平侯入河南力挽狂澜。

    三月十二日,到处乱窜的八大王张献忠与老回回马守应、过天星惠登相等部又再次会合,他们联手打下了羌州,往西高歌猛进。

    踏上回家之路的张献忠、老回回等贼首扔掉了大量流民带着七八万人马由郧阳故道,经商州再次杀回陕西,跟盟主高迎祥和李自成的人马在凤祥回师,陕西流寇顿时不可一世。

    陕西烽火连天,刚刚带兵出潼关不久的洪承畴的布置很明显落空了,没辙唯有重来。

    四月十二日,洪承畴在汝州召集诸将调整部署,命令邓玘、尤翟文等将领率领人马进驻樊城,坚守汉江。

    调左良玉、汤九州率领本部人马控吴村、瓦屋,守浙水之要道;命令尤世威、陈示福、徐来朝分驻永宁、庐氏山中,以扼雒南、朱阳之险。

    洪承畴亲统大军,与曹文诏、曹变蛟、刘弘烈、艾万年、柳国镇、吴自勉、尤世禄等等将领一起再入潼关进剿。

    言官的工作就是闻风奏事,洪承畴仗打得不好还顾此失彼当然被喷得不轻,太多官员拿洪承畴跟黄汉做比较,人人认为一味好杀的洪剃头拿东平侯相比差远了。

    前年春天,东平侯进入河南在剿寇的同时还完成了生产自救,不仅仅安定了彰德府、卫辉府,整个黄河以北的河南、山东、北直隶地盘都惠及。

    如今又是多事之春,文官武将再次期望东平侯给朝廷带来惊喜。

    可是上百封奏疏呈送都被留中了,在朝会之时面奏也被天子当场否决,诸多大臣难免腹诽不已。

    被边缘化的黄汉能忍自安,他没有消极还在不遗余力为这个国家尽心尽力。

    刚刚开春,已经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人的不夜城警卫联合锦衣卫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现如今天花这种瘟疫已经被成功遏制,使得这个常发病、流行病在京畿之地成为了偶发性病例。

    黄汉认为仅仅遏制了天花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大医疗技术攻关力度,争取克服第二大传染病疟疾,争取有效预防能够导致一个城池里的人口死绝的鼠疫。

    以上两种传染病都跟老鼠有关联,传播途径是老鼠身上的跳蚤、虱子在人身上吸血传染病毒。

    由于家主自始至终注重城市卫生,“红旗军”体系已经做到了垃圾填埋、粪坑不露天,不许喝生水,提倡家家户户养猫杜绝鼠患。

    这一次在京师掀起爱国卫生运动,不夜城警卫以一根老鼠尾巴一文钱、十个苍蝇蛹一文钱出价动员了十几万京师妇孺挖老鼠、挖苍蝇蛹。

    一直在市容乞丐、流民的郑秀娥还颁布了命令,所有的不夜城员工家中都必须养一只猫,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第六百一十五章:争夺南海() 
李中梓、吴有性、沈朗仲、马元仪、蒋示吉、叶紫帆等等拥有大明官职的名医经过学习和研究,对传染病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们已经确认了病毒传染途径,当然大肆宣扬灭鼠、消灭苍蝇、蚊子、跳蚤能够有效遏制瘟疫。

    一个多月城市卫生总动员,满大街都是宣传标语,“京师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已经深入人心。

    现在不仅仅北京城很整洁,也带动了京畿之地的其他城池效仿,城市开始变得干净。

    然而天灾不断的大明祸不单行,因为兵灾始终无法避免,西北边陲的鞑子才消停了两个月,建奴又来了。

    后金军趁着林丹汗刚刚死了来抢这个蒙古名义上的最后一个黄金家族大汗的遗产,效果杠杠的,连林丹汗的大多数女人都被建奴继承了。

    领兵的豪格不仅仅得到了诸多原林丹汗的人马归顺、得到了林丹汗的女人还得到了传国玉玺。

    三月中旬,在青泥洼训练水师的黄勇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这几人乃是大海盗刘香麾下的头领。

    他们找到了以前一起在海上干没本钱买卖的施大瑄,得到了已经高就从四品龙武水师管带的施大瑄引荐。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郑芝龙名义上归顺大明其实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个大海盗,而且是个野心勃勃的大海盗。

    他跟荷兰人不打不相识,在料罗湾海战打败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这句话得到了印证。

    荷兰人抛弃了原十八芝海盗之一的刘香转而跟郑芝龙这个官商加海盗合作,郑芝龙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买办代表。

    被荷兰人抛弃的刘香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更加不肯被边缘化。

    他重新寻找合作者,跟已经走下坡路的西班牙、葡萄牙联手。

    海上波诡云谲谈不上谁对谁错,真应了“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郑芝龙不代表着正义,刘香更加不是邪恶的化身。

    后世的评论不公正,偏袒郑成功的老子郑芝龙,给予这个披着官衣的海盗头子、主动投降建奴的大汉奸过高评价。

    要简简单单以好人、坏人判断刘香、郑芝龙,可以用老百姓一言蔽之,这两个都是该挨千刀的坏人。

    刘香之所以派人来寻龙武水师是因为这几年郑芝龙跑倭国的船队经常失踪,而刘香在福建、广东沿海屡次被郑芝龙的船队打得望风而逃。

    郑芝龙和刘香都难以判断屡次在倭国附近杀人越货的是哪一家人马,还是去年从大明朝廷的邸报上获悉辽海重新崛起了龙武水师。

    龙武水师主将级别比郑芝龙高,因为黄勇是挂都督通知的参将,郑芝龙只不过是个海防游击而已,况且龙武水师的后台很硬,是东平侯麾下战无不胜的“红旗军”。

    郑芝龙在倭国那条航线损失几十艘船包括货物,价值高达二三百万两白银,很明显下手的应该就是龙武水师,他已经感觉到貌似无法报仇找回场子。

    他想着请熊文灿出面引荐跟东平侯说上话,看看能不能跟龙武水师进行谈判划分海上势力范围,争取以后不要互相攻伐,大家联手发财。

    可惜人家熊文灿乃是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的封疆大吏,不是郑芝龙一声吩咐就屁颠屁颠的办事。

    熊文灿乐滋滋收了郑芝龙的厚礼答应找机会跟东平侯通融,这一等就是几个月不见动静。

    刘香在福建的细作也不少,也有不少官商脚踩两条船,他们跟郑芝龙合作的同时在暗中依旧跟刘香勾结。

    细作们早就打听到施大瑄全家都去了北边,刘香判断出这里有情况,猜想这个昔日的盟友应该是换了东家,极有可能是投了龙武水师。

    郑芝龙就是因为接受朝廷招安后成为了海防游击,不仅仅能够动用大明水师的力量,还能够得到战船和水兵的补充,实力与日俱增,这才打得昔日的兄弟亡命天涯。

    刘香后悔当初自己选择错误,没有肯跟熊文灿派来的使者详谈招安条件,直接下手杀人。

    如今被郑芝龙打得很惨的刘香痛定思痛,决定也寻求跟大明合作,派出三路心腹乘快船进入辽海寻找大明龙武水师,果然找到了昔日的盟友施大瑄。

    想当年的十八芝只不过是推选郑芝龙为盟主而已,一晃近十年时间过去,一小半十八芝的战船都被郑家掌控,不愿意低头的或被逼得远走南洋或成为郑芝龙的刀下之鬼。

    施大瑄已经投靠“红旗军”三年多,这段时间耳濡目染,深深地感觉到了体系内的勃勃生机。

    他如今是“辽阳号”的管带麾下有水手、炮手、陆战队员七百余。

    “辽阳号”是一艘排水量近两千吨战列舰,装备口径不一的火炮七十七门,最大口径的火炮达到三十二磅。

    施大瑄长期混迹海上,了解诸多西夷国家的实力,知道不少所谓的弗朗机强国拥有的领土还不及“红旗军”实际控制的区域面积大。

    很明显家主黄汉具备裂土封王的实力,跟着“红旗军”干前途不可限量,他日封公封侯也未可知。

    施大瑄见到了昔日十八芝的老兄弟刘香派来的心腹,得知刘香意图联合龙武水师发展大越国、吕宋的生意,打破郑芝龙对南洋的垄断,很感兴趣。

    他已经连续三年跟着跑倭国,知道那里的贸易量已经到头了,要更多赚取利润必须重新开拓市场,南洋诸国是首选。

    但是要跑南洋肯定绕不开郑芝龙盘踞的福建沿海,也难免跟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一决雌雄,有了在南洋被郑芝龙逼得面临困境的刘香主动联合善莫大焉。

    施大瑄带上刘香的使者跟龙武水师主将黄勇,主要将领杨大成、沈宪宜、黄春生、安小乐、沈明、俞飞、林明海,以及“日月海运”当家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见了面。

    立足辽海、蚕食东海、争夺南海面向大西洋是龙武水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力争使得汉人的船队在全世界畅通无阻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

第六百一十六章:检() 
南海有刘香来主动联络再好不过。

    黄勇跟沈明、沈宪宜、杨大成、黄可造等等协商后决定亲自带领三十艘七百吨以上级战列舰护送七十艘五百吨级商船跑南洋。

    日本贸易不能耽搁,在四月底依旧会如期有船队到达长崎港口,护航任务交给沈明和俞飞,贸易接洽交给黄可造负责。

    黄勇的效率很高,准备了十天,备足了成本价一百万两银子的货物在三月底出发了。

    “红旗军”体系做买卖出售的都是产品,没有任何原材料,买回来的都是原材料和粮食。

    跑南洋的货物有进行过防腐处理的帆布,还有棉布、毛巾、丝绸、茶叶、瓷器、玻璃器、猛火油灯、座钟、火绳枪和醉不死、将军凯旋系列白酒、春相随系列化妆品。

    所有的产品都有百分之百以上的毛利润,如化妆品、白酒、玻璃器、猛火油灯、座钟的利润都是五倍、十倍甚至于更多。

    “红旗军龙武水师”去了接近一半人跑南洋,估摸着没有三四个月根本回不来,紧接着还会有一万余要跑倭国航线,这也得预估两个月时间。

    主力都出海贸易去了,“红旗军”留在辽海的战船只有七百吨以下级战船十几艘,发动海上大战暂时不会考虑。

    豪格完成了收拢林丹汗残部归顺的任务后,在四月初突击大明在长城上的关隘偏头关水泉口。

    此时他有一万余八旗子弟兵和五万余蒙古轻骑兵,大明被流寇祸乱了中都,现在更是乱得一塌糊涂,边军缺粮少饷没有战心,又被后金军轻而易举打了进来。

    还好豪格得到了蒙元的传国玉玺急着要把这个好东西呈现给父亲不想节外生枝,他们接应到了祖大弼、祖大成的人马后只不过抢了十几天,裹挟了十几万汉民在四月底出关回去了。

    流寇把中原腹地打得稀巴烂,建奴再次入寇宣大、山西毁了无数良善之家,更多文官武将请求东平侯带兵前往山西对抗建奴,崇祯皇帝还是没有同意。

    还算万幸,没几天建奴退了,群臣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明被流寇、鞑子、建奴祸害得如此这般,上百万子民死于非命,崇祯皇帝难逃其咎,他不得不开始自我检讨。

    有可能他的名字实在起得不好,干嘛叫朱由“检”呢?结果导致屡次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失,是历史上下罪己诏最多的皇帝,有六次之多。

    历史上是皇帝在崇祯八年十月下了第一封罪己诏,不知何故,这个罪己诏比历史上居然提前了几个月。

    诏日:“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

    独断专行一举拿下魏忠贤使得少年崇祯孤傲自负,如此刚愎自用的皇帝能下这样一份措辞深切的“罪己诏”,实属不逼不得已,面子、里子丢得一干二净。

    颁布罪己诏的当天晚上,崇祯在太庙跪在祖宗牌位前哭得呼天抢地。

    他即位之初踌躇满志,妄图励精图治使得大明中兴,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个泱泱大国每况愈下已经往民不聊生发展。

    崇祯在痛苦和矛盾中挣扎,他为了大明简直是呕心沥血,从来不肯骄奢淫逸,每日战战兢兢,勤勉得都快累死了,为何天道如此不公?为何国家会糜烂如斯?

    找不到答案的崇祯唯有一个人在太庙嚎啕大哭,曹化淳、王承恩、李若琏、方正化、王德化等等心腹在外面听得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