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23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23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不会有人梗着脖子来试试天子剑硬不硬,毕竟绝大多数大明将领的屁股都不干净,要杀他们的头都用不着编排“莫须有”的罪名,直接用“贪赃枉法喝兵血”足以打翻一船人。

    况且基层兵丁都能够从宣传队口中得知原登莱、天津卫、东江镇的营兵被选上“红旗军”后待遇好成什么样子。

    能够被“红旗军”整编肯定会竭力争取,三五个将领如果想阻碍简直是螳臂当车。

    收了山西军心、民心,把不老实的将领抓起来,那些土财主没有了保护伞自然是任人宰割。

    黄汉接下来就会忽然分兵包围八大皇商和诸多卖国奸商的豪宅、铺子、仓库,把他们一网打尽,争取让财帛、粮食颗粒归仓。

    这不是自说自话,布置黄四方算计晋商接近七年,为了打进晋商内部简直是不计较成本,而且“四方快运”如今跟晋商同流合污简直是亲如一家。

    什么最可怕?被身边人出卖最可怕!很不幸,抠门儿的晋商马上就会被身边人告发,被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出卖。

    甚至于他们为了狡兔三窟购置的别院有几个,养了多少外室,旗卫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初步估计八大皇商每一家的资产都应该超过百万两白银,达到三五百万两甚至于更多的也大有可能。

    况且建奴跟他们来往密切,根据旗卫探查到手的可靠情报,建奴此次入关后抢劫的大量金银财宝直接存到了八大皇商手中,以后由这些卖国商人往大清国运送物资和粮食。

    黄汉不仅仅去跟建奴硬碰硬抢缴获,还选择此时下手打击八大皇商,不仅仅能够把卖国商人的财富据为己有还能够把建奴刚刚打劫获得的金银财宝黑吃黑一小半。

    不惜兴师动众聚集十万兵马杀奔山西,黄汉还不怕麻烦全部选择了起家班底的将领来不折不扣完成这个发大财计划。

    得知家主要对晋商下手,黄四方兴奋莫名,他亲自出马赶去张家口坐镇,所有的旗卫都出动了,四方快运的镖师都在暗自戒备之中。

    不仅仅是八大皇商,所有的通敌晋商都是查处对象,不仅仅是山西在行动,晋商所有的产业都会被抄没。

    京师内就有不少晋商的产业,旗卫不会提前通知任何人,在动手之时才会忽然冲入,过个小半天会通知锦衣卫传达征虏大将军查处奸细的命令,带领人马包围奸细的产业。

    打败建奴会把许多人证、物证收集,给卖国晋商罗列的罪名头版头条是通敌,这种罪名当然可以执行军法,征虏大将军有权下手抄家、抓人。

    先动手的旗卫当然有的放矢,混入或者策反的伙计、丫鬟早就把东家的藏宝地摸清楚了,旗卫会在最快的时间里下手转移金银财宝,争取在抄没行动中拿大头。

    估摸着这一次干净彻底干一票,晋商们几代人积累的财富都将要成为“红旗军”的粮饷,为祖国而战的将士们几年内再也不愁衣食。

    可以肯定晋商大出血会为灭亡建奴立下不朽功劳,黄汉不准备赶尽杀绝,原则上一个不杀。

    人死了万事皆休,唯有留下奸商一大家子的命,才能够把隐藏得深的财富慢慢挖掘。

    因此会采取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的卖国晋商包括他们的家小统统送去皮岛、身弥岛在劳动改造中慢慢审讯,夺取朝鲜后他们会是第一批屯民。

    不用担心朝廷有太多跟晋商有瓜葛的大臣,黄汉已经约等于自立,有财力、物力、数百万人口和强军在手,跟皇帝都开始讨价还价,还会鸟那些贪官?

    有人敢跳出来,黄汉就敢杀他们的头抄他们的家。

    如果一网打尽卖国晋商真能搞到以两千万两白银计的贵金属和奇珍古玩,接受一百万户,五百万人口都能够做得到白养他们整整三年。

    五百万人口中青壮年男子不会低于一百万,训练使用白蜡杆长枪突刺半年,这一百万人的战斗力肯定强过流寇的乌合之众。

    “红旗军”正兵、卫所军一两万人马,带上十万民壮武装组建方面军,搞出五六个这样的方面军撒开大网围困流寇,相信半年时间就足以消灭所有的具备成千上万规模的流寇武装。

    布防在前线的必须是正兵,后方有卫所军、乡勇武装和民事官安定地方足以,保甲联防已经完善,户口制度已经在体系内普及,遭遇猝不及防的农民暴动绝无可能。

    严防死守京畿之地也有利于“红旗军”体系,最起码永平府、天津这些地方不会遭遇建奴忽然攻击,建奴突破明军防线之时,“红旗军”留守部队有了足够的调度时间。

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马() 
驻防夔州府的顾准一直在扩充人马,由于体系内自生铳产量节节攀升,火绳枪全部淘汰下来成为了南洋贸易的商品卖给大越国和广南国。

    如今连卫所军的热兵器都是自生铳,正兵火枪手中米尼枪占比以经接近三成。

    现在顾准麾下实力不可小觑,有三个千总山地步兵人数三千三百余,还有两个把总炮兵拥有可以拆解后扛着翻山越岭的一磅弗朗机炮六十门。

    这彪人马中只有六个百总兵丁使用冷兵器,分别是长枪手、刀盾手、步弓手。

    隶属于顾准指挥的团练武装分部在九个县城人数有二十七个把总,明明可以训练更多的川东老百姓成军,但是考虑到各县乡绅、老百姓的负担也只能适可而止。

    原则上采取一个县保持三个把总的乡勇武装,平时有两个把总留守参与维护县城治安,一个把总和其他县城的人马联合起来在顾准率领的正兵指挥下进山拉网,清除土匪、山贼、流寇。

    白杆兵实际控制的州府县城达到十几个,也同样派兵组织乡勇、团练武装强化治安,手里的地盘大了,拥有的田亩多了,秦良玉、马祥麟手里的钱粮逐渐增多。

    被动防御早晚要挨打,顾准在黄汉临走时得到了不要让麾下闲着,只要不是农忙季节都要有计划发动攻击的命令。

    因此顾准部不间断蚕食周边,尽可能在外围跟流寇交战,使得“红旗军”控制下的夔州府中心区成为王道乐土。

    “红旗军”、旗卫共同努力,加上友军白杆兵的力挺,川东在马祥麟和顾准坚守下,一百余万老百姓已经能够自食其力。

    由于大量种植马铃薯、玉蜀黍提高了粮食单产,估摸着今年秋后应该还会有十几万石余粮能够支援别处。

    在不间断打山贼、流寇之时,以工代赈也经常进行,组织百姓修缮道路加固关隘总在进行中。

    在得到地利的前提下,在有炮火、自生铳、米尼枪协防的情况下,有“红旗军”和白杆兵联手,固守川东、石柱地区保四川一方水土不被流寇践踏不成问题。

    赵坤驻守的“望川堡”不仅仅固若金汤,如今还欣欣向荣。

    因为流寇肆掠湖广,不少信任“红旗军”的地主老财达官贵人寻到这里购买宅院躲避匪患。

    人口中增加了不少有钱人,消费自然增多,带动了周边屯户的大生产,蔬菜、鸡鸭鹅、羊、生猪都能够卖上好价钱。

    “长江分遣队”现在拥有战船一百八十余艘,水兵四千余。

    最小的哨船乘员十一人,人人都有自生铳,船头和船尾各有一门一磅弗朗机炮,现如今的水兵都是全能,不仅仅能够操帆、划桨、掌舵,还人人都会打响弗朗机炮。

    最大的内河战船排水量不足三百吨,乘员一个总旗五十六人,拥有两门三磅、四门一磅弗朗机炮和一门六磅红夷大炮,这样的火力在长江上可以横行无忌。

    荆州地界二十几万隶属于“红旗军”体系的百姓已经完成了保甲联防,建立了户口本、粮本,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享受到平价粮和诸多官价商品。

    自耕农把土地投献士大夫说不定还会被盘剥得山穷水尽,但是投献给“红旗军”从今往后就能够保证土地的足一半收益,而且土地所有权不变。

    为“红旗军”种田当然成为体系内一份子,每家每户只要出一丁参与集训就能够按月领取五斗杂粮、六钱银子,不仅仅得到平价商品等等好处,还有了保护伞。

    地方上的衙役、胥吏再也不会来派徭役收取苛捐杂税,任何要钱、要人的事由都有“红旗军”全部代付。

    明末官府盘剥得民不聊生难道是崇祯愿意的吗?不是!怎么看辽饷加正税都不可能让老百姓流离失所,况且崇祯还经常给某地赈济、免税。

    也不会是封疆大吏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而是那些最基层的小吏、衙役。

    这些人扛着为朝廷办事的牌子,胡作非为,乱摊派吃拿卡要存属正常,但是这些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他们知道自己巧立名目的盘剥上不了台面,怎么可能敢跟“红旗军”叽叽歪歪?

    以贪赃枉法收集一个胥吏、衙役的罪证容易得很,赵坤只不过安排了两三次,十几个衙役、胥吏被扔进徐明扬管理下的大狱,最后判处充军送去辽西,打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捋虎须。

    徐明扬组织军民守城有功,前年已经官升一级当上了荆州府同知,这还是荆州地方官和乡绅联名上书挽留的结果,否则徐明扬升官后会调任。

    这三年时间徐明扬真的很开心,眼看着荆州在自己参与管理下,几十万老百姓安居乐业,该完成的朝廷税赋从来不愁。

    他更加深刻领悟到武力的重要性,他在执政期间也会遇到同僚的刁难。

    每当觉得安民、养兵的政策受到了阻力之时,心腹家丁不知联系了什么人,紧接着就把那些不服管教官员的丑事收集了一箩筐。

    用不着针锋相对,被拿住把柄的官员都有了觉悟,知道在荆州这一任还是规规矩矩拿俸禄过日子,想刮地皮有可能送了命。

    现在荆州地方官都知道,在这里当官保准能够出政绩,但是也保证得不到实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绝大多数官员都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存有痴心妄想。

    靠近长江的这个地肥水美的地方,只要不存在人祸,天灾的威力不可怕,人祸不仅仅是流寇打家劫舍,还包括官府横征暴敛。

    荆州如今有了徐明扬这样的好官,有了“红旗军”这个坚强的后盾,这方水土何止能够养活这方人,还能够结余大量粮食支援山陕、河南。

    这就是黄汉以后的执政纲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管理官员、吏员、衙役。

    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只要做到公务员不吃拿卡要依法办事,不懒政、怠政,这个国家自然欣欣向荣,老百姓肯定能够安居乐业。

第六百六十章:杀来了() 
教育很重要,提高升斗小民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自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荆州府的不少家庭加入“红旗军”体系,家中有一个男丁在农闲时节参与集训不仅仅练就杀敌技能,还能够感觉到集体的力量。

    手里握着白蜡杆长枪,由于经常听“红旗军”宣传队员和镇抚官讲课,开始读书、识字、学习的升斗小民懂得了自尊自爱。

    他们再也不会逆来顺受,村子里参与“红旗军”集训的青壮年多着呢,衙役、胥吏真的不敢放肆。

    赵坤麾下有“红旗军”正兵五个千总,有训练时间超过一年的乡勇一万五千人,这段时间荆州沿江一百里内没有出现过大股流寇聚集。

    现在赵坤不断出击,也在不遗余力收集战马、挽马,他争取组建一支两千骑规模的骑兵队伍,这样才能够做到把那些妄图接近荆州地区的小股流寇歼灭,而不是击溃。

    安庆府“红旗军”染指时间仅仅一年而已,转正的乡勇不多,主将裴元武麾下的“红旗军”正兵只有五个把总一千八百人马,其中有骑兵三百六十,还有训练中的乡勇有三千。

    由于这里读书人比例高,罗名士管理的宣传队人数倒是发展得很快,现在有足两个百总,包括罗名士在内都在苦练自生铳射击。

    内地驻防的“红旗军”将领手里骑兵最多的是谷如山。

    他如今拥有两个千总骑兵,都能够拥有双马骑乘,基本上是一匹中上等战马、一匹挽马或者下等战马混搭。

    谷如山还有两个千总火枪手,一个千总冷兵器步兵,一个把总炮兵。

    颍州、霍邱县等等州县被流寇祸害得太狠,太多衣食无着的老百姓被转运去了辽西走廊屯垦。

    故土难离的百姓人人自危,都自觉自愿接受“红旗军”训练,这里有农闲时集训的乡勇高达两万。

    谷如山来到颍州后已经跟流寇交手七八次,甚至于干掉了草上飞、上山虎几个七十二营里有名号的大头目,这当然归功于有骑兵奔袭的好处。

    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