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29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29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没有退却,所有的将佐都在叫嚣:“勇士们冲啊!赶快贴近明军厮杀,此时明军就打空了火铳,接下来手里只剩下了烧火棍,我军胜利在望!”

    不少建奴老兵知道这个理,以前的经验告诉他们,明军过早的放铳,只要八旗子弟不被吓住接近到五十步,往往明军就会一哄而散。

    他们呐喊着互相鼓励:“快冲、快快加速,只要撞入明军骑兵阵列咱们就赢定了!”

    可是老建奴的经验之谈这一次没有起到作用,明军阵列里依旧火光直闪,那是见清军进入有效射程,两千余支自生铳又倾泻了弹雨。

    清军骑兵落马者越来越多,许多骑兵是战马被击毙直接摔死,还有不少是被前方轰然倒下的战马绊倒后死于踩踏。

    建奴渴望的接近到五十步,他们做到了,这时面对的是“红旗军”冷兵器骑兵。

    其实此时还叫做冷兵器骑兵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他们中有一半是士官,都有两支装填待放的自生短铳。

    憨子还是不改亲自冲锋的秉性,他的亲卫依旧是最多的存在,人人都是士官,此时都打马如飞争取跑赢主将。

    几百支自生铳近距离打响,建奴也有几百支羽箭射入“红旗军”铁甲骑兵阵列发出“叮叮当当”脆响。

    双方都出手了,但是建奴的弓箭射向拉下面甲,拥有全钢头盔、胸甲,为了保暖里面还穿着棉甲和毛线衣或者皮袄的“红旗军”冷兵器骑兵造成的伤亡不值一提。

    而明军士官打空自生短铳后,几百颗铅弹倾泻过去,建奴、鞑子没有任何人能够承受,拥有铁甲也没有用,只要打到要害都是见萨满大神的命运。

第六百七十一章:无视() 
憨子眼明手快不仅仅迅速拔出两支自生铳打空,一直没有舍得放弃使用的两柄飞斧也紧接着脱手,功夫没落下,眼看着飞斧旋转着剁入两个鞑子的身体。

    当憨子完成了远程攻击,挥舞开山钺准备如同以前那般大砍大剁过过手瘾之时,发现根本找不着目标。

    因为敌骑崩溃了,残兵败将一窝蜂往回跑,不少伤势严重的战马跑着跑着就轰隆隆跪倒,把骑士摔出几丈远。

    巡关御史王肇坤和山西总兵官猛如虎带领人马来到之时,刚刚结束战斗的“红旗军”正在打扫战场。

    宁武关的文官武将看着横尸满地,看着倒毙的上千匹战马尸体不由得头皮发麻。

    虎大威也是久经战阵,骑兵对决的战场亲身经历不少,真没见过接战过后会有如此多的战马被击毙的战例。

    这不奇怪,弓箭的杀伤力怎么能够跟火器媲美。

    训练有素的战马皮糙肉厚被射中十几支轻箭根本不买账,但是被一颗铅弹打中都有可能直接摔了,枪伤再加上在高速奔驰状态下忽然摔倒,当场毙命的真不少。

    清军组织了两千六百人马出阳方堡跟明军野战,有一千是八旗子弟其余是蒙古轻骑兵,最后逃回去的只有不足九百人马,其中还有一半带伤,有一两百人和马伤得不轻,也不知能不能熬过当天夜晚。

    此战明军伤亡四百余,绝大多数是骨折,那是因为战场上倒毙的战马太多,导致高速冲刺的不少“红旗军”骑兵摔了。

    虽然他们已经武装到牙齿,但是断腿、断胳膊者不知凡几,运气差的在被战马踩上几脚就会有性命之忧。

    医务兵习惯了紧急处理外伤,也见多了骨折案例,经过救治后统计,有三十几个好汉光荣牺牲。

    憨子得知伤亡如此之大,战死人数高达几十人,其中有十几个士官两个军官,心疼得直哆嗦,在旁边看着的虎大威和王肇坤都快流口水了。

    打死一千七百余清兵,其中有真奴六百鞑子一千一没有一个是旗丁和汉人阿哈,缴获可以使用的战马六百余匹,盔甲、武器无算,而己方才战死几十人。

    这简直是滔天大功啊!为何杨总兵官却是一脸苦逼?

    憨子叮嘱随军医官道:“你们今夜要密切注意负伤的兄弟们,万万不能再有损失了,所有的骑兵兄弟都是宝贝啊,本官早就答应带着他们去辽东杀得建奴血流成河呢!”

    医官是跟着吴有性、李中梓几个名医学习了四五年的少年,是最初参与预防天花感染的一个百总少年之一,他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

    敬礼道:“报告大人,大多数伤员目前比较稳定,只要不存在内出血的情况,卑职相信挺不过来的兄弟应该没几个。”

    憨子知道能够跟随骑兵运动的医官和医务兵也是宝贝,他们能够携带的医疗器械有限。

    只要经过简单处理能够让伤员撑住,明天下午主力赶到之时,随军医院就可以安扎,届时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甚至于可以用输血续命的大招。

    此时天色已晚,行军锅里已经在翻滚马肉,憨子见到拥有正六品加衔的巡关御史王肇坤根本没有行礼。

    因为“红旗军”中早就没有文贵武贱这样的臭规矩,文武见面都是互敬军礼,正五品兵备道见到拥有左都督加衔的憨子都是先敬礼,憨子还礼。

    见一个六品文官没有来主动见礼,憨子也不计较直接把王肇坤无视了。

    他很满意猛如虎立刻率领人马赶来,乐呵呵拉着他的手笑道:“猛总兵好样儿的,本官还以为你不敢出关呢!现在看来本官错了。”

    人家“红旗军”已经打完仗了,自己才赶到战场,猛如虎很是羞愧,赔笑道:

    “对不住,本官来晚了一步,没能够帮上杨大人的忙,您放心,明天大军夺城之时,本官亲自披坚执锐率领家丁们冲杀在前。”

    憨子道:“无需如此,猛总兵麾下的儿郎没有参与过‘红旗军’的夺城演习,贸然上去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征虏大将军最不愿意见到明军无谓的牺牲,明天的主攻还是‘红旗军’来完成。

    我军长途奔袭又刚刚激战很是疲惫,今晚请虎总兵率领人马严防死守,防止建奴、鞑子趁着夜色溜了。”

    猛如虎咬咬牙主动揽伤亡最大的活儿蚁附攻城,就是因为想结交“红旗军”,为此可谓下了大本钱。

    谁人家杨大郎姿态高,言辞凿凿不需要,给了他一个没有风险的任务。

    很明显是人家瞧不上自己麾下的战斗力,猛如虎只得抱拳表态道:“没问题,经过此战清军已经丧胆,人马恐怕也没多少了,他们胆敢连夜突围,本官一定率领儿郎们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憨子笑着在猛如虎肩头锤了一拳,道:“本官麾下的主力人马明天才能够赶到,好酒、好肉当下没有,今天咱们将就一下,咱们就着篝火吃马肉、啃馕喝几口醉不死如何?”

    山西遭受天灾本来就出现了大饥荒,又遭受兵灾,食品的供给更加困难,连猛如虎都许久不知肉味只能吃八成饱。

    此时闻到肉香早就垂延欲滴,他乐呵呵接受邀请,问道:“杨大人,本官麾下儿郎太苦了,不知大人能否让出一部分死马让他们也打打牙祭?”

    憨子道:“没问题,虎大人带来的军民理应由‘红旗军’招待,现在你就可以吩咐麾下去收拾那些死马,只不过鞍辔……”

    一副鞍佩值三四两银子呢,猛如虎哪能贪心不足,立刻道:“请大人放心,本官麾下会把鞍辔收拾得干干净净交于镇抚官。”

    憨子大笑起来,道:“猛总兵误会了,本官的意思是让你的麾下仔细些,缴获也是军中财物,不可以随意毁坏,虎总兵看得上那些鞍辔大可以分走一些。”

    猛如虎也是一条汉子,他对于你的我的分得很清,道:“这怎么好意思?本官无功不受禄,也谢过杨大人美意,本官明天亲自带领儿郎们上战场得斩获、缴获。”

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坚() 
王肇坤被“红旗军”的战斗力震慑,他此时根本不计较憨子的漠视,主动上前拱手道:

    “杨大人,本官也许久不知肉味,不知能够在此叨扰否?”

    憨子乐呵呵道:“王大人能够跟着虎大人出城来此可见是个有担当的好官,只要你不嫌席地而坐就着篝火烤肉吃肮脏,本官愿意敬你一杯,请!”

    王肇坤又道:“杨大人,本官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贵军让出一些死马?本官想让人送回宁武关。关内已经快要断粮,人心不稳,此时送回几万斤马肉,定然能够振奋军心、民心。”

    听到这样的话,憨子开始正视王肇坤,欣然同意道:

    “可以,王大人可以安排民壮运五百匹死马送回宁武关,让军民们都弄几两肉吃吃,告诉守城军民们,明天夺下阳方堡肯定能够缴获不少粮食,既然‘红旗军’来了,就不会让军民饿死的惨事发生。”

    这番话义正言辞,王肇坤和猛如虎立刻站起身一躬到地,憨子连忙扶起二人,道:“二位当然不可如此,本官只不过是尽职而已。”

    王肇坤感慨道:“‘红旗军’名不虚传,本官今晚就会上奏朝廷为杨大人夸功!”

    几人围着篝火喝酒吃肉,没多久就少了隔阂,王肇坤得知征虏大将军的部署后,主动邀请憨子率领人马进驻宁武关。

    并且表态明天或者后天“红旗军”拿下阳方堡后,他会积极组织军民来抢修被清军拆毁的这段长城。

    憨子对王肇坤有了好感,他本来就是个实在人,见他如此配合干脆大大方方让他主笔写此战的捷报派人火速上奏朝廷。

    明白杨大郎是一番好意,刻意带上自己分润功劳,王肇坤大喜过望,更加不端文官的架子,施礼表示感谢。

    阳方堡里守军已经剩下了一小半,人马不足一千三百,加上旗丁和包衣奴才也凑不足两千。

    第二天下午,杨坚、房连栋率领两万人马赶到阳方堡。

    他们斗志正旺,连修整都没有去做,直接在骑兵兄弟压阵下把火炮摆开轰他娘的。

    炮火打了三轮,杨坚率领米尼枪手精准射击掩护房连栋披坚执锐亲自率领步兵夺城,简直是摧枯拉朽,不足半个时辰就拿下这个不足一里方圆的城堡。

    观战的王肇坤和猛如虎以及不少一直在宁武关内困坐愁城的将佐们亲眼见证了“红旗军”的步炮协同攻坚,一个个呆若木鸡。

    昨天野战跟清军两军对冲,“红旗军”骑兵的伤亡比是一比五,今日夺关简直没见着清军发动有效抵抗,“红旗军”步兵就杀入城池。

    “红旗军”还是大明的军队吗?我大明有了如此强军何惧东奴?看来以后咱们都得想方设法投奔征虏大将军搏个前程似锦。

    通过观战,宁武关过来的文官武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不会扯什么不放客兵入关的条例,现在他们的期待着跟“红旗军”联合作战。

    阳方堡驻守的清兵昨天大败而归,其实已经没有了斗志,他们预知人马少了一大半更加守不住阳方堡。

    他们心存幻想,不想刺激明军在破城后赶尽杀绝,因此没敢进行大屠杀,阳方堡内有五六千汉民被解救。

    清军也没敢烈火焚城,“红旗军”得以缴获了不少物资,其中有粮食一万五千余石。

    憨子投桃报李,俘获的四百余清军也全部留下了他们的性命。

    然后坏坏的桑羽释放了二百余清兵伤员,明确告知这些人,之所以得到“红旗军”宽恕,是因为他们没有屠杀阳方堡内裹挟的几千汉民。

    留下这些伤员还得给他们提供救治,何不如放归?

    这些人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回去后也难堪大用,但是会有不少清军通过他们的口得知“红旗军”也可以不赶尽杀绝,只要清军不刻意屠城,“红旗军”也接受投降。

    这其实就是黄汉在出兵前组织把总以上级军官学习之时的讲话内容。

    为了防止建奴临死一击造成伤亡加大,更加防止失去希望的清兵在绝望中进行报复性屠杀使得汉民人口损失不可估量。

    因此规定了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并举的方针政策,接受清军投降,不采取以前一杀了之的做派。

    反正仅仅是留下这些人一条命而已,以后驱使他们成天劳作为“红旗军”创造财富,远渡重洋殖民之时还可以带上这些人成为第一批移民去屯垦、修建堡垒。

    往往建立一个新领地,最先来到的人最艰苦,因为从无到有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先行者的付出,哪有城池、港口、仓库和良田?

    夺下阳方堡,收获不少,驻防的三千清兵这半年抢劫的金银财宝和粮食都便宜了“红旗军”,财物和贵金属的总价值已经超过三十万两白银。

    由于是夺城战,建奴、鞑子的战马损失有限,明军缴获到手三千余匹,其中中上等战马超过两千。

    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