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36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36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旗军”不仅仅胆大妄为出关迎战了,还战而胜之,据说奴酋承受不起失败当场坠马生死不知。

    于是乎,酒楼茶肆的说书人编撰了太多版本的奴酋坠马段子,伪满清崇德皇帝被吐血三升者有之、被摔掉了满嘴牙齿、跌成半身不遂的故事也不少。

    每每听到读书人绘声绘色讲述奴酋跌了个狗吃屎,听书的汉人都轰然叫好……

    崇祯皇帝被不断传回的喜讯振奋了,此时没有深想以后如何跟征虏大将军相处,同仇敌忾的他只觉得与有荣焉。

    平台奏对之时心情舒畅的皇帝和激动不已的重臣议论如何封赏立功将士们,当天就达成一致有圣旨下达。

    面对几万奴酋亲领的人马敢于列阵拒敌的主将房连栋被朝廷厚赐,加太子少保升任昌平总兵官,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宁武关参战文官武将都连升两级。

    巡关御史王肇坤得到了两级加衔拥有了从五品,猛如虎得到了太子少保荣勋……

    与此同时“红旗军”参战将领都得到了提升,拥有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签事等等虚衔的不知凡几,憨子、宋鹏飞、桑羽等等也有一子荫锦衣卫百户。

    崇祯感叹黄汉麾下人才济济,一个默默无闻的房连栋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在面对奴酋亲自率领的主力人马面前都敢出关迎战。

    单是这份勇气就应该嘉奖,况且此战“红旗军”还阵斩伪大清老将拥有国公爵位的扬古利,消灭建奴、鞑子精锐三千余。

    建奴老将扬古利的名字连崇祯都有耳闻,知道此人乃是老奴时期的名将,在萨尔浒大战之时曾经是击破杜松军阵的主将之一。

    想不到这位不知杀了多少明军将士的刽子手居然折在宁武关下,死在一个今天刚刚得知姓名的年轻将领房连栋手里。

    下午,批示完几份急件的崇祯在御书房感慨道:“征虏大将军为何就能够调教出如此多的精兵猛将?为何大明九边精锐都不及也?”

    王承恩道:“陛下,奴婢认为最大原因是赏罚分明,是将领不喝兵血跟袍泽同甘共苦,奴婢就曾经听方正化多次讲述辽国公早年如何带兵。

    辽国公几乎每战都是身先士卒,不讲究吃穿,战时跟普通兵丁一起就着篝火烤肉、喝酒。”

    崇祯感叹道:“贪腐足够亡国!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千难万难。征虏大将军不图享受厚待士卒当然能够收军心。

    由此可见‘五年平辽’不可能是镜花水月,说不定还能够提前完成,平定东奴后朕一定加大力度整顿吏治中兴大明!”

    见天子高兴,王承恩向御书房外挥挥手,不一会儿,十六个宦官搬来了四个沉重的大箱子。

    皇帝看着王承恩不明所以,问道:“大伴拿来什么好东西?瞧上去很沉啊!”

    “回禀陛下,刚才征虏大将军的爱妾司乐楚楚和另一位妾室徐妙妍进宫看望皇后和懿安张皇后,得知陛下处处需要花银子特意提前送来了不夜城今年的分红四万两白银。”

    “原来如此,这些事情你看着办吧,用不着拿来这里。”

    “奴婢是因为黄家送来的都是新币,故而多事,琢磨着搬来给陛下看看。”

    崇祯果然感兴趣了,来到四个大箱子前,王承恩一一打开,顿时御书房里闪耀着钱光。

    皇帝拿出几枚金币,问道:“这就是当钱一万文当银十两的金币吗?”

    王承恩道:“没错,正面背面都有字样。”

    “嗯,不错不错,果然精美,不知成色如何?”

    黄汉铸币八成左右成色那是不假,但是不会满世界嚷嚷,这件事讳莫如深,再加上工艺新颖上市时间不长,目前无人能够准确判断含金、银、铜量究竟是多少。

    “奴婢说不好,也不是内行,但是估摸着应该有八九成的样子。”

    皇帝又一一看过银元、铜板、铜钱,发现材质虽然不同但是工艺完全相同,铜钱的精美程度不亚于金币。

    他道:“大伴以后记住盯紧这件事,如果发现新币有什么不妥及时奏报。”

    王承恩道:“奴婢领旨!”

    崇祯想了想又道:“难得征虏大将军的妾室惦记着皇后,朕应该给她们一些封赏,这样吧,下旨给楚楚提为尚宫品级给另外那个妾室司乐品级!”

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线反击() 
王承恩乐滋滋道:“陛下如此恩厚,征虏大将军的两位妾室应该来谢恩才对,她们此时正好在慈宁宫呢。奴婢这就去传她们来叩谢皇恩。”

    不一会儿周皇后带着楚楚、徐妙妍来谢恩,还呈上了一对精美的怀表,道:“陛下,楚楚和徐妙妍有奇巧敬献,她们自知无法面圣,送到了臣妾那里。”

    钟表厂的技术不断升级,怀表已经定型开始生产,接下来就会量产,送给皇帝的怀表当然用黄金、宝石加以点缀更显精美绝伦。

    给皇帝送大礼不会吃亏,在用不着皇帝赏赐的情况下都有得赚,因为皇帝接受了怀表后马上就会被楚楚刻意炒作得沸沸扬扬。

    接下来高档怀表就会成为大明上层送大礼的最抢手货,获利丰厚水到渠成。

    崇祯倒是不太在意这些东西,看了看未置可否,他的眼光不由得扫了楚楚和徐妙妍两眼,最后在第一次见面的徐妙妍脸上停留片刻。

    皇宫中可谓美女如云,但是徐妙妍毫不逊色,不好色的崇祯看了都觉得养眼。

    他思量,原来征虏大将军有弱点啊!不错,年轻人,而且是一个身体健硕的年轻人少有不好色者!

    谢恩后,皇帝没有让她俩告退,看样子还准备当着皇后面跟她们聊上几句。

    楚楚察言观色发现皇帝气色不错,心情貌似也很好,开口道:

    “陛下,微臣有一事想请示,微臣不日就会去南直隶南京城装修如同京师不夜城那样的商业街。

    黄家还想请陛下开恩题字入股参与分红,微臣估摸着南京不夜城一旦运营,每年获利不会少于京师不夜城,肯定能够保证皇后每年能够多出四万两白银贴补用度。”

    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位高权重且实力雄厚的黄汉当然要染指那里,南京城不小于京师,人口接近百万,应该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大都市。

    去年冬天黄汉刚刚得到征虏大将军任命得到了辽国公爵位之时,就不肯浪费权倾朝野的大好机会,立刻决定扩大经营范围,经营锦绣江南成为重中之重。

    黄汉指示郑秀娥、楚楚运作此事,没几天她们就派遣采莲带领十几个心腹小厮、丫鬟前往秦淮河畔购买地皮。

    今年正月初六就开始了在南京大兴土木,现在已经到了装修期,楚楚想着赶在崇祯十年春节期间开张大吉。

    辽饷远远不够,最少缺三四十万两银子一个月,崇祯心知肚明。

    为此承诺“五年平辽”的黄汉必须在加紧练兵之时不遗余力搞钱粮。

    黄家去南京再投资一个赚大钱的不夜城也是情理之中,见黄家还准备带上天家分红,崇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周皇后知道皇帝好面子,怎么肯在臣子的妾室面前答应以题字入股坐收红利?笑道:

    “妾室想讨个恩典,请陛下题字,妾身以后用这幅题字入股南京不夜城得些红利,好多些银子打赏下面那些认真做事的宫女、宦官。”

    有了皇后打圆场果然避免了尴尬,崇祯大笔一挥“金陵不夜城”五个大字跃然纸上。

    楚楚升官了、徐妙妍也得了官身,二人乐不可支,现在又得到了皇帝御笔更加开心,她们接下来就会赶去南京参与运作,争取让“金陵不夜城”也淌金流银。

    第二天大朝会,大明文官武将都得知了“宁武关大捷”的喜讯,人人精神焕发,宜将剩勇追穷寇正是此时。

    代理兵部尚书的阁老何如宠奏对,大谈可以下旨让刘之伦、方正化、卢象升、陈必谦、洪承畴、杨嗣昌等等率领人马全线反击。

    他道:“征虏大将军连战连捷,我大明军心大振,而奴酋在宁武关下败北至今生死不知。

    老臣断言此时的东奴骑兵已经没了战心,老臣建议我大明守军都开始追击建奴收复失地,使得敌军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样做肯定能够较好的策应“红旗军”,使得征虏大将军能够歼灭更多东奴叛军。”

    “红旗军”连战连捷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使得文官武将增加了自信心,首辅温体仁立刻道:

    “老臣附议兵部尚书所奏,此时全军反击已经用不着担心哪一支人马被反噬,东奴败北之势不可能被逆转!请皇上下旨!”

    郑国昌出班道:“进入山西屡战屡胜的事实足以证明‘红旗军’乃是强军劲旅拉得出打得响。

    受到了教训的东奴此时应该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想必会畏惧被我大明军队堵在关内聚歼,肯定不敢拖延时间,急急忙忙夺关而出是首选。

    老臣建议即刻下旨严令三边总制洪大人、宣大总督杨大人严防死守长城关隘,要责任到人,东奴从哪里破口出关,相关文官武将都要被问罪!”

    此言一出才是有了真料,朝堂上立刻议论纷纷,何如宠思前想后一番,出班道:

    “陛下,老臣附议,鞑子、建奴屡次入关烧杀抢掠,我大明生灵涂炭,被破家者何止百万户?

    此时东奴实质上已经陷入大明内地,如若能够趁着东奴畏战之时,我军鼓舞士气依托重关叠嶂给予其更大杀伤。

    损失惨重的东奴会被打怕,以后再想破关而入劫掠我大明,恐怕再也没了胆量!”

    刚刚被重新启用不久的工部左侍郎刘宗周听了两位阁臣的奏对不由得热血澎湃,他认为眼看着东奴即将不成气候,此时当规劝皇帝亲君子远小人,出班道:

    “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烦,进退天下士太轻。诸臣畏罪饰非,不肯尽职业,故有人而无人之用,有饷而无饷之用,有将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杀贼。

    且小人每比周小人,以相引重,君子独岸然自异。故自古有用小人之君子,终无党比小人之君子。

    陛下诚欲进君子退小人,决理乱消长之机,犹复用中官参制之,此明示以左右袒也。……”

    刘宗周好大的名声,跟黄道周并称二周,其实这二人仅仅能够做学问,在后世就是适合研究党史搞搞理论的学者而已。

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 
黄道周、刘宗周、史可法、倪元璐这些人乃是谦谦君子如假包换,他们一个个还都是甘愿为国殉葬的铁骨铮臣。

    但他们适合生活在太平盛世,明末乱世用这种人当官其实会误国误民。

    又见到刘宗周出班奏对,又听见了没有营养的话一大堆,崇祯满脑门子黑线。

    郑国昌见刘宗周跑题了,及时打断道:“陛下,边关烽火连天,山陕、河南饿殍满地,此时维稳为主,要使得天下大治须得灭亡东奴、消灭流寇使得子民不至于饿死才行。

    臣建议陛下即刻下旨严令洪大人、杨大人守稳边墙,配合‘红旗军’扩大战果。”

    连黄道周都觉得好友刘宗周此时谏言不合时宜,及时出班道:“陛下,臣附议,君子尚且以直报怨,东奴屠戮我大明官宦、军民多不胜数,此时明军当奋勇争先,多多杀奴以报仇雪恨!”

    温体仁道:“大明被建奴荼毒久矣,是时候一雪前耻了,老臣恳请陛下颁旨命令全线反击!”

    紧接着所有的阁臣都附议,接下来朝臣简直是众口一词,他们都要求皇帝下旨让所有的明军发动反击收复失地解救被裹挟的军民。

    皇帝从善如流,下旨命令杨嗣昌、刘之伦、卢象升、洪承畴、陈必谦等等伺机出击。

    反击已成定论,群臣转换议题讨论郑之惠亲自送来的征虏大将军奏疏,主要内容有两点。

    第一要求皇帝下旨督促宣大总督杨嗣昌加强宣大边墙的封堵,命令三边总制洪承畴严防死守延绥镇关隘边墙,防止狗急跳墙的清军突破防区逃之夭夭。

    第二条就有些棘手,征虏大将军初步估计嗷嗷待哺的难民将要达到三五百万之多。

    要求朝廷尽快筹集救济粮,组织官吏准备种子、牲口和农具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否则打退清军后山西爆发的大饥荒将要面临易子而食的惨景。

    大明家大业大事情多,消弭兵灾之后又得应对天灾和粮荒,还好守住了京畿之地,从上交的本色中能够挤出五六十万石粮食支援山西,可是面对数百万饥民无疑是杯水车薪啊!

    这一刻崇祯又开始头大如斗,心里无比烦躁。他向群臣问计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可是群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