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38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38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厚禄完成了家主重托喜形于色,磕头不已,他赌咒发誓家主麾下汉军都不甘心做建奴的奴才,只要家主登高一呼,反出伪大清国的汉儿多不胜数。

    顾吉祥和顾奎几个跟吴厚禄约定了吴襄部在反戈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马在左臂处扎一条红丝带,然后送他返回朔州城外清军控制区。

    由于没有携带任何信物,回去的吴厚禄很从容,遭遇两次伏路军盘问和搜查都应对自如,见到了家主一五一十把征虏大将军的答复讲清楚了。

    吴襄为了稳妥起见派人空口说白话,得知征虏大将军选择了相信大喜,父子两人暗地里开始联系心腹将佐,汉奸骑兵顿时暗流涌动。

    瓦克达命令吴襄率领两千余汉军率先冲阵之时,吴襄父子和几十个联络好了倒戈事宜的将佐们都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他们思量如果两千多人真的往拥有上万支鸟铳的数万“红旗军”军阵里撞,能够活下来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建奴太毒辣,老子接下来要你们这些狗贼好看!

    “红旗军”开打了,建奴命令汉军人马率先冲阵去送死,此时不立刻反戈更待何时?

    两千余汉军打马疾驰接近到列阵前进的“红旗军”前不足二里之时纷纷走出弧线准备掉头,一小半人掏出怀中的红丝带套上左臂。

    队伍里督军的几十个建奴以为是汉军避战刚刚准备弹压就发现不对劲。

    吴三桂亲自率领家丁队向建奴下手了,口中大呼:“兄弟们杀奴啊!回归大明的时刻到了!”一刀挥过一颗建奴的头颅飞起,一股献血狂飙……

    太多汉军爆发了,大吼大叫道:“想我们送死!没门儿!狗杂种受死吧!杀……”

    “杀奴回归大明,我们再也不是数典忘祖的汉奸了,兄弟们跟建奴、鞑子拼命啊!……”

    倒戈之事毕竟不能公之于众,两千余汉军不可能都通知到,只有家丁队和心腹将佐以及一部分忠诚度可信的兵丁心中有数提前做了准备。

    此时吴三桂砍死一个督军的建奴马甲大呼小叫,所有的汉军都知道家主是准备带领大家向“红旗军”投诚。

    没有通知到的汉军不知道主将意图倒戈,在建奴命令率先冲阵之时就已经心如死灰,知道今天凶多吉少,谁知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此时都恢复了精气神,追着、喊着下手砍建奴杀鞑子。

    吴三桂不是个孬种,知道临阵倒戈给予清军的打击无与伦比,他想多得些斩首功回归大明,免得被漠视,率领人马绕了一圈返身往第二梯队的鞑子骑兵中横冲直撞。

    这也是吴三桂军事素养很高的缘故,他眼看着不紧不慢推进的“红旗军”阵列严整,岂能带领麾下接近阵列?

    大军列阵前进之时,所有具备扰乱阵列的可能性都会被排除,吴三桂率领两千余人接近大有可能会遭遇攻击。

    因此吴三桂选择把清军的阵列搅乱,也算是向征虏大将军投诚送上的投名状!

    等着清军接近发炮打得他们横尸遍地的孙元化见到了戏剧性的一幕气得骂娘,很明显混战即将发生,炮兵注定要做看客了,不能发射散弹无差别打击。

    太多军官利用千里镜把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把总以上级军官都知道原大明总兵官吴襄派人联系过意图倒戈,看到清兵汉军在阵前杀死建奴又往鞑子阵列猛冲当然相信了吴襄父子归顺的诚意。

第六百八十九章:飞行军() 
被逼着冲阵的外藩鞑子对建奴没有一丝忠诚度,建奴对他们也没有一点点感情,带着他们打劫大明也是要收取一半以上缴获作为孝敬。

    这些蒙古人跟着建奴能够捞到好处就会提高忠诚度,要是好处没有还随时有可能丢命,这些人会毫不犹豫选择逃之夭夭,建奴胆敢阻拦,鞑子就敢挥舞蒙古弯刀砍杀。

    五千外藩鞑子是迫于建奴淫威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发动冲锋,人人都很消极一直保持慢跑状态拖延时间,都想看一看汉军冲阵的效果。

    如果汉军突入,他们就会加速冲上去参与掩杀扩大战果,分些功劳。

    如果汉军被打得哀鸿一片,鞑子们就会直接走斜线避开“红旗军”阵列往东逃火速脱离战场,然后往北疾驰一直逃回老家。

    让鞑子意想不到的是汉军没有冲击“红旗军”返身来冲击他们的队列。

    这些鞑子也属于建奴驱使的炮灰,明白汉军这是临阵倒戈。

    蒙古人本来就不看好今天的会战,现在更加不看好,见汉军发动了反冲锋没有一个鞑子愿意拼命,都选择脱离。

    发生的变化太快,在后面率领三千正红旗人马小跑的瓦克达部来不及反应,转眼间就被发现情况不妙掉头逃跑的蒙古轻骑兵冲乱了阵脚。

    列阵前进的“红旗军”骑兵分左右翼压阵,一直保持慢跑,黄汉见吴襄部如约反水,而且率先率领倒戈人马往鞑子那里冲锋大喜过望。

    中军打出旗语发布骑兵突袭命令,小两万“红旗军”骑兵立刻扑了上去。

    结阵如墙的“红旗军”骑兵都拉下面甲更加显得冷酷,两万人马形成的钢铁洪流气场很足,让在后阵观望的多尔衮、多铎感到压抑。

    他们一直用千里镜在密切注视战况,本来就没有打赢这一仗的信心,见局势糟糕如斯那肯耽误时间,立刻下达全军往北撤退的命令。

    多尔衮俩兄弟其实有实力跟“红旗军”骑兵一决雌雄,但是他俩知道骑兵即便打赢了也无法避免朔州城被“红旗军”步兵夺取,最后大清军还是以失败收场。

    他们不肯消耗嫡系人马仅仅是为了拼掉一部分“红旗军”骑兵,选择避战。

    “红旗军”骑兵开始冲杀,步兵落在后面,火炮无法轰击,黄汉还真担心多尔衮不计得失跟骑兵血战,如果拿下朔州城打败两白旗使得骑兵损失过半,这就是惨胜如败。

    训练出一个自生铳手花费有限,有半年时间足以,训练出战斗技能不亚于鞑子的骑兵没有三五年苦练根本无法成军。

    在山西损失过多骑兵,接下来的争夺朝鲜、平定辽东的一系列战斗都会变成击溃清军,难以给予大规模杀伤。

    很明显清军不想打开始逃跑,“红旗军”注定又打了便宜仗,损失小收获大已经能够预见,至于是不是跑了八旗主力黄汉根本不考虑。

    骑兵想跑,而且是训练有素的建奴、鞑子骑兵几万开始奔逃,没有摩托化部队和机枪扫射,凭借一两万骑兵去围追堵截太不现实。

    这时黄汉猛然想起了空军,在这个时代无法生产飞机,但是可以研制生产热气球啊!积累了经验甚至于可以研究飞艇。

    用猛火油作为燃料,自己开金手指做出可以调节火焰大小的燃烧器,训练出一支能够使用热气球升空作战的“飞行军”哪怕实战效果不怎么样,但是给敌军造成的心里打击肯定非同小可。

    况且天上的“飞行军”用千里镜可以观察方圆二十里,在茫茫大草原视野更加开阔,敌人的骑兵群早早的就会被己方发现,“飞行军”能够通过旗语向地面部队传达敌军的具体位置。

    “红旗军”骑兵约等于拥有了千里眼,总是能够率先发现敌踪,即便人马数量不占优势也能够做到出击准确,使得在局部战争中保持绝对优势兵力。

    在面对险关之时,“飞行军”能够借助风力、风向越过关隘到达敌军后方,还能够用陶瓷罐装满猛火油点燃往关隘里扔,这个时代的房屋大多数是砖木结构,太多房子是草屋。

    天上掉下火种,还有助燃的猛火油,火烧连营在旦夕之间就会发生,落后的建奴和鞑子如何应对来自于天上的打击?

    宋鹏飞担任这一次大会战的副总指挥,见总指挥貌似走神了,不知再沉思什么,咳嗽一声,道:

    “大将军,清军不愿意跟我军决战选择了撤离,下官认为命令骑兵追着屁股掩杀一阵截下一部分清军人马是最好的结果。请指示!”

    黄汉回过神,笑道:“清军其实更加怕死,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

    咱们的首要任务是解救几十万汉民夺取朔州城里的粮食和物资,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大获全胜,至于能够杀敌多少,竭尽所能吧!”

    监军太监方竟成也是全身披挂,他在马上抱拳,恭恭敬敬请示道:“大将军,恳请您同意咱家追杀建奴,咱家一直在干看着,实在是手痒难耐。”

    见明军获胜已成定局的郑之惠此时激动不已,见功夫太监方竟成要上阵杀敌帮腔道:“大将军,咱们阉人难得有方公公这样的好汉,您就让他去吧!”

    黄汉此时想好了接下来发展“飞行军”,心情大好,叮嘱方竟成道:“你要小心,千万不能战死,否则本爵没法向天子和方正化交代!”

    方竟成大笑道:“咱家不会轻易死了,咱家还要跟着大将军踏平辽东杀得建奴亡国灭种呢!咱家去也!”

    这时“红旗军”骑兵已经不是结阵如墙,而是组成诸多战斗队列,分头围追堵截,他们的目标明确争取多杀敌,放弃跑得快的清军骑兵,下手干死被截住的敌骑。

    黄汉虽然也想骑马冲杀活动一下筋骨,发现宋鹏飞、郑之惠、梁廷栋等等文官武将一直盯着自己,知道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他知道如今位高权重不要说亲自厮杀,连使用米尼枪杀敌都做不到,亲卫营不可能容忍敌人离家主如此近的距离,以后注定只能远远地看着麾下杀敌。

第六百九十章:打击侵略者() 
难得遇见出动兵马十几万的大战,正是实在练兵的大好机会,黄汉命令近卫营所有的亲卫出击。

    五千余亲卫营人马不全部是能够骑战的骑兵,刚刚毕业的少年中有一大半只能够达到骑马转场、下马战斗的水平,四弟黄昂、新亲卫施显、李知恩等等八人也是如此。

    顾奎、严从优等等四个跟着家主八九年的亲卫加上戈大本,他们由于被黄义棍棒式教育都能够掌握五百字以上,如今终于获得了照顾,成为了正经八百的军官。

    顾奎、严从优现在担任近卫营千总、何勇庆、雷鸣春任职把总、戈大本当上了百总。

    顾吉祥、杨小锤这两个黄汉调教两三年的亲卫没有被外放基层任职,如今也是近卫营把总军官。

    近卫营军官和顾吉祥几个都知道保全黄昂、李知恩、施显等等八个师弟的安全,厮杀之时会竭尽所能让他们不处于危险之中。

    古代军队要从两军对垒的战场撤退谈何容易,多尔衮、多铎也仅仅能够保证两白旗人马能够全身而退,其他人马只能够看各自的运气。

    那些旗丁和包衣奴才的安全,多尔衮根本没有考虑过。

    科尔沁蒙古的撤退速度很快,乌克善、满珠习礼率领六千人马甚至于跑赢了两白旗。

    “红旗军”没有牛掰到试图一次性斩杀四五万清军骑兵,把眼前看到的七八千骑兵吃掉就算不虚此行,为了早一点杀进朔州城,步兵开始小跑。

    朔州城外的营地乱成一团,那是旗卫发现清军开始败逃,瞧见了不少旗丁、包衣奴才准备带上金银财宝上马溜之大吉之时果断暴动。

    霎时间“杀奴!杀鞑子!”的呐喊声惊天动地,不少骑马在乱糟糟的营地里奔跑的旗丁被忽然蹿出的汉民合身扑上拉下战马,一顿乱棒打得不成人形……

    不少汉民拉着一根结实的绳子拦截骑马逃窜的旗丁,汉民没有远程武器,但是他们准备了许多石头和板儿砖,不少旗丁被石块、板儿砖砸得面目全非。

    不仅仅是事先联络好的几千不肯为奴的汉民动手了,几乎所有还有体力的汉民都下手打击侵略者,连妇女都不例外。

    吴三桂这两年憋屈死了,今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他目标明确,意图阵斩瓦克达。

    瓦克达乃是老奴的孙子,和硕礼亲王代善的第四子,由于几个哥哥都死了即将继承正红旗旗主的位置,平时比较跋扈,如吴三桂这样的汉军将领在瓦克达眼里不如一条狗。

    吴襄父子是协防朔州城的唯一一支汉军部队,这几个月受瓦克达节制也受够了窝囊气。

    朔州城里粮食物资堆积如山,可是吴三桂索要给养之时每每被刁难,期间不知被瓦克达羞辱了多少次。

    此时他率领家丁队直扑三千正红旗建奴所在的位置口中高呼:“龟孙瓦克达,老子来取你狗命!兄弟们,雪耻的时候到了,杀奴!”

    瓦克达吃了大亏,他没想到身后的两个叔叔早就准备逃跑,还意图率领麾下冲阵,因为即将出现的是骑兵对决,弓马娴熟的八旗子弟没有理由畏惧。

    他认为有三千正红旗骑兵面对双倍明军骑兵也不足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