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57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57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医疗,加强卫生管控,使得孕妇由于难产死亡导致一尸两命的惨事下降了超过七成,使得婴儿夭折率大大减少。

    为了防止老百姓为了省钱,冒险让孕妇在家里生产,体系内已经做出规定,所有的军属都能够享受到免费去医院生孩子的福利。

    不是体系内的军民,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不便宜,超过九成都是达官贵人在享受,因为升斗小民承担不起。

    “红旗军”体系的医院叫做“仁义信”,生产的中成药品牌也是“仁义信”,这个名字取自于汉文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

    “红旗军”旗下的“仁义信”医院岂能办成专为富人服务?岂不是会毁了军民鱼水情的好名声?

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华岛() 
让富人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赚取到了大量利润,有了经济基础的医院就会做公益治疗。

    重点工作就是为贫苦百姓中的孕妇提供产前检查,免费提供接生服务,不仅如此,穷人家的孕妇来生产之时还会免费得到三天的营养餐。

    医院救死扶伤的这些章程都是黄汉以命令的形式下达。

    救下一个孕妇,减少一个婴儿夭折功德无量,比救活一个就要病死的长者划算多了。

    在医疗条件有限,在没有能力使得免费医疗全覆盖的情况下,重点从孕妇、婴儿着手做善事当然事半功倍。

    张凤翼、梁廷栋等等文官看到了天津卫的变化,更加感叹黄汉的统御力和治理一方的超强能力,对于拿下朝鲜并且把那里经营成为王道乐土充满信心。

    他们渡海来到皮岛之时,接待的是已经在这里准备多时的宋鹏飞、孙传庭、金声、黄龙、郑孝章等等。

    这个时候的皮岛不是东江镇时期的物资短缺,由于是即将发动大战的大本营,去年春天就开始了军需囤积,秋天大量海船运输移民和物资、粮食前来。

    现如今岛上物资应该是应有尽有,鸡鸭鹅猪羊都是在岛上圈养着,大白菜都在地窖里存着……

    黄汉到达皮岛的当天就召开了作战会议,听宋鹏飞、孙传庭等等汇报了攻击准备情况。

    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战神附体,而是喜欢动用群策群力的黄汉,当场同意了有孙传庭、金声、宋鹏飞、刘奋勇、毛承禄等等参加制定的攻击计划。

    三月十五日,夺取江华岛的战役打响。

    主将宋鹏飞、第一赞画将军孙传庭、监军太监郑之惠、方竟成、副将黄龙、参战将领有尚可义、毛承禄、刘奋勇等等,炮兵总指挥孙元化。

    满清这两年也经常调动驻防部队,经过侦查和抓捕舌头审讯后,能够确认汉城守将是大汉奸耿仲明,副将张存仁、参将薛大湖、姜新等等。

    这里有一万汉军两万高丽仆从军,督战的有满蒙骑兵四千,其中真奴不足一千五百,主将是甲喇额真伊尔根觉罗·阿尔津。

    消灭朝鲜王朝之时,孔有德、耿仲明夺取江华岛把躲在岛上的朝鲜文官武将杀得干干净净。

    朝鲜国主李倧在那一战后失踪,也不知是死于混战还是死于熊熊大火,据说朝鲜王在江华岛上的宫阙足烧了几天几夜。

    耿仲明比较现实,他选择集中兵力守卫汉城,只在江华岛上放了两千人,由参将姜新率领。

    不是让他凭借两千人马阻挡“红旗军”有可能发起的进攻,而是让他们能够早点发现敌情及时逃回汉城报信。

    “红旗军”一次性出动的兵力太多了,战船、商船、货船、哨马船多达三百艘,江华岛接近大陆的狭窄海峡几乎被红旗军战船填满了,姜新带着一两千人无路可逃。

    姜新原来是跟随张春援辽的大明参将,他在救援大凌河城的战役中被俘后做了汉奸。

    这小子换了老板后立刻向主子献计,并且主动去劝降还在坚守大凌河城的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等明军将领,最后祖大寿杀何可纲,大凌河城不战而降。

    如此软骨头的将领怎么可能有胆量跟十几倍的“红旗军”对抗,姜新发现“红旗军”登陆后一铳未放,他手里有五百汉军火绳枪手和一千五百高丽铳手、刀盾手、长枪兵。

    平辽第一战成为了汉人的经典笑话,“红旗军”登陆江华岛远远的就看见了一支排列整齐矮了半截的队伍,那是姜新带着麾下跪迎征虏大将军收复江华岛。

    得知这个情况的黄汉很郁闷,他真的很想杀了姜新这个汉奸卖国贼。

    可是姜新没有组织抵抗就举手投降,如果这样做还得不到留下一命的机会,会导致接下来的仗徒然增加伤亡率。

    人就是如此,知道必死无疑就舍得拼命。

    要是“红旗军”不肯接受投降,清军没有了希望,人人都抵抗到底,肯定会增加太多牺牲。

    为了瓦解汉城守军的士气,黄汉做了一个决定,让刘在旗去进行宣传。

    介于姜新部没有抵抗“红旗军”,没有刻意焚毁物资、破坏防御工事,征虏大将军开恩释放姜新和他所有的麾下,立刻船运他们去对岸。

    接下来出现了更大的笑话,刘在旗率领宣传队员广而告之后,姜新死活不肯去对岸,大多数汉军和高丽仆从军跪求留下。

    大将军发了话,谁都不可以讨价还价,姜新等等两千人纵然不情不愿也只得上了战船。

    为了震慑、瓦解敌人,刻意用排水量大于一千吨的战列舰运送归放还的清军,效果不错,这些人瞧见了如此大的战船和许多黝黑铮亮的火炮,一个个胆战心惊。

    耿仲明、张存仁等等汉奸了解己方没有水师的短板,知道对手的战船上有不少红夷大炮,没有在海边建立阵地,而是在汉城外挖掘防御工事重兵布防。

    “红旗军”可以攻击的地方多着呢,耿仲明、张存仁等等一直祈祷,期望汉城不是第一目标,可惜神灵没有眷顾他们,海面上千帆劲舞红旗、龙旗迎风飘扬,“红旗军”跨海而来。

    得到消息后,耿仲明、张存仁等等将领甚至于带领家丁悄悄潜伏到海边一座植被茂盛的小山上用唯一的一支千里镜轮流窥视。

    汉奸们瞧见了“红旗军”的坚船利炮满嘴苦涩,回到汉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信使向平壤、盛京通报汉城是明军的第一攻击目标,请求援兵。

    耿仲明已经没有了坚守住汉城的信心,虽然他手中有一百几十门口径杂乱缴获自原朝鲜王国的火炮,其中还有能够发射明朝市斤八斤炮弹的重炮十几门。

    就在一群汉奸在商议任何应对“红旗军”的攻击之时,负责守卫江华岛的姜新全须全尾回来了,麾下的士卒少了三四百。

    不是姜新的麾下有了战损,而是上岸后有几百高丽棒子不服从指挥,不肯再回到汉城为满清效力,直接跑进了山林。

第七百二十九章:轰击前进() 
由于姜新的两千人全部被解除了武装,几十个家丁也没有了铠甲和武器。

    仅仅靠拳头是无论如何弹压不住那些逃兵,被溜掉了两成左右。

    见到了耿仲明、张存仁等等,姜新没有隐瞒把事情经过讲了,本来就心惊胆寒的汉奸们听了更加觉得末日降临。

    耿仲明跟黄汉仇深似海,张存仁原本就是祖家军嫡系跟“红旗军”乃是死对头。

    他们没想着投降,想依靠经营了两年的工事群,依靠那些壕堑往顶住“红旗军”的攻击,如果能够成功等来援军,就会出现转机。

    耿仲明和孔有德带着家小投降建奴后,红歹是就在盛京给他们安排了府邸,大汉奸为了表忠心,来朝鲜打仗之时都没有携带家眷,如今耿仲明身边只留了两个高丽小妾伺候。

    这两个姓李的小妾皮肤白嫩完全不是大扁脸,模样俏丽人见人爱,还会汉语能写汉字,乃是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朝鲜王室宗亲。

    姜新跟张存仁是好友,耿仲明没有为难他,直接把姜新和一千六百左右被放还的兵丁交于张存仁指挥。

    张存仁早在崇祯三年就见过黄汉和几百“红旗军”骑兵,那时还羽翼未丰的黄汉就敢以劣势兵力跟关宁铁骑对冲且大获全胜阵斩祖大乐。

    现如今过去了足八年时间,“红旗军”早就一飞冲天,在山西打得建奴、鞑子谈红色变。

    张存仁何尝不知靠麾下汉军和高丽兵跟如日中天的“红旗军”对抗前途渺茫,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然而已经被俘虏过一回吃了一顿好饭后被放还的一千六百清军成为了最大的隐患。

    他们被分配到了战壕里就被为自己的明天担忧不已的张存仁麾下围住了。

    话题的核心内容就是咱们能守住汉城吗?投降真的有活路吗?

    一个原姜新部小旗官看看周围没有高级军官笑道:

    “守住汉城?见他娘的鬼!老子亲眼看到了人家‘红旗军’的火炮,数都数不清,别说汉城、平壤,就是盛京也守不住。建奴亡国灭种恐怕为时不远矣!”

    “那我们咋办呢?炮子可不长眼睛,挨上有可能尸骨无存啊!”

    “还咋办?你是猪脑子啊?投降呗!‘红旗军’承诺保障所有降军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咱们从来没想过给建奴、鞑子卖命,早就想着投降大明回家,也不知家中老母和兄弟还在不在了。”

    “这位兄弟,你叫什么名字,老家那儿的?”

    “我也是小旗官由于鸟铳玩得好,别人都叫我窦快手,其实我的名字叫做窦快,老家在昌平。

    崇祯四年底我跟随张春救援大凌河之时被建奴打散逃到了山林里,后来由于实在饿得受不了,崇祯五年春天和几个兄弟主动下山投降了。”

    姜新麾下的小旗官拍拍窦快手的肩膀安慰道:“彼此彼此,我叫谢虎,刀盾手出身,宣府人,一直跟着姜参将混日子,也不知道家中妻儿父母如今的日子怎么样。”

    “谢大哥,你亲眼见过‘红旗军’给咱们讲讲他们到底有什么秘诀,为什么建奴就是打不过他们?”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上来,总而言之‘红旗军’的人让你瞧着都觉得长精神,他们人人能写会算,据说使用鸟铳的每一位兵丁都能够做到百步穿杨。

    他们的战船太大了,有几层楼那么高,装备的火炮恐怕有上百门,一条船上就有几大百人,我就亲眼看到了几十上百艘这样的战船。”

    窦快手不由得情绪激动起来,道:“想不到我大明有了如此强大的‘红旗军’,老子早就受够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汉奸日子,此次一定要回归大明。”

    这时一个高丽兵小心翼翼用生硬的汉语问道:“谢长官、窦长官,咱们朝鲜人也从来没有真心为建奴卖命,不知投降‘红旗军’能不能得到宽恕、得到温饱?”

    谢虎笑道:“朝鲜国原本就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只不过你们的国主首鼠两端最后应该是葬身火海,我大前年就参加过江华岛攻防战,亲眼瞧见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放心吧,大明容得下你们,征虏大将军更加不会滥杀无辜。”

    战壕里如谢虎、窦快这样在肆无忌惮大谈“红旗军”如何了得,清军是如何不堪的汉军比比皆是。

    将领之一的姜新根本不予制止,还暗地里交代家丁们机灵点,给那些动摇军心的带头人通风报信,免得被张存仁的家丁们发现砍了脑袋。

    三天后,汉江上出现了几十艘排水量三百吨左右的“红旗军”战船,船上的几百门火炮开始轰击射程里的清军,紧接着孙元化亲自率领四个把总炮兵推着一磅弗朗机小炮轰击前进。

    不是一边开炮一边推进,这个时代的火炮做不到,而是两个把总轮换着停下来打空三个子铳后前进一百步再停下来轰他娘的。

    炮兵身边是集中使用的三千刀盾手,一丈二尺的白蜡杆长枪在战壕里不便于转弯,因此冷兵器长枪手这一次没有获得上战场的机会。

    炮兵、刀盾手在孙传庭、毛承禄、尚可义率领下,在宋鹏飞亲自亲自指挥的五千米尼枪手掩护下向壕堑网攻击前进。

    攻击部队后面是六千随军劳役推着三千辆满载沙包、预制板的独轮车和一万自生铳手。

    耿仲明、张存仁此时都在外围的壕堑网中坚守,城里是真奴阿尔津率领的满蒙骑兵四千和一千余旗丁,薛大湖等等率领的一万五千汉军、高丽兵。

    能不能坚持十天半个月带来援军,就得看看外围汉城精心修筑的防御工事能够扛多久?

    耿仲明等等认为明军来争夺阵地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们率领麾下在夺取义州之时就跟东江镇的人马打过壕堑争夺战。

    那一战进行得尤其惨烈,打了小半个月,双方死了一万多人,最后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