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59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59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围防线的清军有两万余人,按理说又不是被“红旗军”包围,应该能够跑回来七八成。

    可是现实很残酷,经过清点人数,只有三分之一脑筋不会转弯的汉军和高丽兵跑了回来。

    在将士们没有战心的情况下,无论修得多好的工事也阻碍不了颓势。

    绝大多数汉军、高丽兵对建奴没有一丝忠诚度,之所以继续吃粮当兵仅仅是为了能够留下性命混口饭吃。

    混饭而已,到哪儿都一样,得知“红旗军”那一边吃得好,如今不会斩尽杀绝,太多汉军打定主意举手投降,也有不少高丽兵想着逃回老家种田以后再也不给谁当兵。

    因此人心早就散了的清军发现“红旗军”发动攻击突破防线,又得知主将耿仲明带着家丁跑了,绝大多数汉军不肯进入汉城继续为建奴买命,一部分朝鲜人逃入山林。

    突破一点后,“红旗军”扩大战果之时,没有发现任何抵抗,因为不想投降的都跑了,留下的都跪在地上等待投降。

    最后统计战果,一共打死清军不足一千五百,投降的人数高达一万三千。

    不少投降的清军武官为了立功,主动来向“红旗军”镇抚官报告汉城守军的布防情况,并且请求给予他们立功赎罪的机会,表态他们愿意为大明效力将功赎罪,肯去蚁附攻城。

    “红旗军”其实根本瞧不上投降的将佐们,绝大多数不会被留下任职,但是经过甄选后的基层士卒可以吸纳为随军劳役、卫所军为“红旗军”服务。

    利用降军、改造降军必不可少,不仅仅建奴那一方有太多汉军,以后还要面对闯贼、献贼的流寇大军,总人数恐怕要有几十上百万。

    这些人大多数是青壮年汉人男子,不杀他们就必须彻底改造他们。

    黄汉倒是不担心改造不了旧军队和流寇、山贼。

    想当年共产党席卷天下之时,太多汉奸部队、土匪武装、国民党的部队投降了,后来的解放军组成部分里就有太多改造的旧军队,这些人同样立下赫赫战功。

    镇抚官和宣传队配合,依旧采取只诛首恶的模式甄别降军。

    被控诉在做汉奸的期间肆意屠戮汉民、犯下奸杀罪的不会优待,判处劳动改造三到十年,罪大恶极者杀无赦。

    原来征虏大将军没有替朝鲜人复仇的打算,只追究屠杀汉人的罪责。

    得知了“红旗军”对待降军的政策后,不少汉军松了一口气,因为太多汉军在攻伐朝鲜之时故意制造大屠杀,手上有几条人命的不知凡几。

    一万几千汉军和高丽兵大多数不愿意种地,想着能够跟着“红旗军”吃粮当兵。

    得知征虏大将军麾下的卫所军有一两二钱银子、五斗杂粮一个月,连随军劳役都有六钱银子、五斗杂粮的月钱。

    投降的清军都竭尽所能在“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队员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被看中后留在军中。

    赶到前沿观察后,孙传庭发现清军主将耿仲明犯下了致命错误,没有选择弃城逃跑,而是龟缩进汉城试图负隅顽抗。

    他心里立刻有了计较,准备建议黄汉下达包围汉城的命令,因为清军辛辛苦苦挖出的防御体系略微修整一下就会变成困死汉城守军的工事群。

    孙传庭从来不纸上谈兵,他这一年多成天在“红旗军”正兵营参与训练,完全了解“红旗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他坚信只要有了战壕可凭,“红旗军”一个把总步兵配套一个百总炮兵驻守的防线满蒙骑兵来一千也无法突破。

    一起观察敌情的宋鹏飞、孙元化、郑孝文等等都认为清军已经丧胆,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他们围歼,都支持第一赞画将军孙传庭的提议。

    孙传庭这个人做事果断,立刻赶去中军求见征虏大将军。

    “大将军,下官认为依托清军现成的壕堑网把汉城围困后来个瓮中捉鳖最好不过,我军在夺取汉城之时如果能够擒获耿仲明那个汉奸王送达京师千刀万剐才是大快人心啊!”

    看着一路跑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士大夫形象,又由于自己耳朵不太好因此说话的声音大得如同吼叫的孙传庭,黄汉乐了。

    黄汉心里还是有一点歉意的,如果不是自己横插一杠子,去年孙传庭就会崭露头角,击败流寇主力杀敌过万,生擒高迎祥立下赫赫之功,成为了大明封疆大吏。

    为了给予孙传庭补偿,不让他被埋没,黄汉干脆让他去指挥攻城、指挥接下来的巷战。

    说不定他与擒拿高迎祥的功劳无缘,有缘活捉耿仲明这个满清汉奸王。

    孙传庭如今在“红旗军”中担任第一赞画,相当于总参谋长。

    他乃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名将,这一两年又在“红旗军”中和基层官兵一起摸爬滚打,见解应该还要高于历史。

    把攻城任务交给他应该比自己亲自指挥还要面面俱到。

    黄汉道:“孙大人,本爵命令你负责指挥攻打汉城,你可有信心活捉耿仲明?”

    轻而易举解决了汉城外围,发现清军毫无战心,接下来攻破汉城应该在旦夕之间,孙传庭见征虏大将军要把这个大功劳送给他,乐不可支。

    他建议道:“大将军,下官认为汉城和耿仲明等等都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没有必要紧接着夺城。

    为了尽可能减少我军伤亡,为了更好的打击敌军士气,瓦解他们的军心,下官建议组织投降的清军绕着汉城兜圈子喊话。”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名将不是盖的,孙传庭果然不一般,跟诸多“红旗军”将领想到一块儿去了。

    刘在旗其实已经在甄别、组织降军,很快就会开始喊话劝降。

    黄汉更加满意孙传庭不肯徒然增加袍泽伤亡的态度,肯定道:“孙大人此计甚妙,你可以立刻联络刘大人,本爵估摸着他已经在为劝降汉城内的清军做前期准备工作。”

第七百三十二章:开疆拓土() 
大喜过望的孙传庭都走出大帐了,忽然貌似想起了什么,又回到大帐里扑通一声跪下,口中道:

    “大将军,下官一直没有恭恭敬敬给您行过礼,那是因为下官太过狂傲,没有真心服了大将军。今日下官给您补上迟到的大礼!”

    黄汉急急忙忙搀扶起孙传庭,诚恳道:“孙大人才华横溢忠贞不屈乃是汉民族的脊梁,你莫要如此,以后咱们还要精诚团结亡建奴、灭鞑子再为汉民族拓土万里!”

    孙传庭没有注意黄汉是为了汉民族开疆拓土,他此时激情澎湃,大声道:“下官今生今世愿意以大将军马首是瞻,渴望为大明征讨四方臣服蛮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天晌午,一万余清军分为四面列队来到汉城一百步左右喊话,这个位置其实已经在布防火炮的攻击范围,但是守城的清军没有开炮。

    炮手绝大多数是汉军,其余是高丽兵,没有一个真奴和鞑子。

    炮手们都是混饭吃而已,以前干明军对大明没有什么忠诚度,现在做了汉奸在建奴这里更加需要低三下四,对满清国更加不会有忠诚度。

    听见了曾经的同伴呼喊自己的名字,言辞灼灼“红旗军”不会杀俘,投降后能够吃得饱,城里的汉军、高丽兵一大半有了投降的意图。

    督军的甲喇额真阿尔津急眼了,汉人、高丽人甚至于蒙古人只要选择投降都有可能被赦免,八旗子弟恐怕不能投降。

    道理很简单,一千五百八旗子弟来自于八旗共同出兵,他们的家眷都在辽东,如果投降了明军,一家老小肯定会被主子杀光。

    阿尔津急急忙忙找到耿仲明要求他命令炮手打炮,不能任由那些降军扰乱军心。

    耿仲明此时其实已经绝望了,他不是不肯投降,而是知道投降后其他人或许有活路,他这个满清汉王一定会被解送京师交于皇帝处置。

    崇祯皇帝杀大臣如同杀鸡,他这个最有名的汉奸之一不被千刀万剐的可能性基本上被排除。

    此时他无比愤怒,最恨的人不是黄汉,而是杀了毛帅的袁崇焕。

    如果不是出现这个变数,他肯定还是东江镇大将,还会跟建奴打游击,怎么可能成为了建奴的鸟王爷?

    见职位比他低了十几级的阿尔津直接来呵斥他,本来就如同困兽般即将陷入疯狂的耿仲明咆哮道:

    “你大爷的!老子乃是大清国王爷,你个狗奴才居然敢对本王无礼,信不信老子撕了你?”

    阿尔津惊愕莫名,他还从来没见过汉奸敢在八旗将领面前如此蛮横,一时间愣住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大喝道:

    “你这个尼堪说什么?老子才是主子!你是想献汉城投降吗?老子可不管你是不是什么鸟王爷,你敢有任何举动老子立刻砍了你!”

    失去了理智的耿仲明又不是被吓大的,此时哪肯服软,回骂道:“操你八辈儿祖宗,老子还受你这个王八蛋威胁,老子剁了你!”

    没有了幻想,失去理智的耿仲明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瞧着阿尔津留着金钱鼠尾的狗头更加来气,“呛啷啷!”抽出顺刀摆出要砍的架势准备威胁这个建奴。

    耿仲明手下的家丁见家主抽刀,误认为家主想好了意图杀建奴、鞑子带领大家归明,顿时来了劲,大喝道:

    “兄弟们并肩子上!乱刀剁了阿尔津投奔‘红旗军’啊!”

    几十个家丁一拥而上,一顿嘁哩喀喳,阿尔津和几个亲卫就被大卸八块。

    杀得兴起的家丁顿时进入亢奋状态,瞬间就冲出怀顺王行辕,一路上呐喊“兄弟们杀建奴、杀鞑子投奔‘红旗军’!”见到建奴、鞑子就砍。

    耿仲明见状欲哭无泪,顿时颓然跌坐在官帽椅上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里外不是人,老子恐怕要归西!”

    他没有阻止麾下,因为发生的一切太快了,耿仲明还没有反应过来阿尔津就被砍得支离破碎,死得不能再死。

    祸事已经闯下了,此时制止家丁杀建奴、鞑子乃是自寻死路。

    因为建奴、鞑子一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束缚住自己麾下的手脚,没准汉军就会被鞑子、建奴杀得狼奔豕突。

    见汉军处于劣势,高丽兵肯定会倒向建奴那一方,后果不堪设想。

    汉军开始杀奴,高丽兵也纷纷下黑手,接下来满大街都是汉语、高丽语的呐喊,整个汉城顿时沸腾了。

    建奴、鞑子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城里又无法骑马疾驰。

    他们的骑战技能根本无法发挥,被爆发的汉军、高丽兵打得东躲西藏。

    在群殴模式下,憋屈了太久的汉军一个个如同武神附体,卑微的高丽兵也沉浸在复仇的快感之中。

    建奴、鞑子的战斗力可圈可点,他们不可能束手待毙,回过神后抵抗越来越强,没多久就跟叛军混战在一起。

    “红旗军”宣传队组织俘虏喊话劝降之时,工兵已经在指挥劳役用镀锡角铁预制件和螺丝、螺母等等标准件快速搭建瞭望塔。

    很快汉城的每个方向的二里外都出现了三个比城墙还要高一丈有余的瞭望哨,每一个瞭望哨上都有一架刚刚研制成功,达到二十倍距以上的固定式望远镜安装到位。

    宋鹏飞、孙元化、孙传庭等等将领都分别在瞭望哨上用新式高倍望远镜观察汉城守军的布防。

    城内刚刚乱起来之时,“红旗军”的观察员立刻发现了端倪。

    黄汉也想看看根据伽利略三十二倍距望远镜原理研制的固定式望远镜的效果如何,来到汉城南门外的瞭望哨亲自使用固定式望远镜观察。

    没多久,汉城里混战场面就尽收眼底。

    孙传庭一直在观察,他笑着回禀黄汉,汉城里爆发了内乱,此时正在自相残杀,现如今敌我难辨,建议下达命令暂缓攻城,等汉城内情况明了后在做计较。

    孙传庭果然不是迂腐之辈,跟黄汉想的完全一样。

    “红旗军”拥有太多火炮,中世纪的城池已经不是太大障碍,用不着趁乱夺城,他立刻接受孙传庭的建议。

第七百三十三章:无赖精神() 
暂缓攻城的军令下达后,所有的将领都明白了征虏大将军这是准备坐看清军玩窝里斗,根本不在意城内的倒戈清军是否能够取胜后献城投降。

    没有谁认为不妥,拿下江华岛和汉城外围,所有的文官武将都见到了清军是多么怂包,即便清军没有爆发内乱,“红旗军”拿下汉城也只是旦夕之间。

    如今城里清军自己打起来了,那么就多留些时间让他们好好干一场,在“红旗军”眼里清军那是狗咬狗一嘴毛,被打死了谁都无所谓。

    即便不肯投降的清军占了上风又待如何?等待火炮运动到位,在数百门火炮攻击下,汉城注定半天都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