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65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65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新在老家有妻儿,只不过肯定因为姜新背叛大明被牵连,能不能活下来谁也说不好。

    现在姜新有两个妾室,都是高丽人,其中一个妾室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她们如今都在盛京生活。

    姜新舍不得儿子故而不肯投明也能够说得通。

    询问清楚后,陆元华被孔有德当场升官当上了把总,而且是实授,麾下的士卒就从跑回来的人中挑选,孔有德安排三个心腹家丁来督军。

    姜新是从汉城跑回来的最高官,孔有德把姜新不肯背叛大清国的故事大书特书,还写了奏疏送交盛京请求免除姜新的丧师失地的罪责。

    过了没几天,姜新就发现他决定回来卧底做对了,因为建奴把所有投降“红旗军”将领的家抄了,把他们家的男丁部在菜市口千刀万剐

    怀顺王耿仲明的儿子首当其冲,用了三千六百刀,剐了足三天才咽气。

    姜新虽然知道抢来的两个妾室对他不可能有感情,但是对才牙牙学语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

    他心里琢磨着即便这一次成功策反汉军、高丽兵投奔“红旗军”后也得低调,请求征虏大将军封锁消息,尽可能别让自己的儿子也被千刀万剐。

    姜新、陆元华等等无间道有几个月时间活动,他们为了自己的安,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

    肯定会竭力鼓动大量汉军、高丽兵倒戈,人多力量大,形成群殴才能够跟镶白旗人马对抗。

    只不过平壤防线的气氛诡异,孔有德的能力比耿仲明强了许多,再加上被多铎控制住了粮食和军需,策反的进展很不顺利。

    三月底,远在福建的郑芝龙接到朝廷调他去辽海参加收复朝鲜之战的圣旨后大惊失色,他意识到征虏大将军出手了。

    随后京城里交好的大人就有书信到来,郑芝龙搞清楚了状况,知道如今面临抉择,是抗旨立刻率领旧部重新做回海盗,还是乖乖的派遣至少五十艘战船去辽东让征虏大将军吞了?

    有了钱和地位的郑芝龙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杀伐果断的巨寇,他开始患得患失,历史上就因为昏了头投降满清丢了性命。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郑芝龙在福建老家泉州南安石井镇修建了豪华的府邸,购置了大量田亩,如果抗旨不遵就意味着要反叛大明,就得放弃一切继续在海上漂。

    这些问题还不是关键,最要命是熟悉海战的郑芝龙多次乘坐快船用千里镜观察这两年崛起的龙武水师,发现这支队伍强大得令人咋舌,比西夷甲板大战船毫不逊色的战船多达几十艘。

    郑芝龙打了半辈子海战,也跟西夷甲板大战船好好干过几仗。

    每一次都是靠绝对的数量优势弥补了质量的不足,靠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让麾下乘坐小艇放火,接舷跳帮进行人海战。

    虽然最后能够打退西夷,但是己方损失很大,绝对是惨胜如败。

    郑芝龙和麾下头领得出经验,对付西夷甲板大战船必须拥有十倍以上的船舶数量,选择有利于围攻的海域才能够取胜。

    幸好大明海疆离西夷本土太远,在这片海域贸易、抢劫的荷兰人、弗朗机人、西班牙人的战船数量不多,一次性发现七八艘都算得上大规模,因此郑芝龙才有了打击他们的机会。

第七百四十四章:郑芝龙() 
龙武水师的战船队列中就有以前郑芝龙瞧见过的几艘西夷大战船,很明显这是“红旗军”打败了西夷夺下的战利品。

    这足以说明龙武水师的战船遇上西夷甲板大战船能够战而胜之。

    如今仅仅看得到的龙武水师大战船就有三四十艘之多,仅仅凭借这些战船,郑芝龙自认为集中所有的力量都未必有一战之力。

    要是郑家公然反叛朝廷,龙武水师就拥有了朝廷大义,集中兵力前来围剿就能够获得福建、广东官方的支持。

    海上再有刘香、李国助等等前十八芝盟友协助征虏大将军对付郑家船队,郑氏会不会再也没有了立足之地?

    思前想后的郑芝龙无法决断,他召集心腹和自家兄弟几十人共同商议此事。

    结果很不好,绝大多数心腹都不想重新流亡海上。

    因为这些年跟着郑一官的头领们无一例外都攒下了家当,在福建、广东修建了府邸、购买了田亩、娶了美娇娘,过上了骄奢淫逸的快活日子。

    这就是为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硬道理。

    有了财产和家小的海盗开始厌恶刀头舔血的日子,想穿着官衣舒舒服服过完享乐且受人尊敬的下半辈子,不肯放弃到手的一切重新亡命天涯。

    麾下都不愿意失去官身,郑芝龙何尝不是,他在会上警告诸多心腹道:

    “诸位可要想清楚了,如果服从朝廷调遣前往辽海,我们的五十艘大战船和两千水手、炮手就约等于送给龙武水师了。

    此消彼长,以后我们更加不是人家对手,海上的巨大利益恐怕渐渐的与我们无缘了。”

    郑芝虎见哥哥一脸失落安慰道:“大哥别太往心里去,花无百日红,在海上黑白通吃这几年咱们也捞得不少。

    如今西夷诸国都瞧上了南海的巨大利益,纷纷增加战船来搞事情,这两年咱们跟他们争夺地盘已经死了不少弟兄,损失了几十艘战船。

    即便没有横空出世的龙武水师,说不定荷兰人或者英格兰人还会来更多大战船争夺南海的控制权。

    毕竟这里的利益太大了,谁不眼红?况且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在西夷那边供不应求,西夷怎么可能放弃来大明贸易?

    我们此时选择服从朝廷调度,以后就可以联合龙武水师打西夷。”

    原本的历史上,郑氏集团跟刘香集团在广东附近的大海上进行了总决战,郑芝虎很不幸被刘香部用渔网捉住了。

    刘香这个人也是一代枭雄,他刻意在用鲁密铳自杀前把郑芝虎丢入海里溺死,约等于临死拉上了一个垫背的。

    郑芝虎与郑芝龙感情最深厚,郑芝虎勇猛果敢武艺过人,他竭尽力辅佐兄长在海上称雄屡建战功,在海上打出威名有“龙智虎勇“之誉。

    现在由于黄汉横空出世,历史被改写了。

    刘香寻到了“红旗军”这个大靠山,紧接着在龙武水师帮助下拿下了小吕宋附近的一个岛屿作为母港。

    有了根据地的刘香没有跟郑芝龙来一场决战,因此郑芝虎还活得好好的,刘香也没死,如今在小吕宋混得风生水起。

    郑芝虎相当于是郑氏集团的二号人物,他这番话颇有见解,一众头领都认为郑芝虎讲出了实情。

    海上没有道理可讲,强者生存是唯一法则,与会的众头领都叽叽喳喳议论起来,都认为龙武水师毫无疑问乃是最强者,选择跟他们对抗无疑是自取灭亡。

    十八芝之一的洪旭赞同郑芝虎所言,开口道:“二哥此言不假,大明的好东西太多了,觊觎的西夷不知凡几,眼看着来东方的甲板大战船越来越多,终有一日会跟我们来一场决战。

    咱们都跟西夷干过仗,每一次的损失大家心里都有数,要是一年跟西夷干几场,咱们恐怕根本耗不起。

    而西夷的战船都是属于国家所有,他们肯定还会不断增援,而我们虽然名义上是大明的水师,但是大明连该给的军饷都扣扣索索,要得到战船补充简直是痴人说梦。”

    甘辉发言道:“完靠我们的力量跟西夷作战不是不可以,但是要量力而行,跟一个国家打一打还勉强能够承受。

    要是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等等国家都干上了,长期以往肯定吃不消。

    这一段时间在南海已经开始发现打着新旗号的西夷国家战船,毫无疑问西夷已经盯上了大明的产品,以后在南海活动的西夷战船只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咱们应该依靠朝廷、依靠龙武水师才能够走得更加稳健。至于派遣五十艘战船去了辽海会不会被扣下,我认为未必!”

    郑芝龙知道甘辉在十八芝之中属于智勇双的头领,见他认为派去辽海的战船不会肉包子打狗,问道:“甘老弟,何以见得?”

    甘辉道:“征虏大将军非池中之物,我断言此人一定能够海纳百川,刘香主动投靠龙武水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根据那里卧底兄弟传回的消息,刘香不仅仅没有被龙武水师吞了一艘战船,还在龙武水师帮助下夺了几十艘,其中还有三艘西夷甲板大战船。”

    洪旭补充道:“甘老弟所言不虚,刘香得到的三艘西夷甲板战船有赶缯船双倍大,总共准备火炮多达三十六门,最大口径的是西夷二十四磅长管加农炮,最远射程达到八里。

    如今我们这里可没有如此厉害的战船。”

    甘辉道:“因此我才断言龙武水师犯不着吞了咱们援辽的五十艘战船,我估摸着征虏大将军调我军的目的就是看看我们的态度。

    大哥一直在请熊大人联络征虏大将军至今没有下文,何不如趁此机会直接跟征虏大将军见面谈一谈?”

    甘辉的建议得到了一致公认,几十个头领都纷纷开口议论,认为征虏大将军调遣福建水师援辽其实是给了大家机会。

    何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交好“红旗军”争取跟他们结盟?

    如果福建水师和龙武水师联手,何惧西夷诸国染指南海?

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万剐() 
听到此处郑芝龙不由得抚掌大笑道:“甘老弟真智勇双全的大将军,看待问题一针见血。

    也是,征虏大将军调我等其实是看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选择抗拒,势必会跟朝廷反目成为了反贼、海盗。

    龙武水师紧接着就会前往福建剿寇,不仅仅冠冕堂皇,还导致我们孤立无援。

    我们选择遵旨前往辽海,见到征虏大将军恭恭敬敬,执行任务不折不扣。

    据说征虏大将军赏罚分明治军严谨,以他的权位应该不会巧立名目为难我们。”

    郑芝虎道:“肯定不会,我耳闻征虏大将军的威名久已,心里佩服这样的英雄好汉,大哥,您干脆派遣我率领五十艘战船北上。放心吧,说不定我还能立功升官回来呢!”

    见郑芝虎如此乐观,郑芝龙唯有苦笑,一山不容二虎,投靠了征虏大将军,保住命不成问题,加官进爵也能够预见,可是独立自主权肯定会丢了毋庸置疑。

    其他都是虚的,唯有独立自主才是命脉,郑芝龙心里叹息,独立自主对于其他将领甚至于自己的兄弟郑芝虎、郑芝豹等等都无所谓。

    因此这些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觉悟,唯有郑芝龙患得患失舍不下大权在握独断专行的快意。

    议事的结果让郑芝龙灰心失望,麾下发现龙武水师才是大明的强者,纷纷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请带头大哥郑芝龙遵旨派遣五十艘战船前往辽海。

    郑芝龙还没有完全服气,他没有让郑芝虎单独前往,而是决定亲自带领船队和郑芝虎、甘辉一起去辽海看看,单看看闻名天下的征虏大将军拥有了何等实力。

    留守福建的将领有郑芝豹、郑芝莞、郑芝凤、洪旭等等。

    四月初,郑芝龙船队从厦门扬帆起航。

    跟郑芝龙心事重重完全相反,郑之惠和甘辉很是兴奋,他们认为能够作为大明将领参与平辽之战善莫大焉,都憋足了劲想着建功立业。

    郑芝龙也是具备无赖精神的枭雄,他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不想弄巧成拙。

    因此他没有挑选船舶,而是随选了五十艘战船带上了,这些船舶拥有的战斗力不低于郑氏集团的平均水平。

    郑芝龙的战船没有外加人力驱动的轮桨,大多是赶缯船、三桅炮船少有西夷盖伦船,大多数是西夷口中的戎克船,都是使用的硬帆。

    戎克船的牢固度和抗沉性好于盖伦船,但是速度拿大量使用角帆增加了受凤面的西夷船舶差了一个等级。

    黄汉开了金手指后,体系内建造的老闸船硬帆、软帆混搭中西合璧速度比戎克船快。

    但是比同样吨位的盖伦船慢半节至一节。

    “红旗军”战船的优势在设计了轮桨,全驱动之时可以比盖伦船快两节有余。

    由于郑芝龙船队中还有速度更加慢的三桅炮船,整个船队平均航速保持三节就不错了。估摸着需要一个月有余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辽海。

    征虏大将军发动平辽大战,率领“红旗军”大胜清军夺取原朝鲜王国都城的消息刊登在“红旗日报”上发行全国。

    所有的汉人欢欣鼓舞,酒楼茶肆的读报人身边总是围满了听众,如今的场所如果没有读报这个服务就留不住顾客。

    读报人的收入还不错,不仅仅有酒楼茶肆老板提供的月钱,还有一边喝酒一边听新闻的顾客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