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369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369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期间组织这些人乘内河平底船经过始建于西汉文景年间的通扬运河去离泰州不远的里下河地区劳动,这段河道原名为邗沟、运盐河,全程能够通航排水量五十吨的平地帆船。

    他们在水利建设班毕业的工作人员带领下修建套闸调节上河、下河水位,修建水库蓄洪、泄洪,使得垛田区能够应对三十年一遇的特大涝灾不成问题。

    转运的饥民在里下河地区劳动一百天,劳动者在定量管三顿的情况下会得到一石杂粮两块银元的报酬,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也能够检查出人群中是否有传染病患者。

    发现传染病患者当然不可能准许他们上前来接移民的海船远行,隔离治疗必不可少。

    这两三年在里下河地区不遗余力兴修水利,挖淤泥造垛田,现在从一片泽国中诞生出了十几万亩能够两熟的高产良田。

    已经有“红旗军”体系接近一万户老百姓留在这里屯垦,产出的粮食不仅仅能够让这些家庭衣食无忧,该“红旗军”得到的那一半也有十几万石。

    由于盐城那一带的芦苇荡里活动着不少水贼,长江分遣队在农闲时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围剿,如今里下河一带比较安全。

    这当然是仅仅局限于“红旗军”体系的屯民,因为俞全佐没有全部把盐城一带的水贼剿灭,收编了一股水贼,头领叫做顾大麻子。

    “红旗军”辛辛苦苦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搞出来的垛田不许任何人染指。

    对付水贼、强盗有长江分遣队,对付官府和地主、乡绅之时当然是顾大麻子的水贼出手。

第七百五十一章:各显神通() 
泰州、盐城、扬州、南通州这片区域大明朝廷相当重视。

    “红旗军”贸然在这里圈大片田地不合时宜,因此都是采取改造无主沼泽地来造垛田。

    如果有人看到了垛田的成果想来摘桃子,“红旗军”不介意跟他们玩白道、黑道,单看看谁胆大包天?

    为何明末有那许多温顺的汉民变成了穷凶极恶的流寇、兵痞?

    原因是一个败坏的制度下会导致好人变坏,导致良民变成暴徒,崇祯皇帝这个当家人难逃其咎。

    黄汉不会杀光所有触犯大明法律之人,除非血债累累之徒,一般情况下总要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

    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在制度崩坏的前提下,在违反成本低,利润巨大的前提下,连朝廷重臣,世世代代享受国恩的勋贵都不守本分,要商人守好本分那是笑谈。

    因此黄汉出手把晋商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一把抢光后没有杀任何人,给予他们重来的机会。

    在朝鲜屯垦的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晋商群体,一二百家晋商被拆分为一两千个小家庭,人口有一万几千,都打散安置在汉城附近,汉江之南也有一部分。

    宣传队早就大张旗鼓进行了宣传蛊惑,所有人踏上新领地的那一刻,以前种种都会既往不咎,所有的人都清清白白,支持凭借劳动致富。

    任何人的劳动所得“红旗军”都会予以保护,如果不愿意种地想做生意,可以写贷款申请阐明准备做什么生意或者开办生产什么东西的作坊等待批复。

    由于“汉江省”暂时执行军管,管理地方的官员都是“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队员,这些人当然会不折不扣根据家主的意图做事。

    搞活经济、兴办实业、鼓励商贸是“汉江省”发展的口号,当然不是说说而已,一定要落到实处。

    军人办事效率很高,接到申请书的第二天就有人登门询问,三天内就会给予批复,除非请示做赌场、妓院等等的偏门生意需要很长时间等待,正行基本上都是开绿灯。

    晋商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红旗军”一锅端,根本没时间串供销毁私通建奴、鞑子的罪证,相当于被人赃俱获。

    他们本以为抄家后就会面临灭族,真的没想到征虏大将军只要钱不要命。

    一两万山西人来到汉江附近之时发现这块水土比他们老家的肥美多了,会种地的一天都不耽误,立刻在属于自己的田地里劳作。

    晋商群体有文化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原住民讲解下,很快就大体知道了如何伺候水稻田。

    不会种地也不要紧,“汉江织布厂”工地上就有工作机会,以后还会招收不少男女织工。

    以前常年做布匹生意的帐房、掌柜、伙计肯定能够找到一个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算盘打得好肯定是一技之长,在新领地一定能够找到帐房的差事。

    要说商人群体中的能人确实不少,太多人家有祖传的手艺。

    如乔家祖上就是靠做豆腐积累的第一桶金发家致富,现在他们在小额帮扶贷款扶持下又做起了老本行,生意蒸蒸日上,没多久就扩大了生产规模。

    王家祖上是靠做大酱起家、靳家的祖业是小磨麻油、刘家的老陈醋远近闻名、张家做的棉被质量上乘……

    于是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善于积累财富的晋商又在进行原始积累。

    但是跟以前有所不同,没有滴着肮脏的血,而是凭借劳动和智慧正道取财。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样下定论太极端,那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比如说马云、马化腾、比尔盖茨的财富,难道也是如此吗?

    合法商人,按章纳税的商贾,“红旗军”体系热烈欢迎,不仅仅不会吃拿卡要,还会进行政策性扶持让他们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

    张凤翼、梁廷栋、郑之惠、吴襄等等在京师盘桓了接近一个月,他们这段时间在京师绝对是吃香喝辣。

    太多达官贵人意识到手里已经拥有二十几万正规军,几十万卫所军和辅兵杂役的征虏大将军已经是无敌的存在。

    又眼看着“红旗军”即将拥有朝鲜半岛那么大的地盘,更加明白了朝廷要对付征虏大将军已经全然做不到。

    日后最不济,征虏大将军也能手握大军在“汉江省”、山海关外裂土封王。

    以往种种让他过去吧,人总要向前看,纠结山西的好处没了,气愤福建的利益又会丢了毫无意义,而且于事无补。

    再选择跟征虏大将军较劲很明显是不对的,合作才能够共赢,去“汉江省”那片热土进行投资享受到“红旗军”扩张带来的利益才是善莫大焉。

    不少想通了的勋贵请在京师活动的吴襄喝酒打听有什么生意可做。

    这绝对是问对人了,吴襄虽然被逼无奈投降了建奴,但是吴家在“红旗军”体系的合法生意没有被没收,吴襄依旧有财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他阐述的生意经有些门道,也很有前瞻性,引得不少勋贵跃跃欲试。

    大明现状众所周知,缺粮食,饥民遍地,只要能够搞来食物就不愁销路。

    征虏大将军提出的向大海要蛋白质一直在进行中,吴襄建议勋贵们出资购买新式捕鲸船,出海捕鱼、捕鲸。

    大明勋贵不知道捕鲸的利益有多大,吴襄给他们做了介绍,捕鲸船首先可以现场熬制鲸油,可以烤干鱼肉、腌制海鱼还可以加工成为罐头制品。

    最有价值的当然不是鲸鱼肉,而是鲸鱼的油脂,这可是用来点灯、制革、制作润滑油,制作蜡烛的好材料,如今销量与日俱增的香皂也需要大量动物油脂。

    养猪、养牛羊等等获取动物脂肪是需要用粮食转换的,大明粮食短缺,猪羊等等的存栏当然少,导致动物油脂价格居高不下。

    一条鲸鱼有多大该抵得上多少斗牛?那东西不是谁家养的,谁逮住就属于谁,海上捕鲸的收益可想而知!

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 
吴襄告诉勋贵们,在海上龙武水师一枝独秀,出海贸易、捕鱼只要缴纳保险费都受到保护,包赚不赔。

    如果遭遇海盗抢劫完全可以利用捕鲸船的速度优势逃之夭夭,如果胆子足够大敢跟踪海盗发现他们的母港就赚翻了。

    只要把海盗巢穴的具体位置报告,龙武水师肯定出兵围剿。

    海盗老巢中积攒的金银财宝该有多少?海盗船的价值也不便宜!

    龙武水师出手得到的缴获,提供海盗准确位置并且带路的船长可以分四分之一。

    几艘捕鲸船一同出海,期间发现落单的商船,只要不是悬挂龙武水师核准放行专用旗号的完全可以进行抢夺。

    出手一次获得成功,一般情况下连船带货的收入不下于三万块银币。

    吴襄还告诉勋贵们,如果不敢冒险也不要紧,千万别傻兮兮地把银子藏在家主地窖里长毛,一定要存入“四方钱庄”,每年铁定能够到手百分之六的利息。

    其实这些消息不全部是新闻,勋贵们最起码对“四方钱庄”的大额存款就有耳闻。

    民间放印子钱的利息很高,但是借贷数额实在有限,勋贵之家能够做到的数额太有限,根本占不到家中现银的半成。

    况且放高利贷的风险大着呢,一般情况下肯借高利贷的都是饮鸩止渴的主,绝对是被逼无赖,太多人家还不上选择上吊一死了之。

    放贷的勋贵们不仅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落下个为富不仁逼得借贷人家破人亡的恶名。

    如果保持权势在手,这些恶事都是小事,万一哪一天失宠了丢了权势,这些事情都会被仇家翻出来大做文章。

    运气不好,被翻脸不认人的皇帝抄家流放都大有可能。

    不少勋贵其实真生出了在“四方钱庄”存银子的心思,现在听吴襄主动提起都细问章程。

    吴襄酒多喝了一点点话有些多,他笑着打趣英国公张之极道:

    “本官知道公爷家的现银多着呢,建议您拿出五十万两进行投资,送一百万两存入四方钱庄得利息,保守估计以后每年会多出二十万两以上的进账。”

    在座的都是传承了几代、十几代的勋贵,他们会算账,他们几乎每一家都能够拿得出百万两银子,即便不投资光吃利息也有六万两银子一年,大多数人心动了。

    张之极道:“吴总兵把‘红旗军’那一边说得那么好,把龙武水师吹上了天。

    咱们不是不信你的话,而是想跟着你跑一趟辽海亲眼看看,也顺便看看‘汉江省’有什么生意好做。”

    招商引资是黄汉大力提倡的,吴襄最是留意,在京师上蹿下跳的目的就是为了多拉投资人前往“汉江省”。

    他大包大揽道:“诸位爷怕不是好久没有离开京师出去耍子吧?也难怪,京师不夜城太迷人了,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出门可不比三五年前,京师有直通天津卫的大马路,诸位爵爷每家每户都有舒适快捷的四轮马车,要是愿意起早带晚,当天就能够到达天津卫。

    天津港口有硕大的客轮跑虎穴城、山海关、旅顺口、青泥洼口、皮岛,现在又增加了许多班次跑汉江港。

    诸位上路了就会切身体会到如今出门再也不是风尘仆仆,而是一种享受。

    跑长途的大客船上应有尽有,说书的、唱曲的、甚至于还有戏班子,一等舱跟不夜城的客房差不离,也有自来水和卫生间,同样可以随时有热水洗澡。”

    成国公朱纯臣疑惑道:“吴总兵莫不是吹牛吧?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又是坐车又是乘船,岂能不辛苦?”

    也难怪勋贵们不相信,以前跑客运是为了方便实用,船上的条件一般般。

    自从打山西土豪发了财,黄汉手中的资本太多了。

    因此拨付预算四十万块银元装修了排水量超过一千五百吨的客船七八艘,每艘豪华客船上都有头等舱,价格虽然贵,但是服务到位,保证物有所值。

    吴襄道:“征虏大将军总是说时代在发展,赶不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淘汰,今日本官深有体会。诸位爷,你们再不离开京师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就会落伍了。

    本官说话你们不信,这样吧,你们去隔壁房间问问正在跟一帮文官喝酒的张大人、梁大人,问问他们是不是乘坐了舒适得如同不夜城房间的大客船。”

    还真有几个勋贵端着酒杯去隔壁敬酒,顺便聊了几句,张凤翼如同背诵散文般描绘了一路上的风光,引得众人咂舌不已。

    好逸恶劳喜欢享受的大明勋贵被吸引了,有实缺的纷纷告假,逍遥爵爷当然是说走就走。

    他们如同观光旅游般上路了,吴襄发挥了特长,担任了旅游团团长兼职导游,坐上了豪华客轮后勋贵们都服气了。

    都认为吴襄把舒适度形容得不够,在不夜城房间住着哪有机会看海景、哪有机会钓鱼、哪能吃到鲜美的海产品?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朝夕相处,吴襄跟成国公、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