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404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404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也没有一明军肯多瞧熊文灿一眼,使得这位五省总督不寒而栗,他鼓足勇气喝问道:

    “大胆,本官节制五省,巡抚都得跪拜,尔等居然胆敢如此无礼,还有没有王法了?”

    黄惠武驱马向前,伸出单臂顺手把熊文灿拎起往地上一扔喝骂道:“蠢如猪的东西,丢了朝廷大军一二十万还敢耍官威,可曾想过皇上有可能诛尔九族?”

    见熊文灿摔了个狗啃泥,所有的明军都喝彩道:“好,好!‘红旗军’好样的!确实是这个该死的东西葬送了几十万大军。”

    跌得灰头土脸的熊文灿气得浑身哆嗦,一时间说不出话……

    一位“红旗军”镇抚官大声道:“诸位排队等待登记姓名、籍贯、职务等等,在等待期间莫要喧哗,全体立正,跟随本官唱军歌。

    预备开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明军骑兵十有八九都是老兵油子,服役期都达到三五年以上。

    可是不知怎的,有可能是被“红旗军”强大的气场震慑,他们此时此刻都站得笔直,齐声高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甚至于有的人还泪光莹莹,那一种不仅仅死里逃生,还终于找到组织的幸福荡漾在脸上。

    骄傲的“红旗军”,战无不胜的“红旗军”是每一个明军向往的集体,收容、收编溃兵事半功倍。

    至于如何处理一直身居高位养足了官气的熊文灿更加简单,直接把他塞进木笼囚车饿两天等他有了罪囚的觉悟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上千的溃兵好几拨在西门叫关。

    何勇庆、黄惠武一共收编了接近四万军民,其中有一小半是明军,骑兵占比超过四成,得到了战马、挽马八千余匹。

    这很正常,出关的乌合之众高达二十五万,除了收编的流寇,明军人马高达十万五万,骑兵虽然达不到定额的三成也接近两成,总数接近三万。

    明军在一般情况下遭遇败绩之时,步兵十之八九走不脱,骑兵才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出关之时,所有的明军都见到了这里壁垒森严兵强马壮,还见到了红旗飘飘,知道名声大噪的“红旗军”有一营在潼关协防。

    他们吃了瘪当然往这个方向跑,有不足三分之一的骑兵成功跑来潼关不足为奇。

    何勇庆乐得见牙不见眼,他头脑简单早就只认家主不认朝廷。

    对于朝廷损失了几十万兵马,他毫不在意,为多出八千余匹战马、两万左右明军沾沾自喜。

    何勇庆和顾奎等等四人就是因为武艺出众,且骑战技能出类拔萃,被黄汉选拔为贴身亲卫。

    有了战马有了七八千有骑术的明军,相信何勇庆很快就会训练出几千骑兵。

    以后内地正兵营就不会清一色都是骑兵不足的乙种营,半年后少说有六个营头能够得到甲种营编制。

    何勇庆在接管熊文灿败兵的当天就意识到能够收容太多人马,他及时写了报告动用六百里加急送往山海关。

    要求“红旗军”总部再调拨至少三百骑兵指挥官,言明将要扩充骑兵至少六个千总,请总部及时补充装备。

    孙应元虽然眼馋“红旗军”得到了人马几万,但是没有开口跟何勇庆争,因为他这个副将麾下的人马足够多,再大规模扩充人马,粮饷从哪里来?

    况且“红旗军”能够给予骑兵正兵二两四钱银子的月饷,五斗精米的本色,他哪里给得起?

    人往高处走,“红旗军”名气大、待遇好众所周知,在“红旗军”高调表态接受人马的情况下,哪里会有明军傻到还跟着他干?

    “红旗军”的效率非同凡响,何勇庆的报告送达山海关的第三天,从各营抽调、提拔的六百军官就出发了。

    他们直接疾驰大同从山西方向赶到潼关,由于沿途能够得到补给,可以换马,只不过花了八天时间。

    与此同时,四方快运运送的粮食和装备也陆陆续续到达,为了提高速度,这些物资大多数是从山西方面军临时调拨,届时再给房连栋补充即可。

    逐鹿中原这个成语道出了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派遣军官收编明军组建内地“红旗军”事半功倍。

    黄汉当然要挤出人手,因此不仅仅委派了何勇庆要求的三百骑兵指挥官还多给了三百。

    陕西必然会丢了,没有援军,眼看着粮食告罄的西安肯定守不住,不算上假投降的流寇,明军兵马损失不会少于二十五万。

    大明朝廷一两年内都不可能集结如此多的人马,京营将士们要守卫京畿之地,此时此刻的崇祯断然不敢把这支看家部队往中原填。

    zwqiushu

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 
左良玉部早就被宿敌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惦记上了。

    接受熊文灿招安的流寇集体反水之时都是一窝蜂杀奔左良玉的大营。

    联络好的高迎祥部第一围歼目标也是左良玉,原因很简单,平贼将军的人马最多,武将中左良玉的官位最高。

    满蒙骑兵以为左良玉的人马应该是最强的,打掉了祖宽部后也纷纷赶来合围。

    谁知接战后才知道这些人绝大多数是窝囊废,比祖宽的人马差多了,这些明军胆敢一战的还不足一成,十有八九都跪在地上磕头请求饶命。

    阿济格无怪,同样是汉人,同样是明军,为何“红旗军”就那么顽强?

    败逃三天后,左良玉的五千骑兵被包围在离华山不足三十里的一个叫做七里岔的山寨里,他的儿子左梦庚很不幸被阿济格截下。

    左良玉乃是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他的长子左梦庚是个不折不扣的败类。

    他发现被满蒙骑兵包围后立刻带着几十个家丁跪地乞求投降,比历史上投降建奴成为大汉奸足提前了六七年。

    阿济格得知逮到了左梦庚这个大鱼头兴奋莫名,他没有下手杀人,给予左梦庚优待,带着他来到七里岔劝降左良玉。

    见二十几万大军灰飞烟灭,自己仅仅带着四千余骑兵龟缩在粮食只够吃七八天的残破山寨里苟延残喘,左良玉知道大势已去。

    本来他还想着一死了之留下忠义之名,见到儿子带着几十个左家家丁跪在寨前哭诉,左良玉一声长叹放弃了抵抗。

    左良玉成为了汉奸,历史上的他由于死得早没有做成,现在终于被汉奸了。

    接下来左良玉开始胜任汉奸工作,被截断归路的刘泽清见左良玉前来劝降选择了留得青山在,也投降了清军,也是比历史上足早了六七年。

    至此历史上的南明四镇土崩瓦解,左良玉、刘泽清成为了汉奸,黄得功销声匿迹,高杰不知道躲在那个犄角旮旯期盼建奴退兵。

    左良玉是大明的挂印将军,范文程提议刻意拉拢,他手里还有崇德皇帝的圣旨,完全可以给左良玉爵位。

    阿济格和济尔哈朗见左良玉投降后,短短七天而已,就收拢了溃兵超过五万,认为此人有利用价值,同意范文程的建议,左良玉被册封为满清临洮郡王。

    陈永福、刘良佐等等上百明军将领也投降了,他们成为了高迎祥的麾下。

    没有被包围的咸阳守军是最先得知援军尽殁的消息,贺人龙知大势已去,急急忙忙率领仅有的四五千骑兵跑了,两万余步兵自然是把咸阳城洗劫后一哄而散。

    监军太监在军中大多数是作威作福的主,杜勋、杜之秩更加不堪,吃拿卡要那是家常便饭,贺人龙逃跑之时根本没有带上他们。

    由于咸阳人马反应迅速跑得坚决,也是因为流寇、清军的骑兵主力去集中冲击熊文灿大军去了。

    留下的一两万满蒙骑兵是济尔哈朗率领,是以护卫大营,防止西安明军突围为首要任务,根本不去管咸阳的明军自行溃散。

    兵备道王承允和监军太监杜勋运气不错跑出了咸阳,身边还有十几个心腹跟着。

    平时作威作福贪婪恶毒的杜之秩遭受报应了,他带着几十个心腹牵着一百余匹战马准备跑路之时被兵丁们发现。

    霎时间一传十十传百,来了一两千情绪失控的基层军官和兵丁。

    杜之秩还不识相,没有把马匹上驮着的财物丢给兵丁们私分,他出言恐吓,依旧在耍官威。

    忽然间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兄弟们,有没有见过太监的下面,可知他们如何尿尿?今天想不想见识一下监军大人的那话儿?”

    “哈哈哈,咱们早就想看看喽,兄弟们上啊,扒掉监军的裤子示众……”

    见到了这个架势,杜之秩的人连忙准备开溜,被不肯留活口的乱军嘁哩喀喳全部宰了。

    杜之秩嚎哭着求饶也是无济于事,被撕掉了裤子露出了保养得又肥又白的臀部。

    诸多军民都好奇太监的下面,虽然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瞧热闹的军民还高达上万。

    被羞辱过后也没能够留下性命,杜之秩被军民们用砖头、瓦片、石块砸了小半个时辰才蹬了腿。

    明军把咸阳洗劫一空后跑路,城中七八万老百姓也纷纷逃出城池上山入林,最后咸阳成为了空城一座。

    王承允和杜勋慌不择路居然遭遇了高迎祥的人马,在眼看着就会被流寇乱刃分尸之时,俩人主动亮明身份请求投降。

    还好带队的流寇头目是高迎祥的心腹大将黄龙,见有大明的监军大太监和兵备道投降义军大喜过望,没有下手杀人,领着他们来到了中军。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迎祥正痛快着呢!得知有大太监投降当然会留下听用。

    四月十三日,已经断粮两三天的西安守军见到了数万明军来到城下。

    没有任何人兴奋,因为他们都知道这肯定不是援军,因为远在十里外,军官就利用为数不多的千里镜瞧清楚了状况。

    洪承畴此时已经来到西安东门城门楼子上举着千里镜观察,他的小心脏在抽搐,身边的虎大威、曹变蛟等等将领也在用千里镜远眺,人人心如刀割。

    眼看着“平贼将军”、五省总督、左都督、都督同知、右都督等等旗号越来越近,洪承畴忽然捂着胸口大叫一声“天亡我也”喷出一口鲜血。

    左良玉以下三百余将佐纷纷打马从西安城下过,都报上自己的名字和官职。

    接下来杜勋和王承允高声在城下劝降。这二人告知西安守军,熊文灿的人马灰飞烟灭,咸阳不攻自破,西安不仅仅成为了一座孤城,还是一个无粮的死地。

    确认了朝廷的援军灰飞烟灭,一大半还助纣为虐参与包围西安城,军民们都如丧妣考,建议投降的将佐们占了不少。

    连续两个月都是半饥半饱,如今更是杀马而食,除了上等战马,挽马、驴子等等牲口全部吃光了,连马皮、牛皮、树皮、草皮、麸皮都吃下了肚子。

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围() 
此时诸多将领准备放弃抵抗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毕竟他们还算尽力,一直坚持到了山穷水尽,坚持到了唯一的希望熊文灿的二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

    事已至此该有个决断了,脸色惨白的洪承畴聚将议事。

    他宣布无论有什么想法总要等到明天天明再说,那时候他绝对不会干涉任何文官武将。

    今夜三更天,洪承畴准备组织一次四面突围,他不愿意做俘虏,根本没想过投降,又不愿意自杀,准备豁出去赌一把,宁可死于混战。

    不仅仅所有的守军参与行动,还会把这个消息扩散全城,不想降贼或者坐而等死的所有人都可以利用最后的机会碰碰运气。

    洪承畴了解人性,知道被逼到了死亡边缘之时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只要选择出城的军民都会一往无前,因为没有了退路、也失去了希望,唯有冲出去才能够避免从贼。

    十几万愿意拼命的军民全部出动,短时间被流寇、清军歼灭的可能性很小,总会有人能够得到逃出生天的机会。

    虎大威乃是一条好汉,他其实是塞外异名族,没有太多弯弯绕,他直言不讳道:

    “末将拥护大人的决定,是死是活全看今夜一战,只不过许多天没有吃到饱肚子,儿郎们没有体力如何是好?”

    老奸巨猾的洪承畴故意看了看文官武将,问道:“诸位有没有办法让预备突围的军民饱餐一顿?可知还能够从哪里搞到粮食?”

    没有人搭腔,兵备道王肇坤慢悠悠道:“本官只知道秦王府邸内还会飘出饭香,由此可见只有那里还有粮食。”

    杨国柱道:“王大人这话简直是白说,王府有粮食众所周知,我们不至于攻击王府去抢粮吧?”

    王廷臣也道:“正是,抢了秦王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