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42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42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家公子带着高家子弟和家丁们为国而战,人人都是精忠报国的热血男儿,在多次奇袭战中砍杀几十后金军。

    有了斩获到手,有门生故吏为老高第摇旗呐喊,他被朝廷治罪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存在。

    如此谋划可谓合情合理,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为了家族的命运,高家几个公子都在行动中。

    可惜永平府、滦州、迁安和三屯营一直被后金军牢牢控制,他们实在不敢赶去离永平府城只不过十几里路的九里台村。

    高家公子想联络上五里台村的高家庄园管事打听情况,冒险前去的家丁回来禀报,那里早就人去楼空,又被建奴放了一把大火,只剩下断壁残垣。

    那里如此危险,高家公子都是读书人,哪里敢去,只能在几个城池枯等。

    滞留丰润县城的是高家长子高有谋,此人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公,已经将满四十岁还是一事无成。

    他今天发现几百威风凛凛的骑兵招摇过市,许多骑士身上很明显有斑斑血迹,还有几人貌似挂了彩。

    高有谋此行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搞到后金军首级为父亲脱罪,并不是非得去九里台村找到黄家父子,他见到了明军骑兵,发现这些人应该是刚刚经历过血战来到丰润县城。

    他当然对这支骑兵感兴趣,反正是准备花银子买斩获,至于是跟谁交易这根本不重要,高有谋连忙寻找父亲的门生县太爷郭必昌打听情况。

    丰润老百姓对“红旗军”也有耳闻,今天终于有人见到了这一支铁甲骑兵,城里顿时热闹非凡,丰润县城里的居民呼朋唤友牵儿带女争先恐后来看英雄。

    几百威武雄壮的骑兵战士招摇过市,一面面迎风飞舞的红旗给丰润军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宣传自己的“红旗军”,树立起善战、爱民的光辉形象是一场持久战,要见缝插针。

    因此“红旗军”不懂得什么叫做谦虚,战士们很乐意跟围观群众讲袭击后金军救下成千上万父老乡亲的故事。

    丰润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菜市口,“红旗军”战士们绘声绘色给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军民讲述今天下午的血战。

    他们把一共砍了多少建奴和旗丁说得清清楚,还告诉大家救下了多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并且让刚刚加入队伍的张扬几个现身说法。

第八十章:龌蹉() 
“红旗军”战士的现场演讲太具备说服力,不仅仅有人证,还有诸多血淋淋的人头作为物证。

    故事还没讲完,丰润县城的老老少少就被煽动起了激情,因为这里的军民也切齿痛恨那些建奴和鞑子。

    丰润县城虽然没丟,可是两次攻防战也有数百上千军民死亡,城外被建奴祸害了许多村庄,不知多少无辜汉民死在后金军屠刀之下。

    城里人虽然绝大多数保住了性命,但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住在城外,罹难者何其多也。

    丰润县城的军民见到“红旗军”砍来的一颗颗后金军首级当然群情激愤,“红旗军”战士们趁热打铁带头喊几句口号,很快“大明万胜”、“红旗军万胜”、“明军威武”等等欢呼声响彻云霄。

    既然要树立英雄形象当然不能空口说白话,宋鹏飞和憨子带着几十人当众进行斩获、缴获展示。

    几套白甲、几十龇牙咧嘴还在滴血的新鲜真奴首级让围观群众大饱眼福,人人挑大拇指呼喊:“‘红旗军’都是真汉子。”

    很快丰润县城传遍了“红旗军”斩杀许多建奴、鞑子的故事。

    跟随高有谋的家丁当然知道了,他们回驿馆拉着公子随着围观群众瞧清楚了那些可以让高家脱罪的一颗颗首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见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高有谋哈哈大笑。

    他担心自己的面子不够,亲自去县衙请县太爷帮忙引荐。

    郭必昌是老高第的门生,高公子托付这点小事当然不会拒绝,没多久俩人登门拜访黄汉。

    一个士大夫一个士子结伴而来拜访一个赳赳武夫倒是让黄汉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这二人。

    郭必昌也没兴趣跟武人饶舌坐下寒暄几句后就直奔主题。

    他告诉黄汉,坐师高老大人的公子有些事情要麻烦黄大人,他只不过是陪同而已。

    高家公子其实是个实在人,根本没有谈判技巧,表现得很急切,立刻开口请求黄汉让出三十级真奴的军功,高家愿意奉上纹银八千两劳军。

    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明明是出银子买人头,却根本不直截了当谈买卖,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方劳军一方让军功,听起来很纯洁。

    高大公子也是真的急了,万一高家老太爷被缇骑拿进昭狱待罪,要把人捞出来恐怕几万两银子都填不满官场这个无底洞,要是高家再被革了功名,哪怕有几十万两白银的家财也会在旦夕之间败落。

    人头赏要是单算银子,一级真奴甲兵也只不过值四十两而已,高家给的价钱都已经接近三百两银子一级。

    这个价钱其实黄汉心里已经接受,斩获太多,在大明已经属于一枝独秀,再次报上一百级和七十级已经没有区别,黄汉和黄沂州升职太快,再也不可能连升三级,朝廷肯再次提拔一级已经属于特事特办。

    可是明明看出来高家很急切,人家上赶着买奇货可居的东西,黄汉如果不坐地起价岂不是白读了市场经济学。

    黄汉故作为难道:“这些斩获都是袍泽出生入死血战而得,本官如何能够为了些阿堵物把兄弟们的功劳拱手他人?高相公,恕本官不敢从命。”

    高有谋没想到开出几倍于朝廷的军功赏都被当场拒绝一时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县太爷倒是经常跟赳赳武夫打交道,明白这些人没有不爱财的。

    因为武官必须养家丁才能够有实力,不想方设法搞银子如何应对家丁们的开销?

    没有家丁跟着上战场,武将们恐怕没被敌人打死,都有可能死于痛恨他们,找机会在背后下黑手的普通营兵。

    他见气氛尴尬,打圆场道:“黄大人体恤袍泽血战所得情有可原,但是能够多给阵亡、伤残的战士体面黄大人也要考虑周详,能够得到抚恤银、赡养银那应该是多多益善。黄大人认为还有什么需要为立功袍泽做的尽管提出来。”

    这就是独家买卖的好处所在,没有比价,朝廷的人头赏那不能单单算银子,文官武将被提拔一两级价值几何?谁能够算得清楚这里的糊涂账?

    黄汉只不过打了个哈哈,志在必得的高家公子就傻眼了,如今县太爷开口打圆场,很明显人家是准备加价了。

    黄汉装模作样叹口气道:“唉!银子虽然好但是不能当饭吃,麾下兄弟们总想着下半辈子有着落才会安心跟建奴、鞑子搏命啊!”

    郭必昌真的有水平一下子就听出黄汉的弦外之音,他道:“升斗小民要觉得心里踏上无非有十几二十亩田地在手,这不难办到。”他说完目光炯炯瞧着高有谋。

    秀才公马上明白了,接口道:“黄大人不要银子要田亩也行啊!高家把五里台庄子的所有田亩都给您,您看看可以分润多少真奴首级给高家?”

    黄汉瞧着这位秀才公一脑门黑线,他不置可否自顾自喝茶不接话。

    郭必昌笑道:“高公子,你首先要说明白了五里台庄子一共有多少田亩,其中下田有多少,中田、上田又是多少,否则人家黄大人如何知道该给你分润多少斩获。”

    高智谋还以为黄汉还是不肯通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听县太爷提醒这才恍然大悟。

    他忙不迭道:“高家在五里台有三千余亩下田,不足两千亩中田,一亩上田都没有,合计应该有田地超过五千亩。其实不是高家的田亩不好,至于为什么是下田居多,黄大人应该心知肚明。”

    田亩里的龌蹉事黄汉倒是略知一二,一般情况下升斗小民的私田反而是上田居多,士大夫家反而是薄田、下田。

    因为大明田赋分等级,上田的皇粮跟下田需要缴纳的税赋大不相同。既然大明养士,那么缴纳税赋这种傻事情理所当然要让小老百姓来承担。

    为了逃税,士大夫无所不用其极,瞒报实际田产,以优充次,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逃税手段。

第八十一章:凝聚力() 
五千余亩土地可以作为赏赐给立功的家丁战士,毕竟这个时代人的观念不同,置办田产是被认为光宗耀祖的体面事。

    黄汉早就承诺赡养伤残战士,眷顾阵亡袍泽的家眷,如果能够无偿赐给他们田亩当然会受欢迎,这样做能够大大增强“红旗军”的凝聚力。

    高家出手豪阔,这些田亩的价值恐怕不会低于三万两白银,黄汉心满意足。

    答应道:“高公子如此爽利,本官替袍泽谢过了,也不知三十级真奴斩获够不够高家办事。”

    见谈成了,高有谋大喜正待答应,旁边县太爷插话道:“黄大人,来日方长,看在老夫的面上,能不能再加些。”

    由此可见高家大公子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他有可能根本不知道物价,心里只想着拿到首级就算救下了父亲,根本不想讨价还价。

    郭必昌见高家拿出五千余亩良田只准备换三十级真奴脑袋觉得黄汉未免下手太黑,忍不住开口了。

    天地良心,黄汉真的不是黑了心,他只不过认为一方漫天要价一方着地还钱而已,根本没想过高公子会一口成交。

    现在郭必昌开了口,黄汉正好借坡下驴再给些斩获,他道:“哦!县尊大人开口,下官当然要知道好歹,这样吧,在三十级真奴之外再加五级白甲兵、一级拔什库巴牙喇和四十级旗丁,县尊以为如何?”

    县太爷大喜,心道:这个黄汉倒是豪爽之人,傻兮兮的高公子已经答应了条件,本来以为自己开口至多加半成或者一成而已,谁知人家一下子加了几乎翻倍的斩首功劳。

    他喜滋滋道:“好,黄大人果然爽快!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咱们也算有了交情,日后还请黄大人常来丰润亲近亲近。”

    “哈哈,用不着几个月县尊就会高升,下官来这里干嘛?”

    郭必昌有守土功劳在手,升一级已经是铁板定钉,想必他还会参与运作高家之事,有了三十六级真奴和四十级旗丁斩获,要升官应该是上了双保险。

    县太爷被黄汉的话语挠到了痒处,乐呵呵道:“本官不管去哪里任职,黄大人这个朋友都是交定了,日后是真心欢迎‘红旗军’多来亲近。”

    黄汉道:“好说,好说,山水有相逢,说不定我们还会并肩作战也未可知。”

    黄汉知道这个时代人相当重视信誉爱惜名声,谈好了条件就让宋鹏飞和憨子带着高有谋去拿东西,高有谋表态等后金军退了立刻派人送地契去黄家办交接。

    做了一笔大买卖,得到了大实惠还使得高公子喜不自胜,让郭必昌另眼相看表示愿意结交,最后高有谋告辞之时一躬到地,简直以后生晚辈自居。

    钱粮、兵马、田亩都有了,黄汉现在想谋求地盘,这一次准备去京师联络郑国昌便宜行事。

    黄汉想请他帮忙运作一个守备武官,如果实在办不到哪怕能够实授一个卫所军千户,只要能够实际控制一个在永平府地界的千户所驻地都能够接受。

    兵靠将带,“红旗军”哪怕变成了卫所军,黄汉还是会按照超过营兵标准进行操练,会给麾下发放足额营兵的粮饷,根本不会让麾下去种地。

    在黄汉带领下,一千一百二十卫所军的兵额一定会用足,这些人马的战斗力肯定能够把一个千总边军打得连他妈都不认得。

    根本没想到在丰润县城得到了意外之喜,心满意足的黄汉没有拒绝郭必昌挽留“红旗军”再驻扎一天的美意。

    他带着所有的战士在城里美美地吃了五顿,舒舒服服睡了两大觉,第三天上午再次上路之时人人精神百倍。

    有了方以化和李若琏这俩人的面子,黄汉当然不肯苦自己和麾下,一路上经过的有大明军民驻守的城镇何其多也,干嘛要风餐露宿,进城喝酒吃肉洗热水澡美美的睡大觉何乐不为?

    当天太阳还在西山高挂,“红旗军”就早早的进入宝坻县城住宿,当然会有人接待有酒有肉款待,有地方睡觉。

    知县史应聘是个会来事的,他已经有了守土之功,此时不遗余力跟宫里出来的人联络感情,连黄汉都被待若上宾还拿到了一个大红包。

    人家这么客气黄汉有些不好意思,当天晚上让宋鹏飞和憨子去走县衙的后门,给史知县带去了一级巴牙喇九级真奴,十级旗丁。

    没多久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