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47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47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章: 瓦克达() 
吴自勉站起身敬了黄汉一杯酒问道:“黄老弟,本官见汝麾下兵强马壮羡慕不已啊,他们跨下战马膘肥体壮,手上拿的、身上穿的都是好东西,得费不老少银子呢,不知老弟何以能够养得起这许多猛士。”

    “哈哈,吴大人客气了。你难道不知如今的建奴、鞑子人人都是暴发户,‘红旗军’现在只要干死一个敌人最少到手一百余两银子的缴获,还会得到他们的战马和铠甲、武器以及战马上驮运的丝绸、布匹等等财货。”

    吴自勉惊讶道:“这、这、这完全是虎口夺食啊!本官佩服之至。”

    马世龙道:“怪不得黄将军如此发财,想必‘红旗军’应该到手了几万两银子吧?放心,本官不眼馋,这些好处都是你们敢于拼命搏来的。只不过本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汝意下如何?”

    “马经略太客气了,但有差遣下官当然不遗余力。”

    “本官也想带着儿郎杀敌建功得缴获,黄大人下一次出击之时我们两家能不能合兵一处啊?”

    吴自勉道:“正是、正是,本官的延绥汉子上阵杀敌那可不含糊!跟着黄大人干一定能够杀敌建功。”

    黄汉腹诽:想得美!跟你们的人马协同作战,打了胜仗会一窝蜂抢首级抢金银财宝,万一被打败了又会一哄而散,我难道看上去很傻吗?

    他嘴上客气道:“好说、好说,卑职既然来到遵化遇见了马经略、吴总兵,总要想方设法让你们名利双收。”

    “痛快,黄将军果然爽利,真乃豪杰也!来本官陪你干一杯。”

    欢迎宴其乐融融,酒好话投机众将都在高歌取醉。

    黄汉做事小心谨慎,他相信刘之纶的人品,可是他带着“红旗军”出击后刘之纶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城门口瞭望!

    万一自己被建奴尾随急需进城之时,守城的兵丁担心后金军趁机攻城不敢开门,自己岂不是被坑死了。

    他准备让“红旗军”实际控制一个城门,哪怕只是控制翁城也能够接受。

    这个时代的大城大多数设计了翁城,遵化作为军事重镇也不例外,翁城其实就是在第一道城门里又四面砌城墙围了一个如同天井一样的空间,然后再有一个城门进入城里。

    要是敌军不知道某城池有翁城,贸然冲杀进去,外城门落下千斤闸,敌人被困在无遮无拦的翁城天井内就惨了。

    守军射箭、放铳甚至于丟石头都能够把进入死地的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黄汉趁着大家都高兴请示遵化最高长官刘之纶道:“刘大人,卑职手底下有七百步兵和二百没有铁甲装备的骑兵,卑职斗胆请求驻军南门不知大人能否恩准。”

    建奴破口而入的大安口、龙井关、马兰谷其实离遵化城都不远,几十里而已,现如今遵化在刘之纶手中,后金军不得不经营三屯营。

    三屯营城是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离遵化也不远只不过六七十里,只不过路况不太好,大部分是丘陵起伏的山道。

    后金军要把抢劫成果尽可能多的带回去,在离边墙不远的地方确实必须一个物资中转站,没了遵化最是适合的地方就是城高墙厚的蓟镇总兵府所在地三屯营城。

    有遵化在手之时后金军完全可以自由从大安口、龙井关、马兰谷这三个被毁坏的长城关隘进出,现在如果不想遭遇激战只能选择经过三屯营城一直往北经龙井关回辽东。

    黄汉当然知道后金军已经萌生退意,这些穷凶极恶之徒肯定舍不下劫掠的粮食和财物,往口外运送物资一直都在进行中。

    黑吃黑行动已经在心中酝酿,明军一直没有敢派遣人马去拦截后金军出龙井关的队伍,建奴三屯营城的守将乃是代善的四儿子甲喇额真瓦克达,他此时肯定不知道来了一支胆大妄为的“红旗军”。

    黄汉准备带着人马从遵化北马蹄峪往东潜行,经洪山口边墙内的羊肠小道直扑龙井关,这个时代的大明长城是军事防御体系,长城理论上也是兵力调动的动脉。

    刘之纶其实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其实能够通过读书考中秀才、举人最后金榜题名成为进士的人一个个都应该相当于现代的学霸。

    如果现代人跟古人比学历,明朝得中进士者每三年才三四百人,这个比例应该是后世名牌大学里博士生的存在。

    刘之纶马上明白了黄汉要自己控制一座城门的意图,道:“黃将军试图继续游击建奴,为了方便出入遵化城故而要一座城门的控制权本官理解,交给黃将军一座城门本官还是比较放心的,只不过……”

    “还有只不过?娘的,刘之纶这小子也变得不厚道了。”黄汉心里腹诽。

    他见刘之纶在装模作样沉吟,接口道:“刘大人,卑职来到遵化,但有斩获都少不得大人的运筹之功。卑职出遵化游击建奴也是奉命行事,刘大人就是指挥‘红旗军’的主将啊!”

    刘之纶乃是文官,都是名义上指挥归他调遣的各营人马,“红旗军”乃是刚刚崭露头角的一个守备营而已,朝廷根本没有明确刘之纶可以节制。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黄汉主动表态在遵化期间受刘之纶节制,接下来“红旗军”但有功劳自然少不了刘之纶的运筹之功。

    刘之纶当着遵化文官武将道:“如此甚好!黃将军听令。”

    黄汉站得笔直大声道:“末将在!”

    “本官命令你带领本部人马驻扎遵化南门,伺机出击建奴不得有误。”

    不简单!这位刘侍郎这一个多月的进步大大的啊!他直接当众发布让“红旗军”主动出击的命令,黄汉带着人马经历血战得来的所有功劳,刘之纶变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功臣。

    没关系,能够被人利用的人,说明是个有用之人,最起码还有利用价值么!

    况且黄汉的军功赏又不会有了上司领了运筹之功就会贬值,这种双赢的好事何乐不为?

    “卑职领命,定然不辱使命!”黄汉立刻抱拳躬身道。

    ————

    书友们千万别忘了投推荐票,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第九十一章:坏坏的() 
马世龙和吴自勉渴望斩首功,带着人马来到遵化也想着有所作为,倒不是一味龟缩防守。

    在一月底就尝试集结人马去占代善正红旗的便宜,可惜游击战玩得不熟练,偷鸡不成蚀把米。

    其实他们模仿黄汉的游击战术取得了成功,十几个建奴哨骑被算计丢了性命,可是明军见得手了纷纷下马抢建奴随身携带的钱财引发混乱耽误了撤退时间。

    也就是浪费了不到一刻时间而已,战场局势发生了变化,救援的建奴有一个中等牛录人马杀到。

    马、吴二人的骑兵虽然有几百人参加行动,但是他们依旧各怀鬼胎,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思维打仗,不战败才叫奇怪。

    两位总兵官麾下的明军骑兵抢功劳不甘于人后,发现敌袭明哲保身又是得心应手,明明具备兵力优势,可惜就是没人愿意跟后金军拼命。

    最后的结果是明军骑兵被后金军穷追猛赶丢了小一百人才仓皇逃回遵化,那些下马抢斩获、缴获的骑兵很不幸大部分都没有能够活着回来。

    只有马世龙的两个家丁眼疾手快逃出生天,还带回来两级建奴脑袋。

    一战丢了近一百骑兵,其中家丁战士超过一半,才得了两级斩获,两个总兵官心疼得直哆嗦。

    有了这一次得不偿失的游击,明军骑兵没有了出城搏斩获的热情,大家都在龟缩防守。

    这种现象在崇祯三年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为敢战的榜样如赵率教、满贵、孙祖寿等等都变成了烈士,明军士气一落千丈,各路人马都观望不前。

    瓦克达被明军偷袭战死十三个甲兵,还有俩人的脑袋被明军带走了当然怒不可遏。

    他在这一个月内派遣人马加强了对遵化的探报,有时候十几个建奴哨马居然大模大样沿着遵化城兜圈子,嚣张跋扈得不可一世。

    而一朝被蛇咬的马、吴二人再也不愿意尝试去围歼那些建奴哨骑,他们担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实在舍不得再丢象征实力的家丁骑兵。

    黄汉即将率领“红旗军”以遵化坚城为据点出击建奴搏斩获,在场的将佐没有人表示怀疑。

    毕竟人家已经有了十几次的成功经历,而且收获了几百鞑子、建奴以及旗丁的首级。

    “红旗军”已经属于斩杀后金军的专业户,黄汉高调承诺主动出击,再次收获战功毋庸置疑,刘侍郎得到运筹之功板上钉钉。

    可是马世龙和吴自勉如何自处?他们如果不在遵化驻扎属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两个总兵官在遵化毫无作为,眼睁睁看着一个守备和一个文官建功,这不是赤裸裸打脸吗?

    被逼到墙角了,两位总兵官不拿出态度恐怕日后要被御史、给事中参一个畏敌如虎消极怠战的罪名。

    马、吴两位总兵官也是精明之人,他们双双站起对刘之纶抱拳施礼道:

    “刘大人,本官请战,麾下儿郎们都愿死战报国。请大人点兵派将。”

    刘之纶腹诽:这俩老小子很明显是给自己出难题啊!我都不知道“红旗军”准备如何出击,准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动多大规模的袭击,拿什么给你们点兵派将?

    派你们去攻打三屯营城可不可以?恐怕你们不敢去吧!

    见刘之纶在为难,黄汉笑着插话道:“马经略、吴大人,卑职想着请贵部骑兵协同作战不知二位能否给予红旗军帮助?”

    吴自勉就是想跟着混军功,他连忙道:“黃大人客气了,为国杀敌乃是延绥好男儿分内之事,本官自当竭尽全力和‘红旗军’并肩作战。”

    黄汉乃是熟读明末历史的知识分子,明末总兵官、参将、游击的品行知道得八九不离十,这个吴自勉的人品比马世龙差多了。

    历史上就是吴自勉和马世龙在关键时刻坑了刘之纶一把,导致他战死在遵化城外娘娘庙山。

    吴自勉的延绥兵也就比后金军好了一点点,勤王路上强拉硬派,就差杀人放火明火执仗抢劫了。

    跟那帮杀人越货的兵痞并肩作战?跟吴自勉这个坑爹没商量的货出生入死?老子又不是傻子,还不如直接自挂东南枝吊死。

    见吴自勉准备跟着“红旗军”混军功,急需斩获的马世龙也表态道:“黃大人可以调用本官麾下骑兵,本官也可以披坚执锐上阵冲杀!”

    “二位大人好意卑职心领了,遵化城外建奴游骑络绎不绝,实在太嚣张。二位总兵官明天中午点齐所有的骑兵忽然杀出城去,目的就是两千骑打建奴三五十骑甚至于只有七八骑兵。不怕斩获少,只要经常有就会积少成多。”

    马世龙道:“这个法子是不错,咱们曾经干过,可是建奴、鞑子不好惹,他们穷追不舍,咱们的骑兵难以摆脱,最后损失惨重!”

    黄汉坏坏的笑道:“建奴已经在遵化周围耀武扬威了将近一个月,此时出击已经能够确保出其不意,二位大人尽管下手,卑职能够保证你们吃不了亏。”

    马世龙道:“本官上一次丢了几十家丁,至今想起还心疼得哆嗦,要是再次吃败仗,恐怕会严重影响士气!”

    “大人无需担心,但是出城人马要做到短平快,要懂得见好就收,还要约束部下不能因为抢功劳造成混乱。”

    “黄大人,这些本官都醒得,前车之鉴不得不防,这一次本官亲自动手,谁敢不听号令老子绝不轻饶。”

    “经略大人肯亲自上阵更加稳操胜算,遵化城离三屯营城六七十里,两位大人只要掌握好出击距离,最好不要超出两城的中间地带,发现风吹草动立刻撤退。一定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马世龙已经表态亲自出城参战,吴自勉当然不好意思留着城里,他有些担心道:“黄大人,本官也愿意亲冒矢石跟鞑子、建奴好好干一仗,可是鞑子骑兵来时如一阵风,咱们的人马真的跑不过他们,你如何信誓旦旦万无一失?”

    ————

    书友们千万别忘了投推荐票,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第九十二章:谆谆诱导() 
黄汉老神在在忽悠遵化诸将,言语间从容不迫并且充满了蛊惑力,有些类似于后世传销宣传。

    他道:“吴大人,你们有可能跑不过鞑子,但是麾下骑兵打得过鞑子呀!你们具备太多优势,如果鞑子兵真的敢追击,诸位这一次的斩首数恐怕要突破遵化大捷。”

    不但马、吴二人被黄汉的忽悠吸引了,刘之纶以及他的八营主将都竖起了耳朵聆听。

    一月中旬刘之纶派到黄汉麾下节制四五百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