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53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53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天子见御史、给事中纷纷上奏,他破格提拔的刘之纶居然一挥手就散去了最少四十万两雪花银,崇祯当然心疼得直哆嗦。

    就在皇帝跟阁臣商议要给刘之纶和黄汉以及一干参与的将佐什么处罚之时,遵化再传捷报,明军居然主动出击东奴斩杀三百余级,虽然真奴和控弦鞑子只要一小半,但也是战果硕硕。

    满京畿的明军都在龟缩防御,唯有刘之纶部主动出击并且大胜而归,如此功臣即便小节有亏,只要大节不失,圣天子也得容忍啊!

    毕竟人无完人,大凡不循规蹈矩的人,大多数是有两把刷子的。

    原本舆情汹汹的满朝朱紫也歇菜了,谁也不傻,如今是什么形势?建奴、鞑子把大明京畿当成了猎场。

    而刘之纶和黄汉无疑是大明军民心目中的大英雄,此时揪着英雄的尾巴不放,准备挨百万军民唾骂吗?

    最后一道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圣旨下达到遵化。

    内容是对刘之纶等人公然私分缴获且数额巨大的违纪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如果再有下次,一定会从严从重治罪,有关于这一次报捷的赏赐,只字未提。

    刘之纶见到了这份圣旨乐不可支,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他乃是庶吉士出身,如何不知衮衮诸公的德行,自己不仅仅参与私分了近百万两白银,还纳入私馕足八万两。

    他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倒不是他如何贪财,而是当家后知道了柴米贵,知道要带兵出战如果手里不养一些家丁完全是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因此他已经用从遵化分到手的银子让心腹家丁刘福、刘贵选拔了本分、孔武有力之人一百左右收做家丁。

    私分缴获且数额巨大,这无疑是个火药桶啊!不知何时就会被言官引爆,现如今尘埃落定,天子知道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问罪乃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就表示这件事完全揭过去了。

    接到圣旨的刘之纶很想私自请黄汉来大醉一场,奈何黄将军终日忙忙碌碌,此时根本不在遵化城中。

    得了便宜回来的黄汉这几天没有闲着,他让憨子、杨大年、袁思明等等猛人带着骑兵战士以战练兵,马世龙和吴自勉也纷纷效仿,每天跟着“红旗军”出城丟圈子。

    宋鹏飞组建了足额一个总旗的鸟铳手,现在紧锣密鼓用那些劣质鸟铳进行装填训练,他们当然会模拟三段击齐射。

    本来被选中的原明军铳手有些不乐意重新玩回鸟铳,因为那玩意儿太容易炸膛最容易伤了眼睛。

    他们见到了宋鹏飞的七杆好铳,再亲眼见宋鹏飞和赵坤几个从容装填、打放,再听宋鹏飞宣传。

    鸟铳手们得知以后“红旗军”的制式装备都是质量上乘的优质好铳,包管只有比现在的七杆铳质量更好,大家都打消了顾虑人人认真操练。

    这几天由于明军活动频繁,建奴三屯营城的守将瓦克达更加无所适从。

    因为明军已经实际控制了遵化外围三十里的区域,建奴、鞑子的哨马胆敢靠近遵化十有八九就回不去,遵化城已经成为了未知。

    瓦克达如芒在背,遵化城军情不明还不算太可怕,关键是那个主将刘之纶是个慣会扮猪吃虎的主。

    他曾经故意示弱让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带出京师的花子军,谁知就在大金军被麻痹之时,花子军居然以在冰天雪地一天行军超过八十里的速度杀到遵化城下并且一举夺城。

    现在这位明国的刘大人又在搞什么鬼花样?他又有了什么阴谋诡计呢?会不会准备突袭三屯营城?

    ————

    向书友们要推荐票!

第一百零三章:罗家寨()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在体现,历史上的刘之纶碌碌无为枉死在遵化城外,成为了满朝文武的笑料。

    现在的刘之纶被认为是个足智多谋的智将,是个扮猪吃虎的枭雄,后金将领人人提防。

    野蛮人一思考上帝也会发笑,刘之纶没打算干什么,他不敢也没有这个实力攻打有两三千后金军披甲人驻守的坚城三屯营。

    之所以遵化守军表现得如此强势,一则是为了提升明军士气让兵丁们再也不畏敌如虎。

    二则为了争取搞些建奴首级争取再次报捷。

    三则当然是让敌军主将疑神疑鬼,把注意力集中到遵化是否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四则是有意把驻防遵化的明军骑兵有意往遵化外围带,有利于下一步行动。

    接下来黄汉就会带着“红旗军”再来一个小规模便宜战聊胜于无。

    上一次是去山里打了从三屯营城出发送物资、粮食出关的运输队,这一次黄汉选择打送劫掠物资去三屯营城的队伍。

    打奇袭战,战场选择尤其重要,主将大人要亲力亲为。

    黄汉这些天根本不在闹得杀气腾腾的遵化城里,他带领宋鹏飞、王展鹏、桑羽、王守诚等等三十六精骑干起了侦察兵的行当。

    三十七条好汉,七十四匹战马,其中有一人几乎没有战斗力,他是随军医务兵刘大寿,还有七个战士乃是老家在迁安北的本地人。

    为了把迁安至三屯营城这一段官道的军情探报仔细,黄汉带了七天的给养,准备如同自己一个人从遵化往永平府城潜行的方式带着三十六骑在山沟密林餐风露宿。

    原本这一次侦察不准备带上宋鹏飞,让他专心训练刚刚组建的一个总旗鸟铳手,可是憨子、郑孝文、杨大年等等军官都觉得让机灵的宋鹏飞跟着家主,他们心里舒坦些。

    宋鹏飞也喜欢跟着师傅办事,他表态有赵坤几个用心训练鸟铳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

    因为一个总旗的鸟铳手都是明军三年以上的老兵,人人都懂装填和打放,对于明军的火器布阵也耳熟能详,再次训练成军轻而易举。

    他认为跟师傅结伴而行为“红旗军”探查、制定行动方案乃是首要任务。

    搞侦察确实需要小宋的机灵,黄汉当然乐得带上他。一行人当天就潜行一百余里来到了迁安北的官道探查。

    天气已经逐渐转暖,虽然还没有冰雪消融,但是很明显拂面春风已经少了透骨的寒意。

    后金军抢得盆满钵满,已经决定出关回辽东,此时都在不遗余力抢运物资和粮食,官道上不时出现建奴、鞑子裹挟着汉民匆匆忙忙往北跋涉。

    明摆着只要把队伍带到这段官道潜伏,打一个小规模伏击战斩首二三百得到价值几万两银子的缴获应该不成问题。

    关键所在就是得手后还要跑得了,这里的位置不太好,毕竟在后金军驻防的两个大城之间。

    迁安距离三屯营城接近一百五十里,其中有一大半道路经过绵延起伏的山区,离临时根据地遵化的距离有些远,往回跑之时容易被敌人骑兵缠上。

    关键问题还是自己人马太少,实力不足以跟超过一个牛录的建奴甲兵硬撼。

    即便麾下战士们认为“红旗军”跟一个建奴上等牛录发生遭遇战也能胜之,但是黄汉根本不能这样拼消耗。

    惨胜如败,“红旗军”肩负着汉民族的希望,在成长阶段伤筋动骨,历史的车轮岂不是依然如故,最后汉民族还是一个个脑后留着猪尾巴做通古斯野人的奴才?

    此战还是要把握最重要的一条,只能占便宜坚决不肯吃亏。

    黄汉带着麾下潜行,一路上强忍着没有下手对付来往不绝的后金军哨马和运输队,有几次发现了只有一个鞑子十人队押运物资都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缴获和斩获。

    三十几人花了五天时间把迁安城到三屯营城的这段路线基本摸清了,一百五十里的官道,其中大多数是山路难行。

    后金军搞辎重运输比不得骑兵奔驰,根本做不到朝发夕至,利用两天时间赶到地方也够呛。

    因此他们在这两城之间又经营了两个物资囤积地——罗家寨和马家坡,这两个地方都有最少一个建奴牛录外加一个鞑子百人队驻守,还有旗丁、余丁、包衣奴才二三百上下。

    罗家寨和马家坡的后金军不断在周围劫掠,把抢来的物资囤积在这两个原本是大明宗族武装建造的寨子里,也有其他劫掠的牛录把抢掠成果存放后再次踏上打劫的征途。

    罗家寨离三屯营城五六十里,马家坡离迁安城不到五十里。这两个寨子相隔不过四十几里,但是这段路途山高林密属于迁安到三屯营之间最难走的道路。

    黄汉潜行接近,利用树木掩护把两个寨子都亲自观察了最少两个时辰。

    他心里大致有了一个想法,罗家寨拿正经八百的城池相比容易攻打许多,寨子里堆积的财货真的不少,被裹挟准备带回辽东为奴的汉人青壮年男女也不会少于一两万。

    黄汉准备回到遵化忽悠马世龙和吴自勉,看看他们是不是够胆量出动所有的骑兵一起来玩一次奔袭罗家寨。

    黄汉不担心打不下来罗家寨,因为“红旗军”用火药包炸开城门已经有了几次成功的经验。而这一种用火药炸开城门的破袭方式没有被这个时代广泛采用,目前属于“红旗军”独一无二的配方。

    二百多斤黑火药的爆炸威力堪比二战期间的一个五到八公斤炸药包的威力,用来破门当然手到擒来。

    罗家寨根本没有修建瓮城,明军骑兵突袭而来之时,驻守的后金军根本不可能来得及用石头沙包堵死大门,估计一息时间明军就能够破门而入。

    问题是罗家寨原本就有几百后金军驻守,几乎每天都有运输队在寨子里过夜,押运的后金军人数有时多有时少,哪怕忽略那几百旗丁和包衣奴才的攻击性,怎么着也要以三五百甲兵计算战斗力。

    ————

    请书友们留下推荐票谢谢!

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沟村() 
“红旗军”骑士要突袭有千八百后金军驻守的寨子,即便这些人马有一半以上是鞑子和旗丁也不能保证稳操胜算,更加不可能做到速战速决。

    万一偷鸡不成打成强攻战、消耗战那就亏大发了,“红旗军”的每一位战士在黄汉心目中都是宝,将来都要培养成为抵抗异族入侵的栋梁。

    如果存在太高的伤亡率,黄汉宁可放弃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也会毫不犹豫选择避战。

    但是有了马世龙和吴自勉的两千多人马,再加上刘之纶新组建的标营骑兵四五百,兵力优势变成四打一还富余,在突袭凑效的情况下,这一次的战果应该接近遵化大捷。

    想必有发财预期又有搏大功的机会,马、吴二人被说得动了心十之八九。况且这段时间他们的麾下看着“红旗军”吃香喝辣肯定眼馋。

    心动不如行动!再想办法狠狠地忽悠遵化骑兵,让他们拿出要钱不要命的凶狠出来干一票应该水到渠成。

    傍晚在回程的路上宋鹏飞和桑羽带着七骑发现了离官道不远的一个村子里升起袅袅炊烟很是奇怪。

    被建奴祸害了几个月的地方简直是千里无鸡鸣,汉人不是被杀、被抓就是躲进了深山老林,谁敢堂而皇之依旧在靠近官道的村子里烧火做饭?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有敌情!黄汉带着人马也潜伏到了村子前边一片树林里往村子里张望,惊起了投林宿鸟各自东西。

    村子里的人很明显觉察到了动静,三个建奴骑兵冲了出来,但是他们很谨慎没敢接近林子,在离树林一箭之地叫嚷了一阵子,见没有人出来就回了村子。

    有意思,很明显这个村子里的建奴没几个啊!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过宿?

    难怪黄汉百思不解,在村子里逗留的后金军本来今晚是准备赶去罗家寨过夜,可是由于马车轴断裂耽误了时间,不得不在这个叫做裴家西沟村的地方住宿。

    这队人马组成部分大部分不是后金军,只有一个马甲、两个步甲三个建奴和六个旗丁、包衣奴才而已。

    其中有八个是汉人家丁,是有武力值相当于保镖的那一种,还有五个车把式、两个小厮、一个秀才相公、两个婆子四个丫鬟、一个大明文官老爷的夫人和一个小妾。

    后金军拿下永平府城,罢官闲居的副将孟乔芳与知县张养初、兵备道白养粹、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个败类拖家带口投降了。

    红歹是为了千金市骨,不仅仅约束麾下不得骚扰降官家眷、侵犯他们的财产,还恢复孟乔芳副将官位,又任命白养粹为巡抚、张养初为知府,让他们协助贝勒济尔哈朗坚守永平,紧接着到处张贴告示安民。

    后金军广而告之永平府军民,明国投降的兵备道、知县等等都得到大金国赦免,他们不仅仅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财产还被连升两三级重用。

    这一招果然立竿见影,后金军接下来取滦州夺迁安,滦州同知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