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6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6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章:林子太大() 
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

    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

    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

    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

    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

    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

    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

    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

    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能也只能徒呼奈何啊!

    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

    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

    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

    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

    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

    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

    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

    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

    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

    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

    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

    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

    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

    ……

    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

    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

    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

    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

    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

    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

    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

    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

    要是每个大明边军都有如此斩获,恐怕建奴连壮丁人口都没了。大明家喻户晓的宁锦大捷也只不过得到了二百余级的斩获而已。

    放弃了已经抢到的战马倒是没有任何可惜,因为那匹马被七八支羽箭命中,伤势不轻一直在流血,在有八个鞑子追兵的情况下,牵着一匹伤马在林子里步行那是给自己送葬。

    渴望得到缴获的黄汉迫不及待打开褡裢前面的大口袋一看,不免无比失望。

    他还在期待这鼓鼓囊囊的口袋能够带给他惊喜呢,原来里面只不过是一根套马索而已,套马索其实就是一根长长的绳子,只不过质量好结实些罢了。

    还好接下来有了收获,在后面的大口袋里发现了大大小小十几块银子,恐怕有二三十两,还有两支金钗三只金戒指,总重应该在二两左右。

    这些黄白之物黄汉根本没有细看,钱财这东西有命在才会有用处,现在恐怕用不着。他反而是在摸出了一个杂粮饼时欢呼起来,几天没有粮食吃了,黄汉感觉自己已经上了火。

    如今得到了十几块杂粮饼那里还管其他,干脆坐下来靠在一棵大树上啃饼子。

    这些食物应该是鞑子一天的干粮,下一次得到粮食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黄汉不肯一两天全部吃完这些饼子,吃下三块后继续啃马肉。

第九章:哀其不幸() 
天色越来越暗,恐怕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走不出这片树林。

    黄汉干脆不去做无用功,准备爬上一棵大树过夜,这当然是因为他缴获了套马索的缘故。

    他可以用套马索把自己固定在树干上,不用担心睡着了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也不怕被猛兽突然袭击,当然更加不会遇见大蛇,天寒地冻根本不可能有冷血动物在活动。

    一夜无话,次日醒来之时发现难得见到了阳光,这几天天空都是阴沉沉的,这还是来到大明后见到的第一缕朝阳,黄汉不由得站在树上盯着蓝蓝的天空看了很久。

    计划中的战马没有得到,装备多了一面皮盾,总算没有白忙,想着昨天应该有许多汉民得以逃脱,黄汉心里还是有些高兴,总算为汉人尽了绵薄之力。

    有了两次不完美的伏击经验,黄汉认为计划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好运气,因为两次都是由于意外导致计划跟不上变化。

    总而言之还是一个人战斗太孤单,要是多出一个人提前瞭望能够把视野拉长几里,出击就不会每次都是充满风险的赌博。

    密林难行,黄汉总是选择走在林子边缘,这里虽然没有路但是好走了许多,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就是发现风吹草动可以先躲进树林再说。

    当然,发现官道上没有情况时也可以行走,但是在旷野之时就必须算好时间和速度冲刺而过,否则遇到敌人麻烦就大了。

    有可能是天晴了的缘故,黄汉走到林子边缘之时始终没有机会通过一段无遮无掩的官道,因为路上建奴、鞑子的骑兵络绎不绝。

    郁闷的黄汉唯有等待,有可能要等到太阳下山也未可知。

    反正闲着也是无聊,黄汉又选择了一个伏击点隐蔽,想着万一有落单的倒霉鬼出现,自己能够便宜行事,抢不着敌人的战马抢几个饼子都可以接受。

    黄汉走了几天发现的都是鞑子、建奴在奔驰,居然从来没有看到一支明军骑兵,这片偌大地盘好像已经不是大明领土,变成了鞑子、建奴的猎场。

    泱泱大国超过一亿五千万人口的大明居然虚弱如斯,让黄汉这个有着强烈民族荣誉感的愤青无比羞愧。

    他心里知道,如果汉人不在这几年爆发就会万劫不复,最后成为通古斯野人的奴才长达二百余年。

    可是只凭自己一个人一柄刀也只能空着急啊!

    没多久旷野的官道上出现了一支大队伍,远远的就传来老百姓的哭泣声和建奴的呼喝声。

    队伍很长一眼看不到头,应该有三五千人,出现在这里的建奴有可能是一个牛录,甲兵至少也不会低于二百,挥着刀子帮助建奴驱赶老百姓的包衣奴才人数更多。

    后金是落后野蛮的奴隶制,最顶层的是军事贵族。

    野猪皮时代,理论上每个建奴都是奴才,因为建奴的军事贵族在努尔哈赤面前的自称就是奴才,野猪皮可以任意打杀任何军事贵族,连他自己的兄弟、儿子也不例外,他赞扬某某可以说某人是个好奴才。

    这些好奴才也是大奴才——固山额真,然后他们手下又有如甲喇额真、牛录额真这样的中奴才,中奴才手下又有披甲人做小奴才,处在最基层的小奴才又会拥有汉人、高丽人以及蒙古人做包衣奴才。

    要得到主子认可才能够做奴才,主子放狠话就是“老子没有你这样的奴才。”于是乎,奴才们伤心欲绝,苦苦哀求主子不能不要奴才伺候云云……

    许多连奴才都不是的汉人阿哈被掳掠到辽东真的不如牲口,他们不仅仅被建奴欺负,还被已经成为奴才的汉人欺负得更狠。

    很明显这是一支往遵化押送战利品的队伍,队伍里的汉人有男有女就是没有老弱病残,骡马大车和牛车都是满载,充当劳力的汉人男子还都肩挑背扛着财货。

    队伍即将进入树林中的官道,建奴马上出动十几骑打前站,所有的建奴都弓上弦刀出鞘做出戒备状。

    包衣奴才们不仅仅挥刀耀武扬威,还纷纷大声恫吓:“如果谁敢在树林里耍花样,老子一定会活波了他的皮。”

    由此可见经过树林容易发生混乱,导致抓来的战利品逃跑早就是建奴的共识,他们已经在提前防范。

    其实建奴即便不摆出戒备状,黄汉也不敢冲出去砍建奴制造混乱,开玩笑,这里连甲兵带武装的包衣奴才有几百,他又不是铜筋铁骨也没有三头六臂。

    如果不采取偷袭战术,他一个人打两个建奴马甲都不能保证自己会胜出,打两三百?那是去找打、挨打,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被建奴打死。

    黄汉还在期待那些没有被绑着而是在赶车或者扛东西的汉人壮劳力能够发出不做奴隶的呐喊。

    他们如果把肩上抗的东西砸向建奴,把赶的大车撞向建奴,然后大家往林子里狂奔,虽然伤亡会很大,但是跑掉一半以上壮劳力应该不成问题。

    一旦出现这一种情况,黄汉就不会袖手旁观,总要暗算一两个追进林子里的野蛮人。

    可惜这帮汉人有可能被杀怕了,没有一个人敢出头,一个个在皮鞭的抽打下更加卖力,进入树林后队伍很明显提高了速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黄汉实在无法预测这几千汉民的命运,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去了辽东做牛做马能够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一半人。

    好不容易等这个大队伍过完了,眼看着太阳要下山,黄汉准备在黑夜来临前多赶一段路,因为摸黑走夜路毕竟速度慢了许多。

    经过这几天观察,很明显大白天赶路风险很大,而且有个风吹草动就得躲藏,遇到敌情还要绕道而行,如此这般一天走不了十几里还白费体力。

    他准备干脆走夜路算了,反正身体素质好没有夜盲症,手里又有斩马刀,背上还背着皮盾,遇上老虎都敢剁下它的那玩意儿吃虎鞭。

    得到了一根套马索也要好好利用,黄汉用这根绳子把褡裢和皮盾牢牢地绑在身体上,这样做不会影响自己的行动力,还使得防护力拔高一筹。

    建奴如果在二三十步距离用步弓发射重箭都无法伤害到有皮盾的后背,胸前多了褡裢口袋,也会减轻许多伤害,毕竟箭矢不是子弹,看得见摸得着,穿透力一般般。

    有了这个大褡裢斜着搭在肩上,把从右边腰间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