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76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76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的结果是祖大寿杀了何可纲投降了建奴,然后又欺骗了红歹是逃回了锦州,把他的万余人马和几百铁甲家丁全部丟给了后金,这些大明朝廷花巨资供养的关宁军随即成为了建奴的帮凶。

    孙承宗由于丧师失地引咎辞职,从今往后退出了大明官场,崇祯十一年,七十六岁高龄的孙承宗老英雄在老家高阳县城以全家一百余口皆抗击建奴惨死的悲剧谢幕人生。

    郑国昌一开口,敏锐的黄汉就知道他跟孙承宗不是一路人,此时不能左右逢源。

    这时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管不得孙承宗乃是忠肝义胆之人。黄汉选择得罪孙承宗紧紧地抱郑国昌大腿,反正这老头没几天就退休了,还不到五十岁的郑国昌貌似前程似锦。

    连黄汉都无法预知郑国昌将要做到多大的官,因为历史上的他死在今年正月初,死于以正三品按察使治兵永平任上。

    现在他不仅仅没死还官升一级,接下来又会得到军功毋庸置疑,官运亨通那是必然,入阁成为首辅都极有可能。

    黄汉大声道:“朗朗乾坤日月昭昭,关宁军屠村、抢劫、凌辱妇女可谓十恶不赦,督师大人难推其咎。

    末将不仅仅要弹劾关宁军主将祖大寿纵兵抢掠杀良冒功,还要弹劾孙督师治军不严之过。

    卑职逮拿了杀害老百姓的元凶为民作主何罪之有?督师大人请你给一个捆绑末将的理由?你难道是为了偏袒背主逃跑的关宁军而挟私报复?”

    这番言论及其具备煽动性,一众文官武将纷纷议论开来,毕竟祖大寿的所作所为但有良知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直肠子的憨子见督师这个态度怒火中烧,在他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朝廷法度,他也不会理会什么上下尊卑。

    他只知道维护发小,立刻挡在黄汉面前把开山斧举起大喝道:

    “卑职名叫杨大郎,乃是‘红旗军’把总,官居从四品,卑职共计斩杀建奴十一级,鞑子十四级,旗丁二十三级,谁敢绑我家主将先得过卑职这一关。”

    如同山一般的威猛汉子报出自己的杀敌数,引得许多明军唏嘘不已,人人露出崇拜的眼神。

    跟随黄汉来此的都是“红旗军”精锐,他们顿时炸锅了,都乱哄哄朗声报出自己的斩首数,呼啦啦把黄汉围在中间异口同声道:

    “我们都是跟建奴对砍刀刀见血走过来的,谁敢绑我家主将唯有先杀了我等!”

    孙承宗哪里见过如此嚣张的将领,气得浑身颤抖,茅元仪目光炯炯瞧着黄汉心里五味杂陈。

    秦姡醋呕坪盒睦锊皇亲涛叮挥傻冒底晕偶薄B硐轺搿⑶匾砻鳌⑶毓懊鞯鹊劝赘吮旒坪旱镊庀轮谥境沙牵桓彼叶帜萌司鸵锨捌疵募苁圃尢静灰选

    军中乃是崇拜英雄的地方,大部分明军都不由得暗自佩服,人家“红旗军”有斩杀真奴的牛掰,当然有得瑟的本钱。

    黄汉不依不饶依旧大声质问孙承宗道:“督师大人是非不分如何服众?现在关宁军人犯三十一名卑职已经拿获,请督师大人严肃军纪!”

    在场的文官武将有一百多,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何言以对,一个才三品的将领如此目无尊长理所当然要拿下治罪,可是瞧这架势对方很明显准备拒捕。

    况且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乃是事出有因,毕竟关宁军杀良冒功被人家“红旗军”抓住把柄了,孙督师多多少少有些处置失当,有几个御史、给事中已经准备把此事作为弹劾材料。

    不要小看区区七品御史和给事中,这些言官根本不在意孙承宗的位高权重,他们那是如疯狗般见谁咬谁。

    因此督师大人也做不到为所欲为,历史上就是因为一大群诸如喷子般的御史、给事中放嘴炮,弹劾大凌河之战大明丧师失地,老孙头难推其咎,主动请辞黯然淡出官场。

    正直的秦良玉见事情闹僵了,仗义执言道:“关宁军中一些败类杀良冒功、抢劫杀人,证据确凿罪不容赦,本官请督师大人秉公而断。黃将军虽然言语过激却没有大罪,念其为百姓请命请大人既往不咎。”

    秦良玉乃是当朝二品诰命,所领白杆兵闻名天下。

    浑河血战她的两个兄长秦邦屏、秦邦翰都血战而死,独子马祥麟丢了一只眼睛杀出重围,秦家、马家乃是大明朝文武公认,天启、崇祯两位皇帝都褒奖的满门忠烈。

    她开口了义正言辞,即便是孙承宗这样的老资格大员也要礼让三分。

    这时几十个老百姓乘机哭喊道:“督师大人,黄将军乃是为草民讨要公道何罪之有?冤枉啊!”

    “求督师大人为民做主惩治元凶!”

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 
祖大寿闻报“红旗军”去关宁军营地拿人,他极端护短也没问清楚缘由就急匆匆前来干预,谁知居然是麾下打劫杀人被人家抓了现行。

    虽然做这样的恶事在明军中极为普遍,关宁军还应该不是最坏的,可这乃是暗地里的龌蹉如何能拿到明面上来。

    孙承宗久在辽东带兵,如何不知那些骄兵悍将的德行,为了成大事,只能不拘小节而已。

    在士大夫眼中,升斗小民牺牲一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太较真。

    今天来了一个愣头青不仅仅较真了还喊打喊杀,孙承宗头大如斗,见郑国昌冷眼瞧着,苦主跪在地上哀求,秦良玉开口的意思就是杀了那些制造屠杀的兵痞,他还能如何?

    孙承宗当机立断下达军令道:“枉杀老百姓者死,刽子手即刻行刑。”

    黄汉带头高呼道:“谢督师大人为民作主!”

    顿时几百人都在重复这句话。几十个老百姓已经磕头如捣蒜。他们流泪道:“草民谢督师大人。”

    祖大寿恶狠狠瞧着黄汉眼里喷火,他恨不能咬死这个愣头青。

    他倒是不在意死了三十一个兵痞,这些人按理说乃是朝廷的兵,不是他豢养的家丁,死几十个算不得什么。

    他羞怒的原因是被一个小小守备当面大骂,并且公然当面抖出他去年冬天不战而逃的糗事。

    而他出面了却没能够让那些犯事儿的兵丁免于一刀,老脸算是丢尽了,以后还怎么立威?总要想办法找回场子。

    黄汉的任务是带着五百“红旗军”骑士护送郑国昌来开会,现在跟关宁军闹得不可开交当然不会留着这里,他带着人马在三里外扎营等候郑国昌散会。

    大明朝文官为大,正一品总兵官、从一品副将、正二品参将算不得什么。在此地郑国昌的官位仅仅次与孙承宗,排第二,他由于刚才闹得不愉快,开会时一直阴沉着脸。

    祖大寿被黄汉指着脸臭骂,此时情绪还未能平复,其余的总兵官其实心里都愿意见享受百万辽饷的关宁军吃瘪,会上一个个阴阳怪气。

    孙承宗也是心情糟透了,草草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就宣布解散,让文官武将各回原伍。

    眼看着天色已晚,丰润方向来的文官武将今天回不去了,秦良玉果断命令秦姡吐硐轺氪哦俅ň锉春秃炱炀餐⑶乙舐硐轺肟醋』坪翰恍硭鲇乓徊健

    川军总兵官邓玘、丰润驻守参将周宗武也跟白杆兵合兵一处,他的一百余骑同样驻扎在“红旗军”临时搭建的大营。

    秦良玉乃是道德高尚之人,她宁可拿出私产作为军资也不会纵容白杆兵一路骚扰老百姓进京就可见一斑,今天黄汉为民请命她瞧在眼里觉得舒坦,已经高看了这个青年将军几分。

    很明显关宁军的骄兵悍将都憋着火,这些人都是在辽东无法无天的主,他们哪里肯轻易善罢甘休,伺机报复十之八九。

    这里有一两万关宁军,如果真的打起来“红旗军”才来了五百骑,他们一定会吃大亏。

    因此她让儿子看住黄汉,只要“红旗军”不出营盘,量关宁军也不敢公然来攻打有自己参加驻防的营地。

    秦良玉当仁不让接管了这不到九百骑兵队伍的指挥权,她命令所有人今天早早休息,明天四更起来摸黑赶路回丰润。

    黄汉当然知道好歹,本来他就是发自内心尊重秦良玉,现在人家如此安排更是为了自己为了“红旗军”,他自然选择做了乖宝宝。

    大人都喜欢乖宝宝,秦良玉也不例外,黄汉在她眼里是怎么瞧怎么舒服。

    祖大寿回到关宁军营地气得哇哇怪叫,接连摔了几个茶壶,犹自大骂不已:“黄汉狗贼,老子如果让你小子活着离开,老子不姓祖,跟你小子姓。”

    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等等几个堂兄弟都叫嚣道:“大哥,关宁军万万不能受此奇耻大辱,我们一定会踏破黄汉那龟孙的营地把他碎尸万段。”

    关宁军跋扈得在天子脚下都敢抛下需要兵马保卫京城的皇帝和满朝文武自顾自逃出山海关,他们还有什么事不敢做?

    这时祖可法安排的哨探回营禀报,祖家军官得知郑国昌、秦良玉等等文官武将都跟“红旗军”共用营盘的消息。

    这就比较棘手,他们除非扯旗造反,否则断然不敢下手去攻击,况且近在咫尺的孙督师也不是摆设。

    见带头大哥气得直哆嗦,祖大乐道:“大哥,卑职明天等黄汉那厮上路之时带足一千关宁铁骑奔袭。大哥放心,卑职会交代属下,其余人等一概放过,咱们关宁军只下手袭杀‘红旗军’,一旦阵斩黄汉得手立刻回师。”

    祖大寿这个混蛋连圣旨都敢抗,心里当然没有大明法度,默许了祖大乐的军事行动。

    自从得到袁崇焕重用,没有什么斩获的祖大寿当上了辽东前锋总兵官,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守锦州。

    他刚刚又升官了,得到了太子太保荣勋乃是太子三师之一,可谓风光荣耀。

    这就是崇祯的可笑之处,祖大寿带着朝廷花大量辽饷供养的关宁军逃跑,使得各路总兵官人心不稳京畿战场糜烂如斯。

    继而间接导致满贵、孙祖寿等等大将战殁,他不但没有被治罪,还升官发财,真是可悲可叹。

    祖大寿一人得道,他家可谓鸡犬升天,过上了骄奢淫逸的日子,祖家兄弟、子侄在辽东担任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的比比皆是。

    祖家将星璀璨,在辽东炙手可热,约等于是土皇帝般的存在,何时受过黄汉这样的公然挑衅?

    何可纲、曹文诏、左良玉等等将领不是祖大寿的家奴,也不是他家的亲戚。

    他们知道这家伙要发飙早就各回自己的营伍,不准备掺和关宁军跟“红旗军”的纷争。

    这时祖大寿身边都是自己人,大部分都是沾亲带故的祖家军头目。

    这些人都是跟着祖大寿逃跑的主,按理说临阵脱逃这样的大罪主将人头落地都不为过。

    但是这些辽东军阀发现朝廷其实拿祖家无可奈何,关宁军不仅仅没有得到任何处罚还优先拿到辽饷,主将还得以加官进爵。

    由此可见会哭闹的孩子有奶吃!他们见祖大乐准备提兵袭杀黄汉,人人煽风点火,都要求祖大乐不妨杀得很一些,杀出威风,要使得各路将领从今往后不敢正视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在大明该有多么牛掰?祖大乐浑然不把黄汉瞧在眼里,拍胸脯保证手到擒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杀祖大乐() 
见麾下都不嫌事儿大,祖大寿担心关宁军大打出手导致杀戮太重不太好交代,反而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他提醒祖大乐道:“尔记住了,此次出兵目的只是袭杀黄汉一人,其余人等驱散即可,万万不能跟白杆兵起冲突。

    特别注意不能伤了秦家、马家的人,也切切不可伤了任何文官,咱们祖家还是尽量不要树敌太多。”

    祖大乐道:“大哥放心,卑职心里有数,那里毕竟都是明军,要是我军下手杀得太多确实难以解释,但是黄汉和他的几个心腹必须死。”

    祖大寿点点头道:“如此我也就放心了,你明天速去速回,不要恋战,得了黄汉的首级即刻收兵,不许掩杀那些被打散的兵丁。”

    第二天,祖大乐为了袭杀黄汉也起了大早,自以为带出来了足一千关宁铁骑,其中有祖家铁甲家丁三百,哪怕“红旗军”川军那几百骑兵联手都不是自己对手。

    谁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红旗军”和川军走得更早,不甘心就此放过黄汉的祖大乐带领麾下疾驰追赶,一直追了六七十里才发现了红旗飘飘。

    一支骑兵奔驰而来,人数有一千没有打任何旗号,但是瞧着就像是明军,黄汉请令带领“红旗军”留下静观其变,请秦良玉和邓玘护送郑国昌等等文官先行。

    郑国昌发现情况不对,明明看到追来的不是鞑子和建奴应该是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