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98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98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可以在马车夫中物色人手成为‘旗卫’,也可以物色一些妇女加入,总而言之‘旗卫’不拘一格用人才。”

    “卑职明白,搞情报收集会接触形形色色之人,因此‘旗卫’的组成人员也应该是什么人都有。”

    “红旗军”多次袭击后金军的运输队伍,缴获了太多牛马大车,黄汉准备大张旗鼓发展运输业,因为在这个时代能够高效运输的好处太多。

    以后免不了要在内线作战,对手其实就是一群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暴民,这些人除了如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等别有用心的贼骨头外,其余人大多数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铤而走险。

    流寇的组成部分中十分之一不到是血债累累的匪徒,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老回回之流。

    其余九成以上原本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有一部分是被大明地主老财和自然灾害逼到面临饿死的困境。

    还有绝大多数是被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这些贼骨头摧毁了家园夺去了口粮裹挟到流寇队列,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杀官造反替流寇冲锋陷阵做炮灰。

    内地平叛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要解决流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根本问题不仅仅是把那些贼骨头一一干死,最最重要的是解决饥饿。

    被流寇祸害的地方老百姓不可能正常生产,本来就因为不间断的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期间即便有一两年灾情可控也无济于事,因为更加可怕的兵灾会摧毁一切。

    “红旗军”进入内地平叛必须带足粮食,争取把双手没有沾染血污的老百姓迁徙出来,因此提前布局发展运输业尤其重要。

    黄汉对黄四方道:“‘四方快运’没有名气不会一开张就有许多生意,这不要紧。你可以把洗煤厂精加工的煤炭一趟趟往京师送,有人买可以销售,没有买主就买下一个货场囤积,反正到了年底我就需要用大量的煤炭。”

    黄四方道:“‘四方快运’顾名思义应该是帮着雇主运送货物赚取运费,这生意好做又简单,还会成天在各地乱转,确实有利于情报收集。”

    “起步阶段是这样,只不过‘四方快运’的运费高于别家,还要尽快形成垄断经营。”

    憨子笑道:“运费比人家高哪里会有生意,汉哥儿是准备以势压人,强买强卖吗?”

    黄汉笑道:“不是,而是‘四方快运’给予所有的顾客承诺,如果承运的货物被强盗或者山贼打劫了,‘四方快运’会按照登记的货值全额赔偿。”

    黄四方、杨大年、宋鹏飞都是聪明人,立刻拍手道:“好主意,以‘红旗军’的名头哪家山贼嫌死得慢敢来太岁头上动土,能够保证雇主不会因为遭遇劫道的遭受损失,长期以往一定会生意兴隆。”

    黄汉胸有成竹,他笑道:“如今地界不太平,啸聚山林的山贼、流寇多不胜数,商路断绝之地越来越多。

    ‘四方快运’的运输队与众不同,马车夫和护送的骑士都装备有白蜡杆长枪和弓箭,战斗力比卫所军还要强几分,些许贼寇哪敢正视?“

    杨汉威道:“饶是如此,那些马车夫都希望得到转入正兵的待遇在军中参与训练时都很刻苦,战斗力恐怕比卫所军强太多。”

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恶小而为之() 
黄汉笑了笑继续道:“‘四方快运’的伙计还放出狠话,‘四方快运’是‘红旗军’的买卖,是为了解决‘红旗军’战士的军饷而诞生。

    哪一家劫匪敢劫了‘四方快运’的货,‘红旗军’一定会剿杀到底,如果那个不开眼的敢杀了‘四方快运’的人,即便掘地三尺也要把下手的这路山贼杀光,并且杀他们满门老幼。

    估摸着几天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把货物交给‘四方快运’无一例外会安然到达地头,交给其他车马行运输,或者干脆自己押运,总难免会在路上被劫,丢了钱财甚至丢了性命。”

    憨子听在耳中不以为然道:“汉哥儿,哪里会有如此多的山贼、马匪?这还不反了天了?

    要是真有,有谁知道他们在哪儿活动吗,我正好带着那些新兵去打一打,让所有没上过战场的骑兵都见见血。”

    黄四方已经完全明白黄汉言有所指,笑道:“大人真知灼见,地界确实不太平,唯有武力才能够压倒一切,‘红旗军’威名赫赫,所有的宵小都不敢正视。

    因此只有‘四方快运’一家能够快速安全高效率运输,以后财源广进不在话下,哈哈哈……”

    杨汉威笑道:“大郎,我看你不要想着带领新兵去打山贼,而是蒙上脸摘下旗号去客串几回马匪才行,要不然黄四方兄弟的买卖短时间哪里能够火起来?”

    憨子终于明白了,他摇头道:“不行,我堂堂正正做人,这种脏事老子不干。”

    小宋很严肃道:“大郎哥说得对,‘红旗军’骑士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如何能够做这样的龌龊事?”

    黄汉点头肯定憨子和宋鹏飞的表态,他是了解历史走向的,京畿之地治安开始蹦踏就是自建奴入寇的这一年开始,以后盗匪真的多如牛毛。

    犯不着让“红旗军”自毁形象去扮演马匪,即便不是为了图财害命也不可以。

    黄汉严肃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共同维护‘红旗军’的形象,不能见利忘义,更加不能因为要达到目的导致无辜之人枉死。

    ‘红旗军’骑士要不时出动消灭流寇、山贼,但是要选择重点,敬畏‘红旗军’而且不算穷凶极恶的可以缓一缓,胆敢跟‘红旗军’叫板的真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黄四方领悟了黄汉的意思,道:“卑职懂了,区别对待放水养鱼,只要不是极度凶残好杀的马匪都可以暂时放过,一切以‘红旗军’利益考虑。”

    黄汉道:“估摸着用不着忍那些贼寇多久,因为一旦‘四方快运’做出口碑就会垄断了大部分生意,劫匪没有了其他人可抢如何生存?”

    黄四方道:“明白了,‘四方快运’一边发展一边联系‘红旗军’剿寇,一枝独秀之时就应该是一路太平的时刻。”

    “饶是如此,今后我们要做到‘红旗军’的势力范围海清河晏,老百姓安居乐业。”

    见家主志存高远,几个心腹都无比激动,他们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而且应该不会太遥远。

    由于已经有了六万石从江南采购的冬小麦到港,后期的四万石不日就会送达,永平府地界没有饿死一个人。

    这些粮食能够不远千里按时到港徐光启真是出了大力气,他特地写信给已经高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的弟子孙元化,督促他竭尽所能让这些救命粮安全通过登莱防区。

    海上秩序混乱,进入辽东湾更加不太平,因为说不定缺粮的东江镇发现运粮食的商船没有水师护航会直接下手抢。

    孙元化接到师傅的来信不敢大意,紧急调动登莱水师几艘战船把江南发运的粮船一直送到了抚宁港才回去。

    现如今粮食够吃了自然人心稳定,有十几万老百姓在各作坊、工厂做工得到相对稳定的月钱贴补家用,农忙时节不是大工匠的所有劳力都会被少年学兵组织起来去田间地头抢农时。

    还好黄汉防范于未然,由于永平府的赈济工作做得好,名声不知不觉就传到了其他地方,真的有许多灾民扶老携幼来寻“红旗军”寻活路。

    有了存粮,又有了马铃薯和甘薯丰收的预期,面对几万嗷嗷待哺的难民,黄汉没有觉得他们是负担,反而认为他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红旗军”学兵已经有了安置十余万难民的经验,面对新难民游刃有余,保证来到“红旗军”势力范围的老百姓不会饿死一个是少年们的追求。

    听说永平府地界有活路不惜跋山涉水而来的老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吃到了热腾腾的炊饼喝到了稀粥只不过休息了两三天就恢复了体力,勤劳的人们为了早日拿到工钱立刻走上了工作岗位。

    没有任何技术的壮劳力可以做搬运工,妇孺可以去打砖胚,反正开平附近工作机会很多,总有一个工作适合他们。

    中秋节后不久,黄沂州和黄汉在开平镇接待了前来拜访的老上级韩志宽,他特意带来了黄维正送给黄汉的两个婢女金凤、玉钗。

    黄汉早就把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今日见到两个喜滋滋婢女看清楚了她们还算俏丽的小脸蛋,才依稀记起了那日伺候自己洗澡时的香艳,也终于知道了她俩的名字,只不过名字有些俗不可耐。

    韩志宽已经当上了一路参将不日就会赶去山西赴任,黄维正这个蓟镇副将也要带着人马离开抚宁前往三屯营换防,抚宁不是军镇,自然恢复建奴入寇前由县太爷管理的模式。

    人家特意在离开抚宁之前来探望父亲和自己,黄汉当然不能让韩志宽空手回去,他咬牙送了韩志宽十套全钢胸甲和六十杆鸟铳。委托他带给黄维正一套作为高端礼品的镀金胸甲聊表寸心。

    黄汉叮嘱韩志宽,一定要不遗余力训练家丁,提高家丁的战斗力和防护力,因为往后的日子不太平,流寇蔓延到山西用不了多久。

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 
韩志宽知道陕西流寇愈演愈烈,已经有好几位文官武将被贼兵杀了。

    山西驻军保不准就会进入陕西参与围剿,他亲眼见到了“红旗军”鸟铳手齐射的威势,得知黄氏出品的鸟铳只要规范操作不存在炸膛风险,当然会训练亲兵使用好这六十杆好铳。

    他现在就有五十骑铁甲家丁,再收下几十个明军资深鸟铳手做家丁,万一出了岔子,有几十杆鸟铳齐射说不定就能够弹压住乱了阵脚的明军。

    只要明军不一哄而散,对付区区流寇应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崇祯初年,大明官军对阵流寇其实都有心理优势,将领们一致认为只要麾下敢战以一敌十有些夸张,以一敌三应该完全能够做到。

    知道历史走向的黄汉无法把话说得太直白,大明局势不断恶化,山陕流民四起,韩志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流寇干掉的将领黄汉无从得知。

    因为此人的名字不见于史册,连参将黄维正也仅仅是留下了“参将黄维正守卫抚宁建奴久攻不克”几个字而已,最后的结局有未见记载。

    不管以后是什么形势,总归是以实力说话。黄汉劝说韩志宽努力培养家丁,还送给他盔甲和鸟铳就是想他至少能够自保。

    黄汉还告诉韩志宽,“四方快运”是“红旗军”的产业有不少护卫,因此有一定的战斗力,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即将在各州府开设分号的“四方快运”寻求帮助。

    此时韩志宽刚刚得到一路参将的实授意气风发,他以为黄汉是准备请自己照顾辖区里的“四方快运”分号故意说得客气罢了。

    他满口答应以后发现“四方快运”开设到自己的地盘,一定跟他们经常来往,他还会转告黄维正副将尽可能给予“四方快运”方便。

    黄汉见韩志宽误会了也不做解释,亲自陪着父亲送到十里长亭后才跟他依依惜别。

    反正人情这东西发展到纠缠不清之时就是蛇鼠一窝的存在,最后是“四方快运”帮韩志宽和黄维正,还是他们给予“四方快运”更多好处这已经不重要。

    两个婢子金凤和玉钗虽然名字老土但是慣会伺候人,黄汉已经度过了最繁忙的日子,现在麾下各司其职,他反而轻松了不少。

    这段的时光里有两个小萝莉伺候生活条件好了许多。

    黄汉其实应该有七八个婢女,原先救下的小薇、小月被当做妹妹的陪嫁丫鬟一个给了宋鹏飞一个给了憨子。

    憨子和小宋这二人第一天见到小薇、小月之时保不准心里就有想法,黄汉干脆成人之美,估计这两个丫鬟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妾室。

    几个有文化的婢女红袖、添香、彩莲、蜜桃都在建奴暴行报告团里扮演苦主控诉后金军搏广大汉民的共鸣,她们在北直隶州府巡讲根本不在开平镇。

    因此黄汉一直住军营跟少年学兵和“红旗军”战士吃一锅饭,现在忽然享受到了封建社会情调,天天被两个美少女伺候觉得自己貌似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金凤和玉钗得偿所愿来到了黄汉身边,她们发现新家主不喜排场,还发现她们居然没有人管束,貌似大人身边没有女主人也没有管家,进进出出的都是军人,连给她们发月钱的都是军需官。

    大人还亲口告诉她们,瞧上了哪一位战士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让她们风风光光出嫁。

    两个小萝莉不知该发誓一辈子跟着家主,还是该谢谢家主给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