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109部分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109部分

小说: 回到明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进了朱元璋的宫殿,便是进了阎罗殿一般。马

    夫人的衣冠已经整理完毕,走出屏风,来到朱元璋身边,小声说道:“重八,你真的信他说的话吗?”朱

    重八将马夫人拉倒怀里,柔情似水的抚摸着马夫人的肩膀,笑容中带着几分冰冷,“哼,这天下最不可信的便是读书人,我信他说的话?当我真的是傻子吗?”说

    着朱元璋用手轻轻的磕了磕身边的桌案,从外面闪过一个红甲卫士。

    那卫士单膝跪地,沉声喊了句主公。朱

    元璋问道:“那扬宪出了宫殿,是什么表情?”

    此时扬宪正得意洋洋的走出宫殿,心里盘算着如何对付朱振,却不知道他走出宫殿之时,只是经过了朱元璋的一个人的盘查而已。

    朱元璋从一个微末小卒能够走到今天,如何能够简单的了?只

    见那红甲卫士从桌上拿起纸币,不消片刻一个猖狂小人的模样便跃然纸上。

    那卫士画完之后,抱拳再次说道:“主上,此獠便是此等猥琐猖獗之模样。”

    朱元璋点点头道:“行了,咱知晓了,你下去吧。派人暗中盯着扬宪吧。”

    卫士点头道:“是。”

    话音落下,人起身离开宫殿,脚步轻盈,从首至尾根本听不到一丝铿锵之声。

    朱元璋抚摸着颌下的长须,鄙视说道:“我就知道,扬宪这厮暗怀私心。你看我们的暗卫传来的信息,可见这厮到底有多坏。本公的将士在外征战,被他暗中下刀子的不知道有多少。”马

    夫人早就知道自己家男人擅长搞这种细作监察之类的工作,但是没想到竟然做的那么细致。

    当下有些不理解道:“既然你知道扬宪是在诬陷朱振,那你为何还要同意他的要求?”

    朱元璋看着夫人质疑自己的模样,知道马秀英是真心将朱振当女婿,而自己说实话也确实喜欢这个本事大到没边儿的臭小子。

    可是政治就是政治,没有任何亲情。

    当下解释说道:“朱振这小子不简单,你看看盱眙这片死地,换做旁人根本没有任何希望,可是他却折腾活了,眼下军山之地,有军民超过十万,而且还选拔出不少精锐之士。等到扬州之战结束后,我若是胜了,必然损兵折将。我若是败了,那更是危险重重。可

    是朱振呢?朱振名义上宋天子直属的臣僚,手下又有那么多的兵将,对于我来说,便相当于主弱臣强。为了抑制这种事情,我必须让其他人站出来,打压朱振的势力。

    他若是真的有反心,此时我落难,他必然会乘势而起。若是他没有反心,以后我也好放心的放权给他。”马

    夫人虽然心地善良,但是对于丈夫的决断一向是非常认可,只是对于朱振而言,她却认为朱元璋的处理方式稍微有些问题。当

    下提点道:“像是刘伯温先生这样的大才,都是非常有脾气的。你如此对待他,他会不会心里有怨念?到时候真的有了反心怎么办?”

    朱元璋看着马夫人担忧的神色,转头望向地图上代表着朱振的方位说道:“他若是这点儿委屈都受不了,将来还如何做大事?若是这点儿磨砺,他都有怨气,还让我如何相信他?他现在还只是个县男,若是因为别人两三句挑唆,就敢扯旗造反,将来若是真的势大了,还不得真的造反?”话

    音落下,朱元璋忽然看了一眼门外一闪而逝的发尾,故意大声说道:“最关键的是,谁让他敢跟除了咱们女儿之外的女人亲近,我不将他召回金陵打一顿板子,便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朱

    元璋说话的声音忽然加大,似乎吓到了什么人一般,小娘子小鹿乱撞,一溜烟似得跑开。守

    门的卫士忍不住嘴角咧起一抹笑意。马

    夫人也苦笑着摇摇头道:“这真的叫女大不中留。”朱

    元璋摇摇头道:“这叫什么女大不中留啊!这叫美女思慕英雄。我看到女儿这么中意朱振这小子,我便想起了当初咱们年轻的那会儿!只是做我朱元璋的女婿哪里有那么容易。他必须能承担起天大的荣誉,也能受得起天大的委屈!哪里有老丈人过不了日子,当女婿的大吃大喝的道理。”

    马夫人被朱元璋这么打趣一说,也忍不住笑了。“

    重八,你这话说的有道理。每当想起咱们金陵日子过得紧巴巴,这小子却在军山逍遥快活,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混恨不得将那小子拉回来打一顿板子呢。”朱

    元璋哈哈大笑道:“要不怎么咱俩是夫妻呢?”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张公子的故事() 
拍卖会之后,各经销商在心里多少对于军山的供货能力有些担忧。毕竟他们砸进去的是真金白银,可不敢只跟军山要一个承诺。

    此次他们不仅仅要拿走军山生产的第一批货,还想看看军山的生产能力。

    未能按计划那些北方大部分市场的张秀林,见机暗中收买了几个北方的小商人,暗中造谣生事,说军山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生产那么多的香烟。

    此次军山通过拍卖得到的金银也不会用于生产,而是运送到金陵补贴战事上处于下风的朱元璋,到时候大家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些本来还以为自己会发大财的商旅顿时吓得魂不附体,收了货也不肯离去,整日在军山下游荡,变着方法的想要上山去参观一番。甚

    至有些颇有权势的南方商旅也扬言放弃与军山的合作,要回本来属于他们的银两。对

    于此事,叶兑从安全考虑,建议朱振一口回绝,以免有心人知晓军山的防守布局,将来对军山不利,沈醉却从商业角度建议朱振,让这些商人上山看看,以稳住这些商人之心。朱

    振权衡利弊之后,也答应了商人们的请求。

    军山虽然兵士算不上多,但是却也不是什么势力可以偷袭的。况

    且自己毕竟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想让马儿跑,必须让马儿看见草。

    翌日,在望君楼等待的商旅便得到了通知。三日之后,准许一干分销商,上山考察,但是不允许懈怠武器和随从。

    对于军山颇为觊觎的张公子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

    因为,此时张公子正在清水湖畔很是悠闲的享受自己作为大都第一世家公子的悠闲人生。清

    水河畔处的一处空地,被临时装修搭出了一个竹楼。竹

    楼依清水河畔而建,是二层小楼,一楼是几根笔直的木桩,二楼则是雕刻颇为精致的雅间,上覆羊皮保暖,而羊皮之上又盖了江南名士最为吹捧的蒿草。而

    竹楼的飞檐之下,则悬挂了不少从名山古刹里搜寻来的铜铃,清风拂过,铜铃发出阵阵轻颤之声。似

    神山梵语,高僧吟诵,颇有隐士风范。

    张公子出身名门望族,不论走到哪里,生活都一如既往的潇洒。不会因为一时挫折,陷入愤怒之中,是他们世家大族子弟的共有的特点。

    张秀林远远的看了一眼,看到那些竹楼之上高雅而名贵的壮士,手心不自觉的握了握,自己苦苦追寻的不正是这般写意而潇洒的生活吗?

    这些日子自己在望君楼整日里在那些粗鄙的商旅只见游走,不停的鼓动唇舌,张秀林感觉自己似乎都要被同化成污秽之人了。张

    嘴便是哪里的小娘腰身盈盈而握,哪里的婆姨胸脯如峰。名

    贵的波斯地毯扑在二楼的飞檐下,做工精细的和田玉桌摆放在张公子身侧,上面摆满了时令现存的水果,张公子躺在一张紫檀木雕饰而成的躺椅之上,手提一壶美酒,仿佛神游物外。

    两个身材窈窕,模样清秀的小娘正在跟钓鱼的张公子念诵诗文。

    北方世家公子,虽然也懂些经义,却难以如同江南读书人一般,游雄山涉名泉,见不到什么烟雨迷蒙,更不晓得什么叫温婉如玉,自然难以写出那些听了让人心里仿佛有一湾清泉娟娟而流的诗文。不

    过这张公子却喜欢江南人的悠哉日子。每

    日里总是有那么多人生不称意,片头散发,衔觞赋诗,醉于扁舟之上,呕吐之间或许还能惊奇几只水鸟。

    想想便是何等的写意人生。

    张公子此时显然已经喝的有些醉了,眼角的神色迷离,嘴角还流淌着几滴佳酿。长

    袍随风飘荡,凸显出他北方汉子健硕的身材,惹得正在念诗的小娘脸颊绯红,连带着念诗的红舌都有些发涩。张

    公子收回神来,看了一眼那些目光颇有些涣散的小娘,见他们舌头打结,也不恼火,嘴角露出些许轻浮的笑意,看的那些小娘羞愧得连身子都似乎站不住了。张

    公子英俊的面孔之中,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从袖口中掏出几张银票扔了过去,说了句散了吧,两个小娘立刻敛衽行礼,低头退下。张

    秀林闻着扑面而来的酒气,眉头微微一皱,却并未多言。他

    知晓自己家公子最讨厌别人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

    而且他们家公子做事情似乎从来没有败过。

    当初元廷宰相脱脱想要修黄河搞事情,不知道多少人跟着投了钱,认为脱脱天纵之才,定然能带领元廷走出困境,大家跟在屁股后面肯定能赚一笔大钱。

    连张家大部分也认为,此时元廷元气未伤,应该跟着脱脱做这件事情,从中谋取利益。而

    张公子在劝谏二三,见无人愿意听自己的意见之后,也未曾多言,只是卖光全身所有家当,将自己家的宅子全都典当给了色目人换了银子不说,甚至连醉红楼相好的体己钱也给骗了一干二净,一股脑全都买了粮食屯了起来。所

    有人都说张公子是傻了痴了,劝告张父送他去寻名医看看脑袋,张家族老心疼家中晚辈,甚至还亲自登门造访,却被张公子一通奚落嘲讽,张家族老甚至要将张公子除名。

    谁曾想到,黄河修道半路,形势急变,刘福通等人挑动百姓造反,元廷急速扩充军队,需要的粮食的大增,而南方的战事也瞬间爆增,天下形势岌岌。最

    后江南的粮食也运不到北方,元大都从皇室到宗族全都吃不上饭,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张家屯了大量粮食,大家谁人敢说张公子是废柴?张

    家之人,一个个美的云里雾里,都想着借此大赚一笔。

    每日登门的宗族族老差点儿踢破了门槛,张公子的父亲更是一天三顿小酒,感觉张家一族名震大都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家族,连带着元室宗族的膏粱子弟都暗暗挑起大拇指,说张家出了聪明的继承人,张家未来百年不倒之基业就此奠定。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张公子竟然觐见元帝,将手中的存粮一股脑全都献给了皇帝陛下。张

    父闻言,派出三匹快马去追,愣是没追上张公子。

    气的张父直接昏死过去,张家的族老更是拿着棍子上门,扬言要将张公子开出张氏宗族。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张公子前脚出了皇宫,后脚皇帝的敕书就到了。

    张家父子,忠心体国,上报君王,下爱庶民,当为商旅之典范,特赐盐铁经营之权于塞上,准张氏一族为元天兵供应粮草之宗族。所

    有人刹那间惊呆了下巴。

    这哪里是败家子,这真的是老天爷派给张家,让张家光耀门楣的。在

    这么大的诱惑面前,谁能控制住自己?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去贿赂皇帝呢?

    等到大家再想到去各皇帝送礼送粮食的时候,已经晚了。自古只有雪中送炭者能够得到厚报,锦上添花者谁人能够记住呢?这

    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起来,真的是愚蠢至极。

    从此张家的商队携带者盐巴和铁器行走在草原之上,将数不清楚的草原特产带回中原,金银赢取之胜,天下人皆慕。而

    张公子将赚取的金银,用商船沿着大运河南下,从江南收购粮食,再供应元廷之兵马,从中赚取微薄差价。

    看似微薄差价,可天下吃粮草的兵马何止十数万之数,张家籍此一跃成为大都最兴盛之家族。不

    仅仅是张家,便是江南的沈万三家族,也借此搭上了张公子的大船,一跃成为江南首富。

    隐居幕后的张家老家主再度出山,公开宣称张公子为张家下一代家主继承人,张家族人无人敢出言反对。张

    秀林心里知晓,自己家公子看似颓废荒唐度日,其实腹有韬略,对于如何对付朱振怕是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张公子端起酒壶,将壶中佳酿一饮而尽,不少酒水洒在衣襟之上,也全然不在意。

    张秀林蹲于身侧,伸手拉起鱼竿,却见鱼竿之中鱼饵早就被精明的鱼儿吃的一干二净。笑

    着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