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166部分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166部分

小说: 回到明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每日陪你嘻嘻哈哈便足够了吗?”

    郭英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他总是感觉眼前这个爵爷是在忽悠,可自己又看不出这通忽悠哪里不对。转

    头望向喝茶正沉醉的叶兑老先生。

    叶兑知道郭英跟赵德胜都是那种固执的死的人,自己不给他解惑,肯定会烦死自己。便

    笑着说道:“若是真的撑不住了,亦或是国公有心眼下便覆灭张士诚,国公为何不下令?”郭

    英恍然。

第二百三十章 不再犹豫() 
似乎老天爷执意要打朱振脸一般,在那日朱振与朱标深谈之后,徐达兵败扬州城下,无奈退兵三十里。应

    天城中百姓纷纷发出质疑,为何军山有能力创造大胜,却并未出兵支援应天。莫非真的如坊间的谣传一般,军山想要独立,借机应天与姑苏之间的大战来一场坐山观虎斗。

    或者是,朱振心里向着他的岳父,将来甚至有可能与姑苏一并出兵应天?

    一时间,朱振在应天的名望将至最低点。应

    天但凡跟朱振关系不错的读书人,也纷纷写信给朱振,谴责朱振为何不出兵支援。

    而之前上蹿下跳,对朱振百般不满的朱标却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看的清清楚楚,军山所有的工厂全线开工,两班倒的生产各式的武器,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被集中在军山脚下,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运送出去。军

    山虽然没有出兵,但是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支援应天。而

    且其庞大的资源数量,便是见识广博的郭英和叶兑,也忍不住咋舌。

    军山这一次真的是下了老本,便是面对张家联军的时候,也没有花那么多的本钱。

    朱标放弃了自己的世子身份,这一次真的落地下潜,跟着军山先前政事堂的官员,走访盱眙的每一个角落,去摸查盱眙的情况。

    外界的喧闹和纷纭似乎根本影响不到男爵府。因

    为不论是朱振长居的男爵府,还是每日必去,与叶兑老先生谈论治理盱眙的政事堂,似乎都格外的沉默。偶

    尔有新的政令发出,也只是军山以及盱眙的内部事务,似乎与外界直接断绝了联系。年

    关将近,天气越发的寒冷,停了几日的雪又飘飘扬扬下了起来,新的男爵府院子里的柳树下,堆积了厚厚的积雪。虎

    二跟亲卫们,正在校场里整齐划一的训练,朱振的书房紧闭,时常有叫骂声传来。

    而张灵凤的心里,跟外面的天气一样,一片寒冬。  姑

    苏跟应天之间打了小半年,整个应天和姑苏的百姓都苦不堪言,而眼下大雪纷飞,那些百姓的房屋肯定会倒塌很多。应

    天是什么情况,张灵凤了解不到,但是张灵凤清楚,姑苏的百姓的死活,张士诚肯定是没有心思去管的。

    尽管父王有心思让手下人去做些什么,以姑苏官员的效率,怕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便

    是以男爵府和政事堂的处处尽心,官员亲赴一线调查,还有一些百姓在寒冬中冻死,对此一向是和和气气的朱振,鲜有的对茹太素等一众官员,破口大骂。连

    叶兑老先生都颇为自责,最为亲近的弟子,送来的饭菜被直接扔了出去。

    老先生就住在男爵府,张灵凤听得清清楚楚,老先生对弟子呵斥道:“有心情管我这个吃得饱穿的暖的老东西,还不如去救济那些寒风中的百姓。”

    叶兑老先生和夫君不止一次提起,若是张大舍在此,断然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张

    大舍虽然没有什么智谋,但是却给人少有的踏实勤恳。往

    日里出现这种情况,他肯定不分昼夜的奋斗在最前线,每天顶着一双黑眼圈站在朱振面前,质问朱振,为何不管那些灾民。

    可如今张大舍走后,别的官员就算是尽心,也没有张大舍趁手。

    不过好在朱振对于手下的官员控制力很强,那些官员也很有心,朱振的愤怒,让茹太素等人感觉很是羞耻,从此茹太素再也没有再家中睡过一次觉,每日奔走在贫苦人家中,配发柴炭,调遣人力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杨

    勋那种阴鸷的人物,都每天领着兵丁去清扫积雪,砍柴送到百姓家里去。而

    一门心思想着争霸天下的父王和那些高高在上,吮吸百姓血肉的官员,又如何有心思去管那些百姓的生死呢?这

    般大雪的到来,无疑给很少见识到寒冬的江南百姓带来了一道催命符。

    然而除却百姓生死让张灵凤更加心焦的,却是自己的相公和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

    她毕竟是个女人,她不像是男人那般心里装着天下大事,她更希望自己能够幸福。之

    前,他对于自己还算是颇有自信,他坚信自己可以成为军山和姑苏之间的粘合剂,甚至他也想过哪怕是父亲和军山之间的矛盾激化,自己也会选择站在朱振这边儿。

    毕竟他是自己那个深爱的男人。

    可是当自己看着姑苏表面上赢得大势,而实际上却不得不面对军山的大军以大胜之姿,成为左右大局的存在的时候。

    自己的心里最初的反应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对父亲不管不顾。

    但父亲和夫君对自己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张灵凤的心里格外的难受,甚至是寒心。父

    亲的态度,就完全没有将自己当做女儿看待。他

    老人家的书信,别说对自己腹中的胎儿问上两句,便是对自己的那几句嘘寒问暖,都是假的不能再假。父

    亲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自己不惜一切手段,让朱振作壁上观,不要参与到姑苏和应天的战事中来。甚

    至他想让自己劝通朱振,让军山与姑苏一道,夹击应天。

    可是父亲大人,当初军山被张家联军围困的时候,您去哪儿了?您

    当时可是心里高兴非凡,暗中甚至还给了张家联军一些支援,真的以为军山一丁点儿信息都没有吗?

    父亲的强硬态度让张灵凤很是伤心。

    而朱振的反应,又让张灵凤不知所措。因

    为朱振的态度……仿佛是完全为自己考虑。一个男人如果不是真心爱自己,又如何能够做出朱振这般反应呢?

    起码在张灵凤看来是如此的。

    除却按照约定给应天物资支援之外,张灵凤没有见到军山调出一兵一卒。

    她最近不止一次见到朱振,在书房里被那些应天来的信使对自己的夫君破口大骂。

    甚至他看到了昔日里与朱振关系不错的胡大海的师爷,那个老家伙就站在男爵府的门口,对朱振大放厥词,最后将胡大海的断交书仍在了路边儿。

    跟随自己一道嫁过来的家将,第一时间偷偷摸摸的将这件事情送到了姑苏,事后愤怒的张灵凤亲自砍了那员女将的脑袋。不

    过想来父亲那边儿肯定是弹冠相庆了吧。尽

    管夫君对于此事,并未感觉到任何委屈,甚至一次次劝自己不要难过。

    可是张灵凤心里清楚,自己的夫君是如何的英雄人物,便是张公子那般英杰,都是谈笑间灭掉。可

    是为了自己,他不得不委屈求全,任凭那些使者出言不逊责骂,笑颜相对。

    张灵凤心里很难受。

    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知道,自己作为女人,就应该支持自己的男人的事业,而不是让自己的男人为了自己委屈求全。父

    亲和相公,同样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最为亲近的人物,可是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自己只是工具,而自己的夫君为什么又愿意为自己付出那么多?轻

    轻推开窗子,天刚蒙蒙亮,院子里雪粉飘洒,天地之间一片灰蒙蒙。张

    灵凤清亮的眸子微微转动,看着东边的那堵墙,墙的那一边,就是朱振的书房。

    夫君极力掩饰,可是他真的丝毫不受那些使者的影响吗?张

    灵凤轻咬着红唇,俏脸上满落寞和心寒,然后,他想起父亲的话,若是朱振真有出兵之意,望女儿毒杀朱振,使其群龙无首。

    待姑苏灭掉应天之后,为夫另选青年才俊为婿。朱

    振首鼠两端,身为孤之女婿,却不为姑苏做应有之贡献,实在可恶。这

    莫非就是最是无情帝王家?

    父亲真的有当我是女儿吗?

    这个念头涌上心头的一刹那,张灵凤只觉得自己娇嫩的肌肤不由自主的浮上一层鸡皮疙瘩,一股寒意袭遍全身,如坠冰窟。

    她不是那种任人摆布,没有见识的女人,不然当初她也不会跟朱振一起并肩在姑苏作战,驱赶流寇。对

    自己夫君有害的事情,他是万万不可能去做的。

    甚至父亲所说的,杀死自己的夫君,更是万万不可能。且不说,自己的一颗真心全都扑在夫君身上,即便是自己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感情。

    自己杀了夫君之后,全天下谁敢娶了自己?张

    灵凤只要想起父亲啊冷酷无情的口吻,俏脸一片煞白……

    不过想起那个为了自己,愿意忍受骂名的夫君,心里又忍不住升起一股暖流。张

    灵凤下定了决心,走向了正在院子里打拳的朱振,这一次,她不在犹豫。

第二百三十一章 雪灾无情、野望() 
风雪中,黄瓦红墙的应天府也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地

    上有一处风雪融化的积水凝结成的冰,倒映出朱元璋脸上怒气,没有人知道这位英主已经在门口站了多久。

    身后的侍从穿着单薄的衣衫,撑着纸伞,双股颤栗,一脸的恐慌。

    至于其他的侍从低眉顺目的躲在一边儿,不敢发出任何响动。

    雪地里跪满了各色袍服的官员,不停的以头触地,口发哀求之语。身后的锦衣卫冷漠的将排着队的官员抓到长凳之上,然后将哨棒打到他们屁股上。不

    论高低贵贱,毫不留情。风

    雪之中,李善长欲言又止,最后终究是没多说什么。而

    是转身在侍从的护卫下,出了公爵府。李善长给家里带了口信,捐出家中一切半数财产,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

    朱元璋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天空飘洒的风雪,眼神有些飘忽,耳边儿自动过滤官员的求饶,却仿佛能听到宫墙外的百姓们孤苦无依的哀嚎声。

    声声刃心。

    这呼啸的大雪,让朱元璋挺拔的身躯,不由的有些弯曲。心

    思似乎回到了多年前。那

    一年,大旱,家乡颗粒无收,父母双亲死于灾荒,自己流落他乡,先是做了两年和尚,又在半个南中国乞讨。

    最怕遇到的便是这种恶劣天气。

    尤其是风雪。

    实在是太熬人了,地里连快烂掉的地瓜都找不着了。单

    薄的寒衣根本遮不住任何的寒气,微微一动,寒风就能割破衣袍,窜入体内。可

    是若不动,又会彻底的冻死。跟

    自己在一个巷子里逃荒的朋友,便是有不知道多少死在了这种寒冬之中。

    莫说是他们这些居无定所的流民乞丐,便是那种有房子的百姓,也有经常死在房倒屋塌之中的可怜人。

    当年,朱元璋早早的发下了誓言,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也要砸碎这个可恶的世界。之

    前朱元璋不止一次跟自己身边的年轻俊秀谈论过这个问题,并深深的为自己拥有这个目标而感到自豪。

    唯独那个新加入的年轻人,对于自己的想法嗤之以鼻。对

    于自己所言,自己身边皆是为民谋福祉之人这句话,更是一脸的蔑视。

    朱元璋很是恼火,当场发火,让那个年轻人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定然要揍得他屁股开花。年

    轻人讲了一个故事。他

    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不知道是什么朝代,中原大地来了一条黑色鳞片的恶龙,到处掀起腥风血雨额,并抓走了皇帝的女儿,抢走了皇宫和民间的宝藏。

    皇帝的军队数次征讨恶龙,都无功而返,国民苦不堪言,整日生活在对恶龙的恐惧之下。

    终于有一天,有位勇猛的战士挺身而出,他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愤怒的提起传说中的屠龙刀,孤身杀进恶龙的老窝。

    这一仗打得非常艰难,勇者有许多机会可以逃跑,但正义之心让他坚持下来,九死一生,最终战胜了恶龙!”

    朱元璋到现在都记得那些不知所谓的年轻人不屑一顾的场面。这

    种荒诞的故事,在民间随处可见,便是朱元璋都能随意讲出几个来。

    但是他却记得那个少年,当时的表情忽然肃穆起来。

    “勇者斩下恶龙的头颅,解救了被恶龙抢走的公主。他

    的本意是把公主送回皇帝身边,把恶龙的宝藏分给受苦的穷人。

    但是,当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