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213部分

回到明初当王爷-第213部分

小说: 回到明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振目光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位少年,沉声说道:“你也不容易,你若是战死,家中的母亲谁来照顾?”

    少年朱九九摇头,“若是没有爵爷,小的怕是早就与母亲饿死在街头了。

    指着亲军校尉外围那点儿禄米吗?

    况且若不是某有幸追随爵爷,某永远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家国有用之人。”

    “行了,某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清晨如约而至,红日初升,本应该万物恢复生机的时候,天空中却格外的弥漫着一股慑人心魄的杀意。

    谁都知道,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朱振自然也不例外,朱振正在与手下的军官说话。

    “战争号角一旦吹响,全军上下只能有我一个人的号令,不过我只管大方向,但是小的地方,比如十个人的队伍的兵器如何分配,小团队如何组织,这都是你们的事情,我负责大方向,你们负责微操细节,我们通力合作,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听到没有?”

    常茂这厮向来比较活跃,所以他也是第一个拼命点头的,“振哥儿放心,咱们论军略肯定是比不过你的,但是指挥手底下人舞刀弄枪,也比你差不到哪里去。

    说着见没人搭理他,常茂便转身去检查弟弟的盔甲,然后小声说道:“听见爵爷说啥没有?

    战场之上所有人都听他的,细节的拼杀自己人做主。

    还有到了拼命的时候,你跟在某屁股后头,某若是死了,你别傻了吧唧的拼命,扭头就往回跑,咱家有我和父亲为国公拼命就行了,你没那个必要。”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伯升的底气() 
为了布置防御,减少敌人利用就近丛林树木打造攻城器械的机会,衡阳附近的丛林被蓝玉砍伐了一空,但是毕竟时间短暂,离开衡阳一段距离之后,依然有大量的茂密的丛林被留了下来。

    此时春天来临,积雪融化,万物复苏,丛林之中树木杂草已经开始生叶发芽,隐匿士兵自然也就难以被发现。

    所以翌日的行军,斥候精锐们便多了许多辛苦,因为他们要搜索丛林,排除丛林中可能隐匿的危险。

    本来对付这种丛林最佳的对付手段是放火烧林,这样若是有士兵藏匿其中,即便是不会葬身火海,也会被烟气熏呛出来。

    但是天公不作美,细雨连绵的天气,却断绝了这种可能性,让朱元璋都暗地里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天命不在自己这一边儿。

    前锋军杨兴已经整饬部队,列队出营,朱元璋这是才堪堪准备上马。

    看着这位多少年来,一直活跃在最前线的主上,哪怕是因为积年处理公务,日益有些发福肚腩,可是依然盖不住他眉宇间的威风凛凛,将士们看向他的目光都很是崇敬,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敬仰。

    “今日之战,诸将切勿不可松懈。”

    朱元璋的声音很洪亮,上位者的威严也表现无疑。

    “出发。”

    朱元璋翻身上马,在他身上依稀可见当年在郭大帅帐下鼎鼎有名的虎将的身影。

    虽然朱振与邵荣之间的争斗,以邵荣的颜面扫地而收场,可是邵荣作为红巾军中久握权柄,又身负军心的老人,依然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再次掌控了大量的红巾军旧部。

    这时,何文辉打马疾驰而至,手持银色令牌,看到朱振转过身来,就说道:“朱振听令。”

    朱振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末将听令。”

    “命你部随中军前行,一切部署,由中军统筹。”

    对此,朱振并未有什么情绪上的变化,因为他的部队大多数是火器部队,当做马前卒去前线顶着,不仅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损伤,而且有些大材小用,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只是见过一次军山的作战方式,便对军山有了清晰的定位。

    这不得不说,朱元璋身为三军统帅,其个人的战略眼光和军事素养,是非常完美的。

    朱振起身接令,检查无误后,“你回去回复国公,军山部上下,定然奋力杀敌,不负国公战前所托。”

    何文辉见朱振语气沉着,目光炯炯,便知道军山部应该是存了全军奋战的心思。

    等回到中军,朱标最为关心军山的情况,来问询了一番,何文辉告诉朱标,朱标闻言,不由的有些沉默。

    朱元璋闻言,就指着前方说道:“平日里不少人抱怨,说凭什么朱振一个年级轻轻的后辈,便可以列土封疆?

    他们追随某多年,升官都难。

    可某却不得不说,他们若是人人有朱振之决心,朱振之功勋,一个列土封疆,某朱元璋真的舍不得吗?”

    朱元璋见朱标情绪有些低沉,就开解道:“此子军山营之精锐,怕是我们也只是了解到冰山一角,你无须担心。

    况且其常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咱们家的列土封疆,可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朱标用力点头,而一旁的宋濂则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国公啊,你们家的列土封疆不是不好拿,而是除了你们家自己人,根本拿不到。

    这朱振若不是你女婿,他能有这个机会?

    怕是用来补偿长女的委屈更加多一些吧?

    大军迅速开动,没过多久,前方的斥候,就遇到了李伯升派出来的小股游骑,双方激烈的缠斗了一番后,互有死伤。

    朱元璋对于这种战争方式,甚至有些习以为然,接到汇报后,只是点头说道:“这只不过是敌军的试探罢了,李伯升是战场的老人了,这份谨慎还是有的。

    只是可惜他追随错了主人,传我的令下去,令左右两翼向中军靠拢一些,斥候拓宽侦查范围,放的再远一些。”

    朱标等人走后就问道:“父亲,可是担心敌军插入我军缝隙吗?”

    朱元璋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抚须笑道:“正是,你是如何知晓的?”

    连后面的刘基等人都是目露异彩,想听听朱标的解释。

    朱元璋自己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但是这个时代人的寿命都不长,而且战场之上,乱箭无眼,自己保不齐哪天会死在战场上,所以接班人是否拥有战略眼光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是朱标能否继承自己的衣钵,便是不能问鼎天下,起码也可以南北对峙,建了个百年的王朝。

    被一众人看的有些羞赧的朱标说道:“孩儿曾经在军山呆过一段时间,振哥儿经常给自己的亲卫和军官讲解兵法,其中就有一个经典案例,说的便是以小股精锐兵力,直插敌军腰肋缝隙,打乱敌军的布置,使其指挥失灵的战术,这套战术打得好,甚至可以让敌军的心腹地带严重混乱,导致三军溃败。”

    朱元璋按捺不住心情,喝了一声好,然后再次解释道:“我中军和左右两翼若是被切开,则各自为战,大军散乱之下,不败者能有几人?”

    朱振居然会兵法?

    这个疑问在几人的脑海中转动了一下,随即就认为这是纸上谈兵。

    朱振虽然在军山打得不错,前段时间也救援了衡南县,可那些都是硬碰硬,并没有什么谋略在其中。

    大军浩浩荡荡的在平原上行进,前方的斥候不时的遇到游骑。

    而且越往前,遇到游骑的频率就越高。

    双方的厮杀也越发的惨烈,经常是百人队规模的骑兵成建制的消耗掉。

    。

    这是李伯升人在随时保持着对朱元璋军队的位置确认,那么……今日必有大战!“游骑密集,敌军不远了!”

    朱振用千里眼看到了前方的骑兵不断上去增援,就知道大战即将来临。

    “国公,杨总管已经靠近右翼。”

    斥候流水般的来汇报军情,而朱元璋也是当即决断,毫不拖泥带水。

    “令杨兴可夹击敌军左翼。”

    前方已经出现了烟尘,朱元璋马上指着右方的山包道:“敌军已至,中军随本公移到上面去。”

    登高才能望远,朱元璋摸着胸前的千里眼,不禁看了朱振那边一眼。

    朱振正在给麾下打气。

    “弟兄们,李伯升人已经来了。”

    朱振看着这些穿着胸甲、戴着头盔的军士们,心中激荡着,大声的说道:“见证我们的时刻到了……”朱振的声音很大,连边上的友军都在听着,甚至还有人去打小报告,说朱振不务正业,临战才鼓舞士气。

    朱元璋淡淡的道:“他说了什么?”

    “……我想说的是,今日,就在今日,我们军山将用实力证明我们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军人。”

    “国公在看着我们…”朱振的声音逐渐的嘹亮起来:“应天的百姓在看着我们,大宋的百姓在看着我们,他们在看着我们如何击败这些时刻在觊觎着我们的东吴!”

    朱振的目光坚定,手中握着刀柄,目光缓缓转动,在这些年轻的脸庞上滑过……这些人中,今日不知道会有多少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看不到亲人。

    “诸君,今日一战,我朱振不会退后一步,若是我退后一步,请斩我首级震慑诸军!”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有些动容,而朱振也在做着最后的鼓舞。

    “弟兄们。”

    朱振突然捶打着自己的铁甲嘶吼道:“今日……就让我们横扫千军,有我无敌!”

    前方的烟尘越来越高了,所有人都捶打着自己的铁甲嘶吼道:“横扫千军,有我无敌!”

    “横扫千军,有我无敌!”

    热血在人潮中涌动,当大队开始进发向前时,所有人都是昂着头,腰板挺的笔直。

    朱元璋站在小山包上,千里眼中已经看到了敌军。

    在前方几里地的两个山包上,此时李伯升人已经分成了三路,正居高临下的看着行进中的应天队伍。

    朱元璋一挑眉,就喝道:“去!逗弄一下李伯升人!”

    马上就有一队重甲骑兵冲了下去。

    两边相距不过是两里地,重骑兵缓缓到了山下,朝着上面喝骂起来。

    原来真有这等单挑的战法吗?

    朱振好奇的看着那一队重骑兵,也期待着这场复古的单挑。

    山顶上的一个穿着金色盔甲的将军却冷笑道:“这等小把戏当真可笑,朱元璋不过如此,此战我军当大胜。”

    其实他心底多少是没有底气的,他不相信朱元璋如此无能。

    他之所以还这样说,无非是想给手下人打打气。

    实际上,李伯升对于此战的凶险,心里已经有了预估。

    结果,非常不理想。

    但是为了吴王张士诚,这一仗自己拼死也要打。

    哪怕打光了军队,也要为扬州减轻压力。

    因为扬州方面,面对的徐达,他们的压力只会更大。

    而扬州一旦丢失了,前期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边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金甲男子盯着不远处的那个小山包,喝道:“既然朱元璋要战,那就让我李伯升来终结应天吧!”

    手一挥,号角马上就响彻山上。

    听着渐渐涌起的马蹄声,  李伯升的眉间全是傲然,这便是他李伯升的底气。

    作为与张家的盟友之一,这些战马都是从张公子那里重金买到的,这些北方的马与朱元璋那种南方养起来的马大不相同,他们高大而富有冲击力。

    手再次一挥,顿时万骑奔涌,都朝着山下冲去。

    李伯升人此来都是一人三四匹马,也不用顾及马力,直接就冲着那一队重骑杀去。

    朱振看到这一幕后,不禁担心的说道:“张士诚如何来的那么多骑兵?”

    常升在边上摇头道:“这不科学,张士诚怎么会有那么多骑兵?”

    这时候还不走就是傻子!只见那一队重骑兵马上就策转马头,飞快的朝着本队奔来。

    “看不成了。”

    朱振看到中军已经列阵了,就让虎二去协调各部之间的联系。

    “开始了……”万马奔腾是什么感觉?

    朱振总算是体会到了,觉得就像是在地震。

    “冲锋”

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遇春落马() 
为了此次战事,常遇春做了充足的准备。

    红巾军的老人虽然投军时间长,但是因为邵荣多年来以保存实力为目的,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是很好。

    而除却红巾军老人之外,朱元璋调动的部队也是以地方部队为主,战斗力并不算非常高,若是硬碰硬少不了要吃苦头。

    而且之前与李伯升交手,常遇春就已经感觉到了李伯升的不正常,所以对于地方有可能出现大规模骑兵,其实早就做了预案。

    所以当战场上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骑兵的时候,常遇春虽然也感觉到一丝惊骇,但不至于彻底乱了方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