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后撞上穿越女 >

第68部分

妖后撞上穿越女-第68部分

小说: 妖后撞上穿越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昏着,状况据说不太好。

    这让司马昱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王氏死在府上,他还得服丧,一年之内都无法再议亲事。生怕王氏出个好歹,赶紧亲自带了医者前去为其整治。

    消息传扬开来,司马道福也是一大早就听到侍人来汇报了此事。顿时就坐不住了,赶紧叫人备车马去会稽王府求见司马昱。

    “父亲,母亲纵然有天大的错处,为了大局着想,也废不得啊!”司马道福一进门就言辞恳切地劝谏道。

    司马昱倒没想到,三女司马道福竟然这么快就赶回来了。想着昨日徐氏也来为王氏求情,猜想着或许是徐氏给她送了信,他在寻找“海棠仙人”时徐氏想必是有所察觉的,作为既得利益者,她恐怕是最不愿意打破当前局面的人。

    心中不由有些不快。他的事,何时由徐氏这区区侧室来插手了。真是利令智昏,权令德失,原当徐氏是个德行高雅的好女子,不想,如今一旦手握大权,也变成了如此嘴脸。不过,司马道福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他也不好对她摆脸色,闻言只是温和地摆了摆手,道:“不过后院小事,何曾就牵扯到大局去了。阿福不必多虑了,无事便退下罢,为父手头还有别的事要做。”

    “父亲!这怎么会是小事!”眼见司马昱下逐客令,司马道福着急不已,一见桓皇后误终身,便宜父亲司马昱原本虽然没做出太大政绩,也算是个正直明智之人,可娶了桓皇后之后,就完全沦为了桓皇后的应声虫,对桓皇后千依百顺到近乎昏聩的地步。便宜父亲脑残了,历史轨迹就无法挽回了,作为楚太祖敌对派一方势力的她该怎么办。

    “您想想,一旦您废了母亲,王妃之位虚悬,您位高权重,必然会有人想来填补这空缺。”司马道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女儿并非反对您续弦,只怕您到时候不得已娶了那些妄图掌控朝纲的不轨之臣家里的女郎,令会稽王府落入那些不轨之臣手中!若我们会稽王府都沦落了,司马氏还有何指望?”

    司马昱实在不明白她这番话从何而来。这晋朝江山又不是独属于他们会稽王府的,他既无皇帝之名,又无独揽朝纲之实,即使是辅政大王,也一直被各大世家左右,如何就说得像肩挑着力挽狂澜之重任一样了。兄弟,子侄,世家都在争夺权势,各自拉帮结派。他既选择将她嫁与桓氏,自然在立场上就已经在向桓氏靠拢。如今桓氏势大,他也算是得胜者。她倒好,作为桓氏的世妇,从在荆州的时候,就曾来信让他限制桓氏,如今又含沙射影向说出这种话来。

    “此事为父自有打算,你不必插言。你已是桓氏的主妇,就该好生在夫家经营。这都成亲五六年了还没个子嗣,也该上心寻医问药了。”

    司马昱这根本就是对桓氏毫无防备,还和桓氏一条心。更令司马道福气愤的是,司马昱吩咐她退下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唤住她,问道:“你在桓府,这几日可曾见过你那夫婿的七妹?”

    竟然明目张胆就跟她问起了桓姚!司马道福心中怒火中烧,却不敢跟司马昱发作,只是木木地道:“不曾见过。”

    司马昱道:“桓七娘子初回建康,无人相伴恐多有寂寥,你平日多去陪陪她。与她亲昵些,将来自有你的好处。”七娘子以后可是要成要成为他王妃的人,三女身为后辈,自该殷勤恭敬些才是。

    “谨遵父亲吩咐。”司马昱自以为隐晦的暗示,司马道福却听得一清二楚,依着历史上便宜父亲对桓皇后的痴迷,这事哪里容得她说半个不字。她不会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却只能背后想办法,不能当面惹怒司马昱。

    “前日去桓府,听闻桓七娘子受了伤,不知如今可痊愈了?为父这里有些消肿止痛的好药,你回去时带给她。”司马昱这几天虽说忙着和王氏和离,却也是一直挂心着桓姚的。只恨不能明日就将她迎进府中,朝夕相对。得知她的伤势,他也是叫人去库房里取了宫廷御用的极品伤药的,临到要遣人送出去,却又想起桓姚那日的情态,生怕太唐突又吓到了她。

    “不必提是为父送的。”想着,又如此嘱咐了一句。

    司马道福坐在车上,看着盒中精致的药瓶,心中不断谩骂着桓姚的淫|乱无耻,不仅和亲兄长乱|伦,连一个年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都要勾引!这样的人,她怎配拥有那么多人的深情和宠爱!

    一路思索着对策,临到桓府时,便已经有了主意。如今事态紧急,也顾不得手段光不光明了,再者,对付桓姚那种人,也用不着讲什么仁义道德。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想起来解释一下,本文中用到的“离婚”“新闻”等词,绝非作者菌把现代词用到古代去,而是那时候就原原本本有这两个词了。大抵是世说新语当中都有提到。

第87章 暴露() 
桓姚历来谨慎;前几日闹出那番风波以后;就再不肯让桓歆晚上到和芳院来了。桓歆自然不甘愿;但不管他哄劝;桓姚都不肯妥协;眼看要把她惹恼了;只得作罢。

    于是,只好每天白日里抽出些时间来看桓姚。但这几天;只要他一来;李氏就会一直守着桓姚,让他没有单独亲近的机会。如是一两次之后,桓歆也明白上次那场闹剧虽然没抓到把柄;却让李氏对他起了警惕知心。因此,今日过来,是趁着李氏不在和芳院时才来的。

    桓姚最近都在为重阳宫宴做准备,熟悉礼仪,试衣裳首饰妆容,并且练习宴上会用到的诗词或速写画作。桓歆进来时,她正在琢磨诗句。

    她本是不太擅长吟诗作赋的,平日虽然会试着写几句,但也只能称得上对仗工整,达不到让人拍案叫绝的程度,更何况,即兴发挥时间太短,那种环境下不见得写得出,于是便只能按着教授礼仪的嬷嬷所说的经验,把到时候可能抽到的题材,都提前写出一首短诗储备起来。她也不求出彩,但求不拉后腿就是了。

    桓歆看她想得认真,完全都忽略了自己,有些不甘心,“姚姚,这重阳宫宴,你就不能不去?”

    听得此话,桓姚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也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三哥你想,算上六年前的中秋宫宴,我已是第二次因故不能去宫宴了,若这次再缺席,叫父亲如何作想?”

    桓歆清楚地知道,她现身宫宴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去年在江州时就可见一斑了。若让父亲亲眼见证了她的魅力,他以在东豫州给桓姚定了亲事为由带走她,恐怕是没那么容易说得通了。

    “过不久你就跟我去东豫州了,父亲怎么想有何要紧?”

    两人正说着,知夏从门外进来,看了看两人,有些犹豫地道:“禀郎君,七娘子,外头有人送了封信。”

    说完,却是把信直接呈给了桓歆。

    桓姚明明在旁边瞅着,那信封上写的是由自己亲启,不由道:“知夏,你呈错人了。”说完,嗔怪地瞪了桓歆一眼。

    果然是桓歆的忠仆,自己还在眼前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对桓歆表忠心。

    桓歆见状,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手,对知夏使了个眼色。于是,知夏这才转而将信呈给桓姚。

    桓姚看了眼信上的字迹,立刻知道是何人写的了。自上次瓦棺寺见过一面,后来倒毫无音信了。不知他到底写了什么,碍于桓歆在眼前,倒不好立即启阅。

    桓歆的目光落在羊皮纸信封上,这字体飘逸有锋芒,是男子所书。“姚姚,何不启信一阅?”

    桓姚看他那一错不错地盯着自己手上的信封的样子,仿佛她再不拆信他就要代劳了一样,只得当着他的面启了封印。

    出乎意料地,顾恺之并未写什么缠绵情思,而是说了一件让桓姚完全想不到的事情:

    司马道福最近给他传信,说三日后可以安排和桓姚在府中相会,还拿了一个香囊,说是桓姚亲手所绣,让他当日必须系在身上。因为在江州时,某一次信中向桓姚讨要女红,桓姚曾亲自说过,她不擅女红,拿着针总是扎到手,连最简单的花样都不会绣,是以是绝不会动手做针线的。

    如今,司马道福让人送来的这个香囊纹样繁复,绣艺精湛,实在与桓姚当初的说法相悖。心觉事有蹊跷,所以来信向桓姚确认。又说起上次在瓦棺寺也是司马道福安排两人相会的,还让他必须将桓姚引到寺中的一间厢房。

    桓姚以前也跟他说过,自己和二嫂司马道福的关系并不算太亲近。思来想去,总觉得三郡主热心太过。再一想到最近打听到桓姚嫡母南康公主多次刁难桓姚,恐三郡主也与其婆母共谋,对桓姚不利。

    最后他在信中道,若是自己小人之心了,必亲自向三郡主赔罪。

    桓姚看到这最后一句,倒不由会心一笑,暗道,呆子。

    即使他在娶妻一事上辜负了她,却依然还是如此单纯可爱的男子。

    桓歆一直关注着桓姚的神色,见她先是蹙眉,后又舒展了神情,露出了些发自内心的笑容,不禁暗自揣测着来信者何人。她为别的男子蹙眉微笑,叫他心中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信是何人写的?”他忍不住问道。

    “顾十九郎君。”桓姚回答,见桓歆立即毫不掩饰地皱眉,不得不解释安抚,“你想到哪里去了,一听是顾十九郎君的信就不高兴。人跟我来信说正事呢!”

    然后,将信中提到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

    桓歆倒是没表现出太大的意外,沉吟片刻,道:“上回的事,我查到些眉目,亦是她走漏的消息。想着你历来与她颇为亲厚,倒不知如何与你说。”桓姚以往在建康时和司马道福往来甚密,上次司马道福到江州,还留她在园子里过夜,看来是关系不菲。查到上回的事情可能是司马道福在背后撺掇的,他还有些担心桓姚知道了会伤心。

    “我与她,不过是面上情罢了。”只是司马道福一向爱作出与她交好的样子,以往,她也觉得没有特地去与人解释的必要。

    “她是如何知晓我们的事情的?”

    桓歆原还以为是桓姚与司马道福交好,是以这次回建康跟她透露过两人的事情,本还在伤脑筋要如何提醒她防范司马道福,如今听闻此话倒是松了口气。也不必担心将来他对司马道福出手时桓姚求情阻拦了。看她的反应,也并非是她自己说的,那么到底又是哪里走露了风声?

    “我写信让赵六在江州府上查一查。”他想的是,会不会是江州刺史府里头真的有人被司马道福收买了去。又跟桓姚道:“顾恺之说的这件事由我去办。你不许去见他。”

    说完,吩咐知夏:“这几日,二郎君夫人若来寻七娘子,你们找个由头推了就是。平日里千万小心七娘子安危!”

    交代完这些,便匆匆离去了。

    桓姚梳理着手头的消息,陷入了深思。

    司马道福以往虽说有些小算计,但本身就没什么城府,也没什么坏心,是以她并不曾计较。可这一次回到建康,她的两次出手,都是给自己造成了伤害的。

    第一次故意让人设计她崴到脚,第二次,让南康公主来捉奸。若当时真是被抓到,恐怕如今她也不能再好端端地呆在和芳院了。

    如今的司马道福早已不是当年不知世事的司马道福了,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暴露的严重性,若说是无心之失,她绝不相信。走漏消息的是她,带人来和芳院搜查的主导者却是南康公主,这明显是拿了南康公主当枪使,而她自己却躲在幕后静观其变,让自己和桓歆对她毫无防备。

    这等心机,让人诧异。而这其中的恶意,也让人无法等闲视之。若说挑拨南康公主来“捉奸”是因为桓歆,那阻止她去瓦棺寺,阻止她参加宫宴,还老是要把她和已经成婚的顾恺之凑作堆又是为了什么?

    这些疑惑,在几日后会稽王亲自上门来求亲时,有了答案。同时,桓姚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很早就睡着了木有写,于是今天在公司偷偷摸摸码了一章补上。晚上回去继续码今天的,不过估计码出来已经超过十二点了,大家不要等哈,明早起来看最好。

第88章 提亲() 
经过好几天的斗争;会稽王终于成功与王妃王简姬离婚。本是打算好聚好散;却还是“不得已”用上了威逼利诱的手段。

    为了儿子司马道生的前途,王简姬不得不妥协。

    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临到终来,劳燕分飞,几乎反目成仇。事情闹出去以后,双方都在争取舆论支持,司马昱据理力争;指责王简姬心狠手辣,数次毒害他的子嗣,王简姬打感情牌,指责司马昱喜新厌旧,并且嫡庶不分,偏宠侧室庶子。这几天,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