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第130部分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30部分

小说: 重生之铁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伯阳赶紧立正挺胸,仿佛蒋介石就在面前般郑重,道:“陈秘书请讲。”

    陈立夫道:“李团长,请讲一下接下来你将在皖南如何行事。”

    李伯阳心中早有谋划,沉吟道:“南陵地处芜湖近边,周围数县中繁昌、宣城、铜陵皆驻有重兵。我部虽然有数千人马,可若想训练成军,预期应有一到两月时间整训期,在此期间我的打算便是韬光养晦,以待时变。”

    陈立夫点点头,奇道:“你所说的时变是指?”

    李伯阳在房中踱着步,侃侃而谈道:“世人皆知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此刻北京却同卧着三只大老虎。冯玉祥本是直系大将,在直奉大战中倒戈,致使直系一败涂地,似这种反复无常之人,张作霖必定不会与他共容,故而冯玉祥请来皖系大佬段祺瑞与他共同对抗张作霖。段祺瑞手中虽无兵,可他资历威望足以抗衡另外两人,可毕竟手中无兵,只能强撑局面。而张作霖虎踞龙盘,从直隶到江苏,整个津浦路都在其掌握之中。恐怕他现在所想的便是段祺瑞昔日所想的,以武力一统中国!”

    陈立夫面色凝重起来,他从房中找来纸笔,郑重其事的记录,道:“接着说。”

    李伯阳目光精光一闪,道:“直奉大战后奉系威凌东南,不仅囊括山东、江苏、安徽,而且兵锋指直浙江,在齐燮元下野后,首当其冲的便是孙传芳等直系军阀。别看此前直系一盘散沙,可那是没有切身之痛,如今奉系重压之下,他们势必会联合起来,共同倒奉。”

    “伯阳,正如你所说,直系一团散沙,无论孙传芳还是周萌人都没有威望服人,又如何能对付得了奉系,要知道奉系在津浦路可是部署着十一个师,延铁路而下的话,只用三天便能云集江苏。”陈立夫停住笔,他身在上海,对于东南局势也颇有见解,疑问道。

    李伯阳道:“呵呵,立夫,你忘记一个人了。”

    “什么人?”陈立夫奇道。

    “吴佩孚。”

    李伯阳掷地有声道。

    “吴佩孚?哈哈,伯阳,你不要开玩笑了。”陈立夫失笑道:“吴佩孚墙倒众人推,根基洛阳已失,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已经一蹶不振了。”

    “你错了,立夫。”

    李伯阳意味深长的笑着道:“奉皖结合,直系将领人人自危,曹锟被软禁,现在能名义上联合起众人的唯有吴佩孚一人。更何况吴佩孚山海关兵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冯玉祥背后捅刀子,其军事威望并未有损多少。”

    陈立夫心头一动,假若李伯阳所言成实的话,天下的局势必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代表着北洋军阀内部又一场倾轧,无论谁败谁胜,对于广东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陈立夫道:“伯阳,以你所见,假若直奉真再起大战,谁胜谁败?”

    李伯阳一怔,这个问题自己还真没想过,战争中变数实在太多,尤其是北洋式战争。李伯阳低头思索片刻,笑了笑道:“谁胜谁败我猜不到,但我知道北洋内部再也经不起几场内战了。”

    “你这话的意思是?”陈立夫听出了李伯阳话间的深意。

    “张作霖胜,冯玉祥和段祺瑞不愿见到;吴佩孚胜,冯玉祥和段祺瑞也不愿见到。三足鼎立之势已成,立夫,我问你如果要破掉三足鼎立该怎么做?”李伯阳笑着给陈立夫出了个问题。

    陈立夫眼睛一亮,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没有回答。而是收拾纸笔,将所写的信纸郑重的折叠收到怀内,感叹道:“听君一席话,我毛瑟顿开,伯阳兄,就此告辞了。”

    李伯阳道:“我送你。”

    “不必了。”

    陈立夫道:“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眼睛在看你,我轻车简从不引人注意,小心为上。”

    “好。”李伯阳点点头,伸出手道:“立夫兄,他日再会。”

    陈立夫微微一笑,紧握着手道:“他日相逢,盼见伯阳兄饮马芜湖。”

    李伯阳正色道:“固所愿,不敢辞。”

    “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都看到各自眼中过的抱负。

    ……

    陈立夫走后,李伯阳把南陵的军政官员都召集起来,明确这段时间他将进驻新兵营练兵,而军政一体事务,都交由县长秘书董思白,保安团长叶淮两人决策。

    交代完这件事,李伯阳便带着一卷行礼,进入到新兵营当中,换上一身二等兵军服,与新兵吃住练在一起。

    并非李伯阳放着安逸日子不过,非要在军营中遭罪受,而是他很清楚自己制定的这套训练计划的艰苦处,他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使新兵没有怨言的接受这个训练计划。

    李伯阳进驻新兵营时,正是新兵早操完毕,吃完早餐时。李伯阳军队的伙食与他们军阀部队不同,每日早中晚三餐,每餐限定时间内管饱,三日一小荤,七日一大荤,目的就是为了把瘦弱的新兵养的彪壮起来。

    待新兵早餐完毕,李伯阳召集新兵列队,喊令的是从全军选拔出的大嗓门武大嗓,一个黑瘦的浙江兵,这个兵学过北京官话,喊话时字正腔圆,嗓音清脆洪亮,不仅操场上五千新兵听得清楚,就是在营房外面值岗的士兵都听得清楚,可谓是异人。

    像这种人才,李伯阳当即命令他为少尉传令官,加饷银三块做为嘉奖。

    八时开始,全军进行第一天的训练,李伯阳虽然在军校学习的是俄式训练,可他更为喜欢的是德日式的军事训练,尤其是日本人的军事训练,对于速成新兵颇有效率。

    训练的第一件事,便是军人步伐队列训练,先学‘拨慢步’也叫‘出小操’,所谓‘拨慢步’就是将步伐抬腿至着地分为四个动作,练两天之后就使没有经历过训练的新兵双腿肿痛,走路睡觉都很困难,这是很难过的一关,普通士兵需要一两个星期才能适应。

    这一关意在培养士兵的服从与吃苦精神,每一次抬起脚,军官都不会轻易的下令放下,而这时对于士兵的忍耐极限是个极大的挑战。

    在一个小时的‘拨慢步’之后,便是持枪训练,与其他部队需要徒手训练之后才发放枪支不同,李伯阳在第一天就将崭新的三八式步枪下发下去,从扛枪、枪下肩、托枪、劈枪这一套动作,分解进行。

    劈枪动作的示范由李伯阳引领一个排的卫队进行,与士兵的无刺刀训练不同,这一个排的步枪全都上着雪亮的刺刀。

    队列行进时面对着新兵展开的,从下达‘开步走’时,李伯阳为排头兵,领着卫队踏着齐整脚步声行进,随着武大嗓下令‘正步走’时,仅有一个排的卫队却踢出了震撼大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又随着‘劈枪’的命令,全排人员将步枪从肩扛改为手持,随即用力向前劈出,变成挺枪前进的姿态。

    整套劈枪动作经历了极其整齐的‘咔咔咔’三声,全排气势陡然一变,从扛枪的和平姿态转变成杀气腾腾、一往无前的挺枪前进。仿佛是一架非人的、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雪亮的刺刀在旭日的照耀下泛起血色的寒光,虽然刺刀距离着最前排的新兵有数十步,可挺枪步伐一展开,最前面那个排的数十名新兵不由自主的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竟慌乱的散开。

    “立定。”

    全排发出猛烈的顿地声,挺起的刺刀距离前面之人的后脑仅有十多厘米。

    新兵们哗然,他们哪里见过这样凶狠霸道的行进场面,尤其是面对这杀气凌人的刺刀,凡当面新兵都露出了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李伯阳命令卫队放下刺刀,目光炯炯的环视新兵,朗声笑道:“大家都见到了咱们行进场面,都说说观后感吧。”

    新兵中有人喊道:“好看。”

    也有人道:“霸气。”

    “蛮吓人的。”

    “……”

    新兵们七嘴八舌说着,男人没有不喜欢这种军人威武雄壮的进军场面,言语艳羡之余很多人露出了心驰神往的表情。

    李伯阳把新兵们神往的表情看在眼里,挥手道:“开始训练。”

    新兵看李伯阳示范时感觉劈枪没有多难,可真正等他们手握钢枪的时候,就知道这套动作的难度在哪。三八式步枪重约七斤,扛在肩上尚不觉得沉重,可到了行进劈枪时,要想劈出声响则意味着士兵需要使出浑身力气,这一来二去,等训练来回走四五次时,士兵们的胳膊已经酸软无力,劈出的枪也是软绵绵,根本没有一丁点杀气。

    可越是这样,李伯阳劈枪的命令下的越是频繁,直到新兵们汗湿衣襟,双手再也举不起步枪的时候,李伯阳才下令结束劈枪训练,进入体格训练。

    体格训练,李伯阳细分为十大项目,从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蹲起、蛙跳、马步冲拳等一一训练,由于新兵训练颇重,李伯阳为了不伤士兵身体,专门从上海请来一个熟悉体育的洋人运动员,根据士兵每天的运动量,增减训练强度。

    等体格训练完成,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2点30分。

    全军埋锅造饭,等到13点钟时,全军按时用餐完毕。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训新军(三)() 
吃完饭简单活动一会,进入个人战术训练。个人战术训练是由军队中的老兵作为标兵,以言传身教来示范个人战术,从举枪瞄准、投雷姿势、掩护前进、匍匐前进等等,虽然老兵们个人做的并不标准,而且还带有个人的习惯,可这样经过战场实践的战术足以让新兵受用匪浅。

    尤其是实弹射击、格斗术、侦查捕敌,这是新兵最受欢迎的一项,为了给士兵树立榜样,枪法由刘稳为射击教练、由葛田七为格斗教练、侦查捕敌这一项则由李伯阳担任教练。

    个人战术完了后,进入团队战术训练,这一训练应该说是一天训练中最轻松的时刻,全军席地而坐,由李伯阳为新兵教授战术理论。

    作为示范,李伯阳从新兵中随意挑出一个班,神色郑重的说道:“班组,是一支部队最小的战斗单位,一支部队能不能形成战斗力,其根源就在于班组战术的好坏。”

    李伯阳步兵班采用的是德式班组构成,全班共有十人,配备迈德森轻机枪一挺,汤姆森冲锋枪两只,三八步枪六只。

    当然这种火力配置只能是构想,一来机枪数量不足以配备到班级,二来弹药数量支撑不起这样的火力。

    李伯阳叫来班长,班长是一个瘦高黝黑的精悍汉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班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道:“卑职姜大杆子。”

    李伯阳看了他一眼,道:“瞧你敬礼的样子,当过兵?”

    “是。”姜大杆子道:“卑职在抚帅麾下吃过两年兵饭。”

    “哦。”原来是齐燮元的兵,李伯阳并未吃惊,这年头军阀起起落落太多,底下的士兵往往一年间能换数个主子,不过既然当过兵,李伯阳也省下力气从头教,道:“姜大杆,你看到那边那个土坡没有。”

    姜大杆顺着李伯阳所指的地方看去,见到一个半人高的土坡,便点头道:“看到了。”

    李伯阳命令道:“我命令你带着你的班,攻下这个高地。”

    高地?姜大杆一愣,但随即他反应过来,转身向士兵一挥手道:“弟兄们,跟我冲。”

    这一个班的士兵发出一阵杀喊声,一窝蜂似的朝着土坡跑去,很快便登上了土坡。

    李伯阳看了之后面无表情,把姜大杆叫回来,皱眉问:“你就是这样带队进攻的?”

    姜大杆看出了李伯阳神色的不虞,小心翼翼道:“长官,我以前打仗就是这样进攻的。”

    李伯阳思索了片刻道:“刚才是我的错,我没有把敌人的火力告诉你,下面你听清楚,再组织一次进攻。”

    姜大杆子竖起耳朵,不敢露听一个字。

    李伯阳道:“前方高地,敌守军一个排,有一挺轻机枪步枪若干,我命令你夺下这个高地。”

    姜大杆子一怔,他在齐军打过的仗也不算少了,也算懂得些进攻防守之道,却不敢想一个班如何能正面攻打高地上面的一个排,面上露出难色。

    李伯阳见姜大杆子没有动,严厉的看了他一眼,道:“为什么不动!”

    姜大杆子神情有些慌乱,道:“长官,一个班怎么能攻坚一个排。”

    李伯阳反问道:“一个班怎么就不能攻坚一个排,只要战术到位,不仅能攻坚一个排,还能攻坚一个连。”

    姜大杆子动了动嘴唇,脸上露出了不服气的表情。

    李伯阳冷笑道:“不相信我说的话,那好,你在旁边看着,由我指挥进攻。”

    姜大杆子站去一边,李伯阳对这个班的九名士兵道:“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