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第21部分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铁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负在十几分钟后就揭晓了,敌人的重机枪在这十几分钟内一刻不停歇,枪口已然是被高速的射击产生的高温磨秃了,帆布子弹带都打空了十多条。

    可依旧不能阻挡教导二团的如潮攻势,将士们在冲锋号音下,如浪潮一波更胜一波。敌人的重机枪因枪口过热变红变形,子弹直接在弹膛内自然炸膛,枪声戛然而止。

    没有了重机枪的火力压制,将士们一股突进了阻击的敌军阵地,刺刀在夕阳余晖下泛着血色,敌人惊恐的目光中,如潮水般的革命军将他们瞬间淹没。

    战争焦点聚集的这座无名的山头阵地上攻守双方展开了激战,战斗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两军都牟足了劲,以一营对一营,双方士兵胶着在一起,拼的是刺刀见红,杀喊声数里外也能听到,不时有士兵临死前将身上的手榴弹拉响,轰然炸出一团血肉,有自己的也有敌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军的战斗意志明显胜过军阀为了吃粮饷的部队,将士们愈战愈勇,而敌人被迫一点点的退出阵地。

    罗群手上一直压着两个排的生力军,刚才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咬牙忍住没有把底牌亮出来。

    就在这时从淡水城方向传来阵阵激烈交火的枪炮声,双方同时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在敌团长还在惊疑不定时,他果断命令两个排的士兵从侧翼发起猛攻,这两排的生力军一出马上打破了僵局,措不及防的敌人马上溃败下来。

    将敌人赶下阵地后罗群命令士兵马上撤回防守阵地,等待敌人下一次猛攻。

    罗群隐隐就听到了从淡水城那边传来的杀喊声,革命军的冲锋号悦耳可闻,他马上振奋起精神,缩下身子对躺在沟壕里面的李伯阳喜道:“营长,二团打出来了。”

    半昏睡状态下的李伯阳乌青的眼睛缓缓地张开一条细缝,他嘴唇动了动,吐出几个字。

    罗群连忙附耳听过去,就听李伯阳细微的声音:“顶住,不追。”

    罗群马上明白营长的意思,如果敌人来攻那就顶住撑到二团赶来,如果敌人撤退则按兵不动。

    二团打出来更是把敌人逼上绝路,对于敌人而言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马上撤退向淡水北门方向友军靠拢,另一条路就是突破眼前三营严防死守的山头阵地,如果能在教导二团赶来之前拿下山头阵地,就能保持对淡水的逼压势头。

    两条路各有优缺,第一条路撤退简单,可一旦撤退教导二团就会尾随进击,到时免不了损兵折将。

    第二条路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阵地拿下,可显然敌人两次攻击失败知道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敌团长铁青着脸看着败退下来的七营长,而此时教导二团仅仅距离他不足两里,十几分钟就能赶到,他马上下令部队向北门附近友军迅速靠拢,但实际上他命令部队时刻做好回击准备,如果革命军敢离开阵地追击,那么就会遭到他的疯狂反攻,一举拿下阵地。

    可走了退了有几百米,敌团长猛的回头,却是没有看到阵地上追击的革命军,他揉了揉僵硬的脸,命令道:“快撤,别让革命军赶上。”

    这一退,导致了洪兆麟部夺回淡水城的愿望落空,马作义逃出数里外马上命令围攻淡水的部队全线后撤,向惠州方向退却。

    而迅速回援的粤军第二师主力和校军二团趁势进行反击,此战过后彻底打消敌人与革命军城外野战的想法,他们竖壁清野,坚守城内不出,等待机会。

    淡水之战过后,右路军黄埔校军损失不小,借此机会在淡水好好修整,将俘虏补充进损失较多的几个部队,由于李伯阳三营此战解了淡水的围,蒋中正亲自下令优先补充三营、特务连士兵,马上李伯阳麾下的部队从人不满编到了385人的满营外加150人的特务连。

    而此时,东征军右路军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会议在淡水召开。

    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坐在主位上,他先是赞扬了校军的战绩,又表彰了第二师的张民达和叶剑英,随后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团以上军官,开口说:“诸君东征屡建战功,陈逆仓皇不可终日,可喜可贺。我已向广州胡汉民大总统汇报各部军功,只需即日回军接受政府嘉奖。”

    蒋中正眉头一皱,他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盟兄,疑问道:“我军连日大胜,士气正旺,兄长何谈回军?”

    许崇智对蒋中正微微一笑,说:“愚兄怎会不知此时士气可用,可左、中两路杨希闵、刘震寰部自从出发后一直在增城和博罗之间徘徊,现在你军实则已经是孤军独入,左右无援了,因而我建议右路军应以大局为重,回军转攻惠州,惠州为东江之支撑点,惠州一下,东江不难迎刃而解;以革命军攻淡水之精神,惠州虽险,亦可一鼓而下,若进攻海陆丰,则孤军深入,未免有后顾之忧。。”

    蒋中正闻言大惊,他扭头与周恩来对视,俱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安,他马上说道:“克淡水之后陈军虽元气未伤,但其军已经胆寒不敢野战,我军正可乘胜一鼓作气直捣潮梅,先端了陈炯明的老巢,使其无立足之地。而惠州天险,革命军军力毕竟薄弱,万一受重大之牺牲,则恐蹈一蹶不振之危险,若直下海、陆丰,趁胜追击,事半功倍,且潮、汕为敌人之根据地,潮、汕既克,则敌失根据地,而我得地盘,万一左翼不上,或后方有变,亦得有展布之余地,可以回师西指,为次第扫平计。”

    蒋中正所说的方案是和俄**事顾问加仑等人讨论之后得出的,这不仅是假设可能,且从当下的东江地区战局来看,这个方案施行起来是上上策。

    “不可,不可!”许崇智执意反对说:“陈炯明尚有五万部队,及时全是乌合之众,但也不是右路军一路可敌。”

    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争执很久,最终会议决定:许崇智粤军主力留在白芒花地区,张明达师继续面对当面之敌——三多祝,而蒋中正率校军绕过三多祝,以最快速度沿白云、赤石、梅陇、海丰做战略大迂回,直指潮汕、梅兴并占领之,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实则说白了,就是一个意思,反正我粤军出工不出力,要想东征你蒋中正带着自己的校军爱怎么打怎么打去吧。

    会议结束,蒋中正黑着脸回到校本部,刚一进屋子,就把他那顶拿破仑斗笠往桌子上一摔,愤愤的骂道:“娘希匹,他许崇智与杨希闵、刘震寰有什么两样,全都是心怀鬼胎。不遇事时我还当其是忠于总理理念的,现在看来他是陈炯明第二。”

    “是狐狸不能总把尾巴藏着,总是要还其真正面。”周恩来跟在后面进来,面色沉着的说:杨希闵、刘震寰对国民政府身曹心汉,反动之心昭然若揭,而许崇智也是私心太重,我们对谁也不能有依靠。现在就让我们做好打打仗,打恶仗的准备。我就不信用革命信念武装起来的革命军还会被军阀乌合之众难住。”

    周恩来的一番话让蒋中正十分感动,他握着周恩来的手说:“恩来呐,你说的非常对,万事求人不如求己,只看这几日学生们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

    蒋中正眼睛露出决然之情,他命令道:“我决定让部队一律轻装简行,今天晚上就开拨,不给敌人一丝喘息。”

    周恩来点头说:“从淡水往潮汕有700多里路,部队口粮和弹药都不充足,我准备进一步加强部队奔袭途中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政治工作,海丰、澎湃的农民群众若是动员好了,队伍的口粮不仅能解决,不亚于又多出一路奇兵。”

    蒋中正赞同的点点头,又补充一句:“要想取得农民的支持,官兵必须注意纪律,要保持革命军的样子,不能对群众有丝毫冒犯。”

    两人达成一致后,蒋中正把命令下发个部队,他在屋子里转了转不由又想起一件事情:“恩来呐,李伯阳伤好点没有,这几日军务繁忙,我忙的脚不离地,不能去探望。”

第二十五章 后路危机() 
周主任笑了笑,说:“还是校长关心你的学生,我已经代你去探望过了,李伯阳伤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肚子上的伤口还没痊愈,不能剧烈运动。”

    蒋中正有些失望,他有心让李伯阳做全军先锋,再打几个漂亮仗出来,不过李伯阳伤势未愈,还是要好好休养,于是说:“把三营做校军后卫,这把剑我要关键时候用。”

    当晚夜空没有月亮,校军在黑暗中如果一柄利剑指向潮汕方向刺去。官兵们身上除所穿的一套薄单衣外,就只有一日的口粮和一支步枪还有子弹袋。

    初春的夜晚冷的人直打哆嗦,校军官兵们紧咬牙关,后面的人跟着前面人的影子,在黑夜中一个个摸索着前进奔袭。在奔袭队伍当中,俄**事顾问们都将坐骑让给伤员,他们不摆一点架子,而是以一个普通士兵要求自己,他们打着绑腿,背着枪支,紧跟在队伍当中。校军官兵看在眼中,内心极为感动敬佩,他们用行动彰显了伟大人格。

    而队伍当中还活跃着另外一群人,周逸群、卢德民、杜聿明受周恩来指派,他们所率的政治宣传队从队伍的前面到后面,有从后面到前面,一路对校军将士进行鼓动和宣传。

    后卫部队由李伯阳的三营和特务连担任,此时李伯阳骑在一个高头大马上。

    几次恶战过后,他的脸庞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坚毅,目光炯炯有神,整个人骑在大马上显得特别神奇英武,凡是看到李伯阳的士兵们底下都议论,见过骑马的将军,也没有过比咱们营长更好看英武的。

    队伍中还拖着淡水城外缴获马作义部的两门山炮,李伯阳特意叮嘱战士们可要藏好,不要让别的营看到。

    在拂晓时分,校军一路奔袭到达海丰,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陈炯明的家乡。

    作为先锋的一团一营并未看到敌人的一兵一卒,反而是在城墙上看到了竖起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犁头旗子。

    当地的农会打开城门,路边站满了海丰的百姓,欢呼雀跃的迎接革命军进城,饱受灾害的百姓早就想打到陈炯明,以结束海丰”县长多如狗,司令满地走”压榨民脂民膏的军阀统治。

    据海丰的农民军报告,自命为救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于25日夜匆匆潜回海丰,当夜就携着家眷逃亡汕尾。他临行前命令刘志陆务必坚守海丰,却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后脚刘志陆手下的两个团就乱了军心,乱兵在海丰城内疯狂抢劫掠夺半日,又听校军旦日逼近,他刘志陆竟然片刻都不敢多待,望风而逃。

    临走前刘志陆将劫掠一空的陈炯明将军府付之一炬,直到校军进了城,大火还在燃烧。

    到上午十点时,黄埔校军全军进驻海丰,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校军官兵不犯百姓,为乱兵损害的百姓修葺房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维护城内治安,让惊魂未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校军的军风。

    黄埔校军在经过连日的奔波后,在海丰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在海丰经过数日修整后,士气更加旺盛。

    3月1日,海丰各界是群众与革命军举行联欢大会,3月3日,海丰农民召开迎军征军大会,蒋中正通过近日来的讨陈战争,声名鹊起,威望大振。

    蒋中正在陈炯明的将军府召开右路军军事会议,营以上军官都列席参加。

    会议室里,蒋中正穿着他最喜爱的拿破仑斗笠披风,目视在座的军官,军官们列序而坐,目不斜视,他开口说:“陈炯明已经逃之夭夭,现在军心士气可用,我命令部队即刻挥师向新田、黄塘、曲河、棉湖方向进攻,十日内我要看到校军的旗帜插上潮州的城头。”

    “是!”将官们立正站起。

    周主任在一旁说道:“此次进攻,我已经与各地农会代表联系过了,他们会配合部队的行动。”

    蒋中正点头说:“战斗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条,你们是革命的队伍,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能让老百姓把我们校军当成军阀一般的洪水猛兽。”

    为了不给陈军喘息的时间,当日部队就即出发,校军一二团及粤军张明达师按既定方案分兵向潮汕攻击。

    就再右路军连战连捷的时候,左路、中路的滇桂军在石龙停止了前进,按兵不动。杨希闵与刘震寰私下商议觉得校军现在已经成了他们的心腹大患,试想陈炯明是军阀,他们两个人何尝也不是军阀,况且昔日与蒋中正龌蹉几多,与校军的冲突也不在少数,加之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危,生死前途尚且不论,他们两个决定要给校军背后捅上一刀子。

    他二人暗中与陈炯明、林虎、洪兆麟信使联络,将右路军情报送了出去,杨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