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第264部分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264部分

小说: 重生之铁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敬之!”

    “何敬之!娘希匹的叛徒!”

    隐约从屋子里传出蒋介石咬牙切齿的痛骂声,俞济时缩了缩脑袋,赶紧挥了挥手,让侍卫向远处走一点。

    不多时,陈布雷、张群、戴季陶、陈铭枢、吴稚晖等人纷纷来到,俞济时迎上去,苦笑道:“总司令正发火呢。”

第三百五十四章 蒋介石下野() 
众人敲门后,鱼贯进入房内,蒋介石的情绪已经平复,道:“诸位来了,我决议下野,回老家奉化去。”

    张群激动道:“总司令三思,万不可让宵小如愿,我相信黄埔将领都是拥护你的,只需你一个命令,就能把何应钦架空,再者您可以把新一军调回来,李伯阳是您一手提拔的学生,忠勇过人,有他在我们便可摆脱桂系的钳制。”

    蒋介石听了有些意动,黄埔将领自然听他的命令,架空何应钦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但理智告诉他架空何应钦不是好主意,至于召回新一军,眼下豫东大战正酣,胜负未明之前不宜召回。

    “总司令,下野也不失为上策。”陈布雷语出惊人道。

    蒋介石转头盯着他,想听听自己这个头号智囊有何见教。

    “局势演变至此,暂时退避,有三个好处,日后还是要落在总司令身上。”陈布雷道。

    “三个好处?说来听听。”蒋介石精神一振,问道。

    陈布雷厚厚的眼镜片闪过一抹精光:“其一,总司令辞职下野,武汉便没有攻击目标,我观李、白的心意,颇有统一政府的打算,现如今宁汉分裂不是长久的事,如能假手他人一统,日后总司令就无需费心了。”

    蒋介石点点头,宁汉分裂确实让他头大,打不能打,抚不能抚,假若以下野为契机整合政府,消除了一个大麻烦。

    “其二,眼下北伐受阻,经徐州之役后,我军无三五月休养生息,断无反攻之力,这段时间少功而多过,总司令急流勇退,要收拾烂摊子的就是李宗仁了,既有孙传芳在江北虎视,又有唐生智叫嚣东征,凭桂系的威望是不足以服人心的,到时候众人就会念起总司令的好,此乃以退为进。”

    蒋介石略一思忖,觉得十分有道理,李宗仁党内资历太浅,胡汉民和汪精卫两人自己尚且头疼,更别说他了,眼下把南京这个烂摊子丢给李宗仁、白崇禧收拾,他们弄好了,自己可以再回来,他们弄糟了,终究还得请自己回来收拾局面,何乐而不为。

    “第三个呢?”蒋介石情绪转好,催促问。

    “第三个嘛!”陈布雷故作神秘的停顿片刻,智珠在握道:“可假李、白之手,逼汪精卫下台,没有了汪精卫,总司令便是我党无人再可取代的人了。”

    蒋介石眼睛一亮,要说武汉方面原本是不足为虑的,但汪精卫在党内的影响实在太大,让他颇为掣肘,又决难对付,昔日请他回来组建南京政府他却跑到武汉与自己作对就是例子,若能将汪精卫这块绊脚石除掉,暂时下野又何妨。

    张群等人也是由忧转喜,下野之后他们这些元老古人自然需同进同退,如今有了大概预期,自然心头落地。

    蒋介石道:“布雷先生,那便由你为我起草下野宣言,明日通电发布。”

    陈布雷点头应道:“是。”

    ……

    获悉蒋介石下野的消息,李伯阳正处恶战当中,新一军转战豫东、鲁西数百公里的战场上,直面数倍于敌的强敌,打的十分艰苦。

    蒋介石的下野,使得新一军彻底成为孤军,蚌埠已经被孙传芳占据,张宗昌回援至鲁南,冯玉祥的西北军陈兵于开封看热闹不嫌事大,可以说四面楚歌,面对此种困境,反而激起了李伯阳的战意。

    夜色笼罩大地,豫鲁直交界的山地中,新一军的指挥部就设在一座废旧的山神庙里面,里面认不清面目的神像已经残破不堪,指挥部进驻以前这里是一窝野狐狸的住所,被警卫团的士兵连窝端了。

    昏暗的油灯下,李伯阳在供案上展开地图,一个精确的敌我对垒态势展现在他的面前,红蓝箭头在地图上犬牙交错,但显然红色箭头处在蓝色箭头的围困当中。

    在地图的另一边,是长三米宽两米的沙盘,代表着西起开封,东至济南,南到毫州、北至濮阳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及新一军、西北军、奉直鲁联军的阵地组成、兵力配置情况。

    在新一军的正南方向,鲁军的一个旅在毫州逡巡,从军情处传来的消息,该部只是老弱残旅,在徐州战场上损失极大,全旅兵力不到三千人。

    在新一军的正东方向,韩百航部已经攻至长清、历城一带,终究是慢了一步没能攻下济南,张作霖依靠津浦路便利抽调奉军一个师进驻济南,而在胶济铁路上,从各地抽调的鲁军源源不断的开赴济南一带,兵力已经达到两万。

    而在曲阜、滋阳,吴旭的围点打援取得了初步成功,伏击消灭鲁军一个旅的兵力,控守住津浦铁路中段,为韩百航在济南的行动争取了时间,但张宗昌的部队已经回撤到徐州一带,将要面对的军事压力极大。

    在新一军的正东方向,西北军两个军陈兵开封,态度不明。

    在新一军的正北方,这里是交战的核心区,韩春麟第四方面军夺取了兰封,民权等数县,新一师连续后撤放弃雎县、宁陵,但底线是守住包括商丘、虞城、曹县、菏泽在内的三角区,以支撑整个战局。

    “告诉余海滨,大步后退,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奉军追的越快,战线拉的越长,腹背就会暴露在西北军的面前,我们诱敌深入的战法就更容易实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示敌以弱,寻找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聚歼掉奉军的一部,彻底打疼韩春麟,再腾出手收拾褚玉璞。新二师一定要注意和独立纵队的联系,掩护韩百航部的后翼,他在济南的声势搞的越大,对于我军就更为有利。”李伯阳无比冷静的下达着作战部署,这或许就是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一遇到这种大仗,头脑就清晰的不得了。△≧△≧,

    “总指挥,西北军会配合我们作战吗?”

    罗群满心疑虑道:“韩春麟作战十分小心谨慎,我军之下设下几个包围圈都被他识破,就怕我们的佯退之计他已经猜到。”

    “韩春麟肯定猜到了。”

    李伯阳轻笑一声道:“西北军八成不会出兵,冯玉祥更愿意见到咱们和奉军打的两败俱伤,他再黄雀在后,渔翁得利。”

    “那诱敌深入岂不是很危险?”罗群说。

    李伯阳意味深长一笑:“危险吗?最坏的情况不过是退回皖北,我在赌冯玉祥的气量,他如助我一臂之力,豫东地盘我还可以再让他几县,他若抱着坐等我败亡的念头,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奉军推至商丘西北军还没有动作,我便将豫东拱手让给奉军,奉军得了豫东,便有了反攻河南的踏板,对于张作霖而言,河南远比山东重要,你说他是费尽心思的歼灭我们这一路孤军,还是和冯玉祥一争长短。其后我军急速掉头,进入鲁境,先击败褚玉璞的直军,而后以逸待劳,专心致志的‘围济打援’,以我的预期,只要西北军和奉军打起来,我军可轻而易举的夺下鲁南、苏南、皖北,站稳脚跟。”

    罗群琢磨着李伯阳的话,心头忽然有些明悟了,看来总指挥早有放弃豫东的打算,豫东仿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新一军只要在豫东一日,便会遭到冯玉祥的忌惮,北洋军的围攻。反之,新一军一旦跳出这段地方,虽然表明上看丢失了所有地盘,还深陷敌境,可实际上却丢掉一块烫手的山芋,以后奉军的矛头就会调转成夙敌的冯玉祥,而新一军则少了一半的压力,应对战斗力相对薄弱的直鲁军,而战斗力较强的孙传芳联军就不在考虑当中了,孙传芳眼瞅着南京政府大乱,蒋介石下野,只是不会放弃这个绝好收复东南的机会,而去为张宗昌拼死拼活的守地盘。

第三百五十五章 转战苏鲁皖 1() 
“总指挥,那么之后的作战计划将如何更改?”罗群问道。∟★八∟★八∟★读∟★书,。2▲︾

    “水!”

    李伯阳正要说话,感到有些嘴干,招了招手,勤务兵将水壶递上来,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抹了把嘴,递向罗群:“你喝不喝?”

    罗群接过水壶,李伯阳站直身子,踱步说道:“接下来的战事,我是这样想的!”

    指挥部里的参谋开始伏案做起笔录。

    “集中全力转向苏鲁皖及津浦路中段地区作战,摆脱与奉军作战,及多线作战等不利我军局面。作战方向首重山东,截断徐埠、济徐铁路,孤立济南、蚌埠、徐州三地的联系,以重点放在围济打援上,攻济与打援同时进行,攻敌必救之所,求得在调动敌军运动中首先歼灭敌军一旅、一师兵力,继而扩大战果。但这个作战方案不利之处是,我军处在敌境作战,供给会极为困难,且内外无援,目前粮草弹药只够一月之用,因而作战需从快从速,以战养战。另外山东铁路、水路发达,敌军从各路增援较快,我们必须考虑到豫东战事不如我预期一样发生,则我军还是需要面对战斗力较强的奉军,我军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因此作战时各部需要发扬精神,只有脚底板跑的快,才可以在运动中起到以一当二的用,完成作战目标。”

    说道这里,李伯阳停顿了一下,问参谋哪里有没有记明白的,等所有人记录完毕,清了清嗓子,继续道:“这个作战的关键在于,以新二师和独立纵队肃清济南外围敌军,以削弱其守备兵力,新一师负责打援,我军要首先歼灭张宗昌一路或者两路援兵,只要敌援被歼,我军则迅速做攻克济南打算。同时,在预定战场吸引敌军来援,一战而歼其主力。”

    说完,李伯阳缓缓坐下来,像个甩手掌柜一样道:“参谋长,具体的作战方案你来拟定,给你一天的时间。”

    罗群脸色凝重的点点头,这么一个复杂的作战部署要在一天制定出来很仓促,战争中充满不确定性,战局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逆转,他和参谋们必须敏锐而准确的将战争中可能发生的每一件事做出判断,如果说李伯阳负责的是高屋建瓴的战略,那么参谋班担负的是具体战术的实行,而作战部队则是发挥最大力量执行战术。

    ……

    郑州陇海花园,西北军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冯玉祥麾下战将俱都到齐,十三太保分座会议桌两侧,讨论豫东愈演愈烈的战事。

    “总司令,奉军和新一军都不是好鸟,就让他们打,等分出了胜负咱们再动手。”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韩复渠粗声粗气的说,这也是西北军一贯的做法,坐山观虎斗,等两败俱伤的时候在出手,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身粗布军装的冯玉祥嗯了声,不置可否,示意其他人发表看法。

    “我以为晚动手不如早动手,新一军怎么着也算友军,坐视其败亡的话,一来名声不好听,再则直面奉军的成了咱,而援他一臂之力的话,以后替咱们挡在奉军面前的还是他,咱们高枕无忧。”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宋哲元冷静的说。

    “明轩兄,你别忘了新一军占住了豫东,豫东在他手里一日,我军向北扩张便受到限制,正如你所言,新一军是友军不假,可正是友军,我们无法以武力夺回豫东,现在奉军正解了咱们的难题,奉军击败新一军,咱们再从奉军手里夺回豫东,此后无论向山东、河北进兵都会便利许多,打的好了,山东省和直隶省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在座论功行赏,就有两个省主席的位置。”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兼孙连仲直言了当的说,冯玉祥已经暗示陕甘豫三省的省主席将会在他们之间选出,粥多肉少难以平方,再说西北贫瘠之地没得油水捞,山东、直隶才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他自然希望向外扩展,而不是被新一军堵在家门口,整日喝西北风。

    随着几人的表态,在座将领马上分为了两个阵营,凡是认为自己有省主席可能的,都倾向按兵不动,其余人则不想和奉军拼命,想要新一军顶在前面。

    众人争的面红耳赤,冯玉祥忽然咳嗽了一声,将领们顿时噤若寒暄,都恭听冯玉祥的话。

    “既要打击奉军,又要让奉军把新一军赶走。”冯玉祥意味深长的说。

    ……

    经过一月的激战,豫东战场的主角不经意间替换,未能得到西北军援手的新一军不得不放弃豫东全境,从虞城退入山东。直至这个时候,冯玉祥的西北军才姗姗出兵,以三个方面军从开封、通许、太康三个方向进攻奉军,原本追击新一军的韩春麟不得不调转枪口,迎击气势汹汹而来的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