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第279部分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2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铁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你生日快乐……”

    李伯阳心中一阵温暖,这种温馨的生活是他想要的,一瞬间生出来了不谋军政,就这样平淡生活的念头。

    “吹蜡烛,许愿望!”

    李伯阳一口气吹灭蜡烛,闭着眼睛许下了一个愿望。

    “伯阳,你许了什么愿望?”董幼仪好奇问。

    “不能说,愿望一说就不灵了。”谷瑞玉忙说。

    李伯阳沉吟了一下道:“告诉你们也无妨,我所愿的只有4个字而已,天下太平。”

    “等天下太平了,我就脱去军装,做一个普通人,每日能与你们陪伴一起,再生几个女儿,看着他们长大,就足以了。”李伯阳温情的说。

    董幼仪三女也露出憧憬的目光,道:“那究竟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李伯阳振奋道:“很快了,蒋校长复职后就会组织再次北伐,待全国统一,好日子也就来了。”

    董幼仪担心道:“到时候你还会上战场吗?”

    “不会。”

    李伯阳摇头,颇有些遗憾道:“为了避免日本人干涉,我在很长时间都不会涉足军政。”

    谷瑞玉忍不住问:“那军队怎么办?”

    董幼仪和玉蔻也看过来,李伯阳在自己女人面前袒露心声道:“目前来说还早掌握之中,刘稳主内,罗群主外,各师长都是我一手提拔,不虞旁人夺权,再者军队财政在董先生手里,我的老丈人总能信得过。”

    董幼仪俏脸微红,轻啐一口道:“谁是你的老丈人,不知羞。”

    李伯阳哈哈一笑,正色道:“我这次回上海要悠闲一段时间,有几件事要抓紧办了,头一件就是婚事。”

    谷瑞玉和玉蔻嬉抿嘴笑着,眼神中透露着羡慕,大太太的位置终于有了归属了。

    董幼仪的脸蛋早就成了红苹果,嘴硬的说道:“谁要嫁给他了。”可眼睛却不争气的盈着喜悦的泪水,笑成了弯。

    “哭什么,不乐意啊,不乐意我可是去找别的大家闺秀了。”李伯阳戏逗她说。

    “不行,别人进了门,欺负瑞玉和玉蔻怎么办?”董幼仪总归为自己想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李伯阳哈哈一笑,知道董幼仪脸薄,道:“好了,愿望许完了,该吃生日蛋糕了。”

    无官一身轻,李伯阳在上海的寓公生活惬意的不得了,每日三女陪着,偶尔还去阮玲玉哪里偷回腥,倒有些乐不思蜀了。

    这天下午,风清气和,李伯阳和三女在花园里打桥牌,他的牌技最烂,脸上被贴满了纸条,惹得三女娇笑不已。

    “先生,熊司令来访。”杜汉山走过来说。

    “你们回屋里。”李伯阳对三女说,将脸上的纸条摘下,出门去迎熊式辉。

    “翼公,别来无恙呐。”

    刚出大门,李伯阳便见到一身便装的熊式辉正下车,向前迎了几步拱手笑道。

    熊式辉含笑道:“伯阳老弟,你不来看我,我只能来看你了。”

    李伯阳笑道:“翼公,这样说我可就请恕罪了。”

    两人互请入内,到了客厅落座,李伯阳问:“翼公,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

    “咖啡。”

    熊式辉提着裤腿坐下,左右环视华丽的客厅,不禁点头称赞道:“不错,不错,够气派。”

    李伯阳一笑道:“翼公,你来不会是只看我的新居。”

    “哈哈。”熊式辉笑道:“是蒋先生托我来看你的,他很关心你这个学生,让我找你谈心,不要为山东的事情沮丧了志气,不过现在看来,是蒋先生多虑了。”

    李伯阳微微一笑:“校长对伯阳的拳拳爱护之情,伯阳铭记内心。”

    熊式辉道:“我来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醒老弟小心,日本人知道你来了沪上,正满布眼线呢,租界说大不大,说不小不小,一旦日本人得知老弟的住所,恐怕回来找你的晦气。”

    李伯阳不由感激道:“翼公放心,我会多加小心的。”

    “我在你家周围安排了一个排的便衣警探,有事招呼便是了。”熊式辉说。

    “多谢了。”

    李伯阳道,这时仆从将咖啡端上来,李伯阳要的是汽水,两人寒暄着,不觉又说到军政大事上。

    “老弟,你知不知道,桂系正攒措着给白崇禧谋划山东省主席之位。”熊式辉透露一了个消息。

    李伯阳不动声色,慢慢的喝着汽水,道:“国府是什么意见。”

    “嗨,现在国府成了桂系的一言堂,别人又说不上话,老弟你可得小心点,别让人阴了都不知道。”熊式辉吮了几口咖啡说。

    李伯阳目光阴翳起来,淡淡道:“山东是新一军将士不计牺牲,辛苦打下来的,白崇禧若有本事,尽管来取好了,我倒要看看小诸葛是不是真诸葛。”

    “好,老弟有气概。”

    熊式辉竖起了大拇指赞道,他自然晓得李伯阳这话不是吹嘘出来的,山东和日本人这一仗打出了新一军的赫赫威名,谁敢一拭锋芒,蒋总司令正因有新一军的支持,出山上台的呼声才会这么高。

    “翼公,李唐之战如何了?”李伯阳忽然想起安徽正发生着的一场内讧。

    “唐生智空有其表,开战以来节节败退,眼下第七军已经打到黄州了。”熊式辉很是鄙夷的说,若早知道唐生智的两个军如此不经打,蒋总司令又何必下野呢,白长了李白的锐气。

    李伯阳并不觉得意外,道:“唐生智第八军的根底说到底还是北洋那一套,怎么会是第七军的对手,而且冯玉祥、程潜、朱培德都倒向南京国民政府,众敌环视,更别说未战先退,对军心士气是一大损伤,焉能不败。”

    熊式辉听得认真,他虽是淞沪警备司令,可擅长的是谋划方略,而非统兵作战,不禁好奇问道:“伯阳老弟,若依你指挥,又会如何做?”

    李伯阳不假思索道:“打仗遵循的原则,无非是调动敌军进行分兵,而己方集中兵力进行作战。桂系依仗的军力是第七军和第十九军两部,从兵力来讲不及唐军的一半,我可以领大军沿安庆、芜湖东进,吸引桂系主力,令遣派一两偏师,沿小道直取南京,此谓攻敌必救,至少在战略上占据优势,而敌受我钳制,至于之后的战争胜负,就看作战表现了。”

    熊式辉笑道:“受教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熊式辉公务繁忙,不大会的时间副官屡次来通知,谈话很难继续了,便向李伯阳告辞了,苦笑道:“老弟,我还是蛮羡慕你的,悠闲自在,哪像我恨不得一个人掰开两半当两个人用,可这事就没个处理完的时候。”

    李伯阳笑道:“翼公,能者多劳嘛,上海洋华杂处,局势复杂,又岂是庸人能管理的了。”

    上海滩是金窝窝不假,可也是是非窝,没个手段高明的人,还真应付不了这摊子事情。

    “哈哈,这倒也是。”熊式辉很受用李伯阳的恭维,矜持的笑了起来。

    “就不耽误翼公处理公务了,过几日伯阳亲自登门拜访,请。”李伯阳将熊式辉送出门外,握手道别。,o

    “杜宝珠。”

    目送熊式辉离去,李伯阳忽然喊道。

    “有!”一个瘦高的副官跑过来,靠脚敬礼。

    “明天你拿着我的名片,去警备司令部,熊司令会安排你一个职位,以后在上海,你就是官面上的人了,方便办事。”

    李伯阳吩咐道,日本人把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让杜副官在警备司令部任职,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用着放心。

    “是!”

    杜宝珠难掩脸上的狂喜,啪的打了个立正道。

第三百七十六章 炒股() 
为防日本人的暗算,李伯阳待在公馆里一个星期足不出户,好好享受着闺房的乐趣,但时间一长,便心有不耐起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自己在疆场上不曾畏惧过日本人,又岂会怕日本人上不了台面的暗杀,索性就不躲了。不躲了,但必要的安全措施还是要做,李伯阳特意从军中选拔了一个连的好手,都是枪法身手出众的精兵,悄然潜入到上海,分别在住宅及每日要出行的路上做布置,以保万一。

    又见三女在家闲来无事做,李伯阳便打发三人去读书上学,董幼仪中学毕业,直接入复旦大学市政系,而玉蔻和谷瑞玉两人就不好安顿了,她们俩没什么功课底子,上正经大学跟不上学习,考虑后让两人去启明女中学习,启明女中所处的徐家汇离杜美路不算远,又有许多兴趣课,诸如钢琴、油画、刺绣、音乐等,两女虽不乐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乖乖的同意。但唯有一条不好的是每月只有一天的休假,李伯阳真是气血方刚的年纪,哪能吃得消,便找校长说通,破例每周放假两天回家团圆。

    安排完三女,李伯阳也忙碌起来,虽然军政大事不由他操心了,可个人的产业需要梳理一下,平日里打仗不知名下财产,现在闲下来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仅建设银行存款就达1200万,加上各种实业投资,总资产高达4000多万。

    李伯阳一阵咂舌,难怪说军阀是最抢钱的人,自己还不算盘剥百姓,便有了半亿的家私,这要是刮地三尺,岂不是更多。不过回头一算,却发现钱虽多,可花钱的地方更多,很多产业到现在还是无底洞,只见投入不见产出。一处是皖南铁路公司,眼下已经修好芜湖到繁昌的铁路,等到整条铁路完全竣工,恐怕还得两千万的大洋,再说山东铁路局,名义上是官办,可实际上山东财政到现在都是亏空,维持运作全靠他个人掏腰包,每月仅全省教师和公务员的薪酬,便需要100万大洋,更别说修浚黄河,剿匪建学等行政举措,处处需要钱。

    再说眼前紧迫的,与日本大战后,新一军的军火弹药奇缺,军队是立身资本,李伯阳不能也不敢怠慢,从德国进口的炮弹加工厂以及子弹加工厂都已经下了订单,从德国本土运来得两个月的时间,目前全军需要补充的各种口径炮弹数量加起来,则要花费300万大洋,这还不算其他军用物资,如野战医院、炮兵载具、舟桥机械等等。

    李伯阳拿着算盘盘算了半天,最后泄气发现自己原来是负翁,还有两百万的缺口没有着落。这笔钱指望别人是不可能了,蒋校长还未上台,李白主持下的国民政府一穷二白,上海金融商界根本不买帐,新一军的军费已经三个月没有发放了,眼下只能看看能不能从上海这个金窝窝里捞点钱。

    不过他打仗机谋百出,可对于商业一道就是门外汉了,便去求教上海滩的两个知交黄楚九和陈光甫,先去找的陈光甫,可惜陈光甫去了天津,便去登门见黄楚九。

    黄楚九很高兴李伯阳登门,忙让夫人准备珍藏的好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道:“伯阳将军,近来可好啊,你在山东和日本人打的好,大振我中华的气势,我本打算号召上海商界为新一军募捐,不想战事结束的那么快,又听闻你被撤职了,便只能作罢。”又愤慨道:“原本想革命政府总该和北洋政府不一样,谁知一样是软骨头,将军是民族的功臣,应该擢升嘉奖,岂能撤职,着实让国人寒心,不齿。”

    李伯阳道了声谢,叹了口气道:“黄老板,这事不能怪国府,弱国无外交嘛,以我李伯阳一人下野换得事件平息,也算值得了,况且经历此事件后,日本人再无干涉北伐的理由,日后国家统一,是民族的幸事,也是我个人的幸事。”

    黄楚九听了不禁赞道:“将军好胸襟,真该让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官们听听。”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李伯阳无意继续这个话题,道:“黄老板,我今天来是有事要请教你。”

    黄楚九坐直了身子:“请说,请教不敢当。”

    李伯阳道:“下野以来无事安身,我手中还有些钱财,想问问黄老板这赚钱的生意如何做?”

    “原来是这事。”黄楚九略一思索后道:“现今做生意,时兴投资实业、房地产、炒股这三样。实业即开办工厂,赚钱是保准的,只是周期要长一点;再则是投资房地产,现在局势稳定,房价肯定要涨,只不过周期也不短;最后是股票,赚钱立竿见影,但外行人摸不清门道。”

    李伯阳对实业和房地产都无兴趣,唯独好奇股票,问道:“那这股票怎么投资?”

    黄楚九道:“这个我也是外行,将军若想试试,最好找虞洽卿老板,他可是这行的老祖宗了。”

    李伯阳道了声谢,又少坐寒暄一会,便告辞离去,往虞洽卿公馆去了,去之前先打了个电话,说明身份,问清虞洽卿在不在家中,被告知虞洽卿去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赶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