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第一女状元 >

第165部分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165部分

小说: 重生第一女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晴岚在胶澳建了州府衙门,但面积跟端王府比起来简直小的可怜,刚开始只有五间房,连行礼都放不进去。

    那还是在镇一级后衙的基础上改建的,否则连五间房都没有。

    所以史文回到官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当一个合格的包工头。

    他族人乡亲众多,迅速组建了一只庞大的建筑队,他本人也不是个多大方的主儿,能给粮食布匹抵账,绝不用银钱。

    晴岚曾笑他,如果衙门里有警犬的名额,估计他都会把他们村口的流浪狗给招来。

    史文笑着说不会,他老家还养着看门狗呢。

    无论史文是不是以公谋私,房子的质量摆在那儿没的说,晴岚高高兴兴的搬进了新家。

    当然,一听说晴岚回来任胶州知府,不少故交好友求上门来,还有在书院时读书的同学,有些关系甚至七拐八拐,把晴岚都给绕懵了。

    像井桓等一些有真才实学,人品又不错的,晴岚在考察之后都举荐了他们一官半职,加上以前的老师爷,老文书,胶州府的实际办公人员,终于凑出来一个大概的行政班子。

    在任上的二十七月里,除了坐月子的那一个月以外,晴岚一日也没有休息过,不是忙着修路搭桥,就是忙着水产养殖。

    十三常笑她比自己这个水师提督还忙。

    如今刚回到京城,晴岚就开始挂念她的胶州了,梦里都在紧锣密鼓的规划着胶州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魏嬷嬷就来请示晴岚,说有客人到访。

    晴岚早有准备,只是她以为第一个上门的会是朱元堇,毕竟一听说自己生了个闺女,元堇嫉妒的差点儿跑到胶澳找自己要“秘方”来。

    哪有什么秘方!

    之后几乎每一旬,元堇都会派家丁捎来厚厚的信笺和礼物,她想跟晴岚做亲家。

    想跟晴岚做亲家的不止元堇一个,朱元芳也很喜欢潆泓,还经常拿自家跟林家比,胜在人口简单。

    十三颇有些的得意的对晴岚说:“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咱泓儿才多大点儿就有人求了,长大了(来求亲的)还不得挤破门?”

    晴岚很看不上他的瑟劲儿,“到时候你别舍不得就行!”

    十三忽的想到自己的岳父大人,自此再也没说过嫁女儿的话。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换() 
朱元堇也没有想到,有人会比她来的更早。

    “既然王妃有客,”裴侧妃笑的一脸温柔体贴,起身对晴岚和元堇道:“不打扰二位叙旧了。”

    晴岚礼貌的将人送走,转身就迎来元堇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

    “她来找你干嘛?”

    因着朱元容的关系,朱元堇一直对太子府上的其他女人都保持着警惕和仇视状态。

    晴岚不答,领着朱元堇往自己的“蛋糕”房里走,晴岚给这房子起名为心乡居。

    “尝尝,这是崂山今年新下的绿茶。”

    朱元堇看了一眼,将茶碗搁到一旁,继续刚才的问题,“姓裴的来找你干嘛?”

    “你猜。”晴岚吹了吹茶面,浅浅抿了一口。

    嗯自己种出来的茶就是不一样,打心里头觉得甜

    “为了裴家水师的事儿?”

    朝廷要求裴家军裁员,理由是水师冗兵,如今倭寇海盗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水师过重会浪费太多的人力财力。

    这是官方解释,实则大顺与荷兰东瀛等国签署了海上贸易协议,不少大臣们认为沿海不会再起波澜,至少不会有大波动,所以水师自然不宜过多。

    端王这个水师提督是皇上亲自点的,众臣秉着柿子挑软的捏的原则,先拿裴卿之试试水。

    晴岚摇头,“裴卿之的事儿我可管不了,再猜。”

    朱元堇伸出手指,比了个二。

    裴侧妃所生的二皇孙,今年刚满五岁,太子还没上位呢,她就急吼吼的争皇储,是不是过于心急了?

    晴岚仍是摇头,道出实情:“她想同我合伙儿奏买卖。”

    “她?”元堇稍加思索便明白过来,“她想做海运?”元堇不禁想到了夫君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

    如今海运可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大肥肉,一来内河经常淤堵或改道,朝廷每年要拿出大笔钱财疏通,但漕运系统复杂,世家大族多有参与,导致朝廷的收入越来越少。

    如果将南北运输改道海上,每年的维护费用极低不说,还会带动沿岸经济的发展和港口建设,一举好几得,太子早有此种打算,奈何皇上就是不松口。

    景泰帝也是为着儿子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太子坐稳皇位之前,不宜同世家大族产生过多矛盾。

    二来,随着大顺海外贸易的曾多,周边各国往来频繁,出航的次数势必要增加。海运有如此丰富的“钱”景和上升空间,姓裴的锚上这块“肥肉”不稀奇。

    晴岚再次摇头,裴侧妃和裴家所图甚远,远不止是海运而已。“她想同我合股,建一条从胶州到江南的铁路线。”

    元堇皱眉,“火车?”是这个词儿吧?

    “是,是火车。”

    修建铁路的计划是晴岚早几年前就提出来的,朱元芳虽然常驻胶州,但朱国公和他手下的一帮人在京城并没有闲着,除了研究更为先进的大炮火统之外,晴岚提出的蒸汽机、发动机,也在他们日常研究范围之内。

    裴侧妃一定是听太子提起过,便动了这样的心思。

    铁路的利润远比海贸多多了,关键是资金回笼快,时效长,比海航安全很多。

    元堇哼道:“她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何止,她既能与我合股,亦可与他人合作,将铁路修到大顺的全国各地。到时候”

    到时候,一条国家的命脉便掌握在她的手里,进可攻,退可守。

    元堇有些急切,“你肯定没答应她!是吧?”若真让姓裴的做成这等事,那姐姐和外甥。。。岂不危险?!

    晴岚老神在在的喝了一口茶,“这个嘛”

    元堇瞪直了眼。

    “我怎么可能答应她!”晴岚搁下茶碗,“况且这事儿我也说了不算。”

    铁路国有,在拥有皇室的封建王朝并非易事,主要是人们没有这种思想意识,总觉得国有就等于皇家私有。所以晴岚打算

    “嗳,我跟你说个事儿,反正你迟早也是要知道的。”估计曲婉盈这几天就会来找你了。

    晴岚瞬间回神,“你说。”

    “那个柳如生就是婉盈的那个救命恩人,特红的那个”

    晴岚目不转睛的打断她,“怎么?”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死了。”

    啊?!

    “怎么死的?”明明知道婉盈一定为此事很伤心,但晴岚就是抑制不住心头的小雀跃,柳如生死的好啊,我们小宝终于熬出头了!!

    “行刺裕王被抓,当场殒命。”

    嗬!柳如生挺有胆气啊,难道姐之前都错怪他了?

    “为什么要行刺裕王?”为了报。。。受辱之仇?

    元堇撇撇嘴,“我以为你会先问裕王如何了。”

    晴岚这才想起裕王是自己的“亲”叔叔。“应该没什么大碍吧?”没听十三说,想来不是什么大事儿。

    “裕王变太监了。”元堇说完,自己先绷不住,噗嗤笑了起来。

    呃。。。

    这剧情真是够狗血的了!

    等等,柳如生为什么会突然发难?是受了谁的挑唆?或者他本就是谁的人?

    不怪晴岚会将一切想的那么复杂,主要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容不得她只当笑话听!

    是谁?在逼裕亲王站队?

    “这事儿都已经传开了吗?”

    元堇抽出帕子擦了擦嘴角,“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你这茶味道很浓啊”

    看来,有人见不得裕亲王倚老卖老,两头讨好,甚至更多。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晴岚给元堇续满水,“(这茶)第二货更浓。”

    元堇顿了顿,“初七晚上。”

    今天十二,也就是说,发生在十三回来之前。裕亲王前脚被刺,十三后脚就回了京。众所周知,曲婉盈是自己的好姐妹,这锅背的。。。

    这样一来,裕亲王。。。会站在哪头还真不好说。

    有意思,这雷埋得巧。

    “你。。。”元堇心下有些犹豫,但想到夫君的嘱咐,还是开口道:“你最近不要去见婉盈好不好?”

    晴岚先叹后笑,“估计她这会儿也不想见到我。”

    我先是一名政客,其次才是她的朋友。

    ******

    第二天是陆公的寿辰,晴岚两口子受邀到陆家贺寿。

    陆公此人。。。,怎么说呢,外人几乎对他一无所知,不出仕,不经商,不管家中庶务,甚至极少露面。(骨灰级宅男?)

    不爱美人,不爱古董字画,就连家仆都很少能见到他本人,外头也很少能听到关于他的消息。

    很多人都认为陆公之所以能成为陆家家主是因为命好,投生在正室夫人的肚子里,一出生就注定了顺遂富贵的一生。

    哪怕他是个傻子痴儿,只会啃脚趾头,但他是嫡长子,是陆家合法的继承人,就会成为下一任陆公,陆家的掌门人。

    但晴岚知道,京城很多世家大族也都知道,这位陆公不仅是陆家的嫡枝,还是陆家这一辈儿中最优秀的翘楚,光看他行事如此谨慎,就能窥其一斑。

    明宇成亲的时候晴岚在任上没能参加,不过就舒老二两口子回来后对陆公的描述来说,这位老先生似乎性子十分洒脱,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已经深入掌握了老庄思想的精髓,就是城府极深,晴岚窃以为陆公是后者,因为他的洒脱并不脱俗。

    所谓的与世无争,是因为尽在掌握,还是不屑与太弱的对手较量?

    晴岚忽然突发奇想,如果有一天陆家和林家对上。。。谁能笑到最后?

    没想到几年后,这样的状况真的发生了。

    晴岚深以为自己有“未雨绸缪”的预言潜质。(屁的预言潜质,你那是乌鸦嘴潜质!)

    马车上,十三重重的捏了捏眉心。

    “父皇还没醒吗?”

    景泰帝已经昏迷了好几日,几个王爷轮流在宫中侍疾。

    十三沉默的摇摇头,晴岚缠上他的手臂,与他十指相扣,无声的安慰着。

    即使是皇帝,也避免不了走向死亡。人生下来的时候结果就已注定,所以千万别辜负活着的时光,一定要干些自己想做的事,免得将来后悔。

    沉默间,马车行到了陆府门前。

    因为皇帝病重,陆公的六十大寿只请了相熟的亲朋好友。

    作为古国之一,中国像一颗参天大树,家族便是扎入泥土的深根,盘根错节的缠绕在一起,这便是中国历来的政治。

    就像晴岚和陆元娘,是妯娌也是亲家,是敌人也是对手。

    但这并不妨碍两个人亲热的交谈和玩笑,也不妨碍两人合起伙来“欺负”别人,甚至不妨碍两个人像姐妹一样,一搭一和的哄陆老爷子开心。

    表面上像家人一样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全是算计,恐怕将对方的第一千零一种死法都想好了。

    看,晴岚笑的满脸实心诚意,心里盘算着客人们的心思和立场,言语间对几股政治势力的态度,这便是政客的外交礼仪。

    在和谐的气氛中吃完寿宴,晴岚同陆家众人道别,看着陆元娘的笑颜,晴岚心里想着,如果陆三有陆元娘的一半儿,那舒家未来就不愁了。

    马车门一关,晴岚放下笑酸的脸颊,揉了揉僵硬的额角。

    照例,两口子在路上什么也没说,回到心乡居后,才彻底脱掉防御的外壳。

    好在,他们还有一个心乡居,而太子却是连密室都呆不消停。

    怪不得会哭成那个样子,太子心里苦,但他什么也不能说,不能表现出来,反而每天还要做足“尽在掌控”的样子,换谁都得哭。

    “李德想要什么?”私底下,两口子都是连名带姓的称呼这几位王爷。

    十三疲惫的扭扭脖子,“水师,船舶司和胶州。哦,还有橡胶。”

    真是狮子大开口!也不怕把自个儿撑坏喽!

    “他拿什么来换?”晴岚喜欢站在二楼的窗户前看风景,东边的那一大块空地,她准备修成一个巨大的迷宫。

    “铁路。”十三知道铁路的效益巨大,所以并没有一口拒绝,想着回来跟媳妇儿商量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晴岚怒极反笑,“铁路?”搞得这玩意儿跟你们家的似的,这是大顺的,属于大顺百姓的!

    “他保证不掺和铁路的事儿。”

    “是啊,一个裴卿之就够了嘛。”就足够让太子头疼了。内斗,往往是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