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第一女状元 >

第42部分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42部分

小说: 重生第一女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面不大,书也不多,晴岚四人很快就逛完了。

    这书选的就算这些书不只打算卖给读书人,可你看看这些书!

    妈呀,惨不忍睹,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啊!狗屁不通的画本子,纸张粗糙的“香蕉”小说,劣质的说书稿子——晴岚发誓,这些绝对不是书局印刷的!

    除此以外,大部分书还是来自书局的正规印刷,但种类——都是季东选的,舒老二当时劝过他,不要老挑些画本子,怪异奇谈啥的,多选点正经书,哪怕选些农书医书也行啊。

    季东偏不,他选的都是他喜欢看的。

    还不如不来呢,晴岚更忧心了。不过这种忧心没折磨晴岚太久,书店才开了两个来月,就爆出了潍县第一大丑闻!这次折磨的,可不单单是舒老二一家。

    荣盛斋的掌柜季东,拐了李老爷的小妾,私奔啦!!!

    如果这个时候有潍县日报,这条消息绝对是头条!

    不是因为男主角是县令的外甥,而是因为李老爷,国姓爷家的旁支,潍县城东首富李老爷,被最疼爱的小妾绣姨娘带了绿帽子,偷人还卷着钱财私奔啦!

    这两年,城东李家渐入颓势,因为家里没有后起之秀,比起城西丁家,稍微有些倒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家比起县城里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富贵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李老爷,是李家现任家主,在族里排行第六,人称李六爷,与潘家还有些沾亲带故,潘老太太李氏,得称这位李六爷“六叔”。

    李六爷今年五十有余,个子不高却爱穿玄色的长大褂,干巴瘦,留着两撇小胡子。

    ”爹“李六爷的大儿媳妇垂头侍手站着,李家这回,脸可丢大了,生生被人用脚后跟碾啊。

    李六爷摆摆手,“我到要看看赵秉生怎么说。”说罢闭上眼睛,不再搭理别个。

    潍县城里

    “六爷这次可栽咯,”今天茶楼里特别热闹,说书先生都无需上场,一群人嘁嘁喳喳的在讨论潍县新晋的绿帽子王——李老爷的花边新闻。

    “这绣姨娘是前年才进的门子吧?啧啧啧啧”一个国字脸的大高个,往嘴巴里丢进一颗蒜蓉烤花生,吭哧儿吭哧儿嚼的香。

    “难道是六爷不行?”一个黑瘦猴子脸笑的满脸猥琐,他打趣的话音刚落,茶楼里响起一片吃吃的低笑声。

    “肯定是没有大小伙子舒坦!”国字脸咂么咂么嘴,花生渣随着唾沫星子飞出嘴角,周围的人听了哈哈笑出声来。

    “这李家是不行了么?咋连个娘们都看不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很不屑,真是有伤风化!

    “嗨,还真说不准!没看见国姓爷家的十三少爷,从没去过李家,都是在丁家住着的么?”一位从县学肄业的年轻人插嘴,说的好像他跟李十三很熟似的。

    “那是因为十三少爷和丁少爷是朋友,一块儿读书!”一位身材匀称的中年男子忍不住抢白了一句。

    “扯淡!”一个脸大肥圆的络腮男,大声打断了这一论调,“你们都不知道,为啥这十三公子不去李家,他刚来的时候,还没进县学里读书呢!”

    “哗——”一片凳子猛然转动的响声,“你知道你说说!”众人齐齐催促络腮男。

    络腮男扔下一颗话雷,成功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却不再言语,反到安闲的喝起茶来。

    “这位先生的茶钱我包圆啦!”那位身材匀称的中年男子朝着茶博士吩咐。

    络腮男这才放下茶碗,似乎很享受这种众星拱月般的感觉。“各位有所不知,咱潍县这一支的李家,根本不受国姓爷待见!”

    “啊?”众人倒吸一口气,哗然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

    络腮男很得意自己引起的轰动,等众人安静下来,才开口道:“这国姓爷一族啊,跟当今皇族可不是出自一个地方,国姓爷一族起家在南地。第一任国姓爷年少也是个读书的,后来被族里欺负的不行,逼不得已才跟了当时领兵的先帝爷,后来先帝爷坐了龙椅,给国姓爷论功行赏,封了候爵。”

    络腮男喝了一口茶,茶博士赶紧给他满上。

    “咱潍县这一支,”络腮男咽下茶水,回味了一霎儿,继续说道:“压根儿跟国姓爷这一支不睦,当初国姓爷跟着先帝打仗,也是因为咱潍县这一支欺人太甚,把人逼得不得不去从军了。”

    “啊?”众人吃惊不已,这样的事还是头一回听说,想想也是,但凡有点出路,谁舍得孩子参军呢!命不命的看老天开不开恩,可子孙后代,那是实打实的得上战场啊!

    “太过分了!”那老者客观的评价道。

    “后来,”络腮男仿佛没有听到别人小声的嘀咕李家的人品,“你们也知道,国姓爷封侯了,还领了兵,潍县这支在老家呆不下去了,才举家迁移到此地的。”

    “怪不得国姓爷家的少爷根本不上李家门呢!这是不认这门亲了!”众人议论纷纷。

    “那你知道这回李老爷小妾私奔的事么?”那中年男子再度发问,众人也都支棱起耳朵。

    “呵呵,这事啊”络腮男故作高深。

    “掌柜哒!给这位先生上两盘点心!要最好哒!”国字脸的大高个听的正起劲,赶紧效仿中年男子,想继续听八卦。

    一旁听古儿听住的掌柜一路小跑着回后厨拿点心。

    络腮男似乎很满意,继续开口道:“这事啊,我也知道个**不离十。”

    “那你快说!”“是啊,快给俺们讲讲!”边上一些小青年性子急,忍不住的催络腮男快讲。

    “你们知道这拐带绣姨娘私奔的是谁么?”络腮男不说先问。

    “听说是县太爷的外甥。”众人七嘴八舌的答话。

    “不错,你知道这人是谁的儿子?”

    众人闭了嘴纷纷摇头。

    “季二!季家大车店的季二!”

    “哦”

    “啊?原来是他!?!”

    不知道的人纷纷打听,季二是谁。

    “那还有谁,”中年男子像是早早准备好答案,等着先生提问的好学生,挺着胸脯道:“就是和霍家媳妇偷奸,最后得了俩儿子的那个季二呗!”

    “不错,县太爷的外甥季东,就是季二的大儿子!”络腮男在一旁补充。

    “哎呦!这个随的好啊,”黑瘦猴子脸讥笑着拍了个巴掌。

    “这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呢!”众人点头称是。

    络腮男拿了一块点心,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这季东好本事啊,怎么噶活上的绣姨娘啊?”有人提出疑惑。

    络腮男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下,咽下点心,开口道:“那季东上个月在银楼子那儿开了家书店,他那些狐朋狗友的老去店里头找他,都是些赖汉,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说来也巧了,他旁边那家银楼子的掌柜,是绣姨娘以前的老街坊,两家孩子以前玩的还不错,这绣姨娘是去银楼里找小姐妹玩。”

    茶楼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巴望着络腮男往下讲。

    “这绣姨娘才下轿,就被来找季东的懒汉们围了,季东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上去英雄救美。这俩人,一下子就对了眼儿,一来二去”

    凭良心说,季东除了个子随季二有些矮以外,长相还真不差。绣姨娘一看帮自己解围的是个年轻后生,女人的虚荣心一下子得到满足。

    季东也真有这样的女人缘,舒二姑给他相看的大闺女他不来电,偏偏看上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不是人家外室就是偏房!

    这绣姨娘正是二十岁出头,爱俏的年纪,她在菜市场后头有个小宅子,两人经常去那里约会。

    热恋里头的男女,恨不得天天长在一堆,绣姨娘不想把青春耽搁在李老爷身上,季东也烦闷他娘整日管东管西,这不许那不准的。两人一商量,绣姨娘偷偷收拾细软,还偷了些李家女人们的首饰;这边季东将书店悄么声的抵压给了马家当铺,借了银钱,趁十五赶集上香的人多,远走高飞。

    络腮男讲完八卦,心道,应该完成大当家的布置的任务了吧。他松了口气,步履轻松的出了茶楼。

    刚拐了一道弯,迎面差点撞上一人。

    络腮男就着月光细看,是个长相极为普通的男子,但说话的语气不容拒绝:“咱们谈笔生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三章 老二丢差() 
“爹”晴岚靠在舒老二身边站着,还想极力再劝。

    “没事,爹已经决定了。”舒老二放下笔,给女儿一个安慰的眼神,但眼里难掩的痛心骗不了晴岚。她瞟了一眼摆在桌面中央的那份辞呈,打下晌爹回家就坐在桌前写,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可直到现在了还没写好。

    “爹,其实你不必”

    “你不懂,”舒老二叹了口气,打断了女儿的劝解。

    潍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提起某某人,总能扯着蔓子连着筋。他是个读书人,爱惜羽翼,在意名誉,也知道人言可畏,所以平日里小心谨慎,可到头来他被人说道无所谓,可他的孩子还要读书以后走仕途的,不能因为他留下污点。

    舒老二看着天色不早了,让女儿先去睡,自己又低头沉思。

    晴岚钻进蚊帐,借着灯影看到明宇直挺挺的躺在那,瞪着帐顶不知道在想啥。

    晴岚手上比划了个动作,姐弟俩慢慢蠕动到被子里。

    “姐”明宇想问,爹的差事没救了么?

    晴岚知道弟弟想问啥,冲他点点头,又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你别担心,我找十三帮忙了,钱说不定不用咱家赔。”

    明宇这才放下一半的心,一万两这个数字,一整天都沉沉的压在他的心里。

    今天是十五,城南特别热闹,舒老二换了班,特地在这天沐休,怕店里忙不过来。

    午后,舒老三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一张口就扔出一晴天霹雳:季东跟李老爷家的绣姨娘私奔了!

    舒老二打了个趔趄,第一反应是:书店怎么样了。

    兄弟俩急忙赶到书店,果不然,店里已经换了人,一打听,说东家姓马,是当铺里收的店。

    咯噔!舒老二的心像是被丢进一块大石头,姓马潍县城里姓马的人不少,但开当铺只有一个:马强。

    这马强是何许人也,呵呵,二十年前鲁东一带有名的土匪,舒老二的大伯二伯和大姑父,就是被他手下的人砍死的。

    那年灾荒过后,马强领着兄弟们下山,在潍县落了户。

    城西那家马记当铺,就是他开的,明面上是正经生意,实际还干着洗钱和地下赌场的买卖。

    舒老二不敢耽误,马上跑到县衙找大姐夫,毕竟他是县令还是中人,无论找季东还是跟马当头交涉书店,都得他来出面。

    可左等右等,平日里见了嘻嘻哈哈,在食肆里吃饭从来不掏钱的衙役们,怎么也不放他进去。舒老二知道,大姐夫这是打算撂挑子了。

    舒老三看不过眼,拉着他哥强行往里头闯。

    说起这事,舒老三心里有愧,因为他媳妇老早就跟他说过季东和绣姨娘的事,是他掩耳盗铃,不愿意相信,现在酿成大祸,舒老三想尽力找补。

    兄弟二人闯进赵秉生的办公室,赵秉生正和仇师爷坐在八仙桌上喝茶聊天,一看见舒老二,赵秉生立刻沉了脸。

    “姐夫”舒老二压抑着怒火,半是询问半是祈求道:“东子这事”

    “你还有脸说!”赵秉生气势汹汹的打断舒老二的话,冲他呵斥道:“当初我说他不是个奏买卖的料,你偏给他担保,这下可好,弄得我没脸不说,李家那儿我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

    倒打一耙!?!舒老二不可置信的看着赵秉生,这个人,曾经一直是自己的榜样,在舒老二心里,比舒老大还亲近,信任有加

    舒老二痛苦的又失望的看着赵秉生,一把扯住要上前理论的舒老三,如果不讲亲情,那他们两个普通小百姓,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质问尊贵的县令大人呢?

    舒老二失魂落魄的回了家,开始苦苦思索怎么解决欠下书局的账。

    晴岚中午回潘家吃饭的时候,已经从潘大舅那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潘家的长辈,集体略掉了刚刚跑来潘家质问和苛责李氏的李家族人。

    今天早上,李家的女人们发现自己一些贵重首饰没了,可最近她们没怎么出门,每天见得也都是家里人。李老爷以为家里进了贼,喊捕快衙役们来查。

    很明显,这是家贼所为,李家聚拢众人,仆妇也放下手中的营生,乌泱泱的跪了一院子,除了去上香的绣姨娘,其他人都在。

    等调查的衙役进了绣姨娘的房间,不用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