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第一女状元 >

第76部分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76部分

小说: 重生第一女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病?”晴岚的第一反应是,舒老爷子被女人揍了,还打得下不了床,所以面子上还过不去,越想越腌臜,最后气病了。

    “嗯。肖氏去她闺女家以后,过的并不好”

    我去!爷爷够痴情的啊!被打成那样还对她念念不忘呐!?

    “被她女儿女婿赶出家门,最后”

    闺女不是亲闺女,女婿更别提。肖氏带着的那些东西,没几天就被女婿全抠搜了去,又不是亲娘,谁给你养老!

    肖美圆在县城初雪的那天被赶出了家门,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流浪。

    想来,缩在城墙根儿底下的肖美圆是后悔的吧,舒家再不好,也没饿着过她。况且舒老爷子,对她是一片真心。

    人往往在得到的时候不去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肖美圆忽然觉得,这辈子她过的最舒心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在舒老爷子身边。

    肖美圆越想越后悔,越想越觉得窝囊憋屈。

    最后,她冻死在来潍县城的路上,离舒家老宅紧紧一里地的距离。

    舒老爷子除了心痛,更多的是后悔,觉得肖美圆不得善终是他的错,这才使病情愈加严重。

    “大爷怎么说?”晴岚最关心的是这个,这病还能治好吗?

    舒老二眨了一下眼,一颗晶莹的泪珠顺势滑落,他长吸了一口气道:“你大爷说,能过去正月”舒老二说不下去了。

    能过去正月,就算烧高香了。

    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

    晴岚面色沉重,一旦舒老爷子病故,爹爹和大伯他们就得回乡守制。

    舒老二似乎也想到了,郑重对女儿道:“咱家,就靠你了。”

    晴岚重重的点点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六章 诰哥入学() 
爷俩儿促膝长谈,从家事到国情,从生意到学业,无所不包。

    晴岚给舒老二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她爹听了十分激动,直到夜过五更,二人才歇了灯火。

    之所以说这些,大部分是为了排解和安慰舒老二,当然,这也代表了晴岚的态度和理想,先畅设未来,再确立目标,之后努力实现。既然舒老爷子的事情已成定局,咱们还是得向前看,未来的路很长很光明,晴岚想给她爹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第二天,舒老二领着一家五口来到舒家老宅,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主要由他们来照顾舒老爷子。

    舒老爷子半靠着被褥在舒老二的帮扶下慢慢坐起身,他面色灰白,但看到儿孙们在床前守着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心里一片温暖。他强打起精神,问了几个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事,书院的情况等等,孩子们细细与他解释,报喜不报忧,说些轻松的话题哄老爷子开心。

    说了会子话,潘二娘熬的一锅药膳好了,舒老二一勺一勺的喂给他爹,然后服侍老爷子睡下。

    当他转身看着那剩下的半碗汤水,舒老二心中难以抑制的哀恸。

    他爹,已经吃不下东西了。

    晴岚面色微沉,爷爷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舒老二一家到底还是没有搬回来住,两个院子都被租户们折腾的不轻,加上屋里头没有任何家具,若想居家过日子,得费不老少力气和时间修整。

    舒家人现在倒不出那么些功夫儿。

    年根儿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舒老大和老三等人忙的连轴转,两个妯娌也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只能派孩子们来打打下手。

    舒大姑和舒二姑都没有来,只叫人送了些年货。

    舒老二两口子每天伺候舒老爷子,做饭喂汤浆洗熬药。晴岚他们也不闲着,和明壮一道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这个年得热热闹闹的过,因为很有可能就是舒老爷子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因着诰哥儿二月里要参加府学的录取考试,舒老二原本打算初九就回济南。眼下他和潘二娘走不开,所以他准备让三个孩子跟丁家的马车先走。

    “爹,”晴岚拒绝了他爹的安排,“让诰哥儿跟小宝走,我和明宇留下。”

    “那书院”舒老二怕耽搁了孩子们的学业。

    书院正月二十一开课,晴岚打算请长假,在家里帮帮她爹娘。

    舒老二沉吟了半天,最终同意了女儿的提议。“你给山长和季先生写信吧。”

    ******

    正月十六的下晌,小宝和十三一东一西,同时到达济南府,一起往桂杏巷去。

    “你姐呢?”看到只有诰哥儿一个人,十三皱起眉头。

    “在家呗。”诰哥儿精神萎靡,在家的这段时间太辛苦了,主要还是心累。

    “咋回事?”十三看向小宝。

    “你问他。”小宝冲诰哥儿努努嘴。

    “唉”诰哥儿苦着脸,叹气的表情像个小老头,“一言难尽啊。”

    ******

    听说舒家两口子留在老家侍疾,张家老两口有些失落,潘二娘遥遥无归期,那俩孩子的事儿

    张老太太剜了小张老头一眼:叫你早说早说,非不听!现在咋整?

    张老头耷拉下眼皮,我哪知道他家出了这事儿,我又不是神仙!

    双胞胎今年十五了,俩人读书不行,索性今年开始就不念了,出来找份活儿干。

    张吉喜欢吃也热衷于研究吃,他想去学厨。但学厨哪是那么简单的,新来的学徒,脏累差的差事一点不落,白给师父或酒楼干八年活儿不说,还时不时的遭师父打。

    老两口觉得潘二娘的厨技不错,所以想让大孙子先跟着潘二娘学两年,再出去找活儿也有些底气。而且老两口私下里还盘算着,等过两年,这宅子舒家不赁了,就把前头的门脸好好修整修整,给大孙子开个小饭馆。

    至于张祥,他平日里最爱跑到集上溜达,喜欢倒腾古旧玩意儿,想去收古董的铺子里给人家当伙计。张老爷子觉得那行当风险太大,一个不小心就会倾家荡产,便不许他去,叫他跟他哥一起学厨。

    张祥不乐意,却也不想让爷爷奶奶为难,只好私底下偷偷去,比如逃学,这事儿他之前没少干。

    吴十考校了一番诰哥儿的功课,心中十分不满,但想到他年里也没过好,追究无益,只给他增加了成倍的作业。诰哥儿叫苦不迭,他姐那儿还出了二十套卷子,叫他一日做两套,写好拿给小宝或十三检查。

    很快,府学初试的日子到了。

    ******

    初试非常顺利,诰哥儿参加复试的那天,舒老姑的儿子和儿媳妇来潍县城了。

    “也不知道四舅想吃点啥,就随便买了些点心。”于氏说话间,显得略有些局促。

    晴岚瞟了一眼那点心盒子,跟舒大姑过年送来的那种一模一样。

    “那个,我们今天来,就是”表大爷还没说完,被于氏伸手掐了一把,立刻住了嘴。

    “我们就是来看看四舅。”于氏笑着将话补全。

    才怪!晴岚和明宇交换了一眼神,后者快速出门拐到东跨院。

    两口子进了里屋,舒老爷子浑浑噩噩的躺在那里,已经有些认不清人了。

    于氏趴在床头喊了好几声,舒老爷子才认出二人。

    “你娘身子还好吧?”舒老爷子挂念着他大姐,听说自入冬开始,舒老姑的身子就有些不大好。

    “挺好的。”反正比你好,于氏心里默默补了一句。

    “四舅,”表大爷紧张的抿抿嘴,扫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晴岚,小声道:“俺们村长说,咱家墓田那啥,不让再往里头埋人了。”说完低下头去,不敢看舒老爷子的表情。

    村里人越来越多,很多新户的宅基地都排到外头去了,舒老爷子在村里的地已经过到了表大爷的名下,户籍也落在潍县城里,严格来讲,已经不算是村里的人了。

    “为啥不让!”

    潘二娘人未至声先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把表大爷吓得差点跌到地上。一掀帘,潘二娘手持菜刀,跟个门神似的站在那里。

    刚才她一直在厨房里张罗饭菜,忽然想起那两口子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才急急忙忙拿着菜刀就冲了进来。

    表大爷看到潘二娘的架势更加害怕,“弟妹”

    舒老二上前扶了一下潘二娘,“你干啥。”语气并不严厉。

    正在这时候,舒老大也走了进来,他刚才一直在东跨院里配药,那里现在成了他的临时小药房。

    表大爷支支吾吾,但还是将刚才那些话又跟众人说了一遍。

    “我们家有地,就是村里人,为啥不让俺们埋!?”潘二娘心直口快,入土是大事,哪能说搬就搬!

    “那地早就是俺们家的了!”被潘二娘一激,于氏将事实脱口而出。

    “啥?!”全家一时间都愣住了,转头看向舒老爷子,这地咋就成了她们家的!?

    舒老爷子轻轻点了点头,“是,我给的。”说完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表大爷索性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明白,于氏在旁细数自家这些年来对土地的功劳。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众人听后又是不语。

    沉默了半响,舒老大站起来道:“我爹和我娘不能分开,村长也得讲理,给咱们通融通融。以后咱们这些人,自会另找地方。”

    还有一句话舒老大没有说,若儿孙有出息,这些事儿都不用自己操心;若儿孙没出息,埋哪儿不是埋。

    “那,那”表大爷“那”了半天,也没“那”出个所以然来。

    舒老大又道:“我们自然也不会去打扰你。”

    双方的意思很明白,若我爹(四舅)不在了,你们家的这门亲,就算是到头了。

    于氏暗暗松了口气,她还真怕舒老大愿意认他们这门亲,以后常来常往的,不好意思不帮忙看着(老人家的坟墓)。

    晴岚觉得于氏自作多情:你谁啊,香饽饽呐!

    ******

    也许是舒老二两口子的精心照料起了作用,亦或者是儿孙满堂让舒老爷子略感开怀,他不但熬过了这个年,还熬过了整个正月。

    二月初四的早上,舒老爷子病逝,阖家披麻戴孝,入殓治丧。

    舒二姑两口子谁也没和舒家人商量,就自觉当起了“总管”,财务事务一把抓,让接受舒家委派的赵承志颇为尴尬。这次就连舒大姑都觉得妹妹做的有些过分,你一个出了门子的闺女,娘家的事儿瞎掺和什么!

    舒家的矛盾暂且不表,初四这天晚上,府学的郭学正翻完教授和教谕们批好的试卷,手握朱笔,笔尖在三个人的名字之间来回徘徊,就是迟迟下不定决心。

    三试已经结束,录取的名单也即将公布,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忽然到访,打乱了他的章程。

    郭学正不得不划掉一个学生,好空出名额给那附学之人。

    他考虑再三,决定从成绩排在最后几名的考生中选出一个家世一般的,这样既不得罪上头,也能让自己内心少点儿罪恶感。没有家世,再好的学问又有什么用,还不如让给有门子的官贵子弟,也算是对学里做了点贡献。

    在大顺,公办教师的业务考核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直接挂钩,若达不到要求,学里的所有老师包括学正自己,都要接受严厉的处罚,而且很有可能会丢职失业。

    选来选去,郭学正把倒数第三名的考生划掉,不过一个商户之子,成不了大器後。

    郭学正把舒明诰划掉后,重新誊抄了一份名单,搁在案子上,等明日一早贴在府学门口。

    这一幕恰巧被守在屋顶的吴十瞧了个正着,他不耐烦等第二日放榜,所以想提前知道结果。

    吴十思索了一秒钟后悄然离开,过不久又返了回来,进到郭家内室。

    半夜里,郭学正被憋醒了,觉得帐子里好闷厛,准备起身开窗户通通风。

    谁知他一起身,“嘭!”竟撞到了脑袋!

    这可把他吓得不轻,鞋都顾不得穿,从床上飞奔而逃。等他点了灯,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一手举起一块砚台,悄悄地往床边挪去。

    !

    怎么是他!?!

    郭学正惊讶的看着被五花大绑的拴在床柱上的人,嘴里塞着袜子,面朝自己,汗如雨下,神色恐惧,不是知府的小舅子又是哪个!

    郭学正手忙脚乱的将人解下,那人早没了先前高人一等的姿态,跪在床上不停冲郭学正磕头道:“不来了,不来了,我们不来了。”

    郭学正一时间惊惶不已,谁这么大胆,把人吓成这样!

    安抚好知府的小舅子,郭学正再难入睡,他伏在案前,准备再誊抄一份名单。谁知刚拿起那张单子,几页纸轻飘飘地落在脚边。

    郭学正低下头,无意间扫到上面的字迹,心中顿时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