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爱大明朝 >

第123部分

我爱大明朝-第123部分

小说: 我爱大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卫守军本就是在那么个能将城池守住的临界线上,这突然去了一大半,火筛只需突然来个撤军,然后往大同境内任何一个方向纵马狂奔——碰上任何一座城池只需轰上一轮“回回炮”,再竖起云梯来个冲锋基本就能爬上城墙。

    这万余铁骑不是王睿由各地守军中拼凑而来——鉴定完毕!

    “明军没有撒豆成兵的法术,这万余铁骑也绝不会是从石头缝里冒出来”,火筛仍是没有为他解开这谜底的意思,且还是神神叨叨、神秘兮兮,“王睿若想入堡,只需堡前的那日松大军不在即可,你再好生想想,王睿除了强行突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他安然无恙、不受丝毫损伤的进入堡内……”

    不用强行突破,能安然无恙、不受丝毫损伤的进入堡内!?

    这当真是除非“堡前的那日松大军不在”!

    “堡前的那日松大军不在”?

    答案呼之欲出——除非那日松突然自堡前撤去!

    可无缘无故,那日松又岂会撤军?

    苏合摇了摇头:“怎样的情况之下,大帅才能遂了王睿之意,下令那日松自堡前撤军?”

    火筛满意的微微颔首——苏合一点即透,想来也不会废我一番心血。

    “若你是我,你在怎样的情况之下,才会下令那日松自堡前撤军?”火筛仍是不愿直接将答案说出——循循诱导,引导“学生”自行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才是一个优秀“老师”所为。

    苏合懵了!

    这他娘的,当真是毫无头绪……

    见苏合愣了半响,仍是一脸迷惑,火筛幽幽叹了口气:“明军这计谋使得太过深沉,眼下也只是露着冰山一角,你看不出明军意图也是正常……”

    大帅这话说得,当真是够打击人的……

    合着您的意思就是我的智商同您老不是同一个级别的罢……

    “再过几日,待明军露出更多马脚来,你再好生猜猜”,火筛别过头去,依然神叨叨、经兮兮,“明军绝不会撒豆成兵的法术,你回去仔细想想,这万余明军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进了威远堡到底又有何企图……”

    火筛道完,低沉而又虔诚的诵经之声又自他口中缓缓飘来。

    万余明军凭空而来,莫非不是娘胎里生的,而是随着前几日的降雪,一道打天上落下来的!?

    这万余明军进了威远堡便毫无动作,到底是所为何来?难不成会是相约于威远堡来个“聚会”!?

    苏合又独自愣了半响,方才静静的行了一礼,掀帐而出……

    ……

    火筛做了几夜的梦,搞得他有些神经兮兮,威远堡外的王副总兵今夜也有些神经兮兮——今儿是朱素嫃的“头七”之夜。

    他一入了夜便命人于香案上备了一桌饭,自个儿又三下五除二的爬上了炕: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着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她投胎再世为人。

    他本来不知道这些,后来起了这些“头七”习俗,他一下便当了真——他真不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躺炕上一直都在双眼乱转的胡思乱想,根本就睡不着,帐内的香案也一直没有动静——素嫃到底回来吃饭了没?

    人若真能投胎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他与朱素嫃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她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也许,他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她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也许,他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什么又是缘?

    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

    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晨钟暮鼓,日走云迁。怕依窗、独对钩弦。去也兰舟,远也红楼,怯深寒,罗袖轻裘。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无定,太匆匆……

    如此这般的一通胡思乱想下来,他竟慢慢觉着眼皮打颤,昏昏欲睡——也不知今夕何夕,时辰几何……

    “滋,滋……”

    将睡未睡之时,帐内香案桌上竟突然传来吃东西声响!

    朱素嫃竟还真“回来吃饭”了!?

    背对着香案躺在炕上的王睿心底一跳便清醒了过来——了,不能去看香案,不然朱二小姐看见你,她会舍不得去投胎转世……

    不能转身!

    王睿止住心底激动。

    “吧唧吧唧……”

    素嫃这顿饭还吃得很香吶……

    军中粮草已所剩不多,这做出来的都是最寻常的粗茶淡饭,若是“条件允许”,我定得给你做出一桌山珍海味来……

    王副总兵止不住的眼泪就快要掉下来……

    突然,他心底一跳又觉着不对——魂魄吃饭,不都是只要闻一闻饭菜香味就可以了么?这他娘怎么还会发出声音来?

    念及此处,他掀开被褥便坐了起来——香案桌前,哪是什么朱素嫃的魂魄,分明是饿死鬼一般的小方程正狼吞虎咽,满嘴是油……

    小方程仿似突然被人点了穴道,瞧着正斜眼瞥着她的王副总兵,小方程讪讪的咧嘴一笑:“大人,不记得我同你说的了?”

    记得你妹!

    什么“头七”,什么不能回头来看香案——全他娘是这死妮子在胡扯!

    军中短粮,大军一日只食一顿:小方程这是饿得前心贴后背,在故意诓了王副总兵整出这么桌饭菜来——她再生更半夜溜进来偷吃!

    难不成真为了这么桌饭菜来打她小方程的板子!?

    “吃饱了?”王睿仍是斜眼瞅着小方程,面无表情,“给我留点儿……”

    ……

    “饱了”,小方程眨了眨眼——“八百两”竟又看穿了本姑娘的“妙计”,“饭菜都快凉成了冰,我着人去热热……”

    “不用了”,王睿不冷不热的正过脸来,“火筛与那日松这几日可有甚动静?”

    见“八百两”无意追究这“头七”饭菜的事儿,小方程赶紧接话:“毫无动静……”

    王睿愣了片刻,点了点头:“还得再等等看……”

    威远堡突然开进了万余援军,这事儿堡外的明军自也是个个都已知晓。

    “咳……”小方程轻咳了声,终是鼓起了勇气,“大人,军中传闻,大人是要舍了大同城来保这数万大军,不知是真是假?”

    王睿心底一跳,不怒反喜——好啊,既是已然成功“骗”了自己人,那自是能“骗”倒鞑靼人了!

    “大同若失,老子纵然是有九颗脑袋也不够圣上砍的”,王睿翻了记白眼,暗里决意通过小方程“透露”些消息出去稳住军心,“大同不会丢,这数万大军也能安然无恙的进入威远堡……”

    鞑靼人时不时的入寇大同镇,可还真没有杀进过大同城——他王睿若是开了这一“先河”,弘治当真是不想宰他也得宰他了!

    小方程一愣,回过神来,又弱弱的道:“可这万余铁骑恰巧是大同前、后两卫的守军数目,大人前些日子又‘有事相求’于小王爷,将佐们便在猜测大人这是向代王府借了近万匹战马,将大同万余士卒都给变做骑军,火速赶了过来……”

    王睿嗤之以鼻:“代王府会有近万匹战马?代王爷是活腻了?”

    “八百两”既然不是决意弃守大同,这援军也不是由大同而来,那这万余兵马又是从何而来?

    难不成他还真有撒豆成兵的法术不成!?r1148

第164章 水落石出(上)() 
txt_r;

    两日后,大同又现大雪!

    鞑靼人的营帐沸腾了——苏合的担心成了现实:才入冬季,连番降雪,草原今冬当真是要碰上十年才能一遇的“白灾”!

    大帅今番提了十万铁骑南下,当是早就预料到了这十年才现一次的草原“白灾”——必须得将眼前明军击溃,抢了粮草回草原过冬。

    这是事关郭勒津旗的生存之战——不是你死,即是我亡!

    鞑靼人的逻辑真奇怪:他们往往将天灾转变为大明的刀兵**——鞑靼的“白灾”,同大明有个毛线关系?为毛鞑靼人一遭了“白灾”,就要同大明人来个“不是你死,即是我亡”?

    逻辑不通!

    可这就是鞑靼人的逻辑——逻辑这玩意儿通与不通,拳头说了算!

    连番降雪,草原即将迎来“白灾”,这是让威远堡前的鞑靼人陷入“沸腾”的一大原因,此外,还有另一原因——这两日之中,威远堡又来了两拨援军,仍然尽是骑军,每拨援军人数不过三千。

    六拨援军一万八千人,难不成王睿这厮是将整个大同辖内各卫所包括大同的守军都给调了过来!?

    不可能!

    先且不说大同副总兵王疯子这般调拨会给大同带了多么“灾难性”的危机:将各地守军尽皆抽空,大帅火筛只需将主力大军继续留在威远堡前围困王睿,再另遣一支偏师,便可席卷整个大同!

    再则,这来的可是一万八千骑,大同辖内哪还有这么多骑军?

    出鬼了哈!?

    大明的九边重镇中,大同镇紧靠太原镇与宣府镇——莫非这一万八千骑,是这两镇遣来的援军?

    可若是这两镇遣来的援军,为何又要分作六拨——明军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再则,这时间上也来不及:大同镇虽是紧着这两镇,但大明幅员辽阔,地盘忒大,随随便便划出个“边镇”方圆也有个六七百里以上:后两拨援军是王睿被困于威远堡前六七日之后才到,这两拨援军对自个儿狠一点,一口气每日赶上一百里路,于冰天雪地之中勉勉强强的确是能赶来大同威远堡;可前几日进堡的那几拨援军咧?人马不歇、昼夜不停、不吃不喝也赶不来——谁他娘骑着马儿能一日一夜的赶上三四百里路?

    人和马儿都不是母胎所生,是桃树上开的罢?(成吉思汗西征时,蒙古人在骑着蒙古快马,且还是一人双骑的前提下,一日一夜也只能赶路二百里)

    明军虽也被他们亲爱的王副总兵大人给搞得满脑子雾水,但他们更多的是兴奋:短短数日之内,副总兵大人不知从哪儿搬来了近两万铁骑——咱不会被困死在威远堡前这自家门口了!

    鞑靼人却是一边担心着即将到来的草原“白灾”,一边又对威远堡明人援军的到来而疑神疑鬼。

    那日松将明军又来了第六拨援军的消息禀告给了火筛,火筛却依旧“蛋定”如初的着人来告诉他:威远堡四门,你可是每座门外都布满了探子,可是有哪一座城门是你认为不需要布下大批探子的?你亲自去一趟这被你有些疏忽的城门之外,兴许能看见些意想不到的事儿!

    那日松接到这趟命令时有些莫名其妙——威远堡北门之外是那日松的大军,他的北面又是大同副总兵的数万大军,明军再北又是火筛,而大同城则位于威远堡西南面,明军的六拨援军也是打西南方向而来由威远堡西门宁远门而入,无缘无故的去潜伏于威远堡东边宣阳门外做甚?

    他将探子布满在威远堡北西南三面,对威远堡东边兴趣不大——威远堡东门一不连接大同辖内的任何一座城池,二又不是明军与鞑靼大军驻军所在,甭说是那日松,恐怕连明军都有点儿忘记威远堡还有个东门这回事儿了!

    可这向来就是大帅的作风——不管碰着什么事儿,他从不会开口道破,顶多给你指出一条路来,让你自个儿去找“答案”!

    兴许,在威远堡东门外的一片冰天雪地中受上一个昼夜的寒冷,当真便能看到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儿”罢!

    雪是从傍晚开始下的,看样子像是又得要下上一夜。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那日松很是惊讶,入冬以来的雪怎么跟往年的有些不一样?今年的雪,下得骨子里弥漫着一些饱经沧桑,让人不由得不低眉敛目去顺从,且总让人心里有着因雪的逼仄而感觉荒凉、疲惫,甚至惘然……

    莫名其妙,怎么会有这么多复杂错乱的感觉?

    那日松甩了甩头,赶紧驱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