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爱大明朝 >

第130部分

我爱大明朝-第130部分

小说: 我爱大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吹着口哨,鼻孔朝天的行出了副总兵衙门,却迎面撞上了王花花。

    “你在这儿做甚?”王花花一脸疑惑的瞅着高嫖嫖。

    “你来做甚,我便来做甚罢”,高嫖嫖满脸不屑——都他娘几个熟人,谁不知道谁吶!

    “我不是同你说这个”,王花花撇了撇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只是好奇,你怎的不去寻你的小方程?”

    “关你蛋事儿”,高嫖嫖斜眼瞅着他,“她来寻老子,老子还不见得会搭理她咧……”

    嗯哼!

    这回轮到了王花花满脸不屑:“那她当是好几天都没来寻过你了罢?”

    高嫖嫖不置可否,爱理不理的又迈开了八字步……

    “鸭子死了嘴还是硬的吶……”王花花莫名其妙的叹了口气,“有些事儿,甭怪老子没提醒你……”

    高嫖嫖眼皮一跳,止住脚步。

    “小方程正在忙着办理离职,锦衣卫的事儿何其复杂繁多,光是要移交的卷宗便有好几车,你竟然不去帮忙……”

    高嫖嫖心底一惊:“你几个意思?”

    “看来你真是好几天都没见着她了”,王花花皱着双眉,摇了摇头,“竟连她已请辞的消息都不知道……”

    “骠骑将军不是说她的事儿要压后再看么?”高嫖嫖心底一跳,隐隐燃起了一股上当受骗的“赶脚”。

    “压到现在,不是已然压后了么?”王花花斜眼瞅着他,“新任的杨副总兵重新整顿咱大同的这一锦衣卫百户所,也寻了称心如意的锦衣卫百户与试百户,小方程便如愿以偿的请辞成功,正高兴的一边大忙,一边却又嘀咕着回了京城总算是可以自由了……”

    娘希匹!

    当真是上当了——又被骠骑将军白白诓去了四万两!

    “左右都只要小方程回京,官大官小都无所谓罢?”——骠骑将军这番话,原来是意有所指:小方程不做官,随即立马又要回京,不是完全符合你嫖兄弟的心愿咩!r1148

第173章 回京() 
弘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八,王骠骑将军凯旋抵京。

    天降大雪。

    北京城今日光下雪不刮风,疏疏的雪花,好像在沉思——落下去好呢,还是不落下去呢?而且差不多就停在透明的空中,悬在那儿,好像瞬息之间,失掉了重量一般,接着迟迟疑疑落到地上,把自己在空中所占的地方,让给同样苛刻,同样温柔的雪片。

    弘治竟率领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凯旋而回的骠骑将军!

    大明自威宁伯后,无人有此战果。

    邪门了!

    一个摘过下属脑袋冒充鞑靼人来领赏的人,一个在京城做锦衣卫千户却开了青楼的人,竟他娘能将火筛揍得满地找牙,且还成功逼迫火筛同大明“结盟”——这他娘完全不符合朝廷老王八蛋们对王睿赴任大同副总兵时的预测:他这种人,一碰上火筛,当是得吓得东躲西藏或是被火筛揍得满地找牙才对!

    这厮,曾向圣上出过主意,化解了“朝廷栋梁”们“劝谏”圣上革除卫所军制的行为,如今他又回京,圣上革除卫所军制一事,怕是又要旧事重提——弘治下给王睿的调令,其背后的“意思”,可不是仅仅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一清二楚,朝廷老王八蛋们练就多年的“闻风识阴谋”**,自是一听了圣旨内容,便“识破”了弘治的意图:圣上这是非要王睿那小王八蛋回京不可!

    按理说,有着这般显赫战功的边关重将,圣上当是要继续留他在边关,封个几边几边总制出来才是,可圣上给了他的却尽是京官头衔与“岗位”。可面对这小王八蛋大败火筛的事实,老王八蛋们却压根儿找不出茬来“劝谏”圣上——大败火筛的功臣,为毛不能封骠骑将军,为毛不能做太子少保,为毛不能兼领神机营?

    圣上既是有意要王睿回京,那他这更深层次的意图,也就呼之欲出——年初时圣上的革除卫所军制一事,在谢迁谢阁老的“暗示”下“戛然而止不了了之”(事实上根本就没中止过),年底圣上又这般急着招他回京:圣上莫非当真是对革除卫所军制一事念念不忘?

    王睿这小王八蛋大败火筛:一夜逆袭咸鱼翻身,身份地位大为今时不同往日,他若是继续“痴迷不悟蛊惑圣上”,朝廷“肱骨大臣们”就该十分头痛了——骠骑将军与太子少保可是有“参政议政”、甚或是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他在朝会上说个什么话,哪怕是随随便便“放个屁”,老王八蛋们都该拿出来“议一议,谈一谈,考虑考虑”:他完全“有资格有能力”能为圣上革除卫所军制一事“冲锋在前线,战斗在一线”!

    此其一!

    其二,这小王八蛋是大败火筛携胜凯旋归来,隐隐有继承威宁伯于大明军界之中“泰山北斗”般的地位之势——他对圣上革除卫所军制的态度,相当能影响大明军界的丘八们(“偶像呼吁”于公众的影响力与导向作用,古往今来都存在)。

    大雪静静的飘,老王八蛋们站在弘治背后,如此这般静静的“操碎了心”。

    弘治率领群臣亲出辕门,迎接凯旋回归的新晋骠骑将军,这于常人而言,实乃莫大荣幸,当事人应当高兴得睡不着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王骠骑相当不高兴!

    “次奥!老子昨日便已抵京,为了配合弘治与这帮老王八蛋,非得要老子在城外睡一晚再入京,至于么?”王睿一摇一晃的骑在马上,远远瞅着城门外黑压压的人群,于心底大骂,“形式主义害死人,整这么个仪式出来有个蛋用,还不如赏老子黄金万两,美女若干之类……”

    “啧啧啧,保国公与平江伯可都在咧”,王花花跟了上来,有意无意的嘀咕了一句。

    王花花这厮,在大同寻了一趟骠骑将军后,便对王睿有了“意见”(不仅是他,连猪肉王子、侯“强暴犯”都对骠骑将军有了“意见”):王睿为愚蠢而又丑陋的易瓜瓜请了御前侍卫长,为晏劲松与高嫖嫖请了京卫指挥司指挥使,为王花花等人请的却都是“昭勇将军”——这同“骠骑将军”的名头是一样一样儿的,是个“荣誉称号”,属武散官。

    御前侍卫长——毫无疑问,是个极其光宗耀祖的活儿(人脉圈极其高端,打交道的都是进宫的达官显贵,甚或包括皇上皇后);京卫指挥使司主要统领京师的卫所——这他娘的也是个实权衙门。

    一句话,王花花、猪肉王子与侯“强暴犯”都是没有实权的——只能抱着个“荣誉称号”向朝廷拿俸禄,这他娘同“明升暗降”有什么区别?

    一碗水端得也忒斜了些!

    真不知道王骠骑是怎样想的。

    王骠骑到底是怎样想的?

    他是这样想的:回京之后,即将推行革除卫所军制一事,到时则需建立“四大总部”,这他娘的需要大把的人来——这仨伙计作为他骠骑将军的“亲密小伙伴”,自是得“插”进这些个新衙门。

    可这事儿王睿偏偏又不能向他仨透露半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看着他仨同他“闹别扭”!

    王睿冷冷的瞅了一眼王花花——懒得理你!

    但王花花这句话着实又提醒了他——面对着保国公与平江伯,你该怎样去解释朱素嫃香消玉损的事儿……

    原本心情就不怎样美丽的骠骑将军,这会儿心情自是又跌落到了谷底。

    离人群越来越近,保国公那张苍老忧伤的脸也越来越为清晰……

    “鸣炮!”

    王睿才行下马,老太监便扯开了公鸭嗓——迎接功臣归来的礼节开始进行。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卷起滚滚白烟——像是油锅里的红豆子,舞动着欢快的步点,带出缕缕油烟。

    鞭炮声后,又高奏凯乐,高唱凯歌——谓之“凯旋”!

    凯旋乐歌激昂欢快,又不失庄严。

    大半响后,乐声停止,歌声远去。

    王睿行了晋见天子之礼,却仍是伏地不起——他挪了挪身子,又朝着保国公与平江伯大行跪礼。

    “小侄无能,未能带着素嫃回来……”不以官职相称,而自称子侄——骠骑将军这是在以私人身份、私人情感认错!

    保国公失去掌上明珠,短时之间便发鬓全白,人也仿似去了半个魂魄——他微微颤颤老泪纵横,在平江伯搀扶下抑制了半天情绪,才冲着王睿摆了摆手:“将她给我一半,我带她回去……”

    王睿仍是长跪于地,伸手向后一招,小方程便起身送了一玉质盒器上来。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朕也有错……”弘治接过朱素嫃骨灰,递给保国公,“素嫃当初有私出之意,我心底已知,却未阻止,还请朱老国公见谅……”

    保国公接过玉盒,长泣无声。

    黄梅不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悲痛!

    静静的雪,白白的雪。苍天的泪,凝结成冰。

    “臣也有错,臣当初就不该阻他二人”,保国公平静情绪,终于哽咽着说了话,“她说她只是出去走走,让我别担心来着……”

    弘治咂了咂嘴,却又找不出词儿来安慰他——安慰人这种事儿,从来都不是皇帝们擅长的。

    他只能轻抚着保国公厚背,以示安慰。

    “陛下,臣老了,还望陛下能成全老臣,将犬子朱麟调回京罢……”保国公一抹眼眶,竟冒出了这么句话。

    王睿心底一跳——神机营,原是由保国公兼领,他辞了神机营统领之职,又想将儿子朱麟调回京内,他这是想干嘛?

    他是有了退隐之心,想将国公之外传给朱麟了罢!

    弘治长叹一声:“国公大人老当益壮,朕有许多事,都要倚仗国公大人吶……”

    保国公若是撂担子不干,弘治革除卫所军制一事,当真是如失左膀右臂——他人只当弘治这是句安慰话,王睿却心知肚明弘治这是在意有所指。

    “现在的年青人都能干,老臣做得到的事儿,年青人都能做到,老臣做不到的事儿,年青人也能做到”,保国公人老成精,他这番话有俩意思:第一,我退下了,我宝贝崽崽还是能替你在朝堂上“冲锋陷阵”;第二,我干不过火筛,眼前的王睿却干过了,我也提不出革除卫所军制的种种策略,这王睿却也能提出。

    一句话:我留与不留,都不影响圣上您的“许多事”,您就放我回去养老罢!

    弘治瞅了瞅仍跪在地上的王睿,又撇了一眼平江伯(他朝弘治微微点了点头),终是叹了口气:“朕便允了爱卿,改日将小公爷调回京罢……”

    “谢主隆恩!”

    朱麟是朱素嫃的同胞兄长,一直在辽东边军任职,王睿对他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原本迎接功臣凯旋的仪式,生生整出了几许伤感唏嘘氛围。r1148

第174章 刻不容缓() 
年关将近,又逢大明边关功臣凯旋回京,大明帝都四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王骠骑将军一回了京,便忙得团团转:天还未亮就得上朝,散了朝还得被弘治留下,与他参议革除卫所军制的事;往往忙至深更半夜,一出宫门,又会被“久仰其大名”的达官显贵们簇拥着直往八大胡同去。

    除此之外,他还得挤出时间来去给朱厚照上课——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的副职,除了要保护小混蛋朱厚照的安全,还得负责太子教习。

    按理说,太子少保这么一“副职干部”,教习太子也不会有他多少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朱厚照一听说他“尊敬的王大哥”竟做了太子少保,那还得了:整天使了刘瑾招王睿去东宫。

    刘瑾这个老混蛋见风使舵的本事早已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回轮到他巴巴的想要来抱王睿的大腿!

    但王睿却不敢以牙还牙——如同先前刘瑾对他那般爱理不理动不动就仗势欺人的再去对待刘瑾,因为刘瑾这死太监,在朱厚照登基后的势力着实是吓死人!

    再则,王骠骑赴任大同副总兵前,便已同伟大的刘公公达成了“战略友好同盟”,纷纷表示愿意为了彼此的利益而“互帮互助”,共建和谐友好的内宦外臣关系,为构建和谐弘治朝“舔砖夹瓦”。

    是以,刘公公每回一见王骠骑,都是如同见了亲人一般,而王骠骑一见了刘公公,也是如同见了多年未见的故友——而且他二人对待彼此之间亲密热烈的“热情与激情”,在这连续数天当中不但毫无冷淡褪去之意,且还有愈演愈烈、愈发激烈之势!

    可刘瑾是个什么人?

    大明官场人人尽知:太子年幼顽劣,这老太监却是靠取悦太子才能得以在东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