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爱大明朝 >

第84部分

我爱大明朝-第84部分

小说: 我爱大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睿吓了一跳,赶紧咳了一声,行了出来:“今儿个这天气不错哈……”

    方程与千濑赶紧起身,朝着王睿行了一礼:“见过大人……”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同在诏狱,小方程同王睿是“狱友”——她自是敢指着王睿的鼻尖破口大骂,眼下同他却是间接的上下属关系——时刻都要分得清形势,懂得鉴别“大小王”,小方程自是知道这么一点。swisen。

    王睿摆了摆手:“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套……”

    “他俩也就随便意思一下,你别当真”,朱素嫃似笑非笑,却又不乏柔情蜜意的瞧着王副总兵。

    每回都他娘要来拆老子的台!

    王副总兵飘了记眼神过去——小屁股又痒了罢?

    朱素嫃面颊微红,别过脸去。

    方程哪能嗅不出这中间的“yd味”,她知趣的告退:“千濑啊,咱俩再去探探千寻罢……”

    王睿却出言将她拦了下来:“千寻去罢,你得留下来,我有正事儿同你与素嫃说……”

    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院内的美景,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北镇抚司的人,出关了几天,可探得关外火筛有甚动静?”王睿一抵大同,便教朱素嫃遣了锦衣卫出关——他日夜都在担心着火筛会突然南下!

    “才出关几天,能有什么消息传来”,朱素嫃摇了摇头,“不过,副总兵大人近段时间只管安心睡觉便是,火筛才行满载而归一两月,这会儿怕是正忙着在草原分赃,当是无暇来大同闲逛。”

    王睿点了点头:“对火筛的盯梢,时刻都不能放松。但眼下大同城内,恐怕也得动一动锦衣卫的力量了……”

    朱素嫃一愣:在大同城内“动一动锦衣卫的力量”——临行前,牟指挥使可是向北镇抚大人交代过:大同的锦衣卫,只能用于刺探火筛情报……

    “……代王府的人,可能会在‘募兵’一事儿上,来给老子使绊子,锦衣卫的人,也得将代王府给老子盯紧了……”

    “募兵”一事若是不成,小睿睿则回不了京,圣上的“赐婚”也就遥遥无期!

    去他娘的牟指挥使的交代——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朱素嫃一咬牙:“这一个百户所才百来号人,你得想办法替我扩编……”

    大明卫所,五百人以上可成千户所,五百人以下才称百户所。

    王睿点了点头:“这好办,我随便找个说法同北镇抚司说一声便成。至于这扩编人员,你拿着我的将令,在大同各卫军中直接挑选便是,给我往死了扩,能扩多少算多少。除了城内的代王府,十三卫参将,也得给老子盯死,查查这帮人当中,哪些人同代王府有联系,在对老子的‘募兵’一法阳奉阴违……”

    王副总兵这是在未雨绸缪了。

    代王府乃大同名副其实“百年老字号如假包换”的“地头蛇”,这十三卫参将当中,保不齐会有“他的人”。

    王睿又转头瞧着方程:“你最有办法折腾人,我适才同杨参将参详了一番练兵之法,路上也仔细琢磨了一番锦衣卫的练兵之法,有甚可改进的地方,你且边听边记,回头便去给新募锦衣卫之士来个短期的‘强化训练’,若是觉着可用,往后便用这套办法,来折腾锦衣卫的这帮丘八……”

    王副总兵琢磨出的对锦衣卫的练兵之法,参照了五百年后(此处略去一万字)……

    “我家方程也在咧……”

    正当小方程面对王副总兵的种种“磨兵之法”听得叹为观止(谁才“最有办法折腾人”?副总兵大人是也!),易瓜瓜同高皓明又蹿了进来——后者一进了院,便这般死不要脸的嚷了出来。

    死不要脸,死缠烂打——这八字真言,高嫖嫖当真是用得出神入化了!

    “谁他娘是你家的了?”方程站了起来,冲着高嫖嫖大吼。

    高皓明十分淡定,抹了抹嘴:“谁应了谁便是罢……”

    “别他娘**了,也正有事儿要同你二人说”,王副总兵见方程瞄上了桌旁石块,便赶紧替高游击做了“挡箭牌”,“四个游击营加上亲卫营,你们连同桂东、侯禹、晏劲松那仨王八蛋,得尽快将本部士卒整集满员,十三卫参将的‘募兵’许是会出现缓上一步的局面了……”

    王副总兵得先行将“嫡系部队”整编满员——代王府若在“募兵”一事上从中作梗,王副总兵至少不会出现“无兵可用”的尴尬局面。

    高皓明一愣:“我等当是与十三卫参将同时于大同辖内‘募兵’,他等若是要‘缓上一步’,我等又能有甚办法能‘尽快将本部士卒整集满员’?”

    十三卫参将除了王花花与杨一清,其他都是“本地人”——若连“本地人”都“募兵”不上,须得“缓上一步”,那何况他这几个“外地人”?

    王副总兵一咬牙:“拿我将令,于十三卫军中挑人……”

    高皓明眼皮一跳:各卫士卒本就缺员,王副总兵这般做法,自是会惹来“非议”——他这是宁愿被人戳脊梁骨,也要这般急着将“嫡系”整集满员?

    风平浪静的大同城,恐怕太平不了多久了!

    一阵清风袭来,撩起片片竹叶,嗦嗦作响。

    竹林深处,风在流动。

    竹林的风?如果说春风是一种清凉,那么竹林的风亦是一种幽静。竹林深处,光在闪烁,它在泛滥,当喜怒哀乐束缚你全身时,竹林的阳光却能够消除你心中的苦闷,让你在迷途中不徘徊。

    竹林风满,大雨将至?r1148

第113章 代王府的“喜宴”() 
txt_r;

    代王府,为明太祖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洪武二十五年,时年十八岁的朱桂就藩大同,在辽金国子监和元代府学的基础上兴建代王府,其建筑群分为三条主线:中轴线从南到北建有裕门、端礼门、承运门、常****等八座过道大殿;东轴线从南到北建有广缮仓、望亲楼、宗庙等七大建筑;西轴线建有戟门、社稷坛、谨德殿等。

    此外,东建体仁门、西建遵义门,四周各长一百四十丈,面积大约为紫禁城的五分之二。紫禁城的营建时间,要比大同代王府晚二十五年,据说永乐皇帝朱棣建造故宫前,还派人到大同视察了一番。

    大同虽不是都城,但却是大明最大的王城。

    朱桂一门子嗣旺盛。在他六十八岁临终时,大同城已有朱氏嫡系千余人,而且多受高官厚禄。其中一些后人虽受封为广灵王、怀仁王、潞城王,但仍然久居大同城内。到弘治年间,大同城里居住的朱氏贵族仅次于北京,大大小小的王府忒多,尽显王城气象。

    相对于大同的代王府,北京的其他王府只不过就是一处“大花园”罢了!

    是以,“代王府”仨字,不仅仅是指朱桂他老人家建的这么套宅子,在广义上而言,他囊括了朱桂朱老先生开枝散叶出去的所有神马王神马将军一类:代王府是“大佬”,其他郡王将军府为“舵主”“堂主”——他们从头到尾都是一伙的!

    代王府朱红大门上有俩黄色明亮的圆铜狮子头,大门上硕大明亮的灯笼照得铜狮子头金子般熠熠发光,处处显示着主人的与众不同。

    院内宽大通明,到处是怒放的鲜花和翠绿的娜娜不认识的树木;隔着几步便挂着灯火,直将代王府照耀得如在白昼;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与密集穿梭高谈论阔的人群,尽现王府繁荣——代王府今夜大摆酒宴!

    “今儿个,代王府可又是在做甚喜事儿了?”

    “‘婚姻’之喜吶……”

    “哦,莫非代王又纳妾了?”

    酒宴之中,两名客人正在闲聊,其中一人貌似还不知道代王府今夜办的到底是甚“喜事”——到底是甚“喜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了代王府内有“喜事”的消息后,得赶紧揣着红包过来……

    现任代王叫朱聪沬,不要以为他是王爷,便认为他老态龙钟,实际上,他今年才三十七岁——正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黄金阶段。

    被问的人,哭丧着脸摇了摇头,又转而轻叹了口气。

    “嘘……,代王府的‘喜事’,你怎能唉声叹气”,那人做了个噤声动作,又继续问:“莫非是哪位姑娘交了好运,走在街上,被小王爷给相中了?”

    这是一句反话,原意当是——代王府的世子小王爷在街上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扛了回来!

    小王爷的小妾都有三四十个了,难不成每“扛回”一个,都得这般大摆酒宴?更何况又不是迎娶正室,至于这般折腾?

    你懂个屁!

    随便办个酒宴,整个大同城内的名仕上流、士商地主、军政官吏,都他娘会大包小包加红包的拎了过来(代王府的酒宴,谁都不好意思将礼金封得太磕碜罢!)——每逢酒宴,无论红白,都是包赚不赔,为毛不办!?

    世子小王爷叫朱充耀,今年二十一岁:小王八蛋是大同城内名副其实的“土霸王”,过着无所事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混吃等死的“理想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才是王副总兵苦苦为之奋斗的“人生终极目标”……

    被问的人仍是摇了摇头:“今儿个代王府的‘喜事’,确是同小王爷有些干系,但却也不是他纳妾……”

    “哎呦诶,您就别卖关子咯,赶紧说出来,让咱也代王府的‘喜事’来高兴高兴……”

    “小王爷的爱犬,今儿个终于找着一母狗了……”

    ……

    “咻……啪!”

    烟花来了,真真切切地来了。

    在隆隆的“春雷”声中,烟花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夜空被点缀得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水晶石般靓丽夺目,色彩斑斓的焰火好似彩绸般绚丽多姿。

    院内的另一处角落,也有两名官宦,正在闲聊。

    “巡抚大人、知府大人、七县知县,各御赐将军、中尉,大同辖内的一应皇族官吏,可都来齐了咧……”

    另一人却摇了摇头:“还差了几个……”

    先前之人一愣:“是了,还得有大同副总兵与十三卫参将。咦,那不就是大同辖内的众位参将么,一、二、三……”

    这人数来数去,却都只数了十一人出来:“十三卫参将,加上副总兵,得有十四个才对,这为何却只有十一人了?”

    “听说,王爷今儿个独独没有邀了咱大同的副总兵来,他来这大同赴任时,也调了俩参将过来,这俩参将,也不在受邀之列……”

    这俩参将便是王花花与杨一清。

    王睿来大同时,倒是想一口气将大同镇内十三卫参将全给换了,但是,一来他手底下没有这般多的“人才”,二来,这个动静太大——大同镇,可不是他“王睿的”,会惹来“非议”!

    “莫非,王爷是不将这新任的副总兵当做‘自己人’看的?”

    另一人深思过后,又行点头:“当是如此……”

    王花花与杨一清,既是跟着王睿“一道”来的,那代王爷,自也不会将他等当做“自己人”来看了。

    “今儿个代王府这‘喜宴’,怕是不简单吶”,先前之人,也行思虑了片刻,摇了摇头——王副总兵新官上任,这第一把火要“怎么”烧,他这官宦之人,自是早就收到了“风声”。

    代王爷将整个大同的一应名流官吏尽皆邀了过来,独独不将副总兵大人算在其中,这其中的“端倪”,这些个官场中人,还会看不出来?

    另一人也行点了点头:“副总兵大人欲行的‘募兵’之法,我也听说了。乍一听,我也对副总兵大人敬仰三分,可这几****一仔细琢磨,便觉着,唉……”

    “我等位卑之人,瞎操这许多闲心做甚”,他身旁之人,压着声音轻轻的道。

    ……

    “王爷到!世子到……”这二人低着头,正欲对饮一杯,王府管家突然站在门槛前,鼻孔朝天,扯着嗓子吼了一句。

    紧接其后,门外行来两人。为首的代王爷一身白衣,轻裘缓带,神态甚是潇洒,双目斜飞,面目俊雅,英气逼人。

    他身后的年青公子一袭惨绿罗衣,头发以竹簪束起,他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他瞳仁灵动,尽闪顽劣之色——这便是小王爷朱充耀,他竟果真还左右牵着一公一母在脖子上系着“红花”的两条大狗……

    喧闹的人群,立马变得寂静无声,纷纷起身行礼:“见过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