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爱大明朝 >

第97部分

我爱大明朝-第97部分

小说: 我爱大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王爷又行斟酌了片刻,便扭头冲着门外喊话:“人来……”

    下人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去告诉那些个乡亲,让他等回去罢,今日县衙会去量地,晚上再来一趟王府,届时,本王会给他等一个说法……”

    “说法”?

    如何瓜分“军需供给”这么块蛋糕罢!

    王副总兵松了口气,也装模作样的冲着门外喊了句:“人来……”

    方程也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

    王副总兵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位居高位的“感脚”,确是不一般的“嗨到爆”:“勒令大军归回驻地,着杨参将去一趟知府衙门,协助地方县衙做这‘丈量田地’的差事儿……”

    “得令!”

    方程才行转身,代王爷一恍,便于心底暗骂:是说“这事儿便可交给地方县衙来做”,可却他娘的又派了位参将去“协助”——你这副总兵衙门今日一早当真是闹了个“赫赫威名”,有位杨参将在一旁“协助”,县衙还他娘的怎么敢去同“乡亲们”谈“熟人”关系?

    杨一清这厮,不但能文能武,脑子灵活,且还多少带着些“崇高理想”做人——时刻都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双眼睛不但紧盯着“大户人家”的地,更早就打过代王府的主意!

    一句话:他办事,王副总兵很放心!

    “事儿都忙完了,代王爷不请小将吃个早饭?”王副总兵死皮赖脸,没有一丝要走的意思——他正在琢磨着怎样向代王爷来提一提他代王府的地,是不是也来“量一量”……

    “咱代王府都用过早饭了……”代王爷看也不看王副总兵。

    “小王爷还没用咧……”王副总兵“善意的提醒”。

    “犬子没有用早饭的习惯……”

    ……

    王副总兵面上一阵抽搐,瞧着静静坐在一旁的陈石头,干脆开门见山:“代王爷,可知道这世上,有什么‘买卖’,是比近十万顷的田地,还要值钱的?”

    代王爷两父子俱皆一愣——大明的世界,有什么“买卖”,比近十万顷土地还值钱?

    武器制造与贩卖!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目前的大同,是这么个情况:陈石头有技术,代王府有财力,副总兵衙门不但严重缺员,且还缺火器——陈石头整出来的“三眼火铳”与“开花弹”。

    若是陈石头同代王府实现“强强合作”——陈石头出技术,代王府在大同出财力人力物力,制造出“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转而卖给副总兵衙门,行不行得通?

    行不通!

    御史中丞王之虽上过一道折子,说要开民间收售兵器之禁,当时弘治为了搞个“分化瓦解”,便将他这折子给批了,可却有个前提——“允民间收售可用之例”,像火器这种“高威杀伤力兵器”,自是不在“可用之例”当中。

    再则,陈石头既是已将制作“三眼火铳”与“开花弹”的技术献给了朝廷,又怎能转而“私立门户”,同代王府“合作生产”,再来赚大明朝廷的银子?——弘治与朝廷的那帮老古董,会认为王副总兵与陈三石是在逗他们玩!

    可若是陈石头与代王府“负责生产”,大明朝廷负责“管理”呢?——亦即“管理权”归大明朝廷,“生产经营权”归陈石头与代王府。

    这他娘的,就是一山寨版的“公私合营军火企业”!

    这样一来,陈三石若与代王府“合作生产”,顶多只能以“成本价”(朝廷花了银子将火器买来,回头又去分得一部分利润),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卖给大明朝廷——现在暂时是大同副总兵衙门。

    如此一来,这确是可解决陈三石所提的问题——放在神机营制造太远,兼且运过来费时费力,放在大同制造,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软件设施。

    在大明朝廷看来,朝廷只需花出“成本价”便可坐收其成——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交给代王府与陈石头在大同制造,并无不可,存在商量的余地。

    但问题又来了:代王府若是忙活了大半天,最后却仍只能将这批火器卖个“成本价”——那他还乐呵个屁呐!

    别急,像“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这种目前而言属于“高精尖端武器”,自是只能将他卖给大明朝他,且还只能是以“成本价”出售——谁让这是“公私合营”的半个“国企”,既是如此,那就自然得“为大明服务”嘛。

    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这种“一流武器”一旦在大明推广普及,其他的火铳、鸟铳与“实心弹”之类,便只能退居二线,成为“二流武器”:这是代王府可用来生产制造,并出售给大明周边各国——北边的瓦剌和鞑靼除外,这是大明的死对头,不能卖,东边禁海,剩下的有西边跟南边!

    “除了火器,代王府还可生产普通刀枪箭矢,朝廷既是允开民间收售寻常兵器,这些个东西,除了能售卖去化外之邦,也能于民间售卖……”

    “代王府与石头兄,若是能开发出较之‘三眼火铳’与‘开花弹’更为犀利的火器来,这两种武器,自也是可逐步解禁,转而卖予化外各国。简单点说,凡是‘高精尖端武器’,二位只能以‘成本价’提供给大明,至于其他武器,二位可任意售卖予各国,价钱也任由二位来定,这其中的利润,则由朝廷与二位来分……”

    朝廷不出一文钱,只派了几个人下来“管理”,便能坐着收银子,这样的好事,为毛不干?

    代王府与陈石头获得朝廷许可,将非法的火器制造贩卖转为合法,从而可向大明周边各国贩卖武器,这其中的利润,当真就是不可估量——锅大汤多,朝廷分了一部分,剩余的一部分仍是足以将代王府与陈石头给撑死!

    十万顷土地每年能创造多少财富?

    歪着脑袋,绞尽脑汁当还是能算得出来,可若是去同诸国光明正大的做“军火交易”——这带来的利润,就真是无法估量了。

    大明周边各国,除了北边的鞑靼瓦剌,东边的日本、朝鲜、琉球等国,西边南边诸国虽都小了点,但随便拿出一个,也得比他代王府大——人好歹也是一国,代王府充其量也只是一超级“土豪”。

    五百年后,大洋彼岸诸国大批的军火制造商,便是明证——神马福布斯排行榜,在这些个隐形的大企业、大家族面前,都是“毛毛虫”!

    陈石头同代王两父子俱皆听得口水直流——将朝廷绑上“贼船”,从而将火器制造与贩卖这么一获利巨大的“非法买卖”转为“合法买卖”(有许可经营证了),这么一简单的法子,怎的就没想到?

    这事儿,听起来——不错!

    代王爷将“鸡冻”的小心脏平静下来,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其中的种种环节:“诸国太远,如何确保这其中风险?”

    王副总兵胸有成竹:“朝廷既是在这当中占了一份,自是得确保火器、兵器运输途中的安全。不管是运往哪国,都可走官道,进驿站,由沿途官府负责护卫,甚或是这运输的人力,都可由朝廷派兵护卫……”

    这就是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的好处——能动用一切国家资源,为买卖保驾护航,保管无人敢惹!

    陈石头深吸了口气——老子也不差钱,早认识这小王八蛋几年,老子便可直接同圣上去谈,哪还需要代王府来从中来分一杯羹……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烟:若是有,且代王爷还有烟瘾,他必然会狠狠的吸上一口,再将烟蒂朝着地上一砸——伸出脚掌去狠狠的左右晃动着踩上一圈:“这事儿,干了!”

    他这会儿只能一口接着一口的呷着茶:“圣上治国,不拘一格。这买卖,朝廷不出一文,日后便可坐收巨利,且能解去你副总兵衙门的当务之急,再则亦只需遣出几个人,便能将火器、兵器的制造掌握在朝廷手中,圣上兴许会批。可朝臣们不一定会答应,那帮王八蛋读书都将脑子读坏了,动不动就圣人之言、先帝之训,对这商贾盈利之事,向来便鄙视得紧……”

    王副总兵嗤之以鼻:“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王爷与石头兄若是想办法在京城扔给他们几颗葡萄,保管那帮王八蛋不会说什么圣人之言、先帝之训了……”

    代王爷与陈石头懂了——王副总兵这是**裸的告诉他们:去京城贿赂这帮王八蛋!

    “只是这般一来,王爷手上的大批农户,怕是得转而来替王爷制造火器与兵器,代王府的地,怕也得因此而空闲许多出来咧……”王副总兵终于原形毕露了!

    说过来说过去,还是在打着代王府那近十万顷田地的主意。

    伟大的王副总兵,可不仅仅是在打着代王府这一亩三分地的主意!

    大明藩王占地过多,导致流民不断增加,加剧了明朝的“阶级矛盾”,此其一。其二,藩王们一边领着年俸,一边又占着大批土地,本身却不事生产:不为大明的“gdp增长”做任何贡献,整个儿就一“寄生虫阶层”,不断的吸取大明的骨髓精血——大明亡于“缺钱”,很大重要一个原因,便是这帮“寄生虫”的存在!

    大明真“缺钱”?

    不缺!

    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已悄然兴起,商贾地主动则“几百万两”的买卖遍地皆是;拿着板砖在街上随手一扔,砸中的便极有可能是一“富户巨贾”!

    只是大明的银子,都不在国库中,而是在藩王、官吏、地主乡绅、商贾们的口袋中。

    王副总兵这是要将藩王们从“眷念土地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转而来热衷于商业买卖——他等找不到比土地更值钱的生财之道,自是只能将“人生奋斗目标与激情”都撒在这一片热土中了!

    将藩王们手中的土地收回来,不但能让他们转移注意力,转而进行“商业投资”(不再是“寄生虫”,而是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创始人”),且能将这土地通过“募兵”一法的赐田措施,将行分配给“劳苦大众”!

    “寄生虫”的问题能得意解决,流民失地问题也能得意解决!

    代王爷一听这话,便明白了王副总兵的意思——你让我“丈量”代王府的地,我向圣上写折子: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交由代王府与陈石头“联合生产”,且允许代王府与陈三石生产制造其他“二流火器”,卖与邦外诸国,但这必须得由朝廷遣人主管,且从中占得一部分利益!

    这是一笔交易:你若是不让我“丈量”代王府的地,那我王副总兵只能另寻“合作者”——这等海赚银子的事儿,放眼大同会找不到人来干?保管一大票的人排着对来,你代王府也不敢再行阻止(断人财路如绝人子孙,你敢阻了大同任何一“大户人家”发财的道路,人铁定跟你玩命!)

    代王爷又呷了口茶,淡淡的道:“这事儿,得从长计议,朝廷的同意批复,什么时候下来,你便什么时候来量我代王府的地……”

    好!

    有你这句话便成!

    王副总兵也行淡淡的道:“代王爷与石头兄,还是赶紧遣人去京城扔葡萄罢,我这折子,准备明日便送去京城吶……”r1148

第128章 教唆易瓜瓜() 
txt_r;

    军火改为“公私合营企业”生产,较之于目前由专门的火器机构生产,其好处自是还有更多:在利益的驱使下,代王府与陈石头会想方设法的弄出“新产品”,不断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将“一流武器”淘汰成“二流武器”,转而出售予大明外的各国去,也只有这样,天价利润才会滚滚而来!

    一夜沸腾的大同城,又于一日之间趋于平静——各“大户人家”闭口不提“加减租粮”之事,且“乖乖的”配合着县衙的“量地工作”。

    九卫参将继续窝在副总兵衙门的柴房内“养病”,谭超与吴京阴错阳差之下,纹丝不动、目瞪口呆的瞧着大同城内这一个昼夜间的巨变——这王副总兵,当真是不可小觑,在他手底下当差,日后当是得夹紧尾巴做人做事了!

    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流年,在等着谁的相濡以沫;悠长岁月平静,无事亦是蹉跎;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

    王副总兵将折子送去朝廷,这几日也有些“蹉跎”了起来:“募兵”一法,终告全面启动,募兵的募兵,量地的量地,就连朱素嫃与小方程都忙着去各军挑选斥候来增添锦衣卫员额,反倒剩下他王副总兵一人无事可做——他只能心底七上八下的等着朝廷的回应。

    他在副总兵衙门内闲了两日,便逐渐察出了一丝不对:这两日小王爷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