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

第11部分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第11部分

小说: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山一夫所说的大项目也是狙击卢布,为了筹备这件事,永旺会社投入很大,还收买了不少苏联官员,现在整个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联手打压、促使卢布贬值的关jian时刻了,这一步必须成功,否则他们从苏联银行里贷出来的大笔卢布,仅仅是利息,就足以压死他们。

    永旺医药这样能够拿到特殊照顾的药店毕竟是极个别的,依旧有很多药店根本就没拿到份额,在苦无对策之下,开始有人来到印度,打算在这个印度神油的原产地寻求货源,可是当他们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事情真的就像沙克鲁所说的那样,在印度虽然有很多神油作坊,但是根本就没有人大批量的生产神油,一般都只有几十瓶的存货,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规格大小不一,根本就没法进行贩售,唯一像点样的克育精油工厂,还被沙克鲁用大批订单给栓的死死的。

    即便如此,依旧有人来到了阿什法克育这里来跟他商量这批货的问题:“克育先生,您能不能再额外的给我们生产一千份印度神油,我们可以在潘迪特先生的收购价上再提高五成,而且可以现在就先预付一半的定金。”

    面对这个诱惑,阿什法克育犹豫了半天,然hou还是摇头拒绝道:“对不起,您的这个要求我做不到。因为潘迪特先生的订单已经将我们的产能压榨的一点余地都没有了,现在我的工人每天都已经是在加班加点了。”

    对方仍jiu不死心的劝道:“那您可以再招一批工人么,这样产能不就上来了。”

    阿什法克育解释道:“精油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所有的工人都要经过三年以上的培养和训lian,才能够成为熟手,所以我很难招到工人。而且现有的原料根本就无法支撑新增订单,现在临时炮制材料已经来不及了。”

    “您就再想想办法吧,难道您就甘心让潘迪特先生拿着您生产的精油,仅仅是到国外转一圈就能赚取超过您报酬三五倍的利润?您何不甩开他自己来做这份生意或者寻求一个更加慷慨的合作伙伴呢?”

    阿什法克育正色答道:“潘迪特先生能够想到并且成功的打开了精油的海外市场,这是他的本事,我只有钦佩并没有嫉妒的心思,而且潘迪特先生已经承诺了在这批订单之后,他将与我重新洽谈合同,我相信到时候他会给我一个合理的利润。

    我还要提醒您一点,在我与潘迪特先生签订这份合同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发海外市场,而他给我的利润已经是新德里最高的了,所有的风险都由他一力承担,所以当时我没有理由不同意。”

    就在一些日本药商企图挖沙克鲁的墙角的时候,沙克鲁本人此时却没有心思放在印度神油身上,而是将恒河外贸的业务暂shi性的都扔给了默迪和菜菜子,自己则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卢布差价合约上mian。

    好在事态的发展并没有违背历史原有的进程,在各方面的打压下,卢布开始疯狂的贬值,由曾经的1美元兑换0。6卢布,到了1990年的11月1日,就已经变成了1美元兑换1。8卢布,整整贬值了百分之三百,而沙克鲁之前投资三百万美元购买的卢布差价合约,此时已经价值九个亿的美元,虽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将这些合约全都抛干净,但是沙克鲁并不着急,因为之后的卢布会越跌越狠,他的合约不愁抛不出去。

    ps:下章回到印度,另外有需要龙套的朋友请自行设定好名zi和身份,到书友群或者评论区留言,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添加进qu的。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第二十三章 瓦拉纳西() 
忙完了狙击卢布这件大事之后,沙克鲁总算是能彻底的松口气了,因为眼下的财富已经足够满足自己的创业和生活需求了,只要将这次的利润留下来一半,以用作在将来的金融风波中投机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实业吧,毕竟还是做实业更有成就感。

    不过在此之前,沙克鲁决定还是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到处走走看看,因为自从自己穿越到这副身体之后,每天都是忙着如何利用已知的机遇来投机赚钱,每天的精神都是绷的紧紧的,都已经来印度一年多了,别说别的地方,就连新德里旁边的德里都没去过,因此他打算趁这段空闲的时间好好出去转转,要不然到了四月份就又得忙了。

    沙克鲁的第一站就选在了瓦拉纳西,又名贝拿勒斯,瓦拉纳西是梵文名字,这里是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圣地,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圣的地方。

    沙克鲁之所以将第一站选在了这里,是因为这具身体的父亲临死前最大的遗愿就是能够将骨灰撒入瓦拉纳西的恒河水中,沙克鲁自觉占据了人家儿子的身体,所以便想着尽量的能够为这对父子多做一点事情。

    在印度教和佛教徒的心目中,恒河不仅是母亲河,更是一条通向天国的神圣水道。一生能来一次瓦拉纳西,喝一口恒河水,在恒河里洗个澡,是一件幸事,很多老人感到身体不好就慢慢向瓦拉纳西走来,睡在恒河边,只愿在它的身躯边结束自己的生命,然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

    从新德里坐飞机到瓦拉纳西很是顺利,不过到了瓦拉纳西之后,沙克鲁的好心情可就一点都没有了,眼前的街道不宽。古老的街巷、斑驳的墙壁、残缺的石门,行人,自行车,三轮车,马车、小摊拥挤在街道中,那些破旧的房子和随处可见的牛粪、垃圾,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了贫民窟。

    经过某个拐角处,难闻的气味阵阵袭来。一看,居然有人对着墙壁小便!!而身边仅有一堵墙之隔。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行为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光明正大的,因为这堵墙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尿便池,只不过少了一道遮掩的门而已。不可思议的还有,卖水果或杂货的小摊小店就近在咫尺。

    更离奇的是,这里还有不少动物在城里穿梭生活,虽然新德里的大街上也有“圣牛”,不过跟这里一比,简直就是卫生城市的典范,沙克鲁很难说清这里到底是人畜共存,还是人畜混杂?在人群中,山羊到处闲逛,狗儿伺机窃取路边摊的食物失败被踹,一只只鸡在人力车轮下钻动,屋顶上冷不防还会跳下一只泼猴。人走在路上,不是被走来走去的猪碰倒,就是被慢条斯理的圣牛挡住,后面还有大象催促。

    在印度,牛似乎颇了解自己的“圣牛”地位,态度显得很高傲。常常不是大摇大摆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就是优哉游哉走进只有1米宽的小巷,害得人们必须退回原地等它通过后才能进入。有一头牛慢慢走进小小的店家,吃起店里的食物。

    据说印度有两亿多头牛。虽说其中瘦得皮包骨的非常多,但如果这个数字接近事实,那牛的数量便有印度人口的二分之一。前世在论坛上曾经有人问过“印度教是不是不管人有多饿,都不能吃牛?”具体的情况沙克鲁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的是在饭店和高级餐厅都吃得到牛肉。街上也多的是贩卖精致牛皮皮包或鞋子的商店。据说在印度的出口货物中,牛皮制品占有相当比例。也就是说,印度饲养宰杀了相当多的牛。

    由于第二天还要一早去赶“恒河晨浴”,所以沙克鲁早早的就睡下了,连泽塔来找他喝酒都被他给推拒了。

    第二天一早,沙克鲁就带着泽塔,额,准确的说是泽塔带着沙克鲁来到了恒河岸边,因为泽塔以前来过这里,所以沙克鲁这次带着她也算是带了个向导。

    这一路上其实并不好走,路的好坏倒是其次,主要是路上的乞丐实在是太多了,一上来就把所有人都团团围住,扯着嗓子直喊:“大爷,赏一卢比吧!”有的人伸出来的手因为麻风病而少了根指头,也有小孩拖着没有双腿的身体在地上爬,总之场面极其混乱。

    好在他们都是围着外国的游客,而不是围着明显高种姓的沙克鲁,可即便如此,路也是太难走了。

    沙克鲁抱怨道:“普丽媞,怎么今天来恒河的人这么多?”

    普丽媞苦笑道:“老板,今天就算是人少的了,这要是在圣日的话,人数会多好几倍,尤其是佛诞日(据说释迦牟尼诞生于五月的满月日),所有寺庙的免费住宿处都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人直接就睡在了大街上。”

    好不容易到了恒河岸边,由于是为了抛洒骨灰,所以沙克鲁去租了一条船,没想到河上也有麻烦,因为有好多小贩都划着小船在河上等着游客,好去推销商品,为了打发他们,又是花了半天功夫。

    按照印度教的仪式抛洒完骨灰之后,沙克鲁这次有了时间和心情开始打量起了恒河两岸,但这一看,又是一点好心情都没有,因为两岸边上全都是肮脏破旧的各式房屋,没有一所老房子,也没有一所新房子。全是那些潦潦草草建了四五十年的劣质水泥房,各有大大小小的台阶通向水面。

    房子多数是廉价小客店,房客中有的是为来洗澡住一二天,也有为来等死住得较长久的。等死的也要天天洗澡,因此房子和台阶上挤满了各种人。

    ps:写印度,恒河是绕不开的话题,但说实话我是真不愿意写“恒河晨浴”这样的章节,因为按照我们的观点来看,这实在是太恶心了,但还是那句话,写印度不写恒河,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下面的章节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再看!

第二十四章 恒河晨浴() 
沙克鲁忽然指着对面的一片不毛之地问道:“泽塔小姐,为什么河对岸一座房屋都没有呢?”

    普丽媞解释道:“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观光局的人,据说是因为沐浴时面对旭日朝拜比较灵验,所以沐浴场和住宅都是向东而建,结果整个城镇都只能向一个方向发展,于是就出现了河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致。”

    沙克鲁又指着岸边那些由于身患麻风病所以肢体不全的乞丐问道:“都说恒河水有治疗麻风病和皮肤病的功能,真的有这回事么?还有那些躺在河岸上的老人是怎么回事?”

    普丽媞想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道:“据调查说,这里的水质呈现弱酸性,可能含有硫磺的成分,所以具有疗效这一点倒是有点根据,不过那也是之前的恒河了,现在估计已经够呛了。

    至于那些老人,他们是来等死的,一是因为没有钱住店,二是因为按照这里的习惯,只要是死在恒河岸边就能得到免费火化,把骨灰撒入恒河。而如果离开后死在了半道上,就会与恒河无缘,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这里,每天吃住都在岸边,就等着死亡的来临!”

    沙克鲁心道,除了吃住你还少说了排泄吧,难怪这整个河岸都是臭气熏天的,这么多蚂蚁一样等死的人露宿河边,那每天得有多少排泄物。因此他便不再继续询问,而是开始观察起了那些进行晨浴和祈祷的人们。

    此刻,天未亮透,气温尚低,无数黑乎乎的人全都泡在河水里了,看得出有的人因寒冷而在颤抖。男人赤膊,只穿一条短裤,什么年龄都有,以老年为主,极胖或极瘦,很少中间状态。女人都披着沙丽,只有中老年,一头钻到水里,花白的头发与纱衣纱巾纠缠在一起,喝下两口又钻出来。没有一个人有笑容,也没见到有人在交谈,大家全都一声不吭地浸水、喝水。

    有的人是将身子浸到恒河中,恭敬的掬起河水,然后将水从头顶上淋下来;有的人则是将整个身体除了头之外都潜入水里;有的人则会以河水漱口、清洗耳朵,但每个人都会虔诚的面对旭日进行祷告。

    还有有少数中年男女蹭在台阶上刷牙,没有人用牙刷,一半用手指,一半用树枝,刷完后把水咽下,再捧上几捧喝下,与其他国家的人刷牙时吐水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时来了一个警察,拨弄了一下河岸上躺着的一个老人,他显然已经死了,昨夜或今晨死于恒河岸边。没有任何人注意这个场面,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死者将被拖到不远处,由政府的火葬场焚化。但一般人绝不进这个火葬场,只要有点钱,一定去河边的烧尸坑。这个烧尸坑紧贴着河面,已成为河床的一部分,一船船木柴停泊在水边,船侧已排着一具具用彩色花布包裹的尸体。

    焚烧一直没停,恶臭扑鼻,工人们浇上一勺勺加了香料的油脂,气味更加让人窒息。这一切不仅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而且居然成了恒河岸边最重要的景观。几个烧尸坑周围很大一片陋房,全被长年不断的烟火熏得油黑。火光烟雾约十米处,浮着半头死牛,腔体在外,野狗正在啃噬。再过去几步,一排男人正刷牙咽水,一口又一口。

    看到这里,沙克鲁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