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

第28部分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第28部分

小说: 重生尤之高人一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九章 印度孙悟空() 
沙克鲁这么说的确是在刻意的想要结交刘子安,因为在1991年中国人能有钱到国外旅游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个刘子安,一看就不是政府官员,而且从王静的话里就可以听出,这次旅游的随意性非常大,纯粹就是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再加上刚刚他说让人从国内寄一套《西游记》录影带时那随意自然的表情,完全可以推断出这个家伙的身世绝对不简单,所以沙克鲁有了结交之心,这样以后再回国转转就方便多了。

    没想到刘子安却拒绝了沙克鲁的好意:“不去了,一地断壁残垣的看着反而闹心。哎,看来我这趟西天取经是白来了!”

    沙克鲁琢磨了一下,突然问道:“老刘,西游记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

    “那还用问,当然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喽!”

    沙克鲁双手一拍道:“你喜欢孙悟空就好,这样你这趟西天之路就没白来,我可以领着去你看看我们印度的孙悟空,据说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很有可能就是他哦!”

    一听这话,刘子安顿时两眼放光:“你说的是真的?是有他的神庙么?那我可一定要去看看。”

    “神庙倒是有,不过没有规模特别大的。倒是神像有一座绝对能让你满意,而且就在新德里。老刘你知道高架桥有多高吧,那才刚刚到他的腰,这你就可以想象他有多大了!”

    就在沙克鲁口水四溢的解释着的时候,阿米纱突然插嘴说道:“沙克鲁哥哥,你说的是高架桥旁边的神猴哈奴曼神像吧?难道哈奴曼就是你们所说的孙悟空?”

    沙克鲁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具体是不是我不敢保证,不过的确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他们都会腾云驾雾、也都曾经斩妖除魔。他们的武器也非常相似,孙悟空用的是如意金箍棒,而哈奴曼用的是虎头如意金棒。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哈奴曼也会变化之术啊,《罗摩衍里》第五部《美妙篇》里他就曾经变成一只猫潜入楞伽城去打探敌情。还有我觉得哈奴曼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跟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是有那么一点相似的。

    最后就是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除了民间传说之外,最多借鉴的素材就是唐朝玄奘法师来到印度之后所写的《大唐西域记》,我虽然没看过《大唐西域记》,但是玄奘法师在印度呆了这么多年,不可能没听说过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所以写进去也不足为奇,那么吴承恩先生借用一下也就算是有出处了。”

    还没等刘子安说话,王静首先摇头道:“关于孙悟空的来历,我还是比较相信鲁迅先生考证的,大禹治水时期降服的淮涡水神无支祁。”

    阿米纱也帮腔道:“沙克鲁哥哥,你刚才也说了,这个玄奘法师在印度生活了好几年,那他就不可能不了解印度教,那么他一个佛教徒怎么可能去宣传印度教的神明?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啊。”

    沙克鲁有些尴尬的说道:“因此我说我不敢保证哈奴曼到底是不是孙悟空的原型,不过他俩有那么多的相似点,所以就推荐刘老哥去看看么。”

    刘子安拍板道:“咱们谁都不是吴承恩,所以谁都没法确定孙悟空到底是怎么来的,不过老沙说得对,去看看总是好的,起码我回去可以跟他们吹嘘一下。对了,老沙,你刚才说这个哈什么曼是印度教的神仙,好像你们印度现在信印度教的人比信佛教的人多,是不是这样啊?”

    沙克鲁点点头道:“没错,印度虽然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信奉佛教的人并不多,之前有过统计,好像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印度人信奉佛教。”

    刘子安惊道:“不会吧,怎么佛教在自己的发源地反而混的这么惨,那信什么教的人最多啊?”

    “最多的当然是印度教,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排第二的是******教,第三是基督教,第四是锡克教,第五才是佛教,第六是耆那教。”沙克鲁详细的解释道。

    在一边的王静问道:“把人分成几个种姓的就是印度教吧?”

    “没错,按照印度教的教义,的确是把人分成四个阶层,按顺序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以及最为卑贱的达利特,虽然早在1946年政府就已经宣布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这套制度已经持续运营了几千年,这种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个信徒的血脉之中了,所以实际上依然存在。”

    刘子安插话道:“这个我也听说过,好像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就跟中国元朝时候似的。对了,老沙你是哪个阶层啊?”

    沙克鲁想了一下,然后笑着答道:“我是哪个阶层啊,额,我是没有人敢欺负的阶层。”

    沙克鲁这么一说,王静和刘子安就都明白了,他是属于最高等级的婆罗门,不过既然他不愿意直接说,那么他们也就不好再提,于是王静主动岔开话题道:“潘迪特先生,我前几天去过新德里,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很少有比较高的神像和名人雕像,那为什么这座哈奴曼神像会如此高大呢?”

    “因为人们要向他表达敬意和祈求保佑。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传说在一个星期二的早上,哈努曼觉得饿了,他来找罗摩的妻子悉多要吃的东西。他看见悉多的头发分缝处涂有红颜色,便问其原因。悉多告诉他说,假如一个女人想要她的丈夫健康长寿,就一生都会涂红颜色。哈努曼想,那我要是把全身都涂上朱砂不就能让我师傅罗摩永生不老了吗?于是他把自己全身都涂成了红色,去见罗摩。

    从此,人们就把朱砂溶解在油中向哈努曼进贡。给哈努曼塑像涂朱砂的仪式就叫做“给哈努曼穿衣服”。所以哈努曼总是浑身红彤彤的。

    人们供奉哈努曼,一方面是祈求本领高强的哈努曼帮助他们战胜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罗摩曾经许诺过,只要向哈努曼进贡朱砂和油,罗摩就会保佑他的愿望实现。”

    ps:除了最开始打招呼,后面四个人之间都是在用英语交流,所以不存在沟通障碍,这点是我之前疏忽了。

第六十章 蛇庙() 
听完沙克鲁的介绍,刘子安很是兴奋:“虽然不知道这个哈奴曼到底是不是孙悟空,但是看起来也是很厉害的么。老沙,你们什么时候回新德里啊?到时候带我去看看这个神像,然后我请你们吃顿大餐!”

    沙克鲁哑然失笑道:“老刘,你别忘了,这是印度,怎么的也得我请你才对啊。”

    刘子安摇摇头道:“别看你就是印度本地人,但我说的这个地方你们还真就未必去过,那是我们中国广东人在新德里新开的一家馆子,里面的蛇肉羹做的特别地道。”

    王静在一边捅了刘子安一下说道:“你别什么都瞎说,人家印度人好像是不吃蛇肉的。”

    沙克鲁笑着解释道:“我们印度人的确是不杀蛇。因为在印度神话中蛇象征着长寿、生殖和财富,而且大神湿婆周身常围绕着群蛇,他们是大神的使者。印度各地有许多蛇庙,庙中供奉着石雕的蛇像。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吃蛇肉,只是我们一般都是在蛇庙祭祀的时候才吃,这是作为一种对蛇神的崇拜方式,认为吃了蛇肉,就会使蛇神的智能转移到自己身上。对了,这说起来好像马上就要到蛇节了,老刘你有没有兴趣去见识一下?”

    “蛇节?这蛇还有节日?这可太有意思了,说什么也得去看看。”刘子安兴奋的说道。

    身为女生的王静则是有些害怕:“你刚才不还说要去新德里看哈奴曼神像么,怎么这一转眼就改主意了呢?”

    刘子安答道:“咱们前几天刚从新德里下的飞机,现在回去太早了,还是等返程的时候再去新德里吧。而且刚从老沙不是说了么,这马上就要到蛇节了,现在不去可就赶不上了。”说到这里,他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揶揄道:“啊,我知道了,你不会还在怕蛇吧?”

    王静有些脸红却又嘴硬的说道:“害怕蛇怎么了?女孩子么,哪有不怕那东西的,是吧?阿米纱妹妹?”显然王静这是在寻求外援。

    很可惜的是她的外援丝毫不给力,反而说道:“就像沙克鲁哥哥刚才说的,我们是崇拜蛇神的,所以不怕它,我还曾经特意照了一张蟒蛇缠住全身的照片呢。王静姐姐,蛇庙里的蛇都特别的温顺,只要你不激怒它,都不会伤害你的。”

    在几个人的劝说之下,王静终于同意一起去北部城市阿姆利则的蛇庙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蛇节,还没走进蛇庙,就见到外面蜂拥着无数的耍蛇人在卖艺,这种一年一度的蛇节也是耍蛇艺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一天小赚一笔。

    看着这些随着耍蛇人的笛声翩翩起舞的眼镜蛇,刘子安很是好奇的问道:“老沙啊,我怎么听说这蛇其实都是聋子呢,那它们是怎么听得懂笛子的节奏?”

    沙克鲁笑着解释道:“我们知道蛇没有外耳只有内耳和中耳,它是听不到空气传导的声音的,和聋子没有多少差别,再悠扬的乐曲声蛇也根本听不见,弄蛇人对眼镜蛇的这些特点是了如指掌,然而,为什么弄蛇者一吹笛子蛇就翩翩起舞呢?最初让许多动物学家也大惑不解,他们找来弄蛇人那样的笛子,依样吹起来,蛇却不加理会一动也不动。后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发现印度弄蛇人吹笛子,是吹给观众听的,蛇之所以起舞主要是弄蛇者吹笛时,用脚有节奏地敲打地面,这时蛇完全可以感受到地面的振动,再加上舞蛇人用手和脚指挥眼镜蛇做各种表演。蛇随着笛子的摆动而“舞蹈”。而且这种蛇笛也是有说道的,你看这蛇笛是由一个葫芦、二根竿子和一支黄铜管制成。管子上有一些圆孔,跟一般竹笛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弄蛇人在笛管中加了一点特别的药末,随口中热气吹出达到刺激蛇的目的。蛇便上下左右摆动,好似跳舞一般。”

    刘子安气愤的说道:“这帮骗子,我就说么,我还以为是书上写错了呢,没想到原来是这些弄蛇的在骗咱们。”

    沙克鲁安抚道:“这个也不能完全算是骗,毕竟他们吹的也不难听,而且每个行业总得有点秘密么,否则怎么生存下去啊。”(写这段是因为之前有书友建议本书的封面,最好是用一个印度弄蛇人一边吹笛子一边有条眼镜蛇翩翩起舞,虽然我没有采纳,但还是受到了启发。)

    一边的阿米纱忽然指着一条被人用牛奶沐浴的眼镜蛇说道:“沙克鲁哥哥,我怎么觉得那条被牛奶浸泡过的眼镜蛇反而显得不精神了呢。”

    “那是当然的喽!因为蛇是肉食性动物,平时以田鼠、青蛙、蜥蜴和鸟类为食,他根本就不喝牛奶,而且他的身体也适应不了牛奶,其实每年的蛇节期间都会有不少条蛇是因为食用了牛奶而导致严重脱水和过敏反应死掉的。”沙克鲁冷冷的说道。

    阿米纱惊道:“啊?!不会吧!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阻止他们去把眼镜蛇浸泡在牛奶里呢?”

    “阻止?怎么阻止?用牛奶、鲜花奉献给蛇神享用这是持续了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和规矩,而那些耍蛇的几乎都没有什么文化基础,你跟他们说牛奶对于眼镜蛇是毒药,他们根本就不信,他们更愿意去相信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其实还有一点沙克鲁没有说,那就是大家都觉得蛇这东西有的是,死了就死了呗,现在的印度,人都顾不过来呢,谁还有闲心去管蛇的死活?

    ps:再次推荐同组写手新书《战国雄主》、《赤宋》、《大明枭臣》、《隋唐之乱世召唤》和《秀才的逆袭》。另外隆重推荐《穿越清末之重生为龙》,这是来自外站的千订灵异写手的转型之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另外求一下推荐票,我的推荐票涨得好慢啊,反正这东西又不花钱,每天不投出去也都浪费了,索性就不如都投给我算了!

第六十一章 蛇婚() 
阿米纱刚想反驳,那政府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国民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但随即就想到了之前与沙克鲁的争论,沙克鲁的观点很是简单:目前印度人口太多,一般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所以很难保证所有子女都接受高等教育;政府经济能力有限,不可能在教育上投入过多;特权阶层不希望底层民众知道的太多,否则不便于管理。这三个因素造成了印度底层民众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就无论如何都高不了。

    因此当阿米纱看着一位耍蛇人一手握住蛇颈,一手将牛奶顺着眼镜蛇的头部浇下,而旁边的人则在顶礼膜拜的时候,顿时惊觉这原本神圣庄重的一幕,不知为何此刻竟然觉得无比讽刺!

    就在阿米纱不知不觉间,大家已经穿过人群,来到了蛇庙大殿,这殿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