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那些平淡的种田日子 >

第17部分

重生那些平淡的种田日子-第17部分

小说: 重生那些平淡的种田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几个月的适应,我的新工作也渐渐上手,我们俩也搬进了部队双人宿舍。房间大概30平方,厕所三家合用一个,厨房的话你可以选择公用,也可以在房间里搭一个简易的。生活用水需要统一到一个地方打,没有前世的自来水那么方便。温祁源最近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是天没亮就出门,晚上趁我睡熟的时候悄悄回来,所以家里面的大小事情都是我拿主意。(独家)

    我想了半天,50年代初民风淳朴,但是物资贫瘠,吃不饱穿不暖,还是低调点比较好。我从婆婆那边要了一块简单的布当做帘子,挂在宿舍中间,这样子就将住宿区和会客区分开。公用厨房里面人多眼杂,不方便我给温祁源开小灶,正好东墙角那边有一扇小窗户,放一张桌子摆放柴米油盐,桌肚下面正好有足够的空间放炭炉。平时烧饭的时候打开通通风就好了,由于空间比较小,炭炉到了晚上还是熄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我看了看四周总算有点家的味道,再添一点绿色就更完美了。平时喜欢花花草草的婆婆毛遂自荐,贡献出自己的金心吊兰,说是可以净化空气。(独家发布)

    天气渐渐转冷,翻了翻墙上的老黄历,下周就是传统节日……冬至。往年在舜吉文工队的时候,李队长很照顾我们这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六朵金花,会给我们放一天假自由活动。有三四个月没看到她们几个了,也不晓得她们过的怎么样,我从箱子里掏出信纸提笔给她们写了一封信,邀请她们冬至的时候过来坐坐,也算是履行上次的诺言。

    到了冬至那天,温祁源难得没有出门,他知道我今年邀请大家一起过冬至,把自己的好哥们张弛和盛学枫也叫了过来。到了十点左右的时候,红旗、靓靓她们几个就赶了过来,一向多才多艺的二姐小曼还给了我一张九九消寒图。打开一看,里面画着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她让我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坐在一旁的张弛凑过来,连连称赞二姐的梅花描的好,说什么“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向只爱武装不爱红装的大姐对此很不感冒,酸了小张同志好几句。

    我在厨房活着=面,看着大家热热闹闹谈天说地又相聚在一起,心里别提多开心了。站在一旁的温祁源满脸歉意,抓住我的手说:“阿楠,对不起。一直以来你为我付出那么多,甚至放弃自己热爱的文艺事业。而我整天忙东忙西,根本没什么时间陪你。你后悔嫁给我吗?”我摇了摇头,故意将手上的白面抹在他鼻子上,笑呵呵地说:“还记得49年我们刚认识那会,我曾经问过你家庭的定义吗?”他点点头,我接着说:“就像当时我和你所说的,我的家庭就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在你无助、迷惘痛苦时可以依靠的臂膀。或许有一天你会厌倦家里的那个人,但是我还是会始终如一的守候你,这是你一生归宿的地方。”一向自诩男子汉的温祁源难得感性起来,他将我紧紧搂进怀里,文绉绉地念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我今生今世赖定你了,前半辈子注定对不起你,我会用剩余的生命偿还你。”

    正当我俩沉浸在甜蜜的情话时,一向雷厉风行的大姐冲进厨房,急躁躁地说:“年楠,面还没有活好吗?我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啊。”以前温祁源很赞赏红旗的性格,干练、做事不拖泥带水,现在这么不会看场合的妹子红果果的被嫌弃。他装作很正经的说:“红旗啊,你都大姑娘了,多和你嫂子学学,不然以后嫁不出去啊!”盛大哥看红旗去厨房那么久也没啥动静,推开布帘正好听见我们的谈话。他可是护短的主,故意加重力道拍温祁源的肩膀,辩解道:“你喜欢解语花,有人还喜欢带刺的玫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赶忙拖着红旗远离那两个啰嗦的男人,将擀面杖、饺子馅和发好的面一并拿了出去,招呼众姐妹和张弛包饺子。人多力量大,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全部搞定。很会煮面食的张弛小伙为了在六朵金花面前展现新好男人的一面,自告奋勇担任厨师一职。我和众姐妹们坐在床边聊起家常。

    想起上一次在赵念叔叔家,他无意间和我聊起的文艺兵变动,当时我就入了心,想着下次团聚的时候和她们几个好好聊聊。我看着年轻的姑娘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啊?”一向心直口快的美丽回答我:“当然是接着当文艺兵喽,稳定又有保障。”小曼疑惑地说:“难道还有其他出路吗?”我把之前在赵念那边听到的完完整整转述给她们,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了点小心思。

    过了五分钟,张弛也煮好了饺子,祁源和盛学枫也摆好了碗筷。由于人比较多,家里锅碗瓢盆什么的全都拿出来装饺子。这会也不早了,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端起饺子就往嘴里塞。我突然发现老小哈尼一直盯着饺子发呆,半天没动一下,捣了捣她的胳膊说:“哈尼,饺子不合口味吗?”她摇摇头半天没说话,贴坐在旁边的靓靓回答到:“老小自打从朝鲜回来,整天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洗澡的时候还搞得神神秘秘的,总是躲着我们。”这时其他人全盯着哈尼,她终于忍受不了压力,像个孩子一样哇哇大哭。(独家发布)

    我赶紧把她拉近房间,安抚了好半天,她才哽咽道:“三姐,我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啊。脖子下面还有腰氐部那边长了好多疹子,我涂了几个月的药膏没啥效果,反倒越来越痒,皮损越来越严重。”我又仔细询问她具体状况,有没有找医生确诊。她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我劝说:“哈尼,你不要讳疾忌医,专业治疗总比整天胡思乱想好吧!”靓靓也在一旁保证,会好好督促她看医生。

第49章 甜蜜相处()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大姐她们当天下午就回去了,明天要下部队文艺汇演。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温祁源瞧出我的不开心,拉着我的手:“阿楠,我以后会多抽点时间陪你的。如果太孤单的话,我们就搬回家住。”我一边摸着他暖和的大手,一边故作轻松地说:“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这样也蛮有情调的啊,我只是不舍红旗她们。”温祁源摸了摸我的脑袋,半开玩笑地试探:“我们生个小小楠吧,这样你就可以每天陪着她,给她穿漂亮的衣服,教她写字画画。凭我们俩的优良基因,她肯定是个倾城倾国的大美女。”他一脸憧憬地盯着我的肚子,我假装生气地说:“闺女是你贴心的小棉袄,我可希望有个能干的儿子,等老了还能推我出去转转。”他一脸满足地说:“行行行,要不来个龙凤胎,凑一个‘好’字,省事又有效率。”我鄙视地看着他:“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啊!”

    其实一直以来,我心里对前世的子女兆荣、兆友还有兆庭深怀歉意。这辈子我没有选择陈文笙,命运的轨迹已经改变,他们还能安然出现在这个世界吗?除此之外,虽然现在日子比较安定,可是十五年后那段在黑暗中摸行的日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娇滴滴的漂亮闺女很难逃得过牛鬼蛇神的摧残,儿子皮糙肉厚没啥大问题。这辈子我只能对不起兆庭了,如果来生有缘相聚,我定会做牛做马补偿她。

    在北方生活也快两年了,但是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我还是不适应,家里温度最低也差不多零度,这里解放初期国家已经制定秦岭淮河供暖线,但我还是手脚冰凉,冷得直打颤。晚饭一吃完,温祁源简单洗漱后就很自觉的给我捂被窝,还特别殷勤地喊:“小妞,快点来啊,大爷这里好暖和!”为啥结婚前我没发现他的恶趣味!我故意将冷冰冰的脚放在他的大腿上,他一声不吭把我捞进怀里,大冬天有个免费的火炉其实也蛮好的。只是他的手怎么又不规矩的摸来摸去,果然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为了略施惩罚,我转过身背对着他,暖烘烘的被窝真的很容易让人酣然入睡。过了五分钟,只剩下温祁源在那暗自后悔自己太猴急。

    第二天一大早,一睁开眼发现温祁源正火辣辣盯着我,用低沉地声音喊了句:“宝贝,昨晚睡得好吗?”我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点点头,顺手捞来衣服穿上准备下床煮早餐。他一把搂住我,狠狠亲了我一口,才慢悠悠地说:“你别下床了,今天让我服侍你吃早饭。”说完一下子拉开帘子,从厨房端出热腾腾的小米粥,使劲吹了吹,用勺子一口一口喂进我的嘴里。一大早就享受女王待遇,让我龙心大悦,用嗲嗲的声音赞赏:“这位小哥今天真勤快,让人家忍不住想要褒奖一下,给个爱的抱抱!”我将软软的身子摊在他怀里,将手挂在他脖子上。温祁源像一只偷到鱼的猫,嘴角轻轻上扬,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冲自己做了个v的手势,心里暗爽:看来这次的策略是正确的,这和打仗一样不能操之过急,要先营造一下气氛。

    等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话务组长江瑞芳已经在那边全神贯注地调试机器。我赶紧拉开凳子,专心致志背诵数字码。其实当初报道的时候,给我安排的工作是话务员,但实际上50年代电话业务并没有那么繁忙,需要转接的量非常少,平时的工作还是以发电报为主,说白了我是个十足的通讯员。

    具体操作方式都是使用一部发报器、一个耳机进行发报。每个电报员都能够熟练操作电报机,虽然电报员发报内容都是同样的数字代码,但是手法都会不同,就好像每个人说话声音不同一样!有时候,不同地区的发报员还会用电报进行交流,就如同聊天一样。像江姐她们那几个老战士可都是记忆高手,每个人都能牢记1000多个常用汉字的代码,给首长提供服务的速度非常快。我们组里几个年轻的发报员还针对背代码等业务暗自较劲,比拼谁更熟练。不过,我们是不能记录发报内容的,特别是政府机关发送给部队的一些电函。要想进入我们部队可是要经过重重政治考核的,听李红梅讲当初我的申请这么快批准下来一是靠李队长的介绍信,更主要的是在朝鲜立功。

    当我全身心投入背代码工作时,传达室的小朱喊我出去拿信。我很纳闷这会快过年了,谁还会给我写信。我和弟弟上个月才通过信,他告诉我家里一切安好,娘叫我好好工作,不要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期望。我也告诉他们今年在婆家过年,祁源还让我寄了五十块钱回家当做年礼。带着满满困惑,我走到传达室取信,信封上写的是大哥裴年木的名字。难道爹娘出了什么大事?我赶紧打开信封,里面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大堆,错别字一箩筐。虽然家里很穷,但是爹很重视长子的教育,哥哥写得一手好字,过年的对联都是他一手包办。仔细看了信的内容,里面肉麻麻写了一堆话;什么我向往北京,理论水平低,革命经验少,许多政治思想上的问题需要先进者的指教,希望能够加入部队这个温暖的大集体,最后还很恶心地落款“你最亲爱的阿梅”。读完后浑身都是鸡皮疙瘩,估计李桂梅问她姐夫也就是我哥要的地址,至于信封和邮票当然也是年木买的,真是个二愣子。我把信对折好塞进信封,准备晚上回家的时候拿给温祁源瞧瞧,不老实的话皮鞭伺候,女人不狠、地位不保!!!

第50章 秉烛夜谈() 
下班回到家,贤惠煮夫已经准备好晚餐,虽然看起来有很多可疑的黑色顺带着冲鼻的焦味,但是为了尊重他一个小时的劳动成果,我把大拇指竖得老高。这让温祺源得意了好一会,我心中暗暗遐想如果他是一只公孔雀的话,早八百年就抖自己五彩斑斓的羽毛了吧!

    饭饱菜足后,我俩躺在床上天南海北的胡侃。我记得之前他说过曾经到苏联待过一段时间,就开口要求他讲讲以前的留学生涯。他一开始并没有说话,回忆了大约二十分钟,这才不急不慢地说:“我刚有记忆那会,大概也就是1931年左右,中华苏维埃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爸已经从一个军阀头子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先进党员,他每天总是对着一头雾水的我谈一些政治上面的事情,因为我妈天生对这些没什么大的兴趣。那个时候苏维埃就在我脑海里扎了根。”

    “后来呢?”我拉了拉他的胳膊,示意他接着讲下去。温祺源捏了捏我的脸蛋,笑着说:“后来我渐渐长大,知道了十月革命、列宁和马克思,一心向往这个神圣的国土。正好上面决定派一批优秀学员去苏联深造,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申请到一个名额,也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张弛。我们俩带着满身抱负到了苏联,没想到才到那就来了个下马威。”温祺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