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电子风云 >

第363部分

重生之电子风云-第36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电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录完之后,大家分着吃完面条,小崔道:“胡一亭你生活挺朴素的,我本来以为你应该跟如今那些新贵族似的,果然还是要眼见为实。”

    胡一亭笑道:“什么新贵族?你是说大款吧?其实我也就是做给你们看看,平时我懒得弄,累了直接就睡了。”

    小崔:“和平常人一样。”

    胡一亭:“和平常人一样。”

    小崔:“是不是因为你刚富起来的。”

    胡一亭老实道:“大概吧,过些年你采访我,也许我就是很奢侈了,那也说不定。”

    大家都笑了起来。

    每人吃了一小碗面条,胡一亭问:“吃不饱吧?我请大家下馆子去。”

    小崔连忙拒绝:“不用不用,我们也不是为了吃饭来的。”

    于是大家回客厅落座,摄像师看似漫不经心的继续摄制,小崔也开始对胡一亭提问,一开始问题都是些关于怎么明u盘的,怎么解决庞加莱猜想的,怎么想起来开公司的,采访到后面,问题开始发散起来。

    “你对中小学教育有什么看法?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

    “没什么看法,我不是干这一行的。但我觉得教材应该越厚越好,能够让不听课的孩子自学也能掌握,毕竟不是每个老师讲课都生动,很多老师讲课又罗嗦又乏味,根本没法让人专注的听45分钟,更别提有些老师讲课还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干和枝干,分配不好时间,这对那些没钱补课的孩子很不公平。”

    小崔:“你说的有道理。”

    “还有就是考试,课本上的例题不考,专门转着弯子考一些偏门的,既然你要考这些拐弯抹角的题目,为什么课本上没有?为什么不把课本加厚,把类似例题加进去?结果偏不!就是要考这些只有靠补课才能学会的东西。”

    “有的学生不补课也考的很好,你不就是个例子吗?”

    “教育不是面向大众的吗?难道是专门为我这样的特例服务的?

    要知道大多数学生读的都是非重点中学,遇不到特别高级的教师,做卷子啃习题册都抓不到重要考点,说难听些,平时学校发的刷题卷子都不如重点中学出的好。”

    “你觉得不公平?”

    “当然不公平了。”

    “那你觉得怎么解决?”

    “把课本加厚!加厚三到五倍,确保所有考题都在课本里。”

    “这么厚的课本,学校课时怎么讲得完?”

    “按我想法,把题型收录在课后扩展里,并不增加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有上进心就去把这些题型十遍八遍的反复做,没这个心就算了,但起码保证学生获得了公平,所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我明白你意思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愿意学的只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吃透课本就能考出高分,这对那些在一般学校就读,却想要上进的学生挺有好处。”

    “我就是这个意思,大道无形,长养万物嘛。”

    小崔点点头:“这样一来看着挺公平,但是家长会不会觉得负担太重,一本书比以前厚了三到五倍。”

    胡一亭撇撇嘴:“学校发的,加上你自己买的习题册,再加上几百张练习卷,我看厚度怎么着也比课本翻了三五倍吧?总之我开头就说过,我不干这一行,没什么看法,但你硬要我说,我就这个观点,既然你要我说,我就硬着头皮说了。”

    “呵呵,我觉得也挺好。”

    “是吧,现在教育部门老说资金不够,人手不够,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不肯把知识在课本上写透写全?我看他们其实是想管理更多的人,这样权利才更大嘛!至于说这么干会脱离教学、脱离教师,我看这种想法属于杞人忧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学生能从书本上自学得到知识,这比老师在课堂上拼命填鸭要强嘛。”

    小崔微笑:“我感觉你很在乎公平。”

    “一个国家要是没了公平,那叫公民们怎么爱国啊?这不是大家的基本需求吗?”

    小崔笑着点头,似乎很赞同胡一亭的看法。

    胡一亭像是受了鼓励,继续道:“目前看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恰好和我想的相反,课本越来越薄,美其名曰减负,可要考的知识点却没减少,稀奇古怪的题型年年层出不穷。

    你说,这不是逼着大家花钱补课吗?逼着大家把孩子送去一年几万学费的军事化贵族化管理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吗?普通百姓的孩子就读公立学校,依靠课本只能学到基本公式,再加上所在学校师资力量差,那读起来就更费劲了,导致在学习上事倍功半。”

    “可我觉得你说的办法,会导致教师没什么事可干了,既然看书就能学到所有知识点,那还要教师干什么?”

    “总有看不懂书的学生,你得给他们一个请教的人嘛。其实要我说,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道德品质重于教学水平。

    如果能按我说的,加厚课本,包罗所有考试题型范围,那反而是给教师减负了,让教师能把精力集中在德育上。

    你看那些读电视大学的,读函授课程的,不都是靠着书本嘛,教师在里面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只要吃透书本,做会书本习题,不是人人都能拿到毕业证书嘛。

    我看啊,未来教学未必不会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到那时候,几千几万个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从一个名师那里听同一堂课,这不就是教育的革命吗?我看这才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我认为的科技化信息化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走的是贵族化精英化路线,我是不喜欢的。

    不过嘛,我说过了,我不干这一行,也没权力参与教育改革,所以说了也白说。

    政府行为嘛,总要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目前贵族和精英才是统治阶级嘛,所以这个说到底不是技术问题,是屁股问题。”

    小崔笑的灿烂,似乎很高兴胡一亭能就一个话题展开这么多,他兴致盎然地问:“我感觉你说的很有道理。再说说早恋吧,你读的学校,那个五中,知不知道你谈恋爱?”

    “这个不能说,说了就坑了我们校长了。”

    “呵呵呵。”

    

第564章 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据我所知,重光在通讯设备与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正在高速崛起,作为一家零基础的初创企业,你们是怎么保证产品质量的?”

    胡一亭一听,觉得是到目前为止最危险的一个问题,赶紧认真解释起来,他可不想给观众留下一个产品质量没底蕴的糟糕印象。

    “我们并不是零基础起步,我们的通讯设备制造是起步于畅想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事业部,零基础的话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进入这个产业的,也不可能产品一推出就广受市场好评。

    我们开始时期,用大笔资金收购了畅想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事业部,连锅端,不光是设备,早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也都全部来自于此,在此基础上才得以迅速发展,所以非但不是零基础,而且还起点很高,畅想在国内电子设备制造业面列前茅,虽然在核心技术上比我们重光落后一大截,但非常擅长生产制造和产品组装,我们重光通过核心技术注入,从而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当初你们收购畅想程控电话交换机事业部花了多少钱。”

    “800万人民币。”

    “现在看起来,你好像捡了个大便宜。”

    胡一亭可不想让人以为自己挖了畅想的墙角,连忙道:“一点都不便宜!这个价钱在当时很贵了!因为这里面只有设备,没有厂房和地皮,所有工人和技术人员全都是重光以更高的薪水从畅想签下来的。”

    “大家都愿意跳槽吗?”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愿意,因为重光的待遇更好。当然,更主要的是畅想方面不打算继续开发程控电话交换机了。”

    “为什么畅想会放弃?是没有核心技术吗?还是他们觉得这个业务做不起来?没前途?”

    胡一亭心直口快的道:“这项目当初是倪光暖院士主导立项并领导研发的,自从倪院士被踢出畅想,这个项目就不再符合畅想的业务方向了。”

    “畅想我印象中是一家计算机高科技公司。”

    “嗯……你说是就是吧……”

    “你好像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大家都知道畅想走的是贸工技路线,这种公司在东部沿海和南方城市一抓一大把,专业技术肯定掌握了一点,但核心技术肯定是一点都没有。”

    “你意思是畅想和重光不能比。”

    “这当然,我们重光是站在电子产业链高端的研发型企业,畅想是位于电子产业链下游的低端制造业企业,没法比较。”

    “倪院士当初是不是也想走技术研发路线?”

    “很显然不是吗?从1987年开始,畅想所有手册上的口号一直是技工贸,自从95年倪院士被踢出畅想,刘总把公司的技工贸路线改为了贸工技。”

    “你似乎对畅想很了解?”

    “中国it业有点资历的老人应该都很清楚吧?畅想当年就是个螺丝刀起子公司,本质上和我们现在电脑城里的装机商是一样的。八十年代提倡搞三产,基本上国企和科研院所派出来的人都是那些能说会道、善于应酬、交际能力强的人,哪舍得用真正搞技术的人,耽误了研发怎么办?”

    “你是说刘总?”

    “我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现在有些报纸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编造说刘总当初借了计算所20万创建了畅想,这是不是在故意神话什么?”

    “神话什么呢?”

    “因为重光里有很多畅想的老人,根据他们告诉我的情况来看,畅想本来是一家国企,是84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创办的新技术发展公司,当年12月,倪院士带着他研发的畅想式汉卡加入,借助这种世界独创的畅想式汉卡,可以让计算机轻松实现汉字处理和输入输出,所以这就成了公司当之无愧的主营业务,头三年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利润,以至于公司名称后来都改为了畅想。

    85年5月时,畅想的产品目录上,以畅想汉卡为首的29项技术产品,全部是计算所的科技成果,你说怎么国有企业就成了民营企业了?姓了刘了?要我说即便私有化,也该姓倪呀?你说是不是?即使不姓倪,也不能把姓倪的一脚踢出来吧?你说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小崔微微皱眉:“还有这事?”

    “刘总86年当的总经理,一上任就提出国有民营的口号,从此畅想就不受计算所管理,独立运营了,三年后公司名称从新技术发展公司改名为畅想集团。从此公司在宣传上就开始讲故事了,一个关于刘总带着11个人20万元创办畅想的神话故事,呵呵。”

    “之后按照刘总的路线图,畅想提出要去香港上市,于是和港方创立合资公司,这其中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家国企公司当时董事长是刘总父亲刘谷书,呵呵。

    在争取在上市的三年过程中,刘总借着刘家找来的港商之口,一次次要国家给优惠政策,于是国有股份比例和上级部门的监管被一次次削弱,终于在上市后彻底实现了国有企业民营化。

    香港上市之后,发行的6。75亿股里,四位刘家找来的当初一共只投入了10万港币的港商股东,赫然持股2。08亿股,这件事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解释。”

    小崔默然了半晌,终于道:“然后倪院士在上市后居然被踢出了畅想?”

    “呵呵,很有意思吧?篡权者终于掌握了足以控制公司的股份,把创始人踢出去了。

    不过嘛,说到底,畅想和我们重光没关系。

    但我可以告诉你,自从重光成立之后,很多畅想的工程师纷纷跳槽来我们公司。”

    “因为工资高?”

    “我觉得还是因为大家希望学以致用吧,毕竟制造业企业在研发上是没有太多经费的,技术人员并不都是希望安安稳稳、混吃等死,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在自己专精的领域搞出点名堂来,重光可以给他们提供舞台和经费。”

    “我知道你们成立了技术发展战略委员会,聘请了几位院士给你们把关是吗?”

    “是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院士们在技术领域的战略眼光对我们重光来说太重要了。”

    “我注意到里面有倪院士的名字?”

    “是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请倪院士来重光,主持一些重要项目的研发工作。”

    小崔苦笑道:“胡一亭你知道,你刚才说的这些,很多都不能播出。”

    胡一亭笑道:“但你对我的认识,是不是更深入一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