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神雕之杨过 >

第5部分

重生神雕之杨过-第5部分

小说: 重生神雕之杨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过暗想:“看来这赵志敬和原著中一样,并未在歌诀里动手脚。”他此来虽有验证歌诀真伪之意,但也只不过是顺带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未道出,此时听得马钰肯定后,才顺势说道:“师伯祖,过儿曾听闻郭伯父的武功便是您亲自传授的,现在郭伯父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侠了,过儿也想成为一名大侠,所以恳请师伯祖指点过儿修炼之法。”

    马钰摇了摇头,问道:“你是听谁说的这些谣言?”不待杨过回答,又说道:“当年我虽传授了你郭伯父一些修炼之法,但那不过是一套轻身功法而已,成就有限,你郭伯父能有现今的成绩,是另有际遇,非我之功,也非我所能,万不可混为一谈!”

    杨过却是一脸不信,不满地说道:“师伯祖,您可不能偏心!这可是郭伯父亲口告诉过儿的,言道若不是您的教导传授之功,他很可能至今仍是一事无成。您要是不指点过儿武功,过儿今日就赖在这里不走了!”说话间当真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看就要撒泼打滚了。

    马钰不禁啼笑皆非,斥道:“你且起来,如此行为成何体统?”见杨过不听,只得又说道:“你在地上坐着,我如何能教你武功?”

    杨过脸上一喜,顺杆就往上爬,一骨碌爬起身来,说道:“师伯祖您肯教过儿了?”

    马钰心道:“过儿既有此志向,倒也不可寒了他的心,我这把老骨头已经难有作为,大宋如今正是飘零之际,多一个人才也能多出一分力。”计议已定,便向杨过点了点头。

    杨过不由大喜,心道:“赵志敬啊,赵志敬,凭你那点微末能耐,怎能有资格教授小爷?小爷现在抱了马师伯祖的大腿,正是明珠出蚌、璞玉见光之时,你就等着小爷给你惊喜吧!”

    当下马钰带着杨过回转后殿,开始讲解歌诀,见杨过并无武学理念根底,又将人体奇经八脉、数百大穴**、武学玄关等一一示范解说,讲完了之后才想起什么,开口问道:“这些你可都记住了?”

    问出话后,马钰又不由摇头失笑,心想:“是我失虑了,我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过儿怎能记住?看来须得花费数日,慢慢相授了。”

    他这边想着,却听得杨过说道:“师伯祖,过儿都记住了。”

    马钰一呆,有些怀疑地又问道:“我刚才所讲的那些经脉运行之法和穴位名称功效全都记住了?”

    杨过又点了点头。

    马钰仍是有些难以置信,便提出一些问题,由易至难,一一相问,杨过随口即答,无有错漏。甚至马钰故意问一些并未讲解过的疑难之处,经由他略微指点之后,杨过也很快便即答出。

    问答完毕,马钰不由大为感叹:“过儿,你的天资和悟性当真是世上少有,你郭伯父与你相比,可是大为不如了。”

    杨过装作一副害羞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道:“师伯祖过奖了,是师伯祖您教导有方。”

    马钰摇头道:“你师伯祖可万万没有这般本事。”又感叹了片刻,才有些严肃地说道:“过儿,你既有此过人天赋,当珍之重之,切不可生骄自满,玩忽懈怠,须知春华秋实,在于天道酬勤,武学之道无他途,唯勤而已。”

    杨过恭耳聆听,郑重一拜,谢道:“师伯祖的金玉良言,过儿必会牢记在心,此生不忘!”

    马钰欣慰地点了点头,连连说道:“好!好!好!”

    杨过见马钰虽白首皓发,仍是激动得有些失态,大违道家清净之道,当真是心中大为感动,回思原著中杨过前半生的坎坷遭遇,心中想着:“全真七子中,马钰谦和敦厚,丘处机忠义过人,王处一热血任侠,其他几人也俱是正直仁善之士,但最后七子却与杨过结下难解之怨,到底是谁之过错?”

    马钰好半晌才平静了心情,将歌诀一字一字细心讲解,心情畅快之下,不免又说了道家修炼内功的诸多奥秘,杨过全神听记,遇有不懂之处,也不敢立即发问,怕扰了马钰思路。

    这一传功讲解便是一个多时辰,直到夜幕漆黑,星辉倾洒,马钰才止了传授意,说道:“今日我讲授已是颇多,再说下去不免有助长之危,所谓贪多嚼不烂,你能将这些领悟完全,已足以受用,天色已晚,你且回吧。”

    杨过口中应是,又恭恭敬敬地叩首一拜后,才起身离去。

    马钰等杨过走出了大殿,又静坐了片刻,突然想道:“过儿如此良玉,交由志敬传授武艺,会不会令明珠蒙尘?我蒙先师临终托以重责,却未能担起大任,致令我教屡受灾难,险些失了道统。我道教虽讲究清静无为,但值此乱世,亦当有护教之人。”

    想到此处,马钰不由出声唤来守门道童,说道:“你追上过儿,告之于他,以后在习武之时,若有疑难之处,随时可来后殿,若我不在,就带他至我后山的清修之所。”

    道童应诺,转身便出了大殿,寻杨过去传掌教令喻。

    ps:游湖认为全真教与杨过之间的恩怨,是非实难一言概之,但最关键的结点,却在杨过身上。杨过入全真教之时,年纪尚幼,缺乏人情世故,又与七子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再加上因生存所迫养成的古怪性情,使之不易与人相处,处事也过于冲动,一遇冲突便如溃堤蚁穴,一扩再扩,渐成大洞,最终难以挽回。其实有多大点儿屁事?杨过受到赵志敬师徒的欺辱,向七子打个小报告不就完了?何以因几个良莠不齐的不肖弟子,将整个全真教都恨上了?但游湖又细细思之,觉得前面所想又有些片面。杨过之所以是杨过,便是因为他够狂!够傲!至情!至诚!至仁!他有一颗极为敏感且又极为自尊的心,有着宁死也不肯低头的执着。他浮躁,他任性,他偏激,但他最想要的,其实不过是一点简单之极的关怀,仅仅一点点就够了,有了这一点点的关怀,他便可以将所有的仇怨都能放下。游湖笔力有限,能不能将杨过的这种性格完整还原,没有一点把握,只能说,游湖会尽力而为,望读者朋友们谅解。

第九章 内功入门() 
继续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凡是有的都求!

    **********************************

    杨过躺在床上,头枕着双臂,有些兴奋得难以入眠。

    现在已得到了马钰的认同,至此以后,他在全真教的习艺生涯,可谓是一路坦途了。

    全真七子之中,论武功丘处机排在第一,马钰虽贵为掌教,排名却要落后到三、四名之位。

    但凡事却不可一概而论。

    马钰身为王重阳指定衣钵的道统托付传人,在王重阳身边的时间最久,受教也是最多。因性情和资质之故,马钰在武学一道不显,但做一位名师良师,却是绰绰有余。

    杨过自感了无睡意,便干脆起身下床,在地上开始打起拳来。

    《全真大道歌》歌诀是修习全真教入门内功的要旨,教人收心息念,炼精养气,而且每一句歌诀,均有对应的拳脚招式与之相配,整合下来便是一套全真教的入门拳法。

    杨过回想马钰演练拳法时的一招一式,又认真琢磨着每一处的难点疑点,拳脚由生涩渐至熟练,将一套拳法打了三遍之后,心、体两相印证,颇有明悟,待得他收拳站定之时,顿感神清气爽,不由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内家拳法!首次习练便能有此效果,原著中诸多之人都赞全真派武功了得,果不是虚言。”

    杨过自感精气神已经健旺,便遵从马钰传艺时的教导,没有继续习练拳法。

    这拳法之道,贵诚不贵多,多则不但于身体无益,反而损耗精力。那些纯以外功入门,靠压榨身体潜能来获取拳招威力的习练之法,初时会极有效果,但时日一久,就会发现不过是在透支身体活力罢了。

    杨过练拳之后,身体出了许多汗,便又打来清水,将身体擦洗了一遍,最后才又在床上盘膝坐定,开始打坐吐纳。

    全真教内功既有行功,又有坐功。这套《全真大道歌》虽仅是入门歌诀,但奥妙非浅,行卧坐立,皆可习练。练至最后,到得“不知而知,不觉而觉”之时,才算得了精髓,这根基便能打牢。如此,就可习练更为高深的内功了。当然,达到这个境界非是一日一月之功,至少也要数年。

    自此,杨过每日勤加修习内功,遇有不明之处,便至重阳宫向马钰求教,拳法渐臻圆润之境。

    他身体之中因练蛤蟆功之故,内功本就有些根基,只是因为无人指点,练的时候稀里糊涂,练出了内气后,也一直不知运用之法。

    此番练拳,身体中原有的内力由散乱渐归于凝聚,过得数日之后,体中之气已汇成一小股气流,在经脉之中游动,循体运行。

    杨过不禁大喜,知道这内功入门的第一步便算完成了。他尝到了练拳带来的好处,自信大增,习练起来更是认真,竟不知时光之流逝。

    这日清晨,杨过用过早饭回来,正欲接着练功,却见赵志敬已经在他房中等候了。

    赵志敬一见杨过,便即说道:“我带你去拜见掌教真人,好汇报一下你习武的进度,这十日我已将歌诀向你念了多遍,你现在已经全都背熟了吧?”

    赵志敬为了暗中报复杨过,在传授歌诀一事上,倒也真是尽职尽责,担心杨过背记不全,每日晚饭过后便将杨过叫至身前,将歌诀诵念几遍。

    杨过冷眼相观,对赵志敬的计谋装作毫不知情,每次都故意念错几句,急得赵志敬心急火燎,头顶上险些急出火来。

    若是杨过连入门歌诀都不能记全,等到十日后马钰复查时,不会怪责杨过愚钝,只会认为他没有用心去教。

    对赵志敬的忧虑,杨过才不会同情理喻,他自顾自的悠哉乐哉,直到了第九日晚上,才磕磕巴巴地将一套歌诀完整无误地诵念了出来,这才令赵志敬大大地松了口气。

    既是要由马钰复查进度,杨过自不会再任性作对,见赵志敬询问,当即就点了点头。

    赵志敬犹自不放心,又令杨过诵念了一遍后,才动身前往重阳宫。

    “师伯,弟子已将‘全真大道歌’歌诀,尽皆传于了杨过,请师伯查验。”赵志敬向马钰施了一礼后,便令杨过上前将歌诀背了一遍。

    其实十日的时间还是太短,除了背诵歌诀,也没什么可复查的,马钰早已知杨过能熟背歌诀,此时不过走个过场,表扬了杨过几句,又叮嘱赵志敬细心教导后,便令二人回去了。

    赵志敬出了重阳宫大殿,便不由得暗自得意,心想:“杨过你这小杂种,竟敢忤逆师父,看到头来是谁吃亏?掌教师伯事务繁忙,哪有时间关注一个小小的孩子?只要我不主动提起,时间一长,掌教师伯也就忘了复查之事。若万一掌教师伯问起,我便说不欲打扰师伯的清修,谅师伯也不会详加过问。”

    杨过自不会再费心思去猜测赵志敬的阴谋诡计,他的命运已经开始偏离了原来的轨迹,无论赵志敬再做多少小动作,都已不能再掌控于他了。

    杨过对身外之事一概充耳不闻,只管修习内功,如是又过了一月,内力进境神速。

    赵志敬自从带杨过复查了一次后,便撇下杨过一人,不管不问,只等时机到了,便观看杨过笑话。

    而事情的发展也确如他所料,如今都已经过了二十余日,马钰也并未向他询问杨过之事。

    正当赵志敬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之时,马钰的随身道童却传来了马钰的口谕,令他带杨过去重阳宫一趟。

    赵志敬一惊,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但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带着杨过又去拜见。

    对此情况,杨过早已经有所预料,倒也欣然前往。

    原著中的杨过明知赵志敬是在作弄于他,但因为马钰慈和,担心向马钰诉说之后,不但惩罚不了赵志敬,反而会惹来赵志敬的更多折磨。

    其实马钰虽性子柔和,与犯错之人也宽仁相待,但在是非面前,也不会一味姑息,尤其是传授武艺方面,小了说是关乎全真教名誉之事,往大了说可是涉及教派的发展,岂会任由赵志敬胡作非为?

    赵志敬和杨过二人到了重阳宫大殿时,马钰已在榻上盘坐着,等二人施过了礼,才向赵志敬说道:“距上次复查已经又过了一月,这段时间内你都传了过儿什么武艺?可有什么需要汇报于我的?”

    ps:再次感谢fengyi2008兄的打赏和推荐,现在游湖没有存稿,又是个手残新人写手,一日两更已是极限,只能对此报以歉意。不过游湖会记在账上,一定会补偿回来,望谅解。

第十章 大较将临() 
赵志敬早在来的路上,就已想好了说辞,听得马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