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权臣系统 >

第56部分

重生之权臣系统-第5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权臣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房如今名声臭气熏天,我倒是好奇,他们该如何用心思再去夺回世子之位。”顾淮轻叹了一声,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后,他心中却只有怅然,只是转瞬,他想到了自己还未彻底解开的关于当年的过程。

    为了一己之利作恶,去了对方的权势才是对恶人最大的报复。顾淮将当年参与杀害顾略的人名一一列出,杜妃、顾世平、杜璃玉、包知先、李纲、杜妃一脉的大官多少都是自十年前那一案而起家!

    两千两黄金,足以让二房倾家荡产,而贪墨案也足够彻底抹去帝王对二房的信任了,他们再也无法得到自己所想所得,这场面实在太过美好,一时之间顾淮竟有些恍然,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废去了二房。

    只是总有一种诡异的感觉被掩埋的深处,太多的谜题被掩盖。他手中继续书写草案,脑中却调出了系统的记录面板,一一查看起所有的信息记录。

    李纲案中,消失的竹舍人后来成了焦之丕,这个人目的究竟是什么?

    包知先案中,齐德隆之死究竟牵扯了什么?

    徳宁殿的悬案究竟是谁的手笔?

    而老夫人口中的齐姓官员……

    齐。

    顾淮再落下一笔,收尾时却忽然颤抖了一下。他定定地看着那已经写好的一行的“两千一百四十五两黄金去往何处”,不知为何竟感到一阵心悸。

65|60|() 
“真有意思。”容貌平平的青年手中捧着一份杂报,目光定格在那召集平民意见的那行墨字之上,而在杂报的另一边,正有另外一行大字,正是关于秀女进宫的内容。

    腊月初十,秀女进宫。

    卫国公府从昨日起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准确点说是二房里头忙活了起来。大房的老爷尽管成了府中的世子爷,顶顶的卫国公府第二大的话事人,在府中却还是没有多少存在感,顾淮这个香馍馍也无声无息搬出了卫国公府。下人们往大房凑了好些天也没得上一二贵人的眼,便都熄了心返回来接着讨二房的欢心。

    毕竟老夫人尚在,而二老爷可还是当朝户部侍郎!

    这二房的嫡小姐可是要进宫当娘娘了,国公府的嫡孙女,这规格这出身,就是进了后宫那也是顶了天的。如今帝王后宫萧条,一眼望去,竟无人能与顾芷仪的出身相比肩。

    按理来说国公府嫡孙女入宫便是极罕见的事了,更为罕见的却是,这卫国公府竟然还要送一名庶出的孙女入宫,这让众多同样瞅准机会送家中女眷进宫的大臣们都不禁暗地酸了一把,连民众都道这卫国公如今权高势重,竟还巴着送孙女进宫,真心是权势花了眼。

    自京中出了杂报,民众的嘴便瞬间如泄洪的口子,什么事都要参和上一句,时刻想着扒拉些新鲜事情就要往通政司那里行那劳什子的“投稿”之事,大尚子民的八卦情绪被彻底调动了起来,当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街头盛况。

    二房现在可没人去听外界的闲言闲语,杜璃玉收到了两千两黄金后,彻底熄了求得沈氏借用镇国公权势拐着弯赦免儿子的心思,转而想从自己女儿身上出手。既然进宫已经是板上拍钉子的事了,那便要让女儿在后宫中拔得头筹!她直接拿出了一千两黄金与女儿一同抬进宫去,再与顾芷仪好好谈了一番。

    杜璃玉与顾芷仪一谈便是彻夜,待秀女进宫日再看顾芷仪的妆容,竟与杜妃有一二相似,连面上都换了副高冷的神情,再加上都带了些杜家人的模样,远远看去竟如一个年轻数十岁的杜妃。

    卫国公府的小姐进宫,来迎接的自然都是宫里头的老人了,一看那顾芷仪,竟不小心晃了神,倒有种自己回到了十年前接杜妃入宫的那天一样。

    相比下顾芷仪的轰轰烈烈,顾芷礼出门,身后却只有顾何一人,连杜月都没为自己的女儿送上一程,她的一厢情愿让杜月对这个女儿彻底寒了心。

    顾芷礼完全不在意,她的心早已飞进了那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

    顾淮站在看热闹的人群之中,系统面板直接一个个弹了出来,不停地提醒他完成了什么任务。他看着卫国公府那还鲜亮无比的牌匾,微微眯了眯眼,身后突然有暗卫的声音闪过。

    “顾大人,杂报出事了。”

    此次秀女进宫共有十人,荣封品级自五品级的秀女至贵人皆有,而卫国公的两名姑娘都是贵人品级,一进宫就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尤其是长相出身远远比大多数人都起眼的顾芷仪。

    这种情况在顾芷仪始终摆着一张“唯我独清”的面色受了召宠后直接打到了顶峰。众人皆知最近卫国公府正处在风头浪尖上,却不敢多摆出脸色,身份的差异让一众秀女眼睁睁地看着顾芷仪,入宫初夜便抬入了帝王的寝殿。

    伴随着顾芷仪受封仪贵人的消息传到前朝,关于大尚杂报引起了民众小型□□的奏章在早朝上被御史大夫直接摔在了顾淮脸上。

    “启奏圣上!所谓杂报之事,真乃民乱之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竟有不诡之徒泄民之口,其心叵测,定是有所不法图谋!”都察院的御史大夫直接劈头就将顾淮定性为不法之徒,眼刀子一道道地往顾淮身上刮。

    建元帝这些日子龙体欠妥,脸色一直不佳,只是昨夜临幸了新妃子,现在倒有了些鲜活气。对于御史他向来纵容得很,从来都懒得理会他人言论的性子,让他同意了顾淮编那杂报任人评说政事。现在听御史又拿这事来蹉跎他,此时心情倒还算不错,建元帝便问了一嘴,“爱卿如此愤懑是为何啊?”

    那御史直接就开口了,“陛下有所不知!这所谓的杂报在天香楼贩售时竟有两派文人在现场因其中一文直接吵了起来,双方持相反意见,闹到最后竟动了武,还伤及无辜路人!光天化日之下,竟如此无视法纪,简直无法无天!”

    “哦,竟有此事?”建元帝起了好奇,“可是为着什么文章?竟惹得如此争议?”

    “回禀陛下,是……”御史这下哑了,他有些不自在地迅速瞄了顾世平一眼,才吞吞吐吐地开口,“是关于朝中某已撤职官员的渎职贪墨案的文章。”

    顾世平面色不变。

    建元帝了然,那篇文章他可还在上头签了字样。他再问,“可是为何出了争议?争议为何?”

    御史大夫都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便一顺溜将事情说了。“……却是有两派人进行争执,一派人认为这笔银两乃是被卫国公府贪去,另一批人却是认为,这些银两乃是被尽数散去。”

    “便为这等事而争执不休,甚至动手?”建元帝如今可是收下了顾芷仪带来的一千两黄金,本来他对这些黄金便抱着无法尽数追回的念头,毕竟是卫国公的孙子,在真相未明之前,他当给老公爵一个面子。再有顾芷仪那副娇俏模样,形容高冷私下却又有一番温柔小意,不过一夜,建元帝对顾瑀的气已经消去了一二分。只看那顾瑀流放西南,远远离了自己眼便是。

    顾淮认为自己实在是高估了建元帝的节操,他站在下方听着建元帝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心中已有了不好的想法。

    果然得到御史大夫肯定的答复后,建元帝挥了挥手,“当真是文人气短,一点小事都能争执不休,不过一个年轻小辈,一时走岔取了些银子,竟也能引得一番打闹。”

    一时走岔取了些银子?顾淮深深地埋下了头。

    建元帝的话语刚落,却有一人站了出来,却是鲜少发言的礼部侍郎。

    这礼部侍郎一出来面容便是无比肃穆。“启奏陛下,臣有话说。”

    这副严肃的模样让建元帝都不由端正了面容,“卿有话直言便是。”

    “禀陛下,臣有问,敢问陛下,臣日前一观杂报,得知其由通政司主持印办,且上有陛下御笔。臣可否认为,‘大尚杂报’是为朝廷所属?”

    建元帝直接拍板,“顾爱卿,你与之说道说道。”

    顾淮持象牙笏出列,“臣遵旨。侍郎大人,此杂报自然为朝廷所属。”

    “臣观此杂报至今已刊印三份,但内容五花八门,不一而论。可其中有些内容,臣认为实在不妥,便有一问,杂报内容可都由朝廷审阅而得?”

    “自有通政司对杂报内容把关。”

    “通政司?”礼部侍郎加重了语气,然后又重复了一遍,“通政司?”

    一旁的通政使大人胖乎乎的身体颤了颤,忍不住回上一嘴,“通政司又如何?”

    礼部侍郎神情依旧一丝不苟,“朝中谁人不知,通政司是何等官署,今日有一流向民间的邸报,竟由通政司把关内容?”他的话掷地有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转身:“启禀陛下,礼部自来考吉、嘉、军、宾、凶五礼,臣认为,此等事务,应由礼部操办,方为大善!”

    说了半天竟然是来抢功的!通政使刚为通政司得了些成绩开心,这下却是不乐意了,正想说些什么,顾淮却轻轻阻了阻他。看着礼部侍郎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顾淮眯了眯眼,感觉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杂报这物事若是办好了自然是掌握了民众言论风口的好武器,但如今杂报不过刊出三期而已,见效并不如何,若不是自己从系统那里查阅了大量关于“报纸”这一物事的信息,也不会下定决心折腾出杂报来。

    礼部侍郎是如何高瞻远瞩,看出杂报是个香馍馍要抢过去?不得不说,目前的杂报两日刊印数量不过一千,在朝中大臣眼中,也就是个小作坊的产量而已。

    顾淮音色十分清朗,“启禀陛下,通政司自古以来便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杂报不过是简便通政司行事之物,臣认为由通政司操办,并无丝毫不妥当。”

    建元帝点点头,他既然在哪上头提了御笔了,自然不会随意下自己面子,正打算驳了礼部侍郎的请求,却又听那人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通政司中人并无此能力,可过万民之口。”

    他并不再等建元帝发话,便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此乃臣于京中一名天香楼处收到的所谓杂报投稿所集,共有数十人之所言,臣略略一观不敢多视,现呈与陛下。”

    内侍传了那奏折直达天听,建元帝本想着不过是庶民闲言闲语粗粗一翻,只是翻着翻着表情却严肃起来。

    顾淮看着那礼部侍郎直接启动系统,“扫描此人。”

    【扫描:定位对象。】

    【扫描结果:大尚王朝礼部左侍郎,正三品。属性:中立;癖好:财色;技能:官职权力加持。】

    中立……顾淮还未看完系统面板上的内容,却听“啪”的一声,帝王的奏折已经直接摔到了地上,满朝文武瞬间跪满了一片,“皇上息怒!”

    建元帝直视着顾淮,怒极反笑,“好一个顾通政,没有本事,倒也敢如此摆弄口舌!”他显然是气极了,“将奏折中涉事的书生全部给押进大牢清醒清醒,让他们好生知晓,这大尚是谁的天下!”

    “杂报一物,乱民之口,现起禁止刊办!”

    “至于顾淮,监察不严,朕观你年少,既无此担当,且先回家念念经史子集,再作他说!”建元帝一甩袖,直接离开龙椅转身而去。沐恩太监连呼一声,“退朝!”

    顾淮还没反应过来,随着百官跪了一地后才回过神。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捡起那本奏折,细细翻阅,不放过一字一词。

    他这是……被撤职了?

    奏章之中,尽然都是一些书生关于顾瑀贪墨银两去往何处的猜测,其中超过七成的人,怀疑是陛下监守自盗,后宫中人穷奢极侈,透支内库中银,最后陛下厌弃了杜妃后,便将其侄子拿来当替罪羊,想要榨干泰安侯府和卫国公府的府库。

    这种想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却偏偏有人提了,而且不止一人!却偏偏让陛下所见!

    这种巧合……顾淮慢慢地站起身,沈麟和通政司几名同僚一脸担忧地围到了顾淮身边。顾淮朝他们扬起一抹安抚的笑容后,转头看向看向朝着自己微笑着走来的顾世平,“二叔。”

    顾世平依旧是那副和善的模样,看到顾淮这个弄得他家宅不宁的侄子似乎也没什么生气的。“侄儿,名利乃身外事,切勿过分看重才是,失了平常心便不好了。”

    “二叔所言极是。”顾淮拍了拍自己膝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脸上没有丝毫被夺了乌纱帽的不快和悲痛,“侄儿当向二叔学习,心态端平了,才能在家中鸡犬不宁的时候,还能置若罔闻并从侧出击,不是吗?”

    “侄儿这话,我并不十分明白。”

    “二叔的话,侄儿却是明白得很。”顾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