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原配悍妻 >

第152部分

重生之原配悍妻-第15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原配悍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累了一天,回屋后并未急着洗漱,身上的衣衫是清晨出门闻妈妈叮嘱她穿在身上的。

    宁静芸咬着牙,白皙的牙齿被血染红,宁樱大惊,抬头问宁成昭拿主意,才发现宁成昭脸色煞白,瞳孔急剧收缩着,像是透过宁静芸想起了什么。

    “六妹妹,五妹妹怕是伤着了。”黑暗中响起两声噗通声,她却只来得及救下一人,抱在手里就知道他接错了人,那时候他脑子一团乱,只想着接住人早点跑出去,没有耽搁,宁静芸,怕是跳下楼的时候伤着了。

    冷风吹来,火折子的光灭了,宁成昭来不及多做解释,让小厮擦亮火折子,他蹲下身背起宁静芸,焦急道,“待会再和五妹妹细说,去了县衙,立即找找个大夫给六妹妹瞧瞧,快。”

    他不喜欢宁静芸,但不想让她死。

    路不好走,不远的路,几人许久才到了县衙,而县衙成了一片废墟,废墟中,只有西南角的立着两间屋子,屋檐下,挂着两盏灯笼,灯笼的光若隐若灭,门口聚集了好些人,语声嘈杂,宁樱喊了声苟志,并没有人望过来,绕过废墟,一行人艰难的到了门口。

    “大胜多带些人,把平日玩得好的汉子全部叫上,务必不能让城里的百姓乱了,涛子把库房的火把拿出来点上,疏导人聚在闲云桥附近,我稍后就来。”晦暗的光下,苟志声音铿锵有力,肃穆的五官在晕黄的光下格外高大。

    苟志吩咐完,一众人各司其职,迅速走了,他这才转头,朝宁樱道,“城里不安全,我让人找马去了,你们先离开,去剑庸关找谭侍郎,待我安置好了再来找你们另做打算。”

    他正和管家商量后日成亲的事宜,地下一晃的刹那他就察觉到了,来昆州他读过不少关于昆州的史书典故,昆州地势特殊,昆州边界每隔几十年都会闹地龙翻身的事儿,昆州年纪稍长的老人都经历过,他没想到,地龙翻身会出现在自己任期内,宁樱第一声喊他他就听到了,只是,不把事情安排好,一夜之间,昆州城内的百姓群龙无首,趁机不知会闹出多大的事儿。

    谭慎衍在剑庸关他是知道的,不过,县衙和军营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他和谭慎衍素无往来。

    宁成昭背上的宁静芸纹丝不动,他害怕道,五妹妹从二楼跳下来受伤了,苟志,能不能找个大夫给五妹妹看看。”

    苟志眉头紧皱,时间紧急,他大步上前,让宁成昭放下宁静芸,宁静芸微睁着眼,脸色成了青白色,他脸色微变,常常随百姓一起下地,累积了不少常识,他蹲下身,顾不得男女有别,手先搭上宁静芸膝盖,只看宁静芸哼了声,眼角溢出了泪花,然后大叫了起来,苟志又按了按她的小腿,宁静芸没反应了,他笃定道,“伤着膝盖骨了,这会大夫不好找,宁大哥,你们先去军营,军营有大夫,城里百姓慌乱,我得先走了。”

    看着娇美如花儿的人如今奄奄一息,苟志神色动容,拉起宁静芸的手,信誓旦旦道,“我既愿意娶你,不管你什么样子,我都不嫌弃。”

    远处的嘈杂声愈发洪亮,他不能待下去了,起身叫人把马牵过来,这匹马通灵性,马厩其他的马儿不知所踪只剩下这一匹,“我让人领你们出城,沿着西南方向的官道走,两个时辰就到了。”

    不远处传来喊声,苟志拱手作揖,叫过身侧的小厮,急急忙往前边走去。

    这时,一个青色麻布衫的少年牵着马儿从黑暗中出来,马鞍上挂着两个背篓,面上装满了火把,下面像是粮食,“大少爷,把五小姐放马儿上,奴才送你们出城后回来还有事情做。”

    宁樱不敢耽搁,苟志心怀百姓,她们不能给他添乱,催促宁成昭道,“大哥,把姐姐放马儿上,我们赶紧出城去吧。”

    宁成昭回过神,抱起宁静芸,欲让宁樱也坐上去,宁樱摇摇头,“不用了,我们先走吧。”

    宁静芸趴在马鞍上,哪有她的位子,背篓里装着粮食,负重的话,中途出事反而事倍功半,先离开才最重要。

    脚下的地时不时晃着,小厮牵着马走在最前边,许多房屋都倒塌了,剩下的只是零零星星少数,众人心情沉重,沉默不言,可能有光的关系,身后跟来好多百姓,呼吸声,脚步声混在一起,惊悚恐怖,闻妈妈扶着宁樱的手颤抖着,她回眸看了眼,昏暗中,那一双双眼黑亮狰狞,她紧张不安道,“小姐,她们会不会扑上来。”

    宁樱回头,用力的抓着闻妈妈手臂,语气坚定,“不会的,奶娘别怕。”

    前年城墙屹立不倒,守门的官兵站在城门口,脸上有慌乱有害怕,却坚持守在自己的位子,看着他们,宁樱忽然安定下来,“奶娘,不会出事的,你看看,守门的官兵还在呢。”

    几人看见小厮,迅速的开了城门,沉重的门打开,迎来的是另一方无止尽的黑暗,无月无星的晚上,只能感受远处呼呼而来的风声,以及随风晃动的树影。

    “大少爷,奴才还有事先回了,背篓有火把和粮食,足够到军营了。”

    宁成昭张了张嘴,有些不知所措,他侧目看向宁樱,“六妹妹,我们可以留下。”

    小厮听了这话,不等宁樱开口,直接拒绝道,“城内情形不明,还请大少爷速速离去。”话完,他退后一步,示意官兵关城门,而身后的百姓瞧见了,着急的往上扑,小厮面不改色,喊道,“大家莫慌,那是剑庸关韩将军的亲戚,苟大人命我送他们离去,苟大人在闲云桥等着大家,请大家去闲云桥,房屋没了苟大人帮着大家重建,粮食没了,县衙有。”

    苟志来昆州后,为百姓做实事,去农田查看水稻,亲自下河疏导沟渠,百姓亲眼见证了的,听了这话,躁动的人群渐渐安分下来,又看把守城门的官兵岿然不动,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大相径庭。

    “往后的昆州城,只许进不准出,大家随我去闲云桥,苟大人有话说。”

    隔绝的城门后,小厮的声音如雷贯耳,宁成昭自愧不如,“苟志,不是一般人。”

    换做他,早已六神无主了,苟志却应付自如,他转身看着宁樱,宁樱也波澜不惊,眉目间漾着坚毅,他问道,“六妹妹怕不怕?”

    宁樱心里自然是怕的,尤其如今安静下来,心里的恐惧更甚,但怕有什么用,怕解决不了任何事,避不开就勇敢面对,她坚定的摇了摇头,声音清脆,“不怕,我们都活着比什么都强。”

    宁成昭点头,是啊,活着比什么都强。

    经过几个村子,皆闹哄哄的,身后又跟来一群人,宁樱她们人多,倒是不害怕,黑暗中,光亮最是惹人打眼,若跟来的人多了,发生什么就不知道了,宁樱想把人昆州城引,苟志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安排想必有后招,她猜测得不错的话,屹立于废墟中不倒的是县衙的库房,苟志把县衙粮食都存放在那儿,所以,哪怕她们走了,那儿仍然有人守着。

    昆州城的百姓说苟志是个学富五车的穷知府,能去私塾指导功课,能下地干活,只为了讨一口饭吃,和之前的知府都不一样,百姓这才乐意亲近他,苟志,苟志在百姓心中地位高,临危不乱,从守城门的官兵就看得出苟志平日的为官之道。

    下边的人信任苟志,出了事儿,才没人仓促逃跑,当官的不乱,百姓心中有主心骨,也乱不起来。

    若真能安抚好一州百姓,不用三年,苟志就能升官了。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多,宁樱犹豫许久,终究没有开口把人往昆州引,她不知苟志储存了多少粮食,如果粮食不够,怕会瓦解百姓对他的信任,她把百姓引过去就是给苟志增添负担,但不能由他们亦步亦趋的追随在后边,否则一旦有人怂恿,他们就会做出抢夺东西的事情来,念及此,她松开闻妈妈,朝边上的宁成昭走了几步,压低声音道,“大哥,你让小厮办件事……”

    宁成昭会意,停下步伐,和随行的小厮耳语几句,于是,小厮依着宁成昭的吩咐跟说书似的说起了剑庸关来了京官,好几位德高望重的大人,心肠好,出了这等事儿,他们一定会出手相助的。

    宁樱试图告诉身后的那些人,到了剑庸关会有人做主,有粮食吃,饿不死是他们所求,宁樱不提韩将军有她的考量,韩家背后是二皇子,如果军营肯接济百姓,传上去是军功一件,功劳落到韩家头上便是帮了二皇子,她不知晓最后谁当了太子,如果是二皇子,她不介意提早让宁府在二皇子跟前卖个好,但谁赢谁输没个定论,比起二皇子,她觉得三皇子机会更大,三皇子是皇后嫡子,占着嫡字,又有承恩侯府和清宁侯府文武相帮,胜算更大,若三皇子最后赢了,宁樱更不敢和韩家有所牵扯了。

    小厮的声音低沉沙哑,惊醒树梢的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宁樱让小厮拿两支火把送给身后的百姓,如今,大家都是难民,互相帮衬总是好的。

    宁成昭赞许的看了宁樱两眼,这个六妹妹,聪慧机灵,便是他都想不到。

    路上不时有小厮宣扬剑庸关几位大人的侠义心肠,她们一路不停歇,翻了两座山头,才到剑庸关,正是半夜,周围的地势平坦许多,不远处,军营灯火通明,而木栅外,聚集了人群,想来是周围村子里的人避难来了,迎面而来的风呼呼刮过宁樱脸颊,让她眯起来了眼,身后的人欢呼起来,气势凶猛的跑了过去,宁樱打了个冷战,手伸向自己脖子,用力一拽,拉扯下一块玉佩,白皙的脖颈间起了一圈红色印记,她理了理衣衫,深吸两口气,镇定道,“走吧。”

    剑庸关也发生了波动,不过营帐和房屋结实,没什么影响,马背上的宁静芸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垂着的手动了动,旁边的夕花见着了,急忙抓着宁静芸的手,“小姐,我们到剑庸关了,您别怕。”

    她们弃主逃离,难逃惩罚,夕花只想将功补过,昆州土地贫瘠,人矮皮肤黑,她不想被卖去伺候粗人,老夫人说把握住机会能翻身做主子,她如今也不肖想做主子了,只求宁静芸别卖了她们。

    不过,宁静芸的手动了动,并没有醒来。

    木栅里,几个人正争执不休,其中一方提议派兵去钦州查探情况,另一方不为所动,反驳道,“军营历来只管领兵打仗,不让百姓受侵略践踏之苦,至于其他,自有钦州知府做主,双方互不干涉是朝堂的规矩,钦州地震,和军营无关,朝廷赈灾有赈灾的大臣,凭什么要我们越俎代庖参与此事。”

    “凭你们吃的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立即派人打探钦州境内的情况,安抚百姓,否则的话,待我回京,会如实禀明皇上,皇上怪罪下来,哼。。。。。。”

    宁樱认出说话的人是秦副将,上辈子谭慎衍身边的得力副将,正月里随谭慎衍一起来的边关,她喊了声,“秦副将。”

    面红耳赤的男子扭头,看人群中一个小姑娘盯着他,他上下打量自己两眼,走到木栅外,抬脚踢了两下,怒吼道,“给老子打开,难民多,还不赶紧搭个营帐安顿他们?”

    然而,方才和他对峙的黑色战衣男子一动不动,周围没有一个士兵付诸行动,秦副将怒不可止,盯着一身狼狈不已的宁樱,觉得她眉眼有些眼熟,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黑着脸道,“小姑娘别怕,待世子出来,他们会找地方安顿你们的。”

    宁樱摩挲着手里的玉佩,顿了顿,问道,“灾情不是昆州吗?钦州也受到波及?”

    秦副将一怔,讶然道,“你们从昆州过来的?”钦州发生地震,房屋倒塌,一个时辰前就有难民聚集在此地了,偏关外有动静,谭慎衍带着人出去了,军营里多是韩家部下,不肯听从他的安排去昆州安抚百姓,他辗转了许多地方,福州水患也经历过,百姓最是良善,可被逼到绝境却也会心生谋反之意,自古以来,百姓谋反的例子不在少数,他虽乃一介武将,却也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含义。

    宁樱知道,钦州也地震了,只是不知哪州更严重。

    “你别怕,有人去通知世子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南边传来哒哒的马蹄声,秦副将欢呼声,“世子回来了,还不给老子开门?”

    声音落下,这回有人听他的话了,快速拉开木栅,木栅刮着地面,嘟嘟作响,宁樱掉转头,见一群人骑着马快速而来,谭慎衍一身黑衣坐在马背上,身后跟着一众人,风吹得他一件的袍子飘扬起来,清冷肃然的脸上面无表情,人们惊恐万分的绕开一条道,嗖的声,谭慎衍蹬着马鞍一跃,从木栅上跃了过去,顺势拔起腰间的剑,锃亮的光刺得宁樱眯起了眼,这一瞬,只听唰的声,周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